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3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3及答案

‎2019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3)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9·宁夏银川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虽然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B.在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内蒙古已经形成一条绵延上千公里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的“奶牛带”。‎ C.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日前在日内瓦开幕,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并于3月8日与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共同举办“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人权治理的新路径”为主题的边会。‎ D.目前,我国住房供应总量充足,但需求却难以平衡,高额的房价导致买不起房的城镇常住人口一直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 解析:选D。A.语言逻辑错误,不具有转折关系,去掉“虽然”。“古今素有”重复。B.①语序不当,“绵延上千公里”应该放在“涉及10个盟市”的后面;②歧义——10个。C.介词残缺,固定结构不完整,共同举办“以……为主题”的边会。‎ ‎2、(2019·湖北省武汉市调研)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院__①__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中心,__②__是学术思想的研究中心,但其最基本的功能__③__是教育。在中国传统教学内容体系中,经学、文史等一直是教学的主体,书院的教学内容__④__以此为主,但书院__⑤__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教育体制,__⑥__也有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仅 同时 就 当然 如果 那么 B 不但 而且 ‎/‎ 只能 必须 所以 C ‎/‎ 还 不只 尽量 尽管 可是 D 既 也 仍 应该 毕竟 因而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这道题,应先通读文段,找到突破口。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③处前面说“其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填“不只”,表明书院最基本的功能除了教育还有其他,下文理应介绍,但下文并无提及,因此“不只”放在此处不恰当,排除C项。⑤处后面说书院“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教育体制”,这是在陈述一个既成事实,因此不能用“如果”(表示假设),排除A项。“必须”语气太重,用“毕竟”更合适,故排除B项,选D项。‎ ‎3、(2019·豫南九校质量考评)请把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①2019年“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二套直播。‎ ‎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 ‎③晚会将充分满足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 ‎④晚会的主题是“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 答:                                    ‎ 解析:本题考查短句变长句。首先要通读几个短句,从中找出主干句,然后理顺枝叶,把其他短句当作定语或状语补充到主干句中,注意定语或状语的排列顺序要合理,不能出现语病。‎ 答案:(示例)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二套直播的主题为“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或:以“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为主题)的2019年“3·15”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4、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所需要的12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中,有11个是2019年奥运会时使用过的。“2019年北京奥运会的遗产还包括便利的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丰富的办赛经验。”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作为主赛场的张家口崇礼县,除了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之外,山体在坡向、坡度、垂直落差、空间体量以及温度、气候等方面,也非常适合滑雪运动的开展,此地还举办过多次国际雪联的高山滑雪积分赛。‎ 根据规划,北京赛区至延庆赛区高铁运行时间为20分钟,而延庆赛区至张家口赛区为30分钟。另外,从2019年起,北京投入1 300亿美元开始实施为期5年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预计到2022年,期待中的“奥林匹克蓝”将长伴人们的生活。同时,升级传统产业、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带来的红利将会惠及整个区域,从而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 答: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基本意思:整个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讲中国举办冬奥会有场馆基础,有经验,有自然条件;第二段讲中国举办冬奥会在交通、环境等方面的保障。总之,文段从自然条件、经验、基础保障等方面说明中国举办冬奥会的可行性。其次,概括时要注意把所有基本要点(即条件、经验、基础保障)包括进去,同时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办冬奥会,中国有条件,有基础,有经验(或“中国有条件、有经验、有保障办冬奥会”)。‎ ‎5、(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下面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的构思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                                    ‎ 解析:本流程图虽然内容较多,但线索清晰,按顺序作答即可。从流程图看,活动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任务和活动方式,在充分理解了流程图的意思之后组织答案。为了便于理解,表述时可按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顺序进行,同时注意对图示信息的提炼和整合。