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主题班会汇编高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下学期主题班会汇编高考

高三下学期主题班会教案精品汇编(高考精品)‎ 开学第一次班会 一、高考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它推给你的父母、你的老师!‎ 二、你今天投入越大,回报也就越大。‎ 三、要明白你在做什么?你是谁?你是高考考生!你在为自己的命运及发展做准备,国家给了你一个利用高考初步规划自己人生的机会,你要抓住它并善加利用!‎ 四、高考使你们提前长大成人!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事情父母都可以帮你解决,但高考只有你自己去拼搏,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五、在这人生的重要关头,你们要争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希望我班全体同学在高三最后的九个月时间里,少安毋躁,拿出干劲,全力拼搏!‎ ‎『高三,真好』‎ 直面高三,直面高考,已经不再是遥远的事情,不论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论在学习状态还是没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所有真正体悟过高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高三真好。一位拚过高三而终于跨入理想大学的学子在他一篇《梦回高三》的文章中深情地写到:"惟有大苦,方能大乐,高三乃是大苦与大乐的最佳结合,高三促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有了一个飞越,失去了高三,生命就失去了一份成熟,而把握住了高三,就把握住了整个的人生"。他在文章中用一副对联诗情画意地勾勒出了他高三的大苦大乐:"何物动人,六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这是一种经过激流险滩后的豪迈,是一种过来人的彻悟。因此,一个成功的高三,一个"一百次摔倒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的高三,着实让人回味,让人向往,让人热血沸腾。高三,并不只是背书,做题,成打的试卷,成摞的演草纸,弄清高三内涵的全部,把轨道切入高三,是每个即将结束高二生活的同学刻不容缓的问题。进入高三,适应高三,从心理到行动,完成角色上的转换,是今天要谈的主题。‎ 一、高三,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什么是高三精神,曾经在某个高三的教室内,挂着一张标语,上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信心,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这是学校历届高三精神的真实写照。不可想像,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志气的人,会有所作为;一个没有强大动力作支撑的人,能谈得上吃苦,而且还是特别;一个没有坚韧意志品质的人,能在"人生极处是精神"的拚杀中达到成功的彼岸,体会到苦中之乐的人生真味。因此,以咬定青山之志,鼓足信念的风帆,以饱满的精神,以激昂的斗志,以强烈的投入拚杀的渴望,以刻不容缓,只争朝夕的锐气,跑步进入高三,是学校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二、高三是信念下的执着与顽强 ‎。进入高三,免不了许多的考试,免不了许多的挫折与失败。当成绩不如别人而想到前景叵测,当苦拚过一段后考试成绩依旧,当看到父母脸上的担忧与关注,许多人都会感到焦虑,浮躁,对自己的信心与能力产生怀疑,甚至选择放弃,自己扳倒自己。一名学生苦心撰写一篇小说,请作家点评,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了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追问,煽起学生无比激情,立刻灵感喷发,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面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到一个段落,作家又似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小说一定摄魂勾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最后,电话铃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电话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出门。"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作家莞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学生追悔莫及,自认不是当作家的料。很久以后,这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可惜,这位年轻人的热情在第一位作家前碰到挫折后,习惯地选择了放弃,与成功无缘。再给大家说一个相反的事例。帖木儿皇帝在敌人紧紧追赶时,不得不躲进了一间坍塌的破屋。就在他为处境与前途陷入困惑和深思时,他看见一只蚂蚁吃力地背负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蚂蚁重复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连着玉米一起摔下来,它总是翻不过这个坎。到了第70次它终于成功了。这只蚂蚁的所作所为极大地鼓舞了这位处于彷徨中的英雄,使他开始对未来胜利充满希望。面对挫折,选择放弃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向往,取决于你的执着与顽强的意志品质。这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有勇气剔除习惯中一切的不合谐音符。泰国正大集团老板年事已高决定退休,准备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选一个作接班人。他想来想去,觉得二儿子最合适,从学识,为人,才干。于是有一天他把二儿子找来,准备和他好好谈谈。一开始他表示了对二儿子的欣赏和信任。但老人说他惟一的忧虑是二儿子抽烟的习惯。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一般抽烟的人到45岁,健康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而此时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事业走上坡路的时候。如果这时有问题,自然难当重任。另外还有一个顾虑,说时他目光严肃地盯着儿子:“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连抽烟这种不良习惯都不能克服,那他怎么能胜任我所托付的重任呢?”烟瘾很大的儿子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手里正点着一支烟,当他听完老父亲最后一句话后,内心强烈地受到震动,他仿佛觉得从这一刻开始,自己必须有所决心,并立即付诸行动。于是他一语不发,把手中的烟在烟灰缸里一掐,从那一刻开始,他再没有吸过一支烟。平庸与伟大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往往要有非凡的意志努力。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回避挫折,但你可以东山再起,从头再来。‎ 三、高三意味着科学与高效。‎ 高考需要每位同学有理性的头脑,有科学高效的学习谋略。只有科学的,才能是高效的;只有是理性的,才能是准确的。我们的手头有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但模仿一个成功者的全部,未必会成为另一个成功者。借鉴别人的经验,规划好自己的高三,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体现科学与高效,才是好的学习策略。中国科学院首届"十大女杰"之一的胡志红认为她的成功得益于一本书:书中讲一位前苏联生物学家几十年如一日非常严谨地生活,把每天要做的事和做过的事都很完整地记下来。充实而宁静的每一天铸就了生物学家,当然还有胡志红的成功。这实际上就是常说的计划。很多的同学都体验过计划带来的高效。我国生产台球桌最大的公司老总,号称台球大王的甘连舫谈他的经营之道时说过一句话:"人不怕自己腿瘸,就怕腿瘸还不会用拐"。98年,腊月二十七放寒假,复习班有一个宿室的八位同学相约:在假期的七,八天里,不改变在校的学习计划,包括早5:30起床,跑步,早读,直到熄灯。他们基本上做到了。六个月后,八个同学在当年的高考中全部过线(当然那时省专线的比例远没有现在大)。后来,他们中间的一位说:"春节早上5:50,在淡淡的晨曦里,在四周村庄连绵不绝的炮竹声中,跑在家乡的小路上,突然有一种感觉,感觉一瞬间战胜了自己,成功就在前方的伸手可及处,心中原有的忧虑与自卑一扫而空,代之的是阳光灿烂,四周是那样的迷人和美好"。体悟人生,战胜自我,各人可能有不同的机缘。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可能是这位学生的初衷,但期间的人生感悟,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样的春节,必将深藏于他一生的记忆之中,成为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与财富。规划高三,也许很容易,关键在于不论风清日淡,还是电闪雷鸣;不论是坎坎坷坷,还是一马平川,都能坚韧不拨,始终如一地执行它。坚持就是科学,坚持就是高效。‎ 四、高三要打有准备之仗。从实际意义而言,高三已经开始,利用好这几十天,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即把心态调整好,把知识的基础打得更扎实,是当务之急。过去的高二,成绩自然有好有差,但请大家注意,这一年中,机会等在每个人的门前,自暴自弃,认为己不如人,还为时太早,把成绩拿上去,战胜高考,其实只是需要一点点勇气。有一位法国记者,叫马维尔,去采访林肯,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早在那时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请问,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让您成就英名。"林肯说:"可能有这个意识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的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未再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没有弄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林肯去世50周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谈了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我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座小小的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给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76岁的老人,就在这一年,他决心学习汉语。据说3年后的1917年,他在广州采访,是以流利的汉语和孙中山对话的。所谓心理上的准备,就是在这几十天里,建立自信,相信自己能行,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规划高三。正如林肯说的:"只需一点点的勇气"。与高三相比,高一,高二是基础阶段。老百姓把升大学形象地喻为跃龙门,高一砌一个台阶,高二在高一的台阶上再砌一个台阶,高三,从高二的台阶上助跑,起跳,跃过去,即成功者。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果高一台阶很低,高二也很低,那么高三的起跳就会跃不过去,因为这超出了他能力的极限,即失败者。因此,不要小看高二离高考还远的这一天,少砌一块砖,就少一些高度,增加一份跳过去的困难;二是起跳,达到理想的高度,要有助跑,要有回旋的场地,高二的台阶要够高更够宽。因此,在未来的几十天里,要把高二的台阶砌高,砌宽,带着信念,带着"笨鸟先飞"的充实步入高三。高三是紧张的,也是让人向往的;高三是艰苦的,也是收获的。无怨无悔的拚过一次,也许是人生最难得的财富。"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而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谨以汪国真的这段话送给新高三的同学们。让我们在若干年后,再次回忆起高三,能都说:"高三真好"。‎ 宣誓仪式。全体学生起立,举起左手,在班长的带领下宣誓:在新的学期里,我要严格执行我的计划,努力奋斗,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我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绩!