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完整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完整版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第1讲《地球》 ‎ ‎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 ‎(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 ‎ ‎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 ‎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 ‎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 ‎5、地球自转 ‎ ‎(1)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 ‎(2)速度:‎ ‎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 ‎(3)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 ‎ 注意: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的时间,每天提前4分钟,15天提前1小时,一个月提前2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的星座是不同的。 ‎ ‎(4)意义:①昼夜更替 (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 ②地方时(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经度差1°=时间4分钟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④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极不动,在北半球,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仰度)=所在纬度。 ‎ ‎⑤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形状(因赤道离心力较大,向两极递减) ‎ ‎6、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00 ‎ ‎7、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直射点纬度 ‎ ‎8.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 ‎9、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同区减,异区加) ‎ ‎10.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或国际标准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 ‎11、日期分割:0:00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或称“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或称“旧一天”。若0时经线为西经度,则新一天大于一半;若0时经线为东经度,则新一天小于一半;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全球处于同一日期;若0时经线为0°,则新旧一天各占一半。 ‎ ‎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即自西向东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 ‎ ‎13、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 ‎(1)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 ‎(2)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 ‎(3)实例: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 ‎14、地球公转 ‎ ‎(1)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 ‎(2)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 ‎1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 ‎(1)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差) ‎ ‎(3)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 ‎ ‎(4)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 ‎(5)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楼房间距越大。 ‎ ‎(6)正午太阳高度(H)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就越大。 ‎ 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 ‎ 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 ‎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H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 注意: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昼半球的中心点是直射点 ‎ ‎(7)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 ‎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 ‎④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 ‎⑤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 ‎⑥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 ‎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 ‎⑧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气候、地势高低 ‎ ‎16、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 ‎(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3.21—9.23),北半球的昼长夜短,此时北半球夏半年。9.23---次年3.21为北半球冬半年。 ‎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如北半球:12月22日最短,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3月21日昼夜平分,6月22日昼最长。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12月22日昼最短。 ‎ ‎(3)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在同一天出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 ‎(4)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 ‎ ‎17、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 ‎(1)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 ‎(2)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 ‎18、昼长计算 ‎ ‎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 ‎(1)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 ‎(2)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 ‎19、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出现昼夜现象 ‎ ‎(1)地球自转—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2)地球倾斜着公转—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 ‎(1)黄赤交角存在: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 ‎(2)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 ‎(3)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 ‎(4)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 ‎21、太阳直射点 ‎ ‎(1)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 ‎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12点; ‎ ‎(3)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 = 90°。 ‎ ‎(4)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零。 ‎ ‎(5)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 ‎(6)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的关系:直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面)垂直。 ‎ ‎(7)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与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最北界限度数之和互余。例如: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极点的太阳高度=90°-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½×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½×(极昼区域内任纬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最小值) ‎ ‎(8)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的关系:3.21~9.2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9.23~次年3.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 ‎(9)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的方向关系: ‎ ‎①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 ‎ ‎②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 ‎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 ‎ ‎22、四季的划分: ‎ ‎(1)我国传统划分:以“四立”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 ‎(2)欧美的划分:以“二分二至” 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 ‎(3)我国气候统计和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划分:3、4、5月—春季;6、7、8月—夏季;9、10、11月—秋季; 12、1、2月—冬季。‎ ‎(4)按气候含义划分:候平均温(即连续5天的平均温): ≥22℃为夏季,≤10℃为冬季, 10℃→22℃为春季,22℃→10℃为秋季。 ‎ ‎23、典型的季节现象 ‎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 地球公转 ‎ ‎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 ‎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 正午太阳高度 ‎ ‎ ‎6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 ‎ ‎12月22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 ‎ ‎ 昼夜长短 ‎ ‎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 ‎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 等温线 ‎ ‎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 ‎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 气压带、风带 ‎ ‎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 ‎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 雪线 ‎ ‎ 雪线上升 ‎ ‎ 雪线下降 ‎ 北印度洋洋流 ‎ ‎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 我国的降水 ‎ ‎ 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 ‎ 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 我国的河流 ‎ ‎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 ‎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 我国的季风 ‎ ‎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 ‎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 ‎ 我国的农业生产 ‎ ‎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 ‎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 气象灾害 ‎ ‎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 ‎ 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 ‎ 地质灾害 ‎ ‎ 滑坡、泥石流较多 ‎ ‎ 较少 ‎ ‎ ‎ ‎ ‎ ‎ ‎ 第2讲《地图》 ‎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 ‎5.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用0°,30°,60°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 ‎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即东半球经度小于20°W,小于160°E;西半球经度大于20°W,大于160°E。 ‎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 ‎15.等值线凸向规律:凸高则低。 ‎ ‎16.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 ‎ 若:①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 ‎ ②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 ‎ ‎ ③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 ‎ ‎17.经纬度差计算实际距离:纬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某纬线上的经度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cosΦ. (注:Φ为纬度数)。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 ‎ ‎ 18.赤道上:每年有两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最小值(66°34’)。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风。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赤道经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厄瓜多尔(基多赤道纪念碑)、哥伦比亚、巴西(亚马孙河河口)、刚果(布)、刚果(金)、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新加坡在赤道附近) ‎ ‎ ‎ ‎ ‎ 第3讲《地球上的大气》 ‎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1)地球的圈层结构: 包括由地核、地慢、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 ‎ ‎(2)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②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③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 ‎ ‎(3)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②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③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 分类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 地震波 ‎ 纵波(P) 固体、液体、气体 较快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 横波(S) 固体 较慢 ‎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 莫霍界面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在这里,P波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 ‎(3)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 ‎3.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 ‎(1)大气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气,而且还是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等,对人类有重大作用。 ‎ ‎(2)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各种成分的环境意义: ‎ 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 作用 ‎ 干 洁 ‎ 空 气 ‎ ‎ N2 78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 O2 21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 CO2 0.03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 ‎03 很少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 ‎ 水汽 很少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 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 ‎(3)总的说来,自然界干洁空气中各部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各种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微量气体,如 、臭氧的含量的变化)。当前,特别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减少的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 ‎4.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 ‎ ‎(1)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一般认为有2000~3000千米),但其质量的3/4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的低层。依据各大气层温度(如图5-1)、密度和运动状况,我们可以将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 ‎(2)大气层的基本特点见下表: ‎ 垂直分层 高度分布 主要特点 原 因 ‎ 对流层 ‎ ‎ 低纬17~18km ‎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②对流动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 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烈;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 ‎ 中纬10~12 km ‎ 高纬8~9km ‎ 平流层 ‎ ‎ 对流层顶到50~55km ‎ ‎ ①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②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③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 ‎ ‎ 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 ‎ 高层大气 ‎ ‎ 对流层顶到2000~3000千米 ‎ ‎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 ‎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 ‎5.大气受热过程 ‎ ‎(1)“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2)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 ‎(3)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 ‎(4)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 ‎(5)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 ‎6.大气热力作用 ‎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 ‎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 ‎ 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 ‎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8℃,实际为15℃‎ ‎。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3℃多。 ‎ ‎(3)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 ‎ 如上图,其过程包括: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释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 ‎(4)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 ‎ ‎①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 ‎②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 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 ‎③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 ‎ 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 ‎④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 ‎⑤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 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 ‎⑥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 ‎(5)全球的热量平衡 ‎ ‎①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 ‎ ‎②全球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第二、人类通过改变大气的组成或改变地面的热力状况,可以影响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从而改变局部地区甚至是全球的气候。