‎ 答案:(示例)拟于9月28日在礼堂举办“《论语》吟诵比赛”,‎ 通过网上投票海选15人进入决赛,决赛设9个奖项,由5位评委现场打分,当场颁奖。赛前赛后通过电视、网站、报纸宣传报道。‎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带来了无尽想象。‎ ‎②春节庙会上,历史悠久、陈陈相因的民俗活动,如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③空谈屏蔽了真相,纵容了虚伪。一些贪官污吏当政之时,都大言炎炎,冠冕堂皇,仿佛天下正义尽在掌握,私下却蝇营狗苟、伤天害理。‎ ‎④官修的正史显得过于沉重,但以正史为题材的小说却将历史的风云演绎得跌宕起伏:无数的民族英雄、家族英雄、草莽英雄,通过中国文人的礼赞,在小说中尽显其沧海横流的本色。‎ ‎⑤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⑥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选D。①横空出世:形容事物突然出现,尤指事物一出现就很有声威或影响。②陈陈相因:原指皇家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后用来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色彩不当。③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实际并非如此。含贬义。④沧海横流:海水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误用对象。⑤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不合语境。⑥意兴阑珊:意趣、兴致低落将尽。‎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以借助舆马可致千里为例,论证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同篇中与之相似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一诗中,表现李白期望施展抱负,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自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古代诗歌 ‎(一)古典诗歌鉴赏 ‎(2019·江西省鹰潭市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 ‎ 李之仪①‎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 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起句照应词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E.“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解析:选BC。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诗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回答情感题需要逐句来理解。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春光已过三分”表明了伤春之情;“江山重叠倍销魂”表明了词人的思归之情;结合注释和“伤感甚”,可以得出词人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悲情; “共谁论”,进一步表明词人孑然独处,竟无人可为解愁,表明了词人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寞。‎ 答案: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 ‎(二)文言文阅读 ‎(2019·广东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 ‎ 吴 光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 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减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之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 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摘编自吴光《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有删改)‎ 相关链接:‎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选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有删改)‎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 B.王阳明为戴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 C.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自我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 解析:选C。“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说的是圣人之道就在自己的心灵中,并非遥不可及。‎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王阳明年少时便立下圣贤之志,不愿走入仕途,成年后却历经三次科举而投身官场,奔走四方,建功立业。‎ B.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 C.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 D.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 E.本文直接引用《论语》《大学》的话语,是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丰富了传主形象。‎ 解析:选AE。A项,王阳明并非“不愿走入仕途”;E项,‎ 对所引用的话语的作用的分析错误,引用《论语》是为解释其名字的渊源,而引用《大学》只能说明其领悟了“格物致知”的要旨,并不能揭示其思想的发展过程。‎ ‎3.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 答:                                    ‎ 解析:题干要求分类概括王阳明一生的主要成就,纵观全文可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学术、治政、军事三个方面。如第五段、第八段写其治学,写阳明学的创建、“致良知”哲学命题的提出;第六段写王阳明在治政上以民为本,实行德政,推行孝道以教化百姓;第七段、第九段写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思田之乱,军功卓著。拟写答案时可以依据这三点。‎ 答案:①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②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孝道;③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并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所认识的卡斯特罗 ‎ 加西亚·马尔克斯 ‎3小时对卡斯特罗来说是一场演说的平均时间,他能让3小时转瞬即逝。