我相信:新学期,我能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还记得高一的那身戎装吗?那天,就在这里,在同样的操场上,700多名战士吹响了人生的另一个号角,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旅程--选择了远方,开始了三年的风雨兼程......‎ 还记得军训期间烈日和星光下的日夜操练吗?还记得每次竞赛前的秣马厉兵吗?还记得这九百个日日夜夜的披星戴月、寒窗苦读吗?‎ 弹指一挥间,三年了。今天,在这里,在同样的操场上,号角再次吹起时,三年前曾经的远方就在眼前了。‎ 听,那是战场上的万马奔腾的脚步声,一阵阵的传来,它们近了......‎ 看,那是战场上的熊熊燃烧的烈火,热辣辣的袭来,它们近了......‎ 听,那是全省十几万考生们磨刀擦枪的声音,铿锵有力的,他们行将出征了......‎ 看,那是战场上的旗帜飞扬,飞舞着,又一场战役,即将来临了......‎ 在这场战役面前,勇士们,请你们用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告诉我:你们的刀枪擦亮了没有?你们们的盔甲准备好了没有?你们的勇气鼓足了没有?‎ 好样的,我们的勇士们。从三年前第一次站在这里的那天起,你们就是最棒的!‎ 军训时第一次并肩作战,你们就为云天化中学中的校徽开始增添光彩。高一高二两年里,你们留下了一抹抹绿色。无论是竞赛,是联考、是运动会,你们秣马厉兵,你们无畏冲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高三这一年里,在这绿意嫣然的枝头上,你们还继续创造着美丽。风越大,浪花开得越美......‎ 看,那是木棉花怒放枝头--西樵山下,传校旗,恰似狂舞龙;发誓言,破云霄,直上九重天;竞赛场上,举重若轻,戏碧波,畅游湖海边;蓝天下,青山前,把青春誓言写,断教毕生永不悔!‎ 看,那是杜鹃花堆锦叠秀--被学校称为云天化中学中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家长会上,热泪盈眶,与家人同时落下;激情澎湃,与师友齐奔梦想;韶乐飞扬,心海扬帆共启征程......看,那是九里香芬芳飘逸--高三课室里飘扬的流动红旗,歌载着美丽年华--自律、自省、自爱、自信......‎ 看,那是野菊花在石缝里谱写坚强--暂时的落后,并不为耻,驰而不息,即使慢,一步步地靠近,自信定能达到所向的目标。昨天,是高一高二绿意嫣然的日子;今天,穿行在高三花香四溢的季节;明天,将奔赴高考的战场,用智慧的力量去赢取盛夏的果实......‎ 载着奔赴战场的最后一段路上,你们将经历人生最大的坎坷。懒惰、灰心、疲倦......这些纸老虎都可能悄然袭来,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应风雨兼程。如果没有战胜怯懦的勇敢,就不会听到胜利的宣言;如果没有斩断徘徊的毅力,就不会延伸前进的航线。在破茧而出的前一刻,蝴蝶将经历毕生最大的痛苦和孤寂,只有那些能忍受到最后不放弃的,才能最终领略朝阳和甘露的美好。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去想前面的道路是平坦还是泥泞,热爱生命,不让脚步停歇,一点点地努力,去靠近我们的远方,硕果,必将落入囊中......‎ 勇士们,在这最后的冲刺里,在你们的父母在为你们感天动地的日夜祈祷中,在高三级全体老师和全校领导全力以赴的支持下,请你们用崭新的力量,用创造奇迹的热情,用坚不可摧的斗志,克服一切来自外界和内心深处的阻力,让这战争的烈火见证你们破茧而出的新生,铸就你们年轻的辉煌!当高考的火苗点燃最后一根引线时,我们相信,云天化中学中的每个人,都将骄傲的对所有人说,在2010年夏天的这场战役中,创造了云天化中学中最灿烂的辉煌!!‎ 高三第二次班会 ‎------高三生该如何制定备考计划 ‎ 作为一个新高三生,如何使自己从高中前两年相对轻松的学习状态,转到高三的临战状态呢?这其中既包括学习规划、心理调节,也包括饮食起居的细节。我建议新高三生从现在起就要做好相关准备,制定高三学习和生活计划,尽快适应高三的学习生活。‎ ‎★鼓励“立长志”避免“常立志”‎ 每个新高三学生在进入最后一年冲刺阶段前,要冷静、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奋斗目标。当然,这不是说凭借自己心头一热,有感而发的所谓“豪言壮语”。志向要有根有据。所谓有“根”是指志向所涉及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兴趣、特长作支撑,确立的目标以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爱好为根本。所谓有“据”是指自己确立的目标符合社会的需要,具有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主观遐想。这是考生确立志向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既要做好“长打算”又要做好“短安排”‎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高三学生面对将近10个月的应试准备,既要做好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又要做好及时调整自己复习策略的准备。这样才能以最佳的方法获取最佳效果。‎ 在高考复习中,每个考生都会有自己的打算,有的打算放弃某些短项学科,努力提高长项学科的成绩;也有的玩儿命补差科,抱着“硬骨头”死啃到底。殊不知,任何事情一旦走入极端便会导致偏颇。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刻,也要经常做一些“瞻前顾后”的事情。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用好身边的“高参”——各学科的任课老师。毕竟这些老师跟了你这么长的时间,对每个学生的情况知根知底。因此,在考生制订“长打算”时不妨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做一些个人计划与教师建议相融合的“短安排”,努力使复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 ★高三复习安排介绍 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 ‎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 ‎ 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自己也应该和老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 ‎ 这个阶段,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这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检验自己一学期来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洞,还可以向你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把它戏称为一次“小高考”。特别提醒学习较好的高三同学,要格外重视这次考试。 ‎ 第二阶段从寒假至二练考试前,时间大约四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 ‎ 第三阶段从二练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一个月。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 ‎ 虽然我们不能把学生分为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和成绩较差学生三种类型,因为评定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得看他的综合能力是否突出,不是仅仅用学习成绩来衡量的,但是,思来想去,似乎只有这样划分才能更好的帮助考生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所以,我们完全从学习成绩的角度上来谈谈这三种类型的考生该怎样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 优等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  所谓优等生,也就是成绩在学校划定的一本线以上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在班里应该说是名列前茅。特别是成绩没有较大起伏的同学,更是具有一种优越感。可是,这些优越感却是高考复习的大忌,因为考生往往会因此而漠视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考试中的失分点渐渐变成了“盲点”。倘若你处于这个层次,就需给自己不时地敲一下警钟。‎ ‎  以下三点值得你特别关注:‎ ‎  1、继续保持优势是前提。家长首先要知道高三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阶段,其他同学很有可能通过正确的复习方法,追赶上来,因此不能对以往取得的成绩过于满足。而是要向前看,不仅要保持学科内的相对优势,更要保证相对于其他同学总成绩上的领先优势。‎ ‎  2、从小处着手是原则。优等生对绝大部分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失分的地方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因此要检查自己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习惯性失误和习惯性失分的现象,抓紧时间及早规避。另外也要提醒自己在答题过程中注意步骤完整、书写规范、尽量使用学科术语,确保能拿到的分数不丢分。‎ ‎  3、学科均衡前进是目标。虽然优等生在分数上具有领先优势,然而仍然存在自身的弱科弱项,因此这些学生的复习重点应是把弱科补好,让强科更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科均衡地向前发展,而不至于担心考试中弱科弱项随时可能带来的隐患。‎ ‎ ★ 中等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 ‎  所谓中等生,也就是成绩在三本线上、一本线下的考生。成绩处于这个水平的学生占了整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很多标准都是根据他们的情况来确定的,比如,老师们的复习进度大多是依照班级里中等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的;高考命题也往往是依据中等生刚好能做完试卷来分配习题的难度及题目数量的;……这些数据虽然让人感到安心,然而却不可麻痹大意,尤其是对于中等生们,更要在高三这关键的一年好好努力一番,争取使成绩从中下游变为中上游,甚至突破中等生的框框,一跃成为优等生。‎ ‎  中等生在制定复习计划的时候需要关注和遵守以下三点: ‎ ‎  1、跟上复习进度是前提。刚才已经说了,老师的复习进度往往是根据中等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安排的,无论怎样都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在高三复习的时候,一些中等生往往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弱科弱项而忽略了与老师复习进度 同步,就好比狗熊掰棒子,错失了吸收老师讲授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的最佳时机,使自己整体成绩提升举步为艰。‎ ‎  2、合理分配时间是保障。中等生在时间分配上是最为难的:一方面想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一方面又想努力提高弱科弱项。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将完成作业、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时间,自我补习的时间以及必要的睡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复习能够高效而持续稳定的进行下去。‎ ‎  3、补足弱科弱项是关键。弱科弱项是中等生们感到特别棘手的地方,但也确实是提高成绩最具希望的地方。因此要重视对弱科的复习巩固,避免一提到成绩,只看到自己最出色的科目而忽略了弱科的存在,要么只看到自己最薄弱的科目而失去了复习的信心。事实上,弱科弱项是可以攻克的,只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加以努力强化,那么弱科很快就会变得不弱甚至由弱变强。从中等生变成优等生的日子就指日可待。‎ ‎  ★ 成绩不理想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所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就是成绩在三本线下的学生。这部分考生所面临的处境有点尴尬,因为成绩不尽如人意,总感觉受到老师的忽略与同学的嘲笑,因此他们的内心非常脆弱。但是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这部分同学也想在高考的时候能够发挥超常,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不管这算不算是侥幸的心理,单是这种想摆脱困境的意识,我们就要大力支持。那么,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不是想要提高成绩就无计可施了呢?这部分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两点建议值得大家关注:‎ ‎  1、树立临考自信是前提。