例如: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热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导致热量平衡失调,全球变暖;人类改变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状况、水域面积等)可以影响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和改变地面辐射,而使局部小气候发生改变。 ‎ ‎(6)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 ‎①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 ‎②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 ‎8、气温的时间分布: ‎ ‎(1)气温的日变化: ‎ ‎ 太阳辐射 地面温度 大气温度 最大值 ‎ ‎ 正午12点 (H最大) 午后1点 (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 ‎ ‎ 午后2时左右 (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 ‎ 最小值 ‎ ‎ 夜 ‎ ‎ 日出前后 ‎ ‎(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 ‎ 太阳辐射 大陆 海洋 ‎ 最高值 6月 7月 8月 ‎ 最低值 12月 1月 2月 ‎ ‎9、气温的空间分布: ‎ ‎(1)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 ‎(2)气温的水平分布: ‎ ‎ ①纬度分布: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这是一般规律,∵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 ‎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说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气温变化不大。∵南半球海洋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 ‎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同一纬度上,一月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高。【记法】:一陆南凸;高高低低。 ‎ ‎④7月世界最热在北纬20°-30°的沙漠地区。1月北半球最冷在西伯利亚。世界最低温在南极洲大陆上。 10、气温年较差: ‎ ‎(1)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 ‎(2)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 ‎(3)气温年较差低纬小,高纬大(∵低纬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高纬相反) ‎ ‎(4)注意: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 ‎①纬度(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②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③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 ④天气状况(白天晴天比阴雨天气温高,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 11.热力环流 ‎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 ‎(4)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 ‎ 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 作用力 概 念 方 向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 摩擦力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 ‎ 与风向相反 ‎ ‎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 地转偏向力 ‎ ‎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 ‎ 与风向垂直 ‎ ‎ 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 气压梯度力 ‎ ‎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 ‎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 ‎①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 ‎ ‎②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 ‎12、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 ‎13、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 ‎14.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 ‎15、风向: ‎ ‎(1)风向-—风的来向; ‎ ‎(2)风向与等压线关系: ‎ ‎①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 ‎ ②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 ‎(3)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 ‎16.等压线图的判读 ‎ ‎(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 ‎(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 ‎(3)判读规律: ‎ ‎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 低压中心—— (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 (中心为下沉气流); ‎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 ‎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 A.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 B.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 ‎ ‎17.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1)大气环流: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②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 ‎ ‎-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 ‎①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 ‎②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 ‎③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 ‎④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 ‎ ‎⑤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 ‎⑥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 ‎(3)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 ‎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 赤道多雨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赤道低气压带 ‎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 ‎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 ‎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 ‎ ‎ (4)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18.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 ‎(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 ‎①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 ‎②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 ‎ A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 ‎ B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 ‎(2)季风环流 ‎ ‎①.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 ‎②.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 ‎③.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 季节 ‎ 东亚季风 冬季 ‎ 南亚季风 夏季 ‎ 冬季 夏季 ‎ 风向 西北风 ‎ ‎ 东南风 ‎ ‎ 东北风 ‎ ‎ 西南风 ‎ 源地 ‎ ‎ 蒙古、西伯利亚 ‎ ‎ 太平洋 ‎ ‎ 蒙古、西伯利亚 ‎ ‎ 印度洋 ‎ 成因 ‎ ‎ 海陆热力差异 ‎ ‎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性质 ‎ ‎ 寒冷干燥 ‎ ‎ 温暖湿润 ‎ ‎ 温暖干燥 ‎ ‎ 高温高湿 ‎ 比较 ‎ ‎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 ‎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 分布 ‎ ‎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 ‎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 ‎ ‎“南亚撇 东亚捺” ‎ ‎ ‎ ‎④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宜兴修水利。 ‎ ‎⑤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 ‎ A--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 ‎ B--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 ‎ C--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 ‎ D--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盛行风的垂直郊外)。 ‎ E--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 ‎19、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 ‎(1)雨带的移动: ‎ ‎ ①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 ‎ ②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 ‎ ③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 ‎ ④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 ‎(2)雨季: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 ‎(3)旱涝灾害: ‎ ‎ ①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 ‎ ②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 ‎ ③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 ‎20.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 ‎(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 ‎(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 ‎ 分类 概念 实 例 ‎ 过境时天气 ‎ ‎ 过境后天气 ‎ 冷锋 ‎ ‎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 ‎ 云层加厚、大风、多雨雪天气 ‎ ‎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 ‎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 暖锋 ‎ ‎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 ‎ 云层加厚、多连续性降水 ‎ ‎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 ‎ 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 ‎ 准静止锋 ‎ ‎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地形阻挡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 ‎ 阴雨连绵 ‎ ‎ 雨过天晴 ‎ ‎ 初夏(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 ‎ ‎ 注意: ‎ ‎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 ‎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 ‎2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 ‎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 ‎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 ‎ (1)低压(气旋)系统 ‎ ‎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 ‎(2)锋面气旋 ‎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气,气旋的中部(两锋之间)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 ‎(3)高压(反气旋)系统 ‎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 ‎(3):存在锋面的低压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区,人们习惯称之为锋面气旋。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是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 ‎ ‎ (4)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比较 ‎ 气 旋 反气旋 气压梯度力方向 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 气流流向 ‎ 北半球 ‎ ‎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 ‎ 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 南北球 ‎ ‎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 ‎ 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 ‎ ‎ 我国典型的天气 ‎ ‎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 ‎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 ‎ ‎22、影响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 ‎23、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 ‎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 ‎④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 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后者 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 ‎ ‎(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 ‎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º--35º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 ‎ 重点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雨热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 ‎(3)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 ‎②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 ‎ ④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在10-20℃之间,分布在北纬50°~70°N,受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冬寒长夏短暖 ‎ ‎⑤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 ‎ ‎⑥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分布在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 ‎ 重点区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前者有明显雨季(2-3个月),后者没有。 ‎ ‎(4)注意区别下列气候: ‎ ‎①“热草”与“热季”:“热季”年降水量>1500 mm,月降水也多于“热草”; ②“亚季”与“温季”:“亚季”最冷月>0℃,“温季” 最冷月<0℃,只能在1月。 ③“温季”与“温大”:用月降水量区别,“温季”有2个月降水量>100mm。 ④“温海”与“地中海”:“温海”最冷月>0℃,最热月<20℃,降水分配较均匀,冬雨较多。 ⑤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的“亚季”:降水柱状图特点相似(七月多雨),气温曲线不同。 2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⑵‎ 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 ①海洋与陆地: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且比较集中。 ‎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分配较均匀。 ‎ ‎②地形: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地不同。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⑶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①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通过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导致各地的降水时空分布,与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种气候类型(水热组全类型)。②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⑷人类活动: 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如CO2等增多,温度升高),向大气释放热量(如热岛效应)。 ②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A良性的:a.修水库,使库区附近的大气湿度、云量和降水量有所增加,缓和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调节气候。b,人工造林,使风速减小,气温降低,湿度增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B恶性的:①围湖造田、排干沼泽,使生态平衡破坏,气候恶化;②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导致尘暴盛行,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③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 25、降水的类型 ‎ ‎(1)对流雨: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雨。典型分布地: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实例:东南亚的对流雨。 (2)地形雨:特点:迎风坡,降水强度较大,降水丰 富。例子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0毫米;北侧的背风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我国的雨极:是台湾的火烧寮,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山地,主要是地形雨。背风坡典型区:大分水岭西侧;南美安第斯山东侧;台湾山脉西侧的台湾海峡。 ‎ ‎(3)锋面雨:特点: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大锋面雨是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实例:我国夏季主要的降水类型, ‎ ‎(4)台风雨:特点: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典型分布地区:夏秋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 ‎26、降水的时间变化。 ‎ ‎(1)全年多雨型:“热雨”——2000毫米;“温海”——700~1000毫米。 ‎ ‎(2)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毫米。 ‎ ‎(3)夏季多雨型:“热草--﹤1500mm;“热季”--﹥1500mm;“亚季”—1000mm,“温季”—500~1000mm,“温大”--300mm。 ‎ ‎(4)全年少雨型:“热沙”——﹤200毫米;“苔原、冰原气候”——﹤250毫米。 ‎ ‎27、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 ‎⑴赤道多雨带: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分布在赤道及两侧,全球降水最多地带,对流雨为主;因为气温高,海面广,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 ⑵副热带少雨带: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下,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和内陆(也可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所以降水少,加上气温高,使其蒸发旺盛,因而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形成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地区。此地带的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台风等影响,降水丰富。 ⑶温带多雨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降水较多,以锋面雨、气旋雨为主;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⑷极地少雨带: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可以说是地球绝对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但因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所以仍是湿润地带。 