-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四川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解析】 考察化学与生活。 A项中,生成的具有强氧化性,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项中硅胶仅起到吸水干燥的作用,不涉及化学变化;C项中可对纸浆进行漂白,这个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项中被蚊虫叮咬会产生蚁酸,肥皂水显碱性,涂抹肥皂水发生酸碱中和,可清洗叮咬处。故选B。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溶液变浑浊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答案】D 【解析】 考察实验操作和物质鉴别。 A项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和,故原溶液中可能含有、、、;B项中常温下铁片浸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 C项中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为蓝色,并不是遇碘元素变为蓝色,故不能证明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D项中发生反应,该反应是强酸制弱酸,可以说明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强于苯酚。故选D。 3.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 B.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C.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D.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考察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项中大量在水溶液中呈现紫色,不满足无色溶液的要求;B项pH=2说明是酸性溶液,存在,而和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硅酸沉淀或胶体;C项中在酸性条件下会被氧化生成,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故选C。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 Mg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 CO2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5NA C.氢原子数为0.4NA的CH3OH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 D.0.1L 0.5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 【答案】B 【解析】 考察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A项中,发生反应,2.4 g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B项中,标况下5.6 L其物质的量为0.25 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 NA;C项中的结构式为,1 mol含有5 mol的σ键,故氢原子数为0.4 NA的其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0.5 NA的σ键;D项由于是弱酸,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故0.1 L、0.5 mol/L的溶液中数目小于0.05 NA。故选B。 5.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1-xCoO2+LixC6====LiCoO2+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 e====x Li++C6 C.充电时,若转移,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 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 e====Li1-x CoO2+x Li+ 【答案】C 【解析】 考察原电池和电解池。 A项,放电时,在负极生成,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项,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项中,充电时,总反应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由反应关系可知,每转移1 mole-,生成 mol, 增重7 g;D项中,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故选C。 6.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设起始,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 B.图中Z的大小为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减小 【答案】A 【解析】 考察化学平衡。 A项中,由图像可知,任取一条平衡曲线,温度升高,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B项由图可知,增大水和甲烷的投料比,会增大甲烷的转化率,从而使平衡时甲烷的体积分数减小,所以b>3>a;C项中,X点对应的曲线 =3,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设平衡后,参与反应的 =a mol,则平衡时二者的比值为 必然大于3;D项中,若温度不变,X点对应的平衡加压后,反应逆向移动,的体积分数会增加。故选A。 7.向1L含0.01mol NaAlO2和0.02mol 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时发生的反应是( )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n(CO2)/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A 0 B 0.01 C 0.015 D 0.03 【答案】D 【解析】 考察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A项中,未通入时,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则;B项通入了0.01 mol,发生反应:,由于酸性,故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应该是;C项中此时溶液的溶质只有,故 其离子浓度应该是;D项中,通入了0.03 mol后,溶质为,由于溶液呈碱性,故离子浓度为。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8.(13分)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① ,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 ② (填元素符号)。 (2)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 。 (3)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4)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1s22s22p63s1或[Ne]3s1,Cl (2)分子间存在氢键,而分子间没有氢键 (3)平面三角形 (4) (5) 【解析】 首先推断各种元素。M元素的2p电子数是2s的2倍,故价电子排布应为2s22p4,M为氧元素。R的原子序数比氧大,又是短周期金属,故只能是第三周期。第三周期最活泼的金属是钠。X与M的化合物,引起酸雨,只有可能是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但是X的原子序数比氧大,故X只能是硫元素。Y的原子序数比X大,又是短周期元素,只能是氯元素。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是橙色,这是重铬酸盐的典型颜色。题目中关于4s、3d轨道半充满的描述,也能推出Z是铬元素(3d54s1)。 (1)考察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则: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以及元素周期性中电负性的递变。钠元素的基态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1,Cl的电负性比S大。 (2)考察分子间作用力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对于氢键X-H…Y,X与Y只能是N,O,F三者之一,故有氢键,而没有。分子间氢键会导致化合物熔沸点升高。 (3)考察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于分子,成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 。故分子应该是平面三角形。 (4)考察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均摊法。为。晶胞中黑球全部在晶胞内部,故有8个,白球有个,二者比例为2:1。故黑球为。 (5)水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重铬酸钾反应。故被氧化的M的氢化物只能是,氧化产物是。根据题目,还原产物中Cr为+3价,反应又在稀硫酸中进行,故还原产物为。根据元素守恒,另两个产物是和。根据氧化还原配平原则配平即可。 9.(13分)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 (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探究反思】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 。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 。 【答案】(1)球形干燥管 (2)c、d、b (3)试纸先变红后逐渐褪色 (4) (5) ①加热温度不够,导致未完全分解 ②在氯化氢氛围不足时加热,少量的转化为最后分解生成 【解析】 (1)略。 (2)考查实验设计的步骤。为保证氯化氢氛围,准确的步骤应为: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排除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熄灭酒精灯并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气体。 (3)反应中通入的HCl溶于水呈酸性,使石蕊试纸变红。后氯化铜分解生成的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体现很强的氧化性,使得色素被漂白而褪色。 (4)注意题目中提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所以只有此反应正确。 (5)①根据题意可知,分解为的反应只能在高于300 oC时发生,若温度不够,则部分没有完全分解。②根据题意可知,加热时有两条反应途径,充足的氯化氢氛围中生成,氯化氢不足或者无氯化氢时的反应还会生成。那么,氯化氢不足时,可能导致水解反应发生,从而有生成,进而再分解生成。 10.(16分)高血脂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化合物E是一种临床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E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I的名称是 ,试剂I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第②步的反应类型是 。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第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第⑦步反应中,试剂III为单碘代烷烃,其结构简式是 。 (5)C的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和CH3(CH2)4OH。若X含有羧基和苯环,且X和Y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X与Y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 (1)甲醇,溴原子,取代反应 (2) (3) (4) (5) 【解析】本题以丙二酸衍生物合成法为载体,考查(1)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命名、反应)。(2)阅读信息的能力。(3)观察、对比、推理的能力。反应①为酯化反应。反应②(Williamson醚合成)和③(丙二酸衍生物的烷基化)虽然是陌生的反应,但反应物、试剂和产物都已经给出,实际上难度不大。反应④和⑤是酯的碱性水解再酸化。反应⑥(脱羧)在信息中给出。⑦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结论。 (1)前两空为基础知识,解析略。第三空,对于反应②,通过观察对比反应物与产物的结构,可以发现Na原子被基团所取代,符合取代反应的定义。 (2)酯化反应的书写,属于基础知识,解析略。 (3)套用题目信息,脱去一个羧基放出二氧化碳得到产物。 (4)通过观察对比D(见(3)的答案)与E的结构,发现E比D多出一个甲基,而这个甲基一定来自试剂Ⅲ。又因为试剂Ⅲ是单碘代烷烃,故只能是碘甲烷。 (5)C的该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中有5个O,能水解成三个分子,其中一个是醇(),一个是羧酸(X),而Y也能与X发生缩聚反应,故Y也是一个醇。换言之,C的该同分异构体中应该含有两个酯基,X中应该含有两个羧基。故三个水解产物的分子式之和,应该是C的该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加上2分子水,即。其中X根据核磁共振信息,只能是对苯二甲酸: 从分子式的总和减去已知的两个分子,Y的分子式为C2H6O2。因为Y必须含有醇羟基,且核磁共振只有两组氢,故Y是乙二醇HOCH2CH2OH。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缩聚产物见(5)的答案。这一产物就是涤纶。 11.(16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磷尾矿主要含Ca5(PO4)3F和CaCO3·MgCO3,某研究小组提出了磷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方案,制备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CaCO3、Mg (OH)2、P4和H2,其简化流程如下: 已知:①Ca5(PO4)3F在不分解; ②4Ca5(PO4)3F+18SiO2+30C2CaF2+30CO+18CaSiO3+3P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磷尾矿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2)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 。 (3)NH4NO3溶液能从磷矿I中浸取Ca2+的原因是 。 (4)在浸取液Ⅱ中通入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101kPa时; CaO(s)+H2SO4(l)==== CaSO4(s)+H2O(l) 5CaO(s)+3H3PO4(l)+HF(g) ==== Ca5(PO4)3F(s)+5H2O(l)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6)在一定条件下CO(g)+H2O(g)CO2(g)+H2(g),当CO与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达平衡时,CO转化为。若a kg含Ca5(PO4)3F(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在上述过程中有b%的Ca5(PO4)3F转化为P4,将产生的CO与H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在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 kg。 【答案】 (1)CO2 (2)烧杯、漏斗、玻璃棒 (3)磷矿I中的氧化钙与水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硝酸铵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了硝酸钙、氨气和水,从而浸取出钙离子; (4) (5) (6) 【解析】 (1)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2)基础知识,解析略。 (3)煅烧时,碳酸盐先分解得到氧化钙和氧化镁。氧化钙与水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硝酸铵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了硝酸钙、氨气和水(强碱制弱碱),从而浸取出钙离子; (4)解析略。 (5)考察盖斯定律。反应①×5 -反应②,就能得到答案中的反应。故ΔH = 5×(-271) – (-937) = -418 kJ/mol. (6)考察工艺流程与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先计算平衡常数。 CO(g) + H2O(g) ⇌ CO2(g) + H2(g) 反应前 1 5 0 0 变化量 -5/6 -5/6 5/6 5/6 反应后 1/6 25/6 5/6 5/6 平衡常数 反应前 1 3 0 0 变化量 -x -x x X 反应后 1-x 3-x x x 平衡常数 解得 故每1 mol的CO会产生0.75 mol的H2。 H2的质量(以kg为单位)可计算为: 其中30/4为反应方程式中的CO与Ca5(PO4)3F的物质的量之比,2 g/mol为H2的摩尔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