刚才说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般会存在自卑心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全盘否定。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会畏首畏尾,不敢对自己有太多的期待。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树立信心,不管是在模拟考试当中还是最后的高考,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就是高考成功。要知道,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只要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之上有所提高就是一种进步,我们应该为每跟上一个知识点而高兴,成绩哪怕有点滴进步也应感到自豪!更何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绩不好也就意味着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只要学习方法运用得当,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成绩,困难并不很大。按照以往的经验,倘若考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顽强的毅力紧追猛赶,成绩迅速提升的可能性相当大。所以,不管在什么时间段,都不能放弃自己追逐的脚步。‎ ‎  2、全面夯实基础是关键。实际上,《考试说明》对高考的难度有一个清晰的介绍:高考命题是以中档题和基础题为主,这部分题目大约占了全部考题的80%左右。也就是说只要考生抓住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就能够拿到绝大部分分数。因此特别提醒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基础知识的复习,毕竟只有将这部分内容掌握好,才有可能拿下基础题,也更有可能冲击中等题和难题。‎ 高三第三次班会《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案 一、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要做一个有高目标的人 先给大家念一篇毕淑敏的文章: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 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 。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 ‎ 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你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呢?”当夜深人静,静下心来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要做一个有高目标的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把高目标当成制度化的习惯,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行为学家吉格勒提出: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开始时心中就怀有一个高的目标,意味着从一开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自己现在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可以肯定,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会让你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法则和学习习惯。如果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有了一个高的奋斗目标,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思想苍白、格调低下,生活质量也就趋于低劣;反之,生活则多姿多彩,尽享人生乐趣。‎ 实现高目标就是创造奇迹。高目标可以改变很多事,高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强化核心价值观。高目标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团队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快速的进步和成长。高目标使我们创造奇迹,使我们有持续的竞争优势。高目标就是看起来似乎达不到的目标,看起来不能实现的东西。‎ 三个砌墙工人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满腹牢骚地说在砌墙,一个笑着说在盖楼,一个哼着歌曲,笑容满面开心的说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继续在另一个工地砌墙,另一个坐在办公室画图纸,成了一个工程师,第三个呢,自己成立了一个建筑公司,并且是前两个人的老板。三个不同的答案,反映了三个不同的境界,也由此产生了三个不同的结局。‎ 二、要做一个敢吃苦的人。‎ ‎ 我觉得吃苦精神是一种意志力,是在独立自主基础上战胜困难的勇气耐力和面对挫折的忍受力。成功不是属于流泪的人,而是属于流泪奔跑的人.‎ 日本,尽管我们与日本有着解不开的民族情结,但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骨子里的肯吃苦的精神。日本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是却使学生们收益匪浅。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保姆赚钱。‎ 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做到上课控制自己认真听讲,早晨起床要较短时间内洗刷、上厕所、进教室,休息时间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努力多学一会等。我们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永恒的快乐,什么是暂时的快乐,虚无的快乐。苦中求得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乐趣。学习上的吃苦精神不仅是一份矢志不渝的信念,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明悟。其实,学习中的吃苦精神,也不全是在吃苦头,当你将心灵沉浸其中之后,会发现吃苦有时就像吃臭豆腐一样,闻起来其臭无比,吃到嘴里却是芳香溢口,美味无穷。‎ 三、要做一个一心向学的人 A和B是同乡,两个人在不到20岁的时候同时离开了家乡,到35岁的时候在街上不期而遇。这是A已经是三家商店的老板,B只是每天开着卡车卖水果的小商贩。‎ 你怎么赚这么多钱?看着飞黄腾达的A,备受打击的B向A询问成功的秘诀。‎ 方法很简单,自从离开家乡的那一瞬间开始,我就想当个有钱人。就这样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是个有钱人了。‎ 别开玩笑了,要是那么容易成为有钱人的话,这世界上那还会有穷人?‎ 看来你太不相信我说的话。‎ 这样荒唐的话谁会相信。‎ 好吧,要想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这样吧,先在一个月内想着挣1万元看看吧。‎ 光想就行了吗?‎ 当然,但是必须要恳切得去想,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忘。‎ B遵照A的约定虔诚的点了点头,然而回到家后就不知不觉的忘了这件事,奇怪的是没过几天A的话有在脑海中闪现出来。‎ 不可能的事,不过做做也无妨,反正也不会赔本。‎ 从此以后,B就开始心里想着要是能有1万元就好了。就连躺在床上的时候也一直想。有一天,正当他开着水果车做买卖的时候,看到一户人家门前的桌子上堆了好多箱子。‎ 这是些什么呢?B心想如果是人家扔掉的箱子就可以卖钱了。就问了一下。‎ 我们家老二结婚,要把这些东西送到他们家,本想太阳下山之前送过去的,可现在一辆车也没有。‎ 要在平时,他遇到这样的事是不回去管的,由于一心想着1万元的事,所以他有点动心了。他帮人运了过去,这位女士很高兴的给了他100元。这样,B边买水果边找赚钱的活,还不到一月的时间就攒够了1万元。他这才相信了只要恳切去想就能成为富翁的话。‎ 要想成功的话,不能漠然的去想,而要诚恳的去想,恳切的心会带来具体的计划和行动。想法就像悄然而至的风一样,抓住她会很困难。但是只有抓牢一次就会不知不觉的继续下去。‎ 一心向学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这种人,在看书看报看电视乃至做一切事情时,都能把注意力的“光圈”调到与学习相关的“目标”上去;能够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做与学习相关的事。‎ 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广告创造者为了创作出好的广告会去看电影,还会和朋友喝酒聊天,但是在他的意识当中时刻离不开广告,因此,洗澡的时候也会产生灵感,有时竟会在梦中创作。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 四、做一个文明的人 有人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有人说:“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礼貌,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招手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心帮助,是与人相处时的理解宽容,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道歉,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时的一个举动,是课堂上注视老师认真听讲,是自习课时管好自己,不大声说话,也是按时到位不迟到不早退……‎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岳飞问路,晓知礼节,才得以骑马跨天下;孔融让梨,尊敬长辈,长期以来令人赞不绝口;杨时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终成大器……。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生活在“礼仪之邦”的炎黄子孙,风华正茂的高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处处崇尚文明,让一言一行、音容笑貌展现出青春活泼、自然大方、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风采。‎ 做文明之人,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那么,在我们的校园中有没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呢?譬如:见到老师您有没有问好;与同学交流是否从不讲粗话;垃圾有没有扔到指定的地点;出入教室有没有影响同学;自习课的谈笑有没有干扰他人,每天伴随您学习的课桌椅子上有没有乱刻乱划……‎ 一声谢谢,等于一次情感的交流;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一阵温暖的春风;以礼待人,把笑脸常挂,你会发现天很蓝,花很红,其他的人也很友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这就是礼貌的魅力所在了。‎ ‎ 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虽然弯下腰捡起的是碎纸,擦去的是污渍,说话用的是文明之语,但这一切却纯洁了自己的精神,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改变了自己的陋习,这就是文明的独特之处。‎ 文明礼貌,重在表现;良好习惯,重在平时;社会公德,重在你我。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用每一分实际行动,做一个文明的人,一起来告别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营造出一个更加整洁、有序、宁静、美丽、健康、奋进学习生活环境。‎ 高三第四次班会 ‎--------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做一个有出息的、合格的人 ‎ 开学这段时间,我在不断的观察,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现在是高三了,学习投入了,用心了,但同时,大家身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起来有两个:一个是学习尽头不购足,另一个是纪律观念仍淡漠。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努力学习,遵守纪律”,我们这个班会叫做“比学习,守纪律”动员大会。‎ 先说努力学习。