以前,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十分疲倦时才小憩片刻。而今,他尽量让自己保证每天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尽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就寝。这个时间可能是晚上10点,也可能是第二天早晨7点……他有一张整洁有序的写字台,一张未套皮革的舒适沙发,还有一个反映出主人广泛兴趣的书柜:从无土水培技术论文集到爱情小说。过分地放松使他的体重增长,因此他开始长期节食。这是一种痛苦的牺牲,因为他有一个硕大的胃,对收集食物有着永不满足的“贪婪”之心,甚至怀着一种如同科学研究一般的热情。有个星期天,他在一顿午餐后吃下了18个冰激凌球。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他似乎只需要一块鱼排和些许煮过的蔬菜……‎ 有一次他说:“下辈子我想做一个作家。”事实上,他文笔流畅并且十分钟爱写作,甚至在行驶的汽车里,他也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下即时所想,甚至撰写私人信件。那只是些普通的笔记本,外面套着蓝色的塑料封皮,经年累月地堆积在他的存档里。‎ 他的写作方式就像专业作家一样。他会反复修改一个句子,划掉它,或是在空白处补写。对他来说,花几天时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词是件平常的事。他会反复查词典并向别人讨教,直到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止。他几乎不引用别人的语录,除了何塞·马蒂——他最喜欢的作家。他熟读何塞·马蒂的28卷著作……这得益于他超强的记忆力。他靠它来发表演说,或者作为私下与人谈话的论据。他的速算能力也十分惊人。他收集信息的工作主要从每天醒来后开始,早餐时要浏览超过200页世界各地的新闻。另一个主要的信息来源便是书籍,在他的座驾里都有阅读灯,以便他在夜间阅读。很多次,他在黎明前捧起一本书,第二天上午就评论开了。他能阅读英文,却不会说。他是文学作品的虔诚读者,我曾经介绍他如何快速地阅读畅销书,至今仍只被他用来作为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 这便是我所认识的卡斯特罗。他梦想着他的科学家能治愈癌症,在一座没有淡水、面积只有它的主要敌对国1/84的岛上制定出被全世界接纳的外交政策。‎ 许多次,他会在深夜来到我的住处和我见面,尽管在劳碌一天后仍有一些杂事尚未处理完。他会打开冰箱取出一块奶酪,那或许是早餐以后的第一次进食。他会拿起电话打给墨西哥的一位朋友,询问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的烹饪方法。我看见他斜着身子在柜台上记下些什么,而那旁边还有没洗的锅碗。我聆听过他为数不多的几次对过去的回忆,忆及童年在乡村牧场迎来的晨曦以及那些或许可以换一种方式使之在生命中延续更久的东西。‎ 一天晚上,当他正在用一把小匙缓缓吃着香草味冰激凌的时候,我发现他被如此众多的人民的重托淹没了。这让他变得和原来相当不同,这一瞬间让我感觉到他从未显露过的另一面,于是我问他在这世上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立刻回答:“就停在某条街道的拐角处吧。”‎ ‎(选自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卡斯特罗是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 (习近平)‎ ‎②2019年,卡斯特罗在革命宫会见唐家璇外长时曾透露,他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 (选自《解读卡斯特罗神话》,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的叙述说明卡斯特罗的演讲深入人心,能让听众感觉3个小时是短暂的,既表现他演讲技艺高超,又紧扣题目,引人入胜。‎ B.卡斯特罗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十分熟悉他最喜爱的作家何塞·马蒂的著作,将它用于演讲,在与别人谈话时也会引用马蒂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C.虽然卡斯特罗的英文水平仅限于阅读官方文件,但他从本文作者马尔克斯那里获得了快速阅读的方法,所以能够准确地抓住官方文件的内容实质。‎ D.卡斯特罗虽然身居高位,并为古巴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从他深夜常到作者家及在作者家的行为来看,他又有普通人的一面,平易近人。‎ 解析:选C。“卡斯特罗的英文水平仅限于阅读官方文件”有误,文中第三段说“他能阅读英文,却不会说。他是文学作品的虔诚读者,我曾经介绍他如何快速地阅读畅销书,至今仍只被他用来作为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由此可以看出,“阅读英文”和“对付官方文件的抗毒药”说的是两件事,没有本质联系。‎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卡斯特罗不愿辜负人民的重托,所以他一直把工作放到第一位,但他对待工作、生活的一些做法与他本来的性格、追求有所不同。‎ B.卡斯特罗对工作和休息的关系的处理有明显的变化,之前是只注重工作,后来有点儿“过分地放松”,尽量保证每天至少6小时的睡眠。‎ C.卡斯特罗喜欢阅读无土水培技术方面的书籍,‎ 希望古巴科学家能研制出治疗癌症的药物等,说明他是一位热爱科学的人,对未来科技充满期待。‎ D.卡斯特罗能花几天时间确定恰当的词语,在早餐时浏览很多新闻,这些说明他对写作和阅读的狂热,揭示了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E.作者紧扣“我所认识的”这个关键短语行文,选择了卡斯特罗与自己交往的一些片段,刻画出了作者眼中作为普通人的卡斯特罗的形象。‎ 解析:选AE。B项,“后来有点儿‘过分地放松’”错误。由原文第一段“过分地放松……长期节食”可知,这个“放松”是指他的饮食方面,不是对工作的放松。C项,“说明他是一位……充满期待”理解错误。举第一例是为了说明卡斯特罗阅读兴趣广泛,举第二例是为了表现卡斯特罗关心医学发展。D项,以偏概全。“他对写作和阅读的狂热”,不能作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6.材料中有关卡斯特罗饮食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 解析:回答此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找出原文中关于卡斯特罗饮食方面的内容,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如从第一段写他有一个硕大的胃,喜欢收集食物,第五段写他为了得知一道菜的烹饪方法会专门打电话询问朋友等内容可以看出,他喜爱美食,并乐于探讨美食;从第一段写他注重节食,以及相关链接中提到自己的健身秘诀等内容可以看出,他注重节制,懂得养生;从第五段写他深夜的进食可能是早餐后的第一次进食等内容可以看出,他因工作繁忙,导致饮食无规律等。作答时,按照上述信息依次分析总结即可。‎ 答案:①喜爱美食,乐于探讨美食。卡斯特罗有一个硕大的胃,对美食十分爱好;且他会打电话向朋友询问一道菜的烹饪方法。②注重节制,懂得养生。虽然喜爱美食,但他注重节制,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食物很少且很普通。他曾说自己的健身秘诀就是饮食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坚持运动、少喝酒。③为了工作,饮食无规律。为了工作,许多时候卡斯特罗甚至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了晚上才能吃上第二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