28、主要的气象灾害: ‎ 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 ‎ 台风 ‎ ‎ 暴雨涝灾 ‎ ‎ 旱灾 ‎ 寒潮 ‎ 发生的时间 ‎ ‎ 夏秋季节 ‎ ‎ 春夏秋 ‎ ‎ 秋末、冬季、初春 ‎ 发源地 ‎ ‎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 ‎ 蒙古、西伯利亚 ‎ 影响地区 ‎ ‎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 ‎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 ‎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 ‎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 ‎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 ‎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 ‎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 ‎ 大风、雨雪、冻雨 ‎ 台风灾害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及时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及时组织大家做好抗台风工作。 ‎ 暴雨涝灾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预报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旱灾防御措施:①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②种植耐旱作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寒潮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寒准备。 ‎ ‎29、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臭氧)、酸雨(SO2、氮氧化物) ‎ ‎30、温室效应 ‎ ‎(1)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 ‎(2)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 ‎(3)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 ‎(4)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 ‎31、绿化的环境效益: ‎ ‎(1)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 ‎(2)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 ‎(3)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 第4讲《地球上的水》 ‎ 考点一、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 ‎1、水循环: ‎ ‎(1)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的三相变化等。 ‎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 ‎ ‎(3)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 ‎(4) 水循环的重要意义: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塑造地表形态 ‎ ‎ (5)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 ‎(2)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 ‎(3)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见右图 ‎ ‎(4)【技能扩展】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 ①等潜水位线是指某地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②潜水面是一个自由水面,随地势起伏,略有起伏。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 ‎ ‎③判断潜水埋藏深度:一地海拔高度与该地的等潜水位线的海拔高度之差为该地潜水的埋藏探度。 ‎ ‎④判读潜水与河流水的互补关系:数值大,潜水位高,对应地的地势也高;数值小,潜水位低,对应地的地势也低。右图中的河水自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都是自北向南流。a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 b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潜水.(箭头表示潜水流向,垂直等潜水线,从高处流向低处) ‎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 ‎(1)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 ‎(2)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 我国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西欧地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 ‎ ‎4.世界和我国的河流、湖泊 ‎ ‎(1)河流 ‎ 河流名称 ‎ ‎ 发源地 ‎ ‎ 主要流经国家 ‎ ‎ 注入海洋 ‎ ‎ 主要特征 ‎ 长江 ‎ ‎ 唐古拉山主峰 ‎ ‎ 中国 ‎ ‎ 东海 ‎ ‎ 世界第三长河,我国流程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便利 ‎ ‎ ‎ 黄河 ‎ ‎ 巴颜喀拉山 ‎ ‎ 中国 ‎ ‎ 渤海 ‎ ‎ 我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形成地上河 ‎ 湄公河(澜沧江) ‎ ‎ 青藏高原  ‎ ‎ 中、缅、泰、老、柬、越 ‎ ‎ 南海 ‎ ‎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水量丰富 ‎ 印度河 ‎ ‎ 青藏高原 ‎ ‎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 ‎ 阿拉伯海 ‎ ‎ 水量变化大,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 恒河 ‎ ‎ 喜马拉雅山南坡 ‎ ‎ 印度、孟加拉国 ‎ ‎ 孟加拉湾 ‎ ‎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印度的圣河 ‎ 尼罗河 ‎ ‎ 非洲东部高原 ‎ ‎ 苏丹、埃及等 ‎ ‎ 地中海 ‎ ‎ 世界第一长河,夏季丰水,水能丰富,重要的灌溉水源 ‎ 扎伊尔河 ‎ ‎ 赞比亚北部高原 ‎ ‎ 刚果等 ‎ ‎ 几内亚湾 ‎ ‎ 地域广,水量大,水能丰富,是世界上水能最丰富的河流 ‎ 莱茵河 ‎ ‎ 阿尔卑斯山北麓 ‎ ‎ 瑞士、法国、德国、荷兰 ‎ ‎ 北海 ‎ ‎ 流量稳定,航运便利 ‎ 多瑙河 ‎ ‎ 德国西南部山地 ‎ ‎ 德、奥、匈、克、黑塞、罗、乌等 ‎ ‎ 黑海 ‎ ‎ 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 伏尔加河 ‎ ‎ 东欧平原西部 ‎ ‎ 俄罗斯 ‎ ‎ 里海 ‎ ‎ 世界最长的内流,欧洲最长的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便利 ‎ 密西西比河 ‎ ‎ 苏比利尔湖西侧的落基山 ‎ ‎ 美国 ‎ ‎ 墨西哥湾 ‎ ‎ 世界第四长河,水量大,流域广,航运发达 ‎ ‎ ‎ 亚马孙河 ‎ ‎ 安第斯山 ‎ ‎ 秘鲁、巴西 ‎ ‎ 大西洋 ‎ ‎ 流域面积和流量均居世界首位 ‎ ‎ (2)湖泊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一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一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一 ‎ 贝加尔湖;非洲面积最大的湖一维多利亚湖;非洲最深的湖一坦噶尼喀湖;世界最低的湖一死海;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一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湖泊和咸水湖一青海湖;我国著名的火口湖一白头山天池。 ‎ ‎5.人类对水循环原理的应用 ‎ ‎(1)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输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水循环的规律,恰当地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问分布,化害为利。例如,一个地区修建水库、引水灌慨;修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滦入津工程)等都属于这种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例子。 ‎ ‎(2)不合理利用:人类活动如果忽视了该地区水循环的规律,不恰当地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如大面积地滥伐森林,大面积地排干湖泊和沼泽,过度抽取地下水,都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l998年夏长江流域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其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异常变化,二是人类活动大面积毁坏森林和大面积围湖造田(如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所造成的。我们要接受这个教训,大面积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 ‎6、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 ‎ ‎①不合理灌溉 土壤盐渍化; 科学灌溉。 ‎ ‎②过量开采 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 及时人工回灌淡水。 ‎ 考点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7、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往北温度降低是北半球) ‎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 ‎8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0° ‎ ‎9、洋流 ‎ ‎(1)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 ‎ 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 ‎(2)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 ‎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 ‎ ‎②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 ‎③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 ‎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 ‎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 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⑤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 ‎⑥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 ‎ (3)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 ‎ 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 ‎ 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 渔场分布 ‎ ‎ 寒暖流交汇: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 ‎ ‎ 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等 ‎ 注意:中在大陆架的原因:A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B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 ‎③影响航海:顺流增速节能。但海雾影响能见度,影响航行安全。 ‎ ‎④影响海洋污染: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 ‎10、海洋资源类型: ‎ 海水可直接作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 ‎ ‎⑴海洋化学资源:海盐、 ‎ ‎⑵海洋生物资源:有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除了直接捕捞外,通过养殖、增殖等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 ‎⑶海底矿产资源: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 ‎⑷海洋能源:可再生、无污染;但能量密度小。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沙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 ‎11、海洋环境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 ‎ 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依赖性大(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 ‎12、海洋资源利用方式: ‎ 凡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产业活动,都有可能在海洋中进行。 ‎ ‎①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②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③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④储藏空间: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 ‎13、20世纪初开辟通往南北极的航线,巴拿马、苏伊士运河相继开通,人类能够驶入任何海域 ‎ ‎14、中国濒临的海洋: ‎ ‎ 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包括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台湾东海岸直临)。 ‎ 两个内海:渤海(山东、辽东半岛环抱)和琼州海峡(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还临北部湾。 ‎ ‎15、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500多个。9/10在东海、南海。 ‎ ‎16、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成因:海域广阔,自北而南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而浅,阳光直射海底,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 ‎17、舟山渔场最大。成因:处于大陆海岸的中间位置,位置适中,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铒料;有寒暖流交汇,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必经之路。 ‎ ‎18、海洋养殖业:在浅海滩涂上,“种植”海带,“放牧”虾群, ‎ ‎19、长芦盐场最著名,是中国最大盐场(成因: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南方有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等(因为处于背风地带,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 ‎ ‎20、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我国海洋污染以石油污染危害最大。 ‎ ‎21、赤潮: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有自然因素作用,现在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 ‎22、海洋生态破坏破坏原因:由人类生产活动(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的围垦、滥捕)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引起。 ‎ ‎23、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法制,依靠科技,强化海洋环境监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严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止海上倾废和海上石油污染。 ‎ ‎24、海洋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 建设海洋生态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建设沿海防护林。 ‎ ‎ ‎ 第5讲《地表形态的塑造》 ‎ 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 ‎1、岩石的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 ‎2、地质作用表现: ‎ ‎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右图中①—④分别代表: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 ‎3、地质作用能量来源: ‎ ‎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 ‎ ‎ 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重力能→‎ 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 ‎4、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 ‎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 ‎ 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 ‎5、地质构造的类型: ‎ ‎(1)褶皱(背斜、向斜), ‎ ‎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 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 ‎(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 ‎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 ‎ ‎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 ‎ ‎ 小结 ‎ 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貌影响 ‎ ‎ 类型 ‎ ‎ 判断依据 ‎ ‎ 对地貌影响 ‎ ‎ 实例 ‎ ‎ ‎ 形态 ‎ ‎ 岩层顺序 ‎ ‎ 地形 ‎ ‎ 成因 ‎ ‎ ‎ 褶皱 ‎ ‎ 背斜 ‎ ‎ 上拱 ‎ ‎ 中心老两翼新 ‎ ‎ 山 ‎ ‎ 岩层上拱而成山 ‎ ‎ 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弧形山系)、阿尔卑斯山脉(系) ‎ ‎ ‎ 谷 ‎ ‎ 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谷 ‎ ‎ ‎ 向斜 ‎ ‎ 下弯 ‎ ‎ 中心新两翼老 ‎ ‎ 谷 ‎ ‎ 岩层下弯而成谷 ‎ ‎ ‎ 山 ‎ ‎ 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 ‎ ‎ ‎ 断层 ‎ ‎ 地垒 ‎ ‎ 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两侧上升 ‎ ‎ 块状山地 ‎ ‎ 庐山、泰山 ‎ ‎ ‎ 地堑 ‎ ‎ 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两侧下降 ‎ ‎ 裂谷、凹陷地带 ‎ ‎ 东非裂谷、汾河谷地 ‎ ‎ ‎ ‎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见下图 ‎ ‎ ‎ ‎ ‎ ‎ ‎ ‎ ‎ ‎ ‎ ‎ ‎ ‎(2)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法如煤、铁矿等.订计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时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 ‎(3)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烈度会变大 ‎ ‎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 ‎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是雨水汇集区,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 ‎ (6)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7.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 ‎(1) 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沟谷、峡谷、瀑布等,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 ‎ ‎ 溶蚀: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 ‎ 堆积—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 ‎ (2)风力作用: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如戈壁 ‎ ‎ 堆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等 ‎ ‎(3)冰川作用:侵蚀—角峰、冰斗、U形谷 ‎ 堆积—冰碛丘 ‎ ‎(4)波浪作用:侵蚀—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洞等) ‎ 堆积—海滩(泥质海滩、沙质海滩) ‎ ‎ ‎ ‎8、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 ‎9、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 ‎(1) 板块: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分为六大板块:(右图写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多火山、地震、矿产分布。 ‎ ‎ ‎ ‎(3)板块边界与地貌 ‎ ‎ ‎ ‎ ‎ ‎ ‎ ‎ ‎ ‎ ‎ ‎ ‎ ‎ 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 ‎(4)板块学说的应用 ‎ 解释地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矿产的分布和各地貌的形成等。 ‎ 第6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 ‎ 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 ‎2、五大要素的表述要点: ‎ 大气: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等; 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 ‎ 岩石:地质情况; 地貌:地形、地貌等 ‎ 生物:植被类型、疏密等。 土壤:是否深厚肥沃、有无冻土等; ‎ ‎3、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 ①对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原始大气:CO2、甲烷、氢、氨和水汽;现在大气:氮气(78%)、氧气(21%)。 ‎ ‎ ②对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 ‎ ②对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煤、石油);促进土壤的形成 ‎ ‎ ④生物循环促使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 ‎ ‎⑵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 ‎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巨大作用。 ‎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氧和CO2的平衡,净化大气; ‎ ‎②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从而对农业起到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的作用。 ‎ ‎③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 ‎ 考点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4、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 ‎[例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 ‎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 ‎ ‎ ‎ ‎【答案】(1)①N、P、K等营养元素和水 ②植物残体和排泄物 ③动物残体 ④游离氧 ⑤水分 ⑥氧气(02) ⑦二氧化碳(CO2) ⑧二氧化碳(C02) ⑨氧气(02) ⑩二氧化碳(CO2)、重碳酸盐、腐殖质等 (2)光合 ‎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岩石、地貌、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关系的题目,突出揭示了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的生物循环过程。解题必须紧紧把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条件、原料、能源以及产物和作用,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作用、生物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生理过程中与岩石圈(包括土壤)、大气圈、水圈所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 ‎ ‎5、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 ‎(1)生产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储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 ‎(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 ‎(2)平衡功能:平衡功能表现在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的相对稳定,且此平衡是动态平衡。如藏羚羊数量保持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等。 ‎ 功能 ‎ ‎ 生产功能 ‎ ‎ 平衡功能 ‎ ‎ ‎ 概念 ‎ ‎ ‎ ‎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 ‎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 ‎ ‎ 性质 ‎ ‎ ‎ ‎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 ‎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 ‎ ‎ 形成过程 ‎ ‎ ‎ ‎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 ‎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 ‎ ‎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 ‎ ‎ 举例 ‎ ‎ ‎ ‎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 ‎ ‎ ‎ ‎ 图10-2 ‎ ‎ ‎ ‎[例题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这是一幅 ‎ ‎ (2)请完成该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 (3)每合成1克C6H12O6要消耗2 821焦能量,所消耗的能量来源是 ‎ ‎ (4)该作用造成以下哪些结果?( ) ‎ ‎ A.将分散的无机物合成有机质 ‎ ‎ B.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体内 ‎ ‎ C.改变了物质存在的位置 ‎ ‎ D.联系了有机界与地理环境 ‎ ‎ (5)微生物对有机质具有 ,导致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称为 循环。 ‎ ‎ ‎ ‎【答案】(1)光合 (2)6CO2+6H2O C6H12O6+6 O2 (3)太阳辐射 (4)ABC ‎ D (5)分解 生物物质 ‎ ‎ ‎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绿色植物及其作用的理解程度,因此充分理解光合作用的内涵、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6、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 如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 ‎ ‎(1)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 ‎ ‎(2)外因:人类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3)过程:水土流失。 ‎ ‎(4)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 ‎ ‎(5)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 ‎7、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的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1)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 ‎(2)表现: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①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②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 ‎ 举例说明: ‎ ‎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特征。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稀少→温带荒漠带(自然带) ‎ ‎ 例如: ‎ ‎ ‎ ‎ ‎ ‎ ‎ ‎ ‎ ‎ ‎ ‎ ‎ ‎ ‎ ‎ [例题3]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 ‎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 ‎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 ‎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 ‎ ‎ ‎【答案】B ‎ ‎【解析】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地貌和土壤)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从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概念入手。分析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这一内在联系有两种主要表现:一种是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元素迁移和物质循环。另一种是各组成元素间所进行的能量交换。它们之间,这一要素影响其他要素,这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另外部分的变化。 ‎ 考点三: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8、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 受太阳辐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有规律更替;以热量为基础,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案例: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典型,以非洲大陆最典型。 ‎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 图10-4 ‎ ‎ ‎ ‎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案例:中纬度地区显著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 ‎ ‎ ‎[例题4]读模式图,回答: ‎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 ‎ ‎① , ② , ‎ ‎③ ,④ , ‎ ‎⑤ ,⑥ , ‎ ‎⑦ ,⑧ , ‎ ‎⑨ , ⑩ 。 ‎ ‎(2)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陆地自然 ‎ 带在低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 在高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 ‎(3)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属于 的 ‎ 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由于受 影响的程度不同,从 ,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 带、 带、 带的有规律的变化。在 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 ‎(4)①自然带在大陆东部可以延伸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 。 ‎ ‎(5)③自然带在赤道以南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沿岸 的影响。 ‎ ‎ ‎ ‎【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 荒漠带 ‎ ‎(2)①②③④⑤ ‎ ‎(3)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洋 水汽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 森林 草原 荒漠 中 ‎ ‎(4)大陆东部受暖流的影响,且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⑸寒流 ‎ ‎【解析】变式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较直观的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重点和难点知识。联系世界气候等知识,记住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再结合变式图,分析成因、综合分布规律,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 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分布。 ‎ 案例: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珠穆朗玛峰。 ‎ 垂直带谱规律:①垂直自然带同赤道向两极出现的水平自然带类似。 ‎ ‎②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海拔高度及所处的纬度有关。 ‎ ‎ ③垂直带谱基带与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的自然带一致。 ‎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 ‎ ‎ ‎[例题5]读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 ‎(l)图中①自然带是 带,在50°N的高山上该自然带开始出现的高度约为 米。 ‎ ‎(2)图中③自然带是 带,该自然带内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 ‎ ‎(4)从水平方向看,该图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而形成的。 ‎ ‎ ‎ 答案:(1)寒带苔原;3000米 (2)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 ‎ (3)亚马孙平原 (4)由赤道到两极;热量 ‎ ‎9、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 ‎ 分异类型 ‎ ‎ 形成 ‎ 基础 ‎ ‎ 形成的主导原因 ‎ ‎ 自然带分布规律 ‎ ‎ 典型分布 ‎ ‎ ‎ 伸展方向 ‎ ‎ 更替方向 ‎ ‎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 热量 ‎ ‎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即以热量为基础 ‎ ‎ 沿纬线 ‎ ‎ 纬度变化方向 ‎ ‎ 低纬和北半球高纬地区 ‎ ‎ ‎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 水分 ‎ ‎ 海陆分布 ‎ ‎ 沿经线 ‎ ‎ 经度变化方向 ‎ ‎ 中纬度地区 ‎ ‎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 热量、水分 ‎ ‎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条件有规律变化 ‎ ‎ 沿等高线 ‎ ‎ 高度变化方向 ‎ ‎ 中低纬的高山地区 ‎ ‎ ‎ ‎10、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 ‎ (1)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 ‎ ‎ (2)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 ‎1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 ‎ ‎(1)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从山麓向山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2)基带的判断: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同纬度的地带性自然带相同。 ‎ ‎(3)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判断: ‎ 山体所在纬度、山体高度以及山体的相对高度是自然带谱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同一高度,纬度越低,自然带数量可能就越多。 ‎ ‎(4)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影响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是山体所在纬度和坡向。纬度低,则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纬度高,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同一山体,阳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阴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 ‎ ‎(5)雪线高低的判断:影响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坡向、季节等。5000米以上的高山山顶一般会出现终年积雪,形成积雪冰川带。积雪冰川带下限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向阳坡。并且同一坡面,夏季雪线下界高于冬季。 ‎ ‎12、非地带性因素: ‎ ‎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绿洲。 ‎ 案例分析: ‎ ‎⑴热带雨林带在大陆东岸向南北延伸原因:暖流的影响 ‎ ‎⑵南半球没有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原因:海陆因素。因为南半球分布针叶林和苔原带地方没有大陆) ‎ ‎⑶安第斯山的西岸是温带阔叶林带,东岸是温带荒漠带原因:地形因素。安第斯山的西岸是迎风坡,东岸是背风坡)。 ‎ 第7讲《关于季节的知识专题》 ‎ ‎1、首要知识: ‎ ‎(1)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 ‎ ‎(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 ‎(3)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 ‎2、四季的判断 ‎ ‎(1)天文方面: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 ‎(2)从天文现象上判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的半球。 ‎ ‎(3)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 ‎(4)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 ‎(5)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 ‎ ‎(6)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植树;渔汛;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 ‎(7)其他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 ‎ ‎3、常考的季节现象 ‎ ‎(1)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①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 ‎②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 ‎ ‎③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 ‎ ‎④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 ‎ ‎⑤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 ‎⑥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 ‎ ‎(2)北半球夏季天文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①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 ‎ ‎②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 ‎ ‎③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 ‎ ‎(3)北半球夏季气候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①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 ‎②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 ‎ ‎③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 ‎ ‎④亚洲低压势力强盛 ‎ ‎⑤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 ‎ ‎⑥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 ‎ ‎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暴雨袭击 ‎ ‎⑧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 ‎ ‎⑨好望角、开普敦沿海风浪大 ‎ ‎(4)北半球夏季水文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①尼罗河处丰水期 ‎ ‎②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 ‎ ‎③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 ‎ ‎④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 ‎ ‎⑤我国南方赛龙舟 ‎ ‎(5)北半球夏季生物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①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 ‎ ‎②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场) ‎ ‎③北半球热带草原区(草木茂盛)和季风区正值雨季 ‎ ‎④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热带草原) ‎ ‎(6)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①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 ‎ ‎②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 ‎ ‎③一场秋雨一场寒 ‎ ‎④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 ‎ ‎⑤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N、西岸40°N以北)开始落叶 ‎ ‎(7)北半球冬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①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一月初) ‎ ‎②北半球大陆高压强盛,大洋低压强盛 ‎ ‎③南极考察最佳时期 ‎ ‎④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夜、极光 ‎ ‎⑤途径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 ‎⑥澳大利亚袋鼠繁殖旺盛 ‎ ‎⑦我国常遭寒潮影响 ‎ ‎⑧好望角、开普敦一带炎热干燥 ‎ ‎⑨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 ‎⑩我国秦淮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 ‎ 第8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 ‎ ‎ ‎1、自然资源分类: ‎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 ‎(1)根据自然资源按利用分为:①土地资源、②水资源、生③物资源、④气候资源、⑤矿产资源。 ‎ ‎(2)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 ‎(3)根据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可分为:①气候资源、②海洋资源、③陆地自然资源。 ‎ ‎2、气候资源及利用 ‎ ‎(1)气候资源的特点 ‎ ‎ 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 ‎ ①气候资源与农业: 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 A、日照与街道方位: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 B、风与城市规划。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气候资源与交通 A、公路、铁路设计要考虑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大风出现的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 B、桥涵、路基高低要考虑暴雨强度; C、机场选址,宜选少云雾和暴雨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较远的地方。 ④气候资源与旅游 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景观的独特非凡性,如冰雕、雾凇、日光等。 3、海洋资源及利用 ‎ ‎(1)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 ‎ ①化学资源: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②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③矿产资源:大陆架海底——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硫等;近岸带滨海区——砂、贝壳、金属矿;深海海盆——锰结核。 ④海洋能源: 优点: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密度很小,利用难度大。 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和波浪发电。 (2)海洋渔业生产 ‎ ‎①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A、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盛。 B、温带海域:鱼类饵料浮游生物丰富。 C、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②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③主要渔业国:我国和日本等国家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3)海洋油气开发 ‎ ‎ 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开发和勘探的工作基地。 (4)海洋空间利用 ‎ ‎ ①范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 ②领域: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 ‎ ①海洋运输的发展:从利用人力、风力,发展到大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的兴起。 ②港口建设:A、有一个服务区,即腹地;B、有配套设备;C、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6)围海造陆: ‎ ‎ ①作用: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②人工岛、海上城市。 ‎ ‎4、陆地自然资源及利用 ‎ ‎(1)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 ‎ ①在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组成的系统中,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 ②陆地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人类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加工,使自然资源增值。 ③人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3)土地资源 ‎ ‎ ①耕地:主要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 ‎ ‎ ②林地: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规律。 ‎ ‎(4)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 ‎ ①径流量:最丰富六国:巴、俄、加、美、印尼、中。最多洲是亚洲;最少是大洋洲。人均量最多洲是大洋洲、南美洲;人均最少洲是欧洲。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问题。 ‎ ‎ ②⑵水能最丰富的国家:中、俄、巴、美、加。水电比重高的国家有: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达。委内瑞拉。水能开发程度高的国家有:法、意90%;德、英80%;美、加40%。 ‎ ‎(5)矿产资源: ‎ ‎ ①世界主要矿产出产国: 铁矿俄罗斯第一位,黄金南非占第一位,赞比亚、智利的铜矿,几内亚的铝土矿,马来西亚的锡矿、摩洛哥的磷酸盐等。 ‎ ‎ ②煤矿: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美俄最丰富。南半球:澳、南非丰富,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 ‎ ‎ ③石油:中东石油储量比重(一半以上) ‎ ‎ ④新能源核电最多国是美国,核电比重最大国是法国;地热能:冰岛:70%的人口利用地热采暖 ‎ ‎5、能源分类: ‎ ‎ ⑴按能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分类: ‎ ‎ ①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 ‎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 ‎ ②新能源: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 ‎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地热能、核能。 ‎ ‎③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潮汐能。 ‎ ‎ ⑶按资源性质分类: ‎ ‎①非可再生能源: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 ‎②可再生资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 ‎ ‎ ⑷能量是否转换分类: ‎ ‎①一次能源: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 ‎②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 ‎ ‎⑸清吉能源: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 ‎ ‎6、我国自然资源总体特征: ‎ ‎ 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资源量不足;分布不平衡,质量水平不高;浪费污染严重 ‎ ‎7、中国水资源: ‎ ‎⑴水资源特点:①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②时间分配不均—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 ‎ ‎⑵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修水库等水利工程。 ‎ ‎⑶华北地区供水紧张: ‎ ‎ ①‎ 原因:A、工农业发达,用水量较大;B、人口稠密,人均占有量小(海河流域人均径流量200多立方米,全国人均2240),供水相当紧张;C、河流径流量小,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 ‎ ②解决办法:A、合理用水(喷灌、打机井、种旱粮等),节约用水;B、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C、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 ‎⑷南水北调工程: ‎ ‎ ①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逐级提水,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顺势而下,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 ‎ ‎ ②中线: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致流向北京、天津。(2008年前必须到北京)。全线利用自然落差,直流输水。 ‎ ‎ ③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 ‎8、中国水能资源: ‎ ‎⑴数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可开发3.8亿千瓦。 ‎ ‎⑵分布:70%在西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较大。可开发地区在西南、中南(三峡、西江中上游)、西北(黄河上游)。 ‎ ‎⑶目前已开发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的上游水系 ‎ ‎9、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有: ‎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多样化开发。草地面积较广 ‎ ‎(2)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后备耕地主要在黑龙江、新疆)。 ‎ ‎(3)人均占有农业用地数量较少: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只有世界的1/3),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国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 ‎(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描述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旱地、南方水田。西部耕地面积小。草原:多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如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森林:天然林多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华北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 ‎ ‎10、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 ‎(1)问题:①水蚀、风蚀、沙漠侵吞(即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资源普遍超载;重要林区面积减少)。②次生盐碱化(不合理排灌和气候干旱所至);③城市、工交、农村住房建设用地扩大。 ‎ ‎(2)措施:①依法管理:在工交城建时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牧区轮牧,建人工草场;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区建防护林。②走扩大耕地和提高单产相结合道路:一方面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另一方面,适当开发荒地、沿海滩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稳定耕地总量。 ‎ ‎11、中国矿产资源: ‎ ‎⑴特点:①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②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③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④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⑤矿产资源形势严峻。总体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 ‎(2)评价: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也造成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 ‎ ‎(3)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①钨矿-赣-大余;②锑矿-湘-锡矿山; ③锡矿-滇-个旧; ④铅锌矿-湘-水口山;⑤钒钛矿-川-攀枝花;⑥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⑦/汞矿-贵-铜仁;⑧镍矿-甘-金昌市的金川;⑨铜矿——赣-德兴、云-东川。 ‎ ‎12、气象灾害及防御 ‎ 气象灾害 ‎ ‎ 成因 ‎ ‎ 危害 ‎ ‎ 防御 ‎ ‎ ‎ 台风 ‎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①强风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②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洪水泛滥;③特大风暴潮能破坏海堤,淹没海岛 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 ‎ ‎ 暴雨洪涝 ‎ 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淹没工厂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交通,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 ‎②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 ‎ ‎ 干旱 ‎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②在干旱区选择耐旱作物;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寒潮 ‎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内剧烈降温 强烈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受到影响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前对农作物、畜群等作好防寒准备 ‎ ‎ ‎ ‎ ‎ ‎13、地质灾害-地震: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 ‎⑴发生: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断层中地震最容易发生。 ‎ ‎⑵分布: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 ‎⑶地震要素: 震源、震中(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震中距和等震线;纵波(速度快、先到)和横波(速度慢、后到)。 ‎ ‎⑷地震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次地震有1个震级,多个烈度。⑸地震分类:3级以下—微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级以上—强烈地震;7级以上—大地震。 ‎ ‎⑹中国的地震:地震灾害严重,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主要地震带有: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 ‎14、地质灾害-火山 ‎ ‎(1)类型:①活火山: 案例:富士山、维苏威火山、夏威夷的火山、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②死火山: 大同死活山群,非洲乞力马扎罗山。③休眠火山: 白头山天池(吉林)、五大莲池(黑)。 ‎ ‎(2)分布规律: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海底 ‎ ‎(3)我国分布: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 ‎ ‎15、地质灾害-泥石流 ‎ ‎ (1)泥石流形成条件: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地方,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爆发泥石流。 ‎ ‎(2)分布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不良、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 ‎(3)我国分布地区: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 ‎ ‎16、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 ‎(1)同一地域地质灾害成因上有关联性。案例:川、滇、黔接壤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 ‎(2)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案例:地震→地裂,引发火灾、海啸、滑坡等; ‎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案例:植被的破坏,使径流水量和速度加大,使泥石流频发;人类大规模工程,造成滑坡等 ‎ ‎17.地质灾害的防御 ‎ ‎(1)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4)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 ‎ ‎ ‎ ‎ ‎ ‎ 第9讲《农业》 ‎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 ‎1、农业区位因素 ‎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 ‎ ①‎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 ‎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 ‎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 ‎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 ‎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 ‎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 ‎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 ‎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 ‎(3)农业区位选择 ‎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 ‎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 ‎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 ‎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小(从单位面积产量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 ‎ ‎③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 ‎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 注意:农业区位因素也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 ‎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2.季风水田农业 ‎ ‎(1)分布:绝大部分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旱地直播技术。 ‎ ‎(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条件:水稻种植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这里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里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 ‎(3)季风水田农业特点: ‎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人多地少) ‎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属自给农业) ‎ ‎③水利工程量大( 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 ‎④机械化水平较低;(日本除外) ‎ ‎⑤科技水平低。 ‎ ‎(4)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 ‎①自然: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水稻土。 ‎ ‎②社会经济: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喜食大米 ‎ ‎3.商品谷物农业 ‎ ‎(1)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 ‎(2)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农场。 ‎ ‎(3)基本特征:(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例)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区域化经营,商品率高。 ‎ ‎(4)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 ‎①自然条件优越: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 ‎ 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 ‎②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阔 ④交通便利:便利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及公路、铁路。 ⑤科技水平高。 ⑥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等。 ‎ ‎4、大牧场放牧业 ‎ ‎(1)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 美国、阿根廷:牧牛 ‎ ‎ (干旱、半干旱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 ‎(2)大牧场放牧业特点:(以阿根廷为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 ‎(3)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③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 ‎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 ‎ ‎(4)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 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③开辟水源(大打机井)。D.种植饲料。 ‎ ‎5、乳畜业(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农业地域类型) ‎ ‎(1)乳畜业的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 ‎(2)乳畜业的特点:(以西欧为例)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 ‎ ‎(3)影响因素:市场、饲料。 ‎ ‎(4)乳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 ‎①自然: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饲料充足) ‎ ‎②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高;有食奶习惯;市场需求量大 ‎ ‎6、混合农业(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 ‎(1)类型:最主要是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 ‎(2)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 ‎ ‎ ‎ 主要农产品:羊毛、小麦 ‎ ‎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 ‎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 ‎ 主营牧羊带:墨累—达令盆地 ‎ 墨累—达令盆地 ‎ 混合农业的优点 ‎ ‎ ‎ ‎ a.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 ‎ b.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 ‎ c.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 ‎(3)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 ‎ ‎(4)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 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 政府实施西水东调促进发农业发展。 ‎ ‎7、种植园农业: ‎ ‎ (1)热带——单一经济作物——密集型: ‎ ‎ (2)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 ‎ (3)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与其相似。 ‎ ‎8、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旱灾害频繁是共性)与优势: ‎ ‎(1)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 ‎(2)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 ‎(3)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 ‎9、我国农作物分布: ‎ ‎(1)东耕西牧:耕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内蒙古、新、青、藏为我国四大牧区) ‎ ‎(2)南蔗北菜:指糖料作物甘蔗布在南方(台、闽、粤、桂、云、川、琼)、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黑、吉、内蒙古、新) ‎ ‎(3)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与晚稻二熟制,华南早稻、晚稻与冬种其他作物三熟制。 ‎ ‎(4)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 ‎(5)暖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 ‎(6)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原来是,现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因城市化,向郊区农业和园艺作物发展) ‎ ‎(7)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 ‎ 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五片。 ‎ ‎10、三大粮食作物的地域性分布 ‎ 作物名称 ‎ ‎ 主要分布的气候区 ‎ ‎ 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 ‎ ‎ ‎ 小麦 ‎ ‎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 ‎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南非等 ‎ ‎ ‎ 水稻 ‎ ‎ 热带与亚热带季风区、热带雨林区 ‎ ‎ 东亚、南亚、东南亚 ‎ ‎ ‎ 玉米 ‎ ‎ 高温多雨区 ‎ ‎ 美洲、亚洲、欧洲、非洲 ‎ ‎ ‎ ‎11、我国主要农业基地的地域性分布 ‎ ‎  ‎ ‎ 分布地区 ‎ ‎ ‎ 九大商品粮基地 ‎ ‎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①太湖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江汉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珠江三角洲 ‎ 增产潜力的地区:⑦江淮平原 ‎ 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⑧松嫩平原、⑨三江平原 ‎ ‎ ‎ 五大商品棉基地 ‎ ‎ ①江汉平原 ②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③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④黄淮海平原 ⑤南疆 ‎ ‎ ‎ 油料作物基地 ‎ ‎ 花生 ‎ ‎ 温带、亚热带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辽东半岛产量大 ‎ ‎ ‎ 油菜 ‎ ‎ 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长江流域最多,有“北移南迁”趋向。 ‎ ‎ ‎ 糖料作物基地 ‎ ‎ 甘蔗 ‎ ‎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川、粤、桂、滇、闽、台是主产区 ‎ ‎ ‎ 甜菜 ‎ ‎ 喜温凉、耐旱碱,中温带内蒙古、新、吉、黑四个省区是主产区 ‎ ‎ ‎ 出口商品基地 ‎ ‎ 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畜 ‎ ‎ ①太湖平原 ②珠江三角洲 ③闽南三角地带 ‎ ‎ ‎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 ‎ ‎ ‎13、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 ‎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 ‎②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 ‎③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 ‎①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 ‎②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 ‎14、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 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 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 ‎15、南方低山丘陵区 ‎ ‎ (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 ‎(1)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 ‎①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 ‎②生物资源:品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但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 ‎③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 ‎④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 ‎⑤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水、热充足,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 ‎(2)整治: ‎ ‎①走立体农业之路: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 ‎ ②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 第10讲《工业》 ‎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 ‎ ‎1、工业区位因素 ‎ ‎(1)自然因素:①)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②能源(临近能源产地,能源充足);③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④水源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⑤环境: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一般是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而言) ‎ ‎(2)经济因素:①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②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④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⑤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⑥工业基础雄厚。⑦信息:广告宣传 品牌效应。 ‎ ‎(3)社会因素:①国家政策(支持、鼓励);②国防安全;③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④工业惯性;⑤社会协作好:社会服务条件和生产协作情况好。 ‎ ‎(4)环境因素: ‎ ‎ ①产生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要使居民区不受到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如绿化带)隔离。A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B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C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 ‎ ②产生水源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水源;B河流的下游 ‎ ‎ ③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居民区;B远离农田 ‎ ‎ ④交叉污染:兼顾上述要点 ‎ ‎2.根据不同工业的特点,按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把工业类型: ‎ ‎(1)原料指向型工业: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 ‎(2)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 ‎(3)动力指向型工业:(临近火电站或水电站)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 ‎(5)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 考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 ‎3、工业联系: ‎ ‎(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 ‎(2)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道路、电力、通信),或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而产生的空间联系。 ‎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 ‎4、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 ‎(1)工业集聚: ‎ ‎ ①作用: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 ‎ ‎ ②传统工业:一些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在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域。 ‎ ‎ ③新兴工业:协作工厂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 ‎(2)工业分散: ‎ ‎ ①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如:电子元器件供应厂与装配厂。 ‎ ‎ ②复杂产品原料零部件由许多工厂供应,每一种零部件销售到许多地区,为减少市场上交 易费用,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企业。跨国公司根据市场、原料或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最为典型。 ‎ ‎5、工业地域 ‎ ‎(1)形成类型: ‎ ‎ 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 ‎ ②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 ‎(2)性质分类 ‎ ‎ 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 ‎ ②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 ‎6、传统工业区概况: ‎ ‎(1)著名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 ‎(2)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 ‎(3)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 ‎7、传统工业区案例-德国鲁尔区: ‎ ‎(1)区位优势 ‎ ‎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 ‎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 ‎ ③充沛的水源 ‎ ‎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能直通海洋 ‎ ‎ ⑤广阔的市场 ‎ ‎(2)衰落原因 ‎ ‎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煤炭、钢铁是基础,衰落也最明显 ‎ ‎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 ‎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 ‎ ④新技术革命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 ‎(3)整治措施: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 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 ‎②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综合整治海边。 ‎ ‎③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 ‎8、新兴工业区概况: ‎ ‎(1)形成: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2)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 ‎9、新兴工业区案例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 ‎(1)发展条件 ‎ ‎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 ‎ ‎ 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 ‎ 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 ‎ 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 ‎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 ‎(2)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 ‎(3)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 ‎(4)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集中了许多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机,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供销体系。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生产。该工业小区集中了世界瓷砖工业生产的30%以及出口量的60%。 ‎ ‎10、新兴工业区案例2-高技术工业区: ‎ ‎(1)高技术工业部门: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合成、遗传工程、激光。 ‎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 ‎(3)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硅谷 ‎ ‎ ①区位优势: ‎ ‎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 ‎ B.气候宜人:属于地中海气候。 ‎ ‎ C.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 D.便捷的交通: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 ‎ E.军事订货:为美国高技术工业发展的独有条件。 ‎ ‎ ②主导工业:微电子工业 ‎ ‎③发展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新工厂建在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 ‎(4)注意世界著名高技术工业区: ‎ ‎①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 ‎ ‎②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 ‎ ‎③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 ‎ ‎④中国: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 ‎ ‎11、产业转移 ‎ ‎(1)原因: ‎ ‎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 ‎ ‎②降低生产成本; ‎ ‎③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 ‎(2)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 ‎(3)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 ‎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 ‎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 ‎(4)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 ‎12、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 ‎ ‎(1)发展迅速的原因: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 ‎(2)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 ‎(3)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 ‎(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调整措施: ‎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 ‎13、工业集聚和分散 ‎ ‎ ‎ ‎ 原因 ‎ ‎ 表现形式 ‎ ‎ 结果 ‎ ‎ ‎ 工业集聚 ‎ ‎ 获得规模效益 ‎ ‎ ①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 ‎ ‎②新兴产业集聚 ‎ ‎ 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 ‎ ‎ 工业分散 ‎ ‎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 ‎ 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 ‎ ‎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 ‎ ‎ 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 ‎ ‎ 考点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4、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 ‎(1)不合理工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2)对策:消除污染,植树造林。 ‎ 第11讲《交通》 ‎ ‎ ‎ 考点一: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 ‎1、交通重要性: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 ‎2、交通主要方式: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 ‎(1)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 ‎(2)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 ‎(3)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 ‎(4)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 ‎(5)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 ‎3、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 ‎(1)自然因素(制约性)(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 ‎ ①地形: ‎ A.平原: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 ‎ ‎ B.山区: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 ‎ ‎ 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 ‎ ②地质: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喀斯特地区——防塌陷,渗漏。 ‎ ‎ ③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一一公路、铁路 ‎ ‎ 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 ‎ ④土地:少占土地,尤其是良田; ‎ ‎(2)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决定性) ‎ ‎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 ‎ ②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客货运大增,资金充足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 ‎ ‎ ③资金—一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 ‎ ④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 ‎ ⑤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 ‎ ⑥政治:(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加强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的需要,加快脱贫步伐、促进友好往来、文化传播。)如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 青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 ‎(3)科技因素(可行性) ‎ 科技是交通建设的保障,如在冻土上修铁路技术已解决等。 ‎ ‎4、影响公路的区位因素: ‎ ‎(1)社会经济因素: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兼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省道、县道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通过当地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 ‎(2)自然因素: ‎ 区位因素 ‎ ‎ 主 要 影 响 ‎ ‎ ‎ 自 然 因 素 ‎ ‎ 地形 ‎ ‎ 平原 ‎ ‎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 ‎ ‎ 山地 ‎ ‎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 ‎ ‎ 水文 ‎ ‎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 ‎ ‎ 地质 ‎ ‎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波、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 ‎ ‎ 气候 ‎ ‎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 ‎ ‎ ‎5、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 ‎(1)自然条件: ‎ ‎①地理位置:如果是河海港要点明其河海兼备的区位优势(如果临河点明淡水资源充足); ‎ ‎②水域条件(航行和停泊条件):港阔水深,背风避浪,无冰期; ‎ ‎③陆域条件(即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平面布置。 ‎ ‎(2)社会经济条件: ‎ ‎①经济腹地广阔;②以城市为依托;③陆上交通便捷,利于货物的集散。 ‎ ‎(3)解题注意: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的凹岸;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 ‎6、商业中心区位选择: ‎ ‎(1)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 ‎(2)交通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市区环行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 考点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 ‎7、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 ‎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例如:湖南的株洲市沿铁路线发展,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 ‎8、交通线的发展和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 ‎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如,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即城市规模没有随时间推移而扩大)。 ‎ ‎9、比较山区和平原交通运输布局对城镇分布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 ‎ ‎ ‎ 交通、地形状况 ‎ ‎ 居民点、商店分布特点 ‎ ‎ 商店密度 ‎ ‎ ‎ 平原 ‎ ‎ 地势平坦,运输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 ‎ ‎ 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 ‎ ‎ 大 ‎ ‎ ‎ 山区 ‎ ‎ 地势起伏大,运输线路较少,运输方式单一 ‎ ‎ 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 ‎ ‎ 小 ‎ ‎ ‎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即商业网点的位置选择以交通为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同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交通线的改变能够引起聚落的繁荣和衰落。 ‎ ‎10、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 第12讲《人口》 ‎ 考点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 ‎1. 人口自然增长(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变化) ‎ ‎(1)人口的增长:是指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2)人口(2)人口自然增长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 ②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 ‎(3)不同历史阶段的增长状况不同。 ‎ ‎(4)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20世纪以来 ‎ ‎(5)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 ‎①大洲之间的差异: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 ‎②国家之间的差异 ‎ ‎ ‎ ‎ 自然增长率水平 ‎ ‎ 人口增长 ‎ ‎ 原因分析 ‎ ‎ 今后变化趋势 ‎ ‎ 典型国家 ‎ 举例 ‎ ‎ ‎ 发达国家 ‎ ‎ 保持较低水平 ‎ ‎ 缓慢 ‎ ‎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 ‎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 ‎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 ‎ ‎ 发展中国家 ‎ ‎ 水平较高 ‎ ‎ 很快 ‎ ‎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 ‎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 ‎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 ‎ ‎ ‎2、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1)决定因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 ‎(2)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 人口发展模式 ‎ ‎ 人口特点 ‎ ‎ ‎ 原始型(“高高低”) ‎ ‎ 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 ‎ ‎ 传统型(“高低高”) ‎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 ‎ ‎ 过渡型 ‎ ‎ 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 ‎ ‎ 现代型(“三低”) ‎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 ‎ ‎ ‎(3)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 全世界 ‎ ‎ 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 ‎ ‎ 发达国家 ‎ ‎ “现代型” 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 ‎ ‎ 发展中国 ‎ ‎ 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 ‎ ‎ ‎(4)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 考点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3、国际人口迁移 ‎ ‎(1)19世纪以前 ‎ ‎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 ‎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 ‎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 ‎ ‎(2)二战以后 ‎ ‎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 ‎②流向: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 ‎③影响因素: ‎ 经济因素: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 ‎4、国内人口迁移 ‎ ‎(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 ‎ ①特点:A人口迁移规模小;B频率低 ‎ ‎ ②迁移方向: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 ‎ ③影响因素:A计划经济;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 ‎①特点:A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 ‎ ‎ B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的:务工、经商、学习) ‎ ‎ ②迁移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 ‎ ③影响因素: ‎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 ‎ B.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契机。 ‎ ‎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 ‎(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原因 ‎ ‎(4)中国“民工潮”现象 ‎ ‎①成因: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B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C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D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E城市吸引力大,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F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 ‎②特点:A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B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C流动不稳定。D文化素质偏低。 ‎ ‎③影响: ‎ A利: a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 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 B弊: a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城市就业压力;b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 ‎ 考点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 ‎5、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 ‎6、环境人口容量 ‎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2)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 ‎ ①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并不确定,比如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 ‎ ②相对确定性(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估计) ‎ ‎7、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 ‎(1)资源:正相关(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 ‎(2)科技发展水平:不确定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 ‎ ‎(3)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 ‎8、人口合理容量: ‎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 ‎(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 由于对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 考点四、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 ‎9、外国文化与人口 ‎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婚俗 ‎ 婚俗 ‎ ‎ 发达国家 ‎ ‎ 发展中国家 ‎ 初婚年龄 ‎ ‎ 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人口出生率低 ‎ ‎ 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人口出生率高 ‎ 婚姻的稳定程度 ‎ ‎ 不够稳定,离婚率高,再婚现象较多,大大降低出生率 ‎ ‎ 较稳定,离婚率较低,出生率较高 ‎ ‎(2)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的增殖。 ‎ ‎10、中国文化与人口 ‎ ‎ 传统人口文化 ‎ ‎ 对人口的影响 ‎ ‎ 人口文化 ‎ 婚俗观念 ‎ ‎ 早婚早育 ‎ ‎ 提高出生率 ‎ ‎ 晚婚晚育 ‎ 生育观念 ‎ ‎ 多子多福多育多子重男轻女 ‎ ‎ 提高出生率 ‎ ‎ 少生、优生、优育 ‎ 职业选择 ‎ ‎ 重仕轻民重农轻工、轻商 ‎ ‎ 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大 ‎ ‎ 职业无贵贱 ‎ 人口流动 ‎ ‎ 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 ‎ ‎ 婚姻地域范围小,人口迁移数量少 ‎ ‎ 婚姻地域范围扩大,人口迁移更频繁 ‎ 第13讲《城市》 ‎ 考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 ‎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 ‎(1)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 ‎(2)明显的功能分区和稠密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 ‎(3)各功能区连片分布,界线模糊。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 ‎ ‎2.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 ‎(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 ‎ ‎(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 ‎ ‎(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 ‎ ‎ 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 ‎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 ‎ ‎3.城市地域结构: ‎ 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 ‎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 ‎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 ‎(3)城市地域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 功能区 ‎ ‎ 最佳区位 ‎ ‎ 区位选择的原因 ‎ 商业用地A: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 ‎ ‎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 ‎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 住宅用地B ‎ ‎ 分布在盛行风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 ‎ 占地最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靠近市中心处,在有的城市中出现了高级住宅区(近文化区)和低级住宅区(近工业区)的分化,他们在空间上背向发展。 ‎ 工业用地C ‎ ‎ 远离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移动,向交通干线集聚。 ‎ ‎ 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又污染市区环境。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 考点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 ‎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 城市等级 ‎ ‎ 服务范围 ‎ ‎ 职能种类 ‎ ‎ 服务级别 ‎ ‎ 城市数目 ‎ ‎ 相互距离 ‎ 高级城市 ‎ ‎ 大 ‎ ‎ 多 ‎ ‎ 高(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 ‎ 少 ‎ ‎ 远 ‎ 低级城市 ‎ ‎ 小 ‎ ‎ 少 ‎ ‎ 低 ‎ ‎ 多 ‎ ‎ 近 ‎ 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 考点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 ‎5、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 ‎ ‎(1)城市化是指由非农产业在某处形成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特征比较 发达国家特点 ‎ ‎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处在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发展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产业结构多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发展中国家特点 ‎ ‎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多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发展快,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产业结构多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城市发展常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 ‎7、世界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 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见下表: ‎ 城市化发展阶段 ‎ ‎ 水平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 初期阶段 ‎ ‎ 25%~30%以下,低 ‎ ‎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 ‎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 ‎ 发展中国家 ‎ 加速阶段 ‎ ‎ 30%~70%,较高 ‎ ‎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 ‎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 ‎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 后期阶段 ‎ ‎ 70%以上,高 ‎ ‎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 ‎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 发达国家 ‎ 考点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8、城市化问题: ‎ ‎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 ‎9、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 ‎ (1)城市规划中常见工业的布局原则 ‎ 工业部门 生产特点与制约因素 布局主导因素 ‎ 制糖、炼铁: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 ‎ 钢铁、有色冶金、化工:消耗能源多,接近水电站等能源地 ‎ 织布、石油化工:运输产品比运输原料成本高,接近消费市场 ‎ 自来水厂: 优质水源,河流上游方向,水源清洁 ‎ 汽水、家具、印刷、啤酒:运输不方便,接近消费市场 ‎ 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劳动力成本比重大,数量多;接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 ‎ 化工、电子、飞机、仪表: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接近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 ‎ 电子、感光器材:特别要求环境洁净,选择环境洁净之地 ‎ ‎(2)合理布置功能区: ‎ ‎ ①工业区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生产成本; ‎ ‎ ②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近郊,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 ‎ ‎ ③严重污染的工业宜布置在远郊,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方向及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 ‎ ④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用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主要指城市绿地,也可以利用水面、河流。 ‎ ‎10、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生态城市 ‎ ‎1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1)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 ‎(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 ‎ ①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 ‎ ②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 ③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 ④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 ‎ ⑤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考点五、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1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景观 ‎ ‎ 美国城市 ‎ ‎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 ‎ 美国发展历史短,虽然早期移民大量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色 ‎ 欧洲城市 ‎ ‎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部分建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区 ‎ ‎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历史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 杭州 ‎ ‎ 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带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 ‎ 受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 ‎ 北京 ‎ ‎ 皇宫建筑群雄踞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沿城市中心轴线排列 ‎ ‎ 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 ‎ ‎ 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 ‎ 体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 ‎ 第14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 ‎(1)崇拜自然:早期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 ‎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但是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在古代中国,逐渐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 ‎(3)征服自然:18世纪以来的工业化时期,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被破坏等则危及人类的生存。 ‎ ‎(4)谋求人地协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缺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 考点二、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2、环境问题 ‎ 总的说来,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植被、不合理灌溉、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气物质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臭气层破坏等, 3、大气环境问题: ‎ ‎ 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及臭氧层空洞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等。总体上讲,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是:a.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导致海面上升,使许多沿海低地被淹;b.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人类调整或改变生产或生活方式,造成重大损失。对策主要有:a.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保护森林,植树造林;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臭氧层空洞:氟氯烃化合物在工业革命前的大气中是没有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排放以来,大气中氟氯烃化合物的浓度迅速上升。它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这一现象在南极上空表现尤为明显,形成“臭氧空洞”。其它地区的臭氧也在减少。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及动植物造成危害; (3)酸雨:人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们向大气排放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或硝酸,并随雨水降落地面而形成的。自然状态的大气中是没有酸性气体的,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例如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煤炭、石油。我国的酸雨大多是硫酸型酸雨。酸雨不仅使河湖酸化,影响水生动植物,还会导致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生长;同时它还会影响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等。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的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因此发展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对废气中的硫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等是控制酸雨的有效措施。 (4)光化学烟雾:矿物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特别是后者)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醛类、过氧硝酸乙酰等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鼻、喉,使人头痛呕吐,并对植物产生危害。 4、水污染问题: ‎ ‎(1)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变坏。形成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需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富含N、P的化合物、酸、碱、无机盐和石油类。 ‎ ‎(2)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也会随雨水流入江河或汇入海洋,对水质产生影响。