‎ ‎ 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呢?因为努力学习好,不努力学习不好。努力学习怎样好,我今天不谈,努力带来事业成功的事例,大家知道的也不少。我这里要讲,不努力学习有什么不好。简言之,在中学生这样的年龄,如果不努力学习,是在进行浪费。人活在世上就要消费,要吃饭,要穿衣,还要消费精神产品。比如看电影就是一种精神产品消费。人为什么要消费呢?表面上看,人要生存和生活。在更高的意义上,消费的目的是生产和创造。如果以个人消费物质和精神产品,只为自己活着,而于他人没有贡献,那消费就是一种浪费。除了浪费别人的创造物之外,还在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大家正值年少,是学习的天然良机,这一段生命的价值是很大的,浪费不得。其次,不努力学习的人在浪费父母的投资。我们可以算一笔帐,你们每在校一天,你们的父母要投资80—100元左右。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同学,等于是在住旅馆。这样一来,你们父母的纯粹教育投资就被浪费了。要知道学费中有一大部分是用来请优秀的老师和管理人员的。第三,不努力学习的同学,在浪费老师的心血。据我所知,我们同学中有一些每节课都“头疼”的人。这样的同学除了浪费本人生命、家长钱财之外,是不是还在浪费老师的心血呢?浪费老师的心血了不得,会伤老师的心。教师这个职业,从整体上讲,具有聪明高尚的品质。我们学校的老师与社会上许多行业比,待遇很低 ‎,与你们的家长比就更少了。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搞教育,也许比现在过的好。就说卖瓜子吧,它不需要一个人懂数理化,但赚钱也不必教师少。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去卖瓜子儿来搞教育?因为老师热爱生命,热爱知识,热爱学生,及时有时批评了你,也是恨铁不成钢。如果同学们体会不到这一点,就可能对老师的爱心造成伤害。大家不要只是反射性地见到老师就喊“老师好”,到了教室里又装头疼,睡大觉。如此,“老师好”就成了虚伪的声音。既然“老师好”,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老师的课呢?你实际上是在用行动表示老师不好呀。希望大家能用行动表达“老师好”这三个字。‎ ‎ 总之,不努力学习是一种浪费行为。‎ ‎ 同学们,浪费不好。浪费是一种缺德的表现。此外,如果大家因不努力学习而浪费了个人的生命、父母的投资和老师的心血,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于个人来说,现在会感到空虚、无聊,到将来则会感到后悔。你们的父母大多数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人,主要原因是政策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将不会成为致富的直接因素,决定成功与否的因素主要是能力。能力从哪里来呢?从学习中来。大家经历的事情还少,意识不到现在的学习与你将来发展的关系,这很正常,因为还未完全成熟,所以要相信老师,他们不会害了你们。对于家长来说,要无休止地为你们花钱。同学们,人是代代相传的。靠父母能靠什么时候?最终还得靠自己。对老师来说,会感到痛心无奈。有的同学或许想“我就专门让老师痛心无奈”。何苦呢?老师痛心无奈时,你舒服吗?能舒服一时,能舒服一辈子吗?你总部能让父母花钱让你在学校停上十年吧?所以,要学聪明些,不要做傻事。‎ 再说遵守纪律。‎ 遵守纪律是不舒服的,人在本能上都不想遵守纪律。那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呢?就因为我们是人。小猫、小狗,随地大小便,不守纪律,完全依据本能行动。人行吗?当然不行。人之所以人,主要有两点:一是聪明,人是万物之灵长;二是社会性,人生活在群体中,而不是独立生存。人要聪明,就要学习;人生活在群体中,就要遵守纪律。‎ ‎ 遵守纪律并不难。我觉得就是把你的能量发挥到应该发挥的时间、地点和对象上。人的种种行为,从心理学上讲,无所谓对和错,对和错是社会性的标准。比如“打”,打在坏人身上是对的,打在好人身上就错;再如“睡觉”,中午和晚自习之后在宿舍睡,是对的;在教室或上课时间在宿舍睡,就是错的。守纪律就是要把劲用在该用的时间、地点和对象上。‎ ‎ 遵守纪律有什么好处吗?至少有四方面的好处。(1)遵守纪律 对自己是一种锻炼。人有好逸恶劳的本能。如果大家听课像听相声、小品一样,遵守课堂纪律就不成问题。但课不是相声、小品。如果一堂物理、化学课,让大家笑口常开,那一定不是物理、化学课。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意即要人付出艰辛努力。清逸在学习中是鲜见的。纪律很大程度上在于约束本能,是指向人的长远利益的。就以“逸”和“劳”为例。纪律使你做学生时少有安逸,多有辛苦,这样。你学有所成,才能日后长久地安逸;如果图一时安逸,将来不学无术,又如何不为生存而辛劳?大家都能算清一笔账,是图一时安逸、永久劳苦,还是劳苦一时得永久安逸?聪明的人一定会选择后者。年轻的时候不要放任自己。纪律也是前人留下来的优秀遗产,对人是有益的。(2)遵守纪律对同学是一种尊重。大家一定到剧院看过演出,一定见过许多不遵守剧院纪律的人。那些人实际上在损害他人,没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每一位同学都交了学费,如果有同学违反纪律,逃避学习和上进,它不仅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也侵犯了其他同学学习的权利。(3)遵守纪律对老师是一种尊敬。在我们学校,最关心你的人是老师。老师要负责你们的学习和生活,同学们不应该对不起关心你们的人。老师的付出需要回报,最大的回报就是看到你们不断的进步和成长。(4)遵守纪律对父母是一种报答。父母送你们是来学习的,学习文化,学习做人。只有学好文化,学会做人,才能报答父母。‎ 最后说做一个合格的、有出息的人。‎ 什么样的人就有出息和合格呢?要言之,就是受人尊敬,对人有用。你们现在做学生,受人尊敬,就的学习好、纪律好、有理想;对人有用,就得比学习、守纪律、树理想。你们目前能做出的贡献就是让家长、让老师放心。‎ ‎ 同学们,我们班级要形成比学习、守纪律的风气。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择善而从。我想看到纪律对大家成为多余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高三第五次班会 ‎-------要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高三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像原来的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知识前后联系的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高三学生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进度学习。‎ ‎1.认真预习的习惯 ‎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但有的同学不甚重视,认为老师以后会讲,看了也白看。预习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学会了,上课不用听。而是预先知道学什么,这样上课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有针对性听课,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节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节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妨碍做其他工作。‎ ‎  2.专心听课的习惯 ‎  听课是讲究方法的,听课方法上的差之毫厘,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差之千里。‎ a、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 b、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正是一部分学生成绩提高慢的重要原因。‎ c、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切不可做掉队的孤雁。老师是内行,是专业。相信老师,老师最了解高考,对高考的考试大纲理解最透彻。按老师的思路会事半功倍,不要自己另搞一套。老师所讲的内容都是他多年的经验所得,从老师这获得的经验比自己冥思苦想获得的知识快得多,全面的多。‎ d、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但要注意及时。 ‎ e、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画出的曲线揭示出的遗忘规律是:遗忘在识记之后马上产生,而且是“先快后慢”,所以说学习需要及时复习,减慢遗忘速率,同时又能温故而知新。科学实验证明,在学习内容刚刚记住的时候,经过1小时再检查,发现只能记住学习材料的 44%左右,而 56%全被忘记了;经过一天后,再检查,只记住了33%的内容,而 67%被忘记了;六天后,再检查,只记住了学习内容的 25%左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条原则就值得遵守:“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他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在记忆活动中,应当去“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去“修补已经倒塌的建筑物”。事实证明,及时复习,防止遗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延缓复习,要恢复遗忘,就只有事倍功半了。所以说,以往盛行过的“车轮战”或“突击式”的复习方法是违背遗忘规律的。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以往学习内容差不多完全遗忘的情况下进行复习的。所以这样的复习既不经济又无效率-往往背了几轮,仍然记不住内容。‎ 复习指的是课后所有的工作,包括做作业、看书本、做课外练习等等,我认为在复习的时候不要急着先做作业,因为你课本的知识还没有充分消化好,就急着做效果不好,而且这样会产生一种完全任务的想法,好像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就可以了。先按照课程表的顺序把今天上课老师说的怎么领悟的,他(她)举了一个例子,提出什么原理等等方面在脑子里面过一遍,然后再把相关内容看一遍,最后才开始做作业,做作业的时候最好能够把书本合上做,做完了之后再对答案,看看有哪些错误或者有哪些做不出的,翻开书本把这些重点记忆一下,这样做就可以真正起到复习巩固、查漏补缺的途径。 ‎ ‎4.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 ‎  a、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 b、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 c、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 d、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 e、认真更正错误。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 f、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6.切磋琢磨的习惯 ‎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很多同学偏科,这非常危险。如果没有引起极大关注,及时弥补、,绝对会出大事的。而弱科的弥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学多问,经常与同学讨论。‎ 记得清代郑板桥曾说过:“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刘开也曾就学与问之间的关系作过阐述,他在《问说》中有云:“‎ 学与问,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即使各科都不用问别人的,其他方面也会有求于人,我希望我们班同学能亲兄弟姐妹一样,互帮互助,精诚团结,给最后一年的高中生活留下最美的回忆。‎ ‎7.总结归纳的习惯 ‎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导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将自己游离要点的东西统统抛掉。”这是他一生学习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化,并且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不断地细化、深化的过程。不论哪一科知识,都是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高三第六次班会 ‎-------高三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 一、不为失败找借口,要给成功找理由。 ‎ 有两幢100层的高楼相距‎100米,有一块一尺宽的木板搭成一个天桥,你在这幢楼顶,那幢楼顶放着一万块钱,要你经过天桥去取,谁愿意过去?放10万?放100万?如果你在那边楼顶的边沿大喊“爸爸妈妈快来救我!”想过去的请举手!举手的肯定是你的父母,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你想过去也得过去,不想过去也得过去。这就是对保全孩子的强烈的炽热的欲望。‎ 现在,对于高考成功,你也要不顾一切地夺取才行。高三,是黑马频出的黄金时期。大家积聚了10多年的能量,在这时会来一个集中爆发。在这里,固有的格局会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一切都不是既定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据之。”竞争的法则,不仅有弱肉强食,更重要的是,最强的,不一定会走到最后。咱们虽是普通班,高二时势力也不强,但前面班级的霸主地位不是不可动摇。暂时地,咱们是没有实力超越,但咱们现在完全有资格追赶。谁也不能无视我们的存在。‎ 胜出是结果,付出是过程。在这里,你、我、大家,每一个同学的脱颖而出,都需要百倍地付出。任何人想象着只凭一时的侥幸,成功就会唾手可得的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去年高三有个学生,开始成绩并不是很好,在高三的十个月里,拼命硬干,不为浮云遮望眼,始终如一,在数九寒天,主动申请去走廊早读,因为他头一天晚上净是到12点多才睡,大有悬梁刺骨的味道。最后高考一本录取,他成功了。“革命不分先后”,现在动手,绝对不晚。‎ 二、学习与睡眠问题。‎ 进入高三后最大的矛盾就是学习与睡眠之间的矛盾。很多人都认为睡眠是必须保证的,虽然保证睡眠很重要,但也要因人而易,对于聪明高效型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便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但对于勤奋努力型的学生,要做的就不只是提高效率,还要增加学习时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开夜车”。当然我不希望每个人都这样,因为这样做太损耗身体,但我要说的是,在晚上学习时必须要有这种不怕开夜车的精神,用一杯咖啡或一杯浓茶,驱赶睡意,虽然很苦,但我认为有只比别人更多的付出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三、要在合适的时间做该做的事。‎ 对于那些需要大量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一般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验:眼睛盯着书本,脑子里却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没准还在想着昨天吃的那顿大餐呢。而且看书从翻开书本到进入状态需要大约五到十分钟的时间。你花了十来分钟好不容易开始专心致志了,突然被其他事情打断,比如接个电话之类,再回到书桌前看书,你又需要花五到十分钟来集中注意力,如此反复被打断,最后你感觉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实际上真正“看进去”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所以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被随便打扰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比如下课的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十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五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又提起笔做第六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八道,你就收获了八道题目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写的是什么就上课了 在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上,不能一天只学一科,也不能一天全部复习,只复习一科会使脑子渐渐僵硬,学到最后思维会变得很迟钝,而短时间复习很多科,会使每科分得的时间过少,以致复习不充分,这比前一种安排更可怕。我建议在空白自习先抓紧时间完成一些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固定任务,如:英语 每天完成一篇阅读,数学每天一节习题,语文的文学常识积累,理综的整理总结等等。要充分利用好周日大块自习时间,不要一直看一晌课外书,也不要只去做一套题,一定要把这一周内所学内容从头过一遍,进行知识总结,方法提高,弱科可以适当多分时间。‎ 四、积极进行心态修炼 ‎1、积极的心态 有弟兄俩,哥哥凡事都能发现问题的存在,弟弟凡事都能找到快乐的理由。爸爸想让哥哥高兴高兴,就给他买了一辆最新款的摩托车放进他的房间。为了让弟弟痛苦痛苦,就在他的房间搞来了一堆马粪。兄弟俩回到家,哥哥从自己的房间缓缓地走出来,沉着脸,叹着气:哎,好是好,但就是骑车太危险!紧接着弟弟从自己的房间里冲出来:我要骑马!马在哪里?‎ 积极的人像太阳找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林语堂说:“为什么世界上95%的人都不成功,原因是他们的头脑里都有四个字‘我不可能’!”‎ 商鞅在城门立了一根木头,说谁从城门口把木头搬到商鞅的办公室就可以领到五十两黄金。消极的人会说,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就算有也不会落到我的头上。‎ 对高考,有很多人担心自己考不好,考好了没钱上,上完大学又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又担心干得多拿得少,横竖都是不开心不如意牢骚满腹心事忡忡。哀莫大于心死,但积极乐观却让我们告别空想!‎ ‎2、空杯的心态 很多学生本来应该考出不错的成绩,可事实总是让人失望,甚至考得很差。经过调查发现,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可能是压力太大心态不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复习没有什么新鲜的,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内容还是以往的内容,上课几乎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反正觉得已经学过一遍了再学也没啥作用了。‎ 要想喝到纯正的咖啡,就得彻底倒空自己原来喝茶的的杯子。要想提高成绩,就得以空杯的心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书要仔仔细细地看,课要认认真真地听,题要踏踏实实地做,试要严严肃肃地考。曾国藩说:“寸心兢兢,且愧且慎,唯力尽人事,不敢存半点侥幸之心。”‎ ‎3、平常的心态 边塞有位智慧老人,他的马丢了,街坊邻居都来慰问,他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后来,他的马不仅回来,还带回了一群马。大伙前来祝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平淡的语气好像并不怎么感到惊喜。马一多,儿子便学骑马摔折了腿,大家都来安慰他,他竟然平静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后来边疆打仗,别的家庭儿子健全都去参战,唯独他的儿子因跛腿而幸免于难。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考试考砸了,幸亏不是高考,只是模拟,失败是成功之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病了,没关系,趁此机会,养精蓄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挨训了,不要紧,不要在乎老师的语言语气,要体谅老师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鲁迅说:谁会去踢一只死狗?老师会无端去训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吗?嗷,太好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4、感恩的心态 感激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心志 感激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激鞭打我的人,因为他消除了我的业障 感激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激遗弃我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激斥责我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他读书时有一门功课特别差,那就是英语。每次英语考试班里都是垫底的。那你们知道英语老师是怎么打击他的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的教课书拿过来,打开,吐口水,然后扔在地下,踩了三脚,走了。过了五分钟,他才站起来,拿出手帕擦干净。半年以后,他的英语成绩每次考试全班前三名。请问为什么。你们就可以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香港的行政长官了。因为他总是把打击当成动力。后来记者采访曾荫权,问他生命中值得感谢的人有哪些?第一个就是英语老师,他说:“当时我认为他在污辱我,现在终于想明白了,英语老师有必要污辱我吗?原来他是在激励我。”‎ 没有哪个老师会故意来为难你,他只是为了提高他的抗挫折能力。所以今天你们完全有必要把掌声送给你们的老师,感谢他们三年来对你们的打击。‎ ‎5、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就是把目标用强烈的语气不断念出声音,告诉自己,让潜意识无法分辨真假,因此相信它。下面的语句只要你一有时间你就大声读出来,久而久之,就会使你充满智慧和活力。‎ 我行,我能,我可以,让我来,看我的。‎ 我是我命运的船长,我是我灵魂的主宰。‎ 学习是最大的福利,纪律是最严肃的爱。‎ 一天天,在各方面,我都变得越来越好。‎ 我是情绪的主人,行动治愈恐惧。‎ 我是一切的根源,我是我认为的我,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成绩差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改善它。‎ 你的行为不等于你的为人。‎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积累,高考是步步为赢的拓展。‎ 学生是学会幸福地生活,高考是成为高贵的考试。‎ 我成功就在今天,今天我必须成功。‎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破釜沉舟博他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拼他个无怨无悔 奋斗冲刺,誓要蟾宫折桂;全心拼搏,定能金榜题名 只要大家听了下面这个故事就会相信自我暗示的力量了。‎ 二战时,德国兵抓了两个战俘把他们分别捆绑在两根柱子上,然后用刀轻轻隔断一个战俘的血管,让血一滴一滴地滴在一个铜盘里,直到流血而死。另一名战俘目睹了整个过程。德国兵对他说“轮到你了”还用黑布蒙住他的双眼。然后用一块极像刀具的冰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并把事先准备好的特制水管打开,使它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就这样,半小时后,发现这名战俘也死了,痛苦的表情就如同失血致死。在文革中,有一句革命口号:“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样讲下去,连谬论都变成真理了。据研究谎言重复一千遍就能叫人深信不疑,而科学的结论只需一百遍就能叫人深信不疑。信心能让坚定成就。信则灵。‎ 五、正确看待师生关系。‎ 在这里,非常有必要要明确一点,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任课老师对你有意见?班主任是管理大家?约束大家?纠大家的小辫子的?不是,统统不是。高三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朋友关系,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 ‎,老师在成就你的同时成就自己,充分挖掘“教师”这一宝贵资源,怎样挖掘?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课堂睡觉,课下问所讲内容,老师当然不想给你说,讲台、黑板很脏,老师上课肯定心里不高兴,以至于不想给你们上课,带着应付的态度来。二要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跟老师混熟了,不知不觉中,你会学到许多学习的方法、技巧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三要正确处理老师对你的批评教育,多数情况下老师是恨铁不成钢,或者你的行为太过分以至让老师非常生气,当然老师也会犯错,但不管是那种情况,不要当面和老师顶撞,表示不接受,是自己的错,虚心接受,不是自己的错可以对自己警示,过后再和老师解释,不要当面去解释,以免会更糟糕,是老师的错,老师冷静下来一定会意识到,也会通过一定方式向你道歉。