水污染的直接后果是水质变坏,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水生动植物生长繁殖;同时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程度。在海洋中,赤潮是比较典型的水体遭受污染现象。赤潮是海水中单细胞藻类迅速繁殖的现象。它消耗水中的氧气,释放有毒有害气体,使其它水生生物死亡。赤潮的重要原因是海水中N、P成分增加造成的。当前,我国的许多淡水湖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太湖、巢湖、滇池的蓝藻危害等。解决水污染的根本措施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加强污水的治理,例如:农业上实施科学施肥、喷撒农药;城市中推广无磷洗涤剂;提高民众的节水,护水意识等。 5、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 ‎ 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固体垃圾急剧增加,如果不及时得到处理,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例如,垃圾堆埋的场所常常成为蚊蝇滋生的场所,容易导致疾病的蔓延。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污水四溢,并可能污染河湖或地下水;目前,固休污染还有二个令人关注的领域是白色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是指高分子合成的白色、难降解塑料,它可在土壤中存在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能影响作物生长、导致减产。重金属污染主要是指汞、铅、镉、镍等金属元素对土壤、人体的污染,它们能通过生物循环进入人体,在人体骨骼中沉淀,危及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当前,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管理,防止污染扩散;其次是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例如:垃圾的分类处理、垃圾发电、垃圾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垃圾推埋发酵后成为有机肥、废旧电池的回收等。 6、生态破坏 ‎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有:(1)森林面积减少。森林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饲料、食物。更主要的是森林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它是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净化器。当前,世界性的森林面积减少,尤其是热带原始林锐减,使地球生态面临巨大的压力。 (2)土地退化、荒漠化和耕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引起的土地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的现象。例如:我国北方地区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现象;一些山区由于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加;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由于过度放牧或不合理开垦导致的风蚀、水蚀、沙漠扩展加剧,土地生物生长量下降、土壤沙化、肥力下降等;一些城市郊区、工业区周围土地遭受污染等。土地退化的后果是减产,还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另外,由于城市建设、工业以及交通建设,住房等也使大量农田被占用,耕地减少。目前,我国土地退化和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尤为突出。 (3)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由于水资源分布时空上的不均衡性和工农业生产、人口增加,用水需求的增加。水资源短缺正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有60%的地区面临缺水,我国更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较少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更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目前,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口常年不能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4)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物种资源是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主要对象,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生命资源的汇总,是未来农业、工业、医学发展的生命资源基础。离开了多样化的生物,人类是无法独自生存的。当前,许多具有重大经济、科学、美学、文化价值的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 考点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8、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例如,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考点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9、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 ‎ 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例如: ‎ ‎ (1)实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 ‎(2)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不仅包括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 ‎ ‎(3)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 ‎10、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 ‎(1)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 ‎(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 ‎ 过程。) 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 ‎ “清洁生产”是相对于传统生产过程中人们对于污染的“末端”处理而提出的,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开采到产品的生产制造,到产品的消费使用,到最后的废弃物处理等整个 过程,都是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要求的,是一种把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的环保型生产模式。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 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 A.留民营村 主要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综合循环利用;开发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 生态农业 发展方向: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 B.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三基鱼塘) ‎ C.南方山区立体农业(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 D.华北平原低洼地台塘农业(辛店洼:鱼塘-台田模式) ‎ E.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 ‎ ‎ ③适度消费模式:节能减排策略等 ‎ ‎11、《中国2l世纪议程》 ‎ ‎ ‎ ‎《2l世纪议程》是全球范围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参照方案,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限制人口增长;鼓励自然保护,改良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探求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标志;增加环保投入,采取源头控制和经济手段;控制城市化进程。 ‎ ‎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 第15讲《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考点一、区域的含义。 ‎ ‎1、区域的含义 ‎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 ‎ (2)特征:(区域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 ‎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 ‎ 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 ‎ ③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 ‎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 考点二、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 ‎2、区域差异主要内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导致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 ‎3、区域差异案例: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 ‎ 长江三角洲 ‎ 松嫩平原 ‎ 共 性 ‎ ‎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 地理环境差异 ‎ ‎ 地理位置 ‎ ‎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 ‎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 气候条件 ‎ ‎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夏季高温多雨 ‎ ‎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 土地条件 ‎ ‎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 ‎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 矿产资源条件 ‎ ‎ 矿产资源贫乏 ‎ ‎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 人类活动差异 ‎ ‎ 农业 ‎ ‎ 耕作方式 ‎ ‎ 水田耕作业 ‎ ‎ 旱地耕作业 ‎ 主要粮食作物 ‎ ‎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 ‎ ‎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 作物熟制 ‎ ‎ 一年两熟至三熟 ‎ ‎ 一年一熟 ‎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 ‎ ‎ 工业 ‎ ‎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 商业 ‎ ‎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 考点三、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 ‎4、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 ‎ 概念 ‎ ‎ 形成 ‎ ‎ 资源状况 ‎ 人地关系 ‎ 初期阶段 ‎ ‎ 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 ‎ 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 ‎ 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 ‎ 基本协调 ‎ 成长阶段 ‎ ‎ 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 ‎ 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 ‎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 已显现出不协调 ‎ 后期阶段 ‎ ‎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 ‎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 ‎ 本地区资源的耗竭。 矛盾加剧 ‎ ‎5、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熟制\物产) ‎ ‎②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外观) ‎ ‎③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交通运输) ‎ ‎④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风土人情\食物服饰\生活习惯\方言词汇\歌曲戏剧)等。 ‎ 考点四、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①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发展阶段的产业,这些产业处于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低附加值)。 ‎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 ‎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乡村变城市。 ‎ ‎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例如,重化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还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 ‎7、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1)实施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 ‎(2)影响: ‎ ‎ ①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资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 ‎ ②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 ‎ 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 考点五、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 ‎8、环境问题 ‎ ‎(1)环境问题的概念: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 ‎(2)表现: ‎ ‎①资源短缺: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资源短缺问题。 ‎ ‎②‎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 ‎③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A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B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 ‎④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 ‎ (3)环境恶化而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三个方面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 ‎ ‎9、发展问题: ‎ ‎(1)由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导致区域发展问题。 ‎ ‎(2)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考点六、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 ‎10、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 ‎①自然条件: ‎ A、区域位置; ‎ B、自然环境条件:a、气候;b、地形;c、水系水文特征。 ‎ C、自然资源:a、矿产资料丰富;b、水能资源丰富(比降大决定)。 ‎ ‎ ②人文条件:A、生产力水平;B、经济基础;C、交通航运条件;D、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 ‎(2)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具体内容包括: ‎ ‎ ①防洪;②发电;③航运;④灌溉;⑤旅游;⑥土地利用;⑦提高水质等。 ‎ ‎(3)综合治理的主要对策措施 ‎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便利航运 ‎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 ‎ 考点七、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 ‎1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 (1)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 ‎ (2)地形、土壤条件。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 ‎ (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②‎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 ‎1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农业生产类型 ‎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 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 ‎ 林 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 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 考点八、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山西为例) ‎ ‎13、能源开发(以山西为例) ‎ ‎(1)资源开发条件: ‎ ‎ ①储量:丰富,2700亿吨,可开采560亿年。 ‎ ‎ ②分布:广泛,占全省40%的面积 ‎ ‎ ③种类:齐全,全国大10煤种都有分布 ‎ ‎ ④质量: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 ‎ ⑤开采条件:煤田多为中厚煤层,煤层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械化开采。 ‎ ‎(2)交通条件:便利,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 ‎ ‎(3)市场前景:广阔,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武汉等不远。 ‎ ‎(4)问题:①产业结构单一(以煤炭工业为主);②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改变过分倚重煤炭的局面;③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②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④做好矿区复垦绿化工作,治理三废。 ‎ 第16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考点一、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 ‎1、遥感技术(RS): ‎ ‎(1)概念: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在航空器(如飞机)或航天器(如卫星)上,对的地物进行感知,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范围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乐段,对地物分辨率越低。 ‎ ‎(2)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 ‎ ‎(3)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遥感可以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 ‎(4)遥感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 ‎①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 ‎②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 ‎③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 ‎ ④在灾害监测、矿产勘察、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考点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 ‎2、全球定位系统(GPS): ‎ ‎(1)GPS作用: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陆海空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用性特点。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导航、导弹制导、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等。 ‎ ‎(2)GPS包括三个部分: ‎ ‎ ①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全球24颗,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 ‎ ‎ ②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上任何一点、任何时刻的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用他们算出地面点所在的卫星(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 ‎ ③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 ‎(3)GPS的实际应用: ‎ ‎ ①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 ‎ ②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如: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 ‎ 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 ‎ 考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 ‎3、地理信息技术(GIS): ‎ ‎(1) GIS的特点: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用它。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它的重要特征,它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 ‎(2)GIS具有的作用: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用于地理研究和决策。 ‎ ‎(3)GIS具体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主要用来又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 ‎ ①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电子地图、查询 ‎ ‎ ②规划:决策应用 ‎ ‎ ③道路交通管理:查询——决策应用 ‎ ‎ ④抗震防灾:分析模拟 ‎ ‎ ⑤环境管理:分析、决策 ‎ 考点四、 数字地球的含义。 ‎ ‎4、数字地球的含义 ‎ ‎(1)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 ‎(2)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3)3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联系。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