特别是高三的老师大都是凭良心和爱心对你教育,不是为了奖金,也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好处,更不是为了你的感恩,如果你还有良知的话,那就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报答老师。这以后的10个月里,咱们要风雨同舟的,老师是摆渡人,度大家到河的对岸,扶上马,送一程。在十个月里,你开心时,与你同乐;在你郁闷时,老师会与你触膝交流,比你自己更着急。‎ 力、要学会合作、学会放弃。‎ 任何一项艰巨任务,都是一系统过程。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不会完成。高考,今天就是一系统工程。大家要习惯于与同桌合作,不为鸡毛蒜皮的屑事耿耿于怀,要交流讨论学习、知识、方法,而不是电影、小说、服饰、潮流。学会与家长合作,不要认为家长成天唠叨,俗不可耐,其实最关爱你的是你的父母。‎ 高三要有所得有所失。王蒙在《我的人生哲学》一书中说得好:“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一定要放弃许多诱惑……才能有所为。”人的大脑与电脑一样,内存有限。根据诸位自己十七八年的人生阅历,自问一下,有谁能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出色地完成两项工作吗?恐怕没有。因此在高三,要让自己的大脑变的单纯、再单纯,拿起应该拿起的,放弃应该放弃的,拿什么,全班一样,毫无例外;放什么,因人不同,请认真思考。‎ 高考复习常见十大薄弱环节及解决方案 ‎ 随着高考复习的深入,影响考生提高的弊病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予以纠正,才能轻装再战,取得新的进步。下面列举十个常见症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 症状1:喜欢钻些偏难怪题,对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屑一顾。‎ ‎ 会诊:第一段复习以后,这种现象很常见。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是需要大量偏、难、怪的题目才能显示水平,才有档次,才能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 ‎。与此同时,对热点、重点内容的专项训练不屑一顾,草草应付,眼高手低。其实,针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可以事半功倍;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提高,可以扫除障碍。另外,《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清华大学魏少岩同学认为: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能刻意追求难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 解药:重视双基、淡化偏怪,诊准弱点、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水到渠成。‎ ‎ 症状2:忽视以基础知识为主,认为题目做得越多越好。‎ ‎ 会诊:忽视基础、题海战术是最大的误区,也是许多同学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天天练,漫无目的,如大海捞针,做得疲倦了,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后,巩固了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不仅劳而无功,而且事与愿违。《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了,做题才是有效的。清华大学陈汉同学认为,高考复习要回归基础,不要做太多、太偏、太怪的题,要多做些基础题,但基础题一定要强调落实,动笔写出,特别要注意规范的表述。‎ ‎ 解药:回归基础、保证落实,精选练习、持之以恒,珍重现实、量力而行。‎ ‎ 症状3:不注意知识系统化,没把知识贯穿起来。‎ ‎ 会疹: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益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就难有头绪,各知识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哪些地还是薄弱环节,心中无数,时而重复劳动,时而无的放矢,心里紧张,会整天忙碌,又不知干了些什么,又觉得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干。所以第一轮复习完后,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间和方法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李炜同学认为:通过简洁的归纳,不仅可梳理这一部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今后做那些有难度的题目提供一种可行的解题思路。比方碰到难题时,一时想不起来怎么解,有了那个疑练的总结,就可以通过总结的内容去想象相关部分的知识,从中寻求正确的解题思路。‎ ‎ 解药:梳理知识、形成线索,串联线索、结成网络,抓纲务实、纲举且张。‎ ‎ 症状4:学习面面俱俱到,不注重抓学科体系重点。‎ ‎ 会疹:有些同学总是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面面俱到地学,并落实到行动上,形成样样都想抓,样样抓不牢的结局,整天忙得天晕地暗,苦不堪言。他们常常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去请教老师,认为自行功夫没少下,但为什么越学越没了方向,越来就越没了抓手,严重的还形成心理焦虑。‎ ‎ 其实,当基础知识和方法复习一轮以后,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来学。这里的重点,一方面要注意重点学科的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间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再一方面,各个知识板块中的重点内容,要能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有所把握,高质高量的练几道,不贪多,只求精,精益求精。还有,对重要的方法也要作为复习重点,争取以少胜多,举一反三。‎ ‎ 解药:整体把握、合理取舍,深化重点、有条不紊,追踪热点、有的放矢。‎ ‎ 症状5:没找到科学、高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过早出现“高原现象”。‎ ‎ 会疹:有的考生在高考复习中,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跟着别人走,朝三暮四。严重影响复习效果。‎ ‎ 天津师范大学郭召良博士在“我爱中等生”一文中,指出:方法最重要。要想高考取得成功,我们需要正确的方法。我们学习不可谓不努力,可是成绩就是始终上不去,为什么呢?方法有问题。‎ ‎ 学习成绩出现停滞不前,在心理学上称为学习的“高原现象”。它说明我们使用的方法潜力已经尽了,需方法上寻求突破。‎ ‎ 首先要明确看书和做题的三重境界。‎ ‎ 看书的第一境界是“记”,就是记住书上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关知识的意义。第二重境界是“联”,就是将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整理知识组成系统。第三重境界就是“用”,就是所学的知识用到解题中,只有会用的才算真正的掌握。‎ ‎ 解题的第一重境界是“解”,就是想尽一切办解决当前问题。第二重境界是“思”,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第三重境界是“归”,就是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书本上去。‎ ‎ 如果停在第一境界,将处于中下水平。如果按照第二境界的方法办,将受益匪浅。如果提升到第三重境界进行练习,看书时多想应用,设想应用这些知识的情形,并辅之配套练习,做题时多想课本,建立习题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这样,你就获得了学习的真经。‎ ‎ 解药:学会看书、提升境界,有效解题、领会真经,改进方法、回避“高原”。‎ ‎ 症状6:不善于总结归纳,不善于开拓思路、举一反三。‎ ‎ 会疹: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题海战术导致的后果。拼命做题,认为做多了,接触的面广了,题型见的多了,方法总会练到的。题海茫茫,能做完吗?效率太低,效益太差。‎ ‎ 俗话说:“学会了总结,就学会了学习。”这是近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充分证明了的宝贵经验。总结归纳实质也是个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过程,它对提高我们的探究与创新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归纳总结能使我们对知识的认识逐步深化,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归纳总结也要学会演绎,即既要能从特殊的现象去归纳一般的结论,也要会从一般的现象中,去推理出特殊的结论,真正把握方法。‎ ‎ 具体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总结归纳知识系统;也要总结归纳存在问题,形成错题档案;又要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问题的共同解题思路,并总结某种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和某个经典问题多种解题途径;并要归纳不同知识内在联系和相近知识的本质区别,把知识学透,把方法用活。‎ ‎ 解药:总结知识、由表及里,总结得失、去伪存真,总结方法、举一反三。‎ ‎ 症状7:学习无计划,时间分配不科学。‎ ‎ 会疹:好的学习者能够有重点地系统学习,能够合理制订计划,科学地安排时间。很多同学糊里糊涂地过日子,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完全从兴趣出发,或者干脆将学习任务堆积起来,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但这时新的任务又来了,无所适从!许多考生将精力浪费在做决定上,整日考虑学什么,什么时间学,要收集什么资料,难以进入学习状态,而好的规划能够帮助大家将各项学习活动规律和学习时间完美结合起来,忙而有序,有条不紊.。‎ ‎ 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阶段性计划,即对一个时间段的学习的大体安排。其二是短期计划,常常可以理解为周计划,考生可以非常具体地设定自己的时间安排,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制定好后,严格执行,不轻易改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是即时性计划,通常说的日计划,它是对现实时间的安排,完全控制一天的时间,知道自己相当短的时间内要做那些事情,回头一看,应觉得今天很充实,效率很高。‎ ‎ 解药:阶段计划、科学有序,短期计划、保证落实,即时计划、严格执行.‎ ‎ 症状8:感情用事,喜欢的科目下工夫,不喜欢的科目漠不关心.‎ ‎ 会诊:许多考生学科发展不平衡,尽是人为造成的。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或者对感兴趣的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格外用功,成绩突飞猛进,形成良性发展。但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不喜欢的科目漠不关心,使短的越来越短,兴趣也越来越小,学科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同学的成绩难以拔高,因为好的学科向上的空间越来越小,提高的难度更大。而薄弱的学科,向上的空间大,效果会更好。所以要提高总分,在弱势学科或平时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上多下功夫,就更实在,更明智,由于效果的激励作用,对它的兴趣也逐步提高,只要持之以恒,现状会得到改观。‎ ‎ 华东师大二附中谢隽今年考上了北大,她在回忆高三一年的历程时,认为学科的全面发展是成功的前提。她在开始背英语词组时,由于兴趣的原因,几次想放弃,但后来咬咬牙,坚持每天背几个,并把词组本放在醒目的地方,有着硬着干的架势。结果在测试时开始出现“熟面孔”,庆幸自己还是坚持住了,把“任务”变成了“习惯”,坚持就是胜利.‎ ‎ 解药:优势学科、稳步提高,弱势学科、强行入轨,雪中送炭、持之以恒。‎ ‎ 症状9:旧错履犯,成绩不见提高.‎ ‎ 会诊:这是一部分考生最为头痛的事,不仅阻碍他的前进,而且打击信心。我们来看看北京大学黄芳同学的对策吧。‎ ‎ 通过平时的学习,我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就是在错题中去淘“金”。每当自己遇到作错的题,我会自己马上去寻找错因,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选,为什么对正确的答案没感觉。‎ ‎ 一些同学认为选择题就是考一个个知识点,错了是因为自己没有记牢*。其实现在的高考很少考一个个单独、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我注意到这一点,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就更重视系统的分析,更注重答题的针对性。‎ ‎ 在知道自己作题时犯错后,我会对作错的客观题和回答不完整、不理想的主观题进行认真整理。认真反思,加强对每个专题不同的切入角度,以及它与其他专题之间的联系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专题的不同层次,需应用那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同时,还要检查在提取有效信息及答题规范化方面的欠缺,以提高解题能力。‎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发现是自己思维方式上存在的误区,导致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我把这些错题记录下来,把错误一一纠正,决不让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二次。经过长期的积累,犯错越来越少,考试中的正确率也就提高了。‎ ‎ 解药:关注错题、提炼成经,分析错题、追根求源,反思错题、塞翁失马。‎ ‎ 症状10:患得患失,考前心态失衡 ‎ 会诊:每年高考临近,都有些考生精神特别紧张,甚至病倒。这方面,我们将在考前心里疏导中专门作比较全面的分析。‎ ‎ 解药:调整心态、保持平衡,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合理饮居,亦张亦弛。‎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比赛和智力的竞争,也是思维品质的考察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只要大家合理计划,科学安排,讲究方法,选准对策,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充满自信,奋力拼搏,就一定能水到渠成,创造辉煌!‎ 一.做计划 复习计划的制定是完全针对高考的倒记时而言的。学完所有的内容后,家教老师要按他出的计划带领学生复习,而学生课余时间没有必要按老师的思路做:1。计划书中要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基础知识,无论哪一科,基础知识往往比考生忽视,实际上,这才是高分的基石,必须踏实。2。考试题型训练,熟悉高考,消除手生的感觉,做到熟练解题。3。留出时间放松心情,这对考前的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很多考生就是在冲刺阶段搞坏了身体,以致无法正常发挥的。4。在临近考试时,回顾基础知识与历届考题应是计划的主要内容,这时计划不要过紧,养足精神备考。‎ 二.3大误区 在学习安排上,最后的二个多月主要用于复习,所以要讲究系统性。对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全面、完整的,就算要记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也应该把它们归纳到知识的网络当中去。如果说,整个高中阶段是学生“编网”过程,那最后二个月多月该是“收网”的时候了。这时,每个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适当调整。而学生复习和家长指导时,应该避免进入以下“迎考误区”。‎ 误区1:学校和家庭“分工”不明。常有这样的同学,在学校里埋头复习,“疑难杂症”带回家“闭关”思考。但往往出现学校里复习环境太吵闹,家里解题却无人求教的情况,最后导致两处学习效率都不高。[分析]其实,最后二个多月的时间是固定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和安排好。可以根据学习的地点分成两大块:学校和家庭。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学习各有优势,学校里有老师资源,不懂可以及时请教,而在家中有比较大块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支招]一定要根据学校和家庭地点的不同,设计两个侧重点不同的方案。适合独自复习、需要大块时间记录背诵的知识点,尽量在家里复习;而各种疑难、需要求助于老师或同学的,则留在学校里完成。同时还要统筹安排好时间,既要合理休息,又要充分利用好每段有效时间。比如每次临睡前阅读一篇经典美文,既是享受又能帮助提高写作;起床穿衣时听两首外文歌曲,既提神醒脑又可锻炼听力。学科之间也可以穿插复习,比如背诵古文和作英文习题交替来做,既可缓解长时间埋头某一学科的疲劳,又可提高学习效果。当然,一定要按照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来统筹时间。‎ 误区2:只顾“补缺”忽略优势科目。在最后的复习时间中,往往同学会犯一个普遍的错误,那就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查漏补缺”‎ 上,而忽略了优势科目的保持和复习。[分析]:事实上,复习课比平时的课程更重要,老师不仅会帮学生巩固旧知识,还会在每堂课上拎出一些难点和要点,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复习。如果不认真听讲,往往错过了复习重点,也由此失去擅长学科的优势。因此每年都有学生在高考中弱势学科成绩有所上升、优势学科却“爆冷”的情况。[支招]:提醒“长短腿”的学生,“查漏补缺”固然重要,优势学科的复习更不可忽视。应该保证每堂课专心听讲。至于较为弱势的学科,可以在课后或家庭的复习中多花些时间。缺少计划“指哪打哪”。高三的下学期,有些学生一心扑在复习上,至于各种考试和其他重要事宜,则抱着“兵来将挡”的心态,事到临头才拨出时间匆忙准备,如此“指哪打哪”往往会导致学生顾此失彼。[分析]:高三下学期既是复习的冲刺阶段,也是“多事之时”,在开学之后,会考、英语口试、各科的模拟考,以及5月份之后填报志愿,将会接踵而至。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阶段点,不可避免,当然也不能临时抱佛脚。[支招]:在开学之初为自己制作一张计划表是相当重要的。建议将本学期将要到来的几次大考和几件重要事宜“排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并将之按进度列入到个人的复习安排中,不要让事情来安排你,导致手忙脚乱。三.五个“关键点”关键点1: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习没有捷径,但一定需要有策略。高考在即,学生应该尽量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订一个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以及将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还要调整好心态,时时为自己打气。关键点2:抓紧课堂40分钟。考生在进入高三之后,更关键的还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好时间,特别是课堂上的40分钟,一定要好好珍惜,脑子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转”,这可以说是高考成功的重要法宝。关键点3:题海大战不如“跟着老师走”。一般来说,高三的老师对于高考考纲的理解、重点难点的把握,肯定比同学更有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计划最好按照老师的复习进度来制订: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项复习任务、包括作业和习题,关注老师的要求,记住老师所提醒的一些常犯错误。关键点4:强化强项、弥补弱项。高考的形式是3+1+综合,也就是说高考中的每门课目都一样重要。对于每位同学来说,个体的学习是有差异的,如有些文科生的数学比较弱,理科生的英语比较差等等。因此,按照高考考纲的3:7的难易分布,对于全体考生而言,特别是自己比较弱势的科目,关键的70%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抓牢”,而不要片面追求难题偏题。关键点5:建议考生要准备4本“纠错本”。即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相关学科。把每次考试特别是重要考试(模拟考、校际联考)的错题做一个汇总。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重做一次,力求正确无误。而在高考前几天,“纠错本”更是能让考生温故而知新 高三第七次班会 ‎-----如何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中学生而言,高三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在短短的一年中,不仅优化思维,发展能力,要将知识系统化,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有位高考状元说:“高三是一个苦难的天堂”。然而,历经苦难后能不能抵达天堂,则有一个心理调适和复习策略的问题。关于如何提高高三复习效率,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激发潜能,天道酬勤 对高三的同学们而言,充分认识高三的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有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此外,同学们还应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包括品质和学业),接纳自己,赏识自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对高三的学习充满信心。青少年时期,人的可塑性非常大,只要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理想不懈地奋斗,发掘潜能,一年的时间可以从很大程度改变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 高考是一种选择动机很强的考试,所以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可以说每一位进高三的中学生都期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但最终的结果注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勤奋,正如古天文学家张衡所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因此在高三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同学们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测验,都必须认真地对待,做好笔记,订正错误,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每一次归纳总结,每一次分析推理,每一次冥思苦想,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培养,自身素质都会得以提高。‎ 二、把握主干,建立网络 华罗庚说“我们要将书越读越薄”,意思是只有抓住书中问题的主干和脉络,才能对全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统览全局,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经过高一、高二两年分章分节一点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高三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 ‎1、建立知识网络首先立足于章节或单元知识。各章节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结构,同一章节的知识联系相对而言更紧密一些,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应在弄清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本章节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本章节的知识网络。‎ ‎2、在形成章节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形成跨越章节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科内某些板块知识的网络结构。当我们复习了多个章节或第一轮复习结束的时候,就可以将书中多个章节整合为一个板块,这一板块可以以某个物理量,也可以以某一重要规律作为纽带进行联系。‎ ‎3、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贯穿全部内容的规律、技巧和方法上的联系。随着同学们对复习内容的深入理解,逐步掌握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这些联系,形成学科思维,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三、注重基础,发展能力 ‎1、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构建科学素质的砖瓦,脱离基础知识奢谈发展能力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任何时候需要,都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出来。‎ ‎2、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具体体现,在总复习中的重要地位是其它任何资料无法替代的。复习的过程中,建议同学们按照复习的进度,认真阅读教材,全面准确地把握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解,结合复习资料,通过阅读和适当的练习,对概念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概念不清、规律理解困难的时候,要返回教材,认真阅读相关部分的叙述,反复揣摸,解决遇到的困难。‎ ‎3、注意拓展延伸,培养学科思维能力。根据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 “能力立意”转换的特点。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各个学科考查的能力有共同的,也有这一学科特有的。例如高考物理主要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中,前三种能力是各个学科所共有的,而后面两种能力则主要体现在物理学科上,不管是共有的还是特有的能力都会贯穿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作为物理学科来讲,它更强调物理过程和状态的分析,更强调物理状态存在和变化的原因,以及过程中研究对象遵从的物理规律。因此,复习中首先要对问题本身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做细致入微的分析,弄清初始状态以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同时判断研究对象在各个过程中的特点和遵从的规律。此外还要将问题拓展延伸,推广到与本问题知识点相似、思维特点相似或相反的问题,然后归纳总结解答这些相似或相反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起解决问题的学科思维。‎ 四、关注热点,联系实际 中学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密切相关。注重考查知识的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尤其在综合学科的考试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它需要同学们从题干的大段文字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建立合理的模型,然后分析模型。它的难点在于建立合理的模型,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迁移推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类题目往往得分率不理想,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复习中适当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关注身边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评价各种现象,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此外总结归纳老师讲课时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在平常的训练中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调整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特别对同学们今后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1、善于调整心态。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不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身心倦怠,刚进入高三时信心十足、精神饱满的状态逐渐消散,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同学们注意调节身心,安排时间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张弛有度。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进行复习,肯定自己的进步,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去。‎ ‎2、善纳人言,主动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在高三复习中,难免会遇到生活、思想、学习上的困难,同学们应该敞开心扉将你的烦恼告诉你的父母或你所亲近的老师。作为长辈,他们有较丰富的人生经历,会力尽所能地帮助你,打开你的症结,他们的鼓励和关爱会使你愁云尽散,获得前进的动力。此外,还要多和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谈谈自己的理想,也可以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理越辨越明,同学的一席话可能会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通过讨论,可能会发现问题的多个侧面,对于知识拓展、延伸极有好处。‎ 六、做到日清、周总、月结 高三的迎考复习阶段,学习重点应放在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综合能力上。因此,复习过程中应做到“日清”、“周总”、“月结”。‎ ‎ 1、“日清”就是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做到“三不”——“不等”、“不靠”、“不拖”,严格按教学进度复习。利用晚自习这一两个小时,把当天各科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梳理一遍,看还有哪些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赶紧利用睡前时间补上。最后合上书,回忆一天所复习的基本知识内容的重点、难点,回顾与之相关的典型例题、习题,增强记忆效果。如果有的知识点回忆不起来,要利用第二天早晨起床后的一段时间翻看教材恢复记忆。不看书,仅通过想像就能够回忆起来的知识,才是真正记忆牢固了的知识。‎ ‎ 2、“周总”就是利用周日自习时间,把一周内复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把典型习题分类整理,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也要把一周来落下的学习任务补上。建议同学们采取“知识强化记忆”的方法:看着课本目录回忆基本知识,确实想不起来的内容可以翻看课本,重新记忆。‎ ‎ 3、“月结”是对自己每月学习情况的总结和反思。学校会一个月安排一次考试,检测一个月的教学情况。因此,考试后,同学们要认真总结和存在的问题。对一个月来的学习要进行“查缺补漏”,属于反思这一个月的学习情况,找出阶段学习和考试技能方面知识没有掌握牢固的,要制定计划,再“回头看”;属于考试技能技巧的要汲取教训,防止下一次重蹈覆辙。考试技能技巧的培养要从平时做起,而不能仅靠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训练。‎ ‎ 另外,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复习,建议同学们除了在学校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表复习外,自己还要制定一个合理利用课外时间的计划表,以提高对零星时间的利用率。‎ 高三第八次班会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策略 数学复习,面广量大,不少学生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一、回归课本,注重基础,重视预习 ‎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自已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    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  高三的课只有两种形式:复习课和评讲课,到高三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已的思考,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例习题的解答过程留在课后去完成,每记的地方留点空余的地方,以备自已的感悟。‎ ‎    三、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5、情景设计看不懂。6、不熟练,时间不够。7、粗心,或算错。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自查,建立一份个人补差档案。通过边查边改,重复犯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同时,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 ‎    四、做好每一章知识的系统总结 ‎    1、做好每一天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我们可以简记为“一分钟的回忆法”。‎ ‎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 ‎    五、适量训练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 ‎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1、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目,应该规范地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2、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要对做过了典型题目有一定的体会和变通,即按“学、练、思、结”程序对待典型的问题,这样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4、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5、独立思考是数学的灵魂,遇到不懂或困难的问题时,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轻易问人,不要一遇到不会的东西就马上去问别人,自己不动脑子,专门依赖别人,而是要自己先认真地思考一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难,经过很大的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请教时,不要把问题问得太透。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而且也更重要。‎ ‎    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 ‎   ‎ ‎ 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自己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学生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    七、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分类 ‎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可如下分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    消除遗憾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等。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每一块上演算一道题,有序排列便于回头查找。 “抄写之错”,可以用检查程序予以解决。“表达之错”,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作业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的内容。这表明你的数学基础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你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当然数学的学习要有一定题量的积累,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水平。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力争有为在高三复习的第一轮中,不要做太难的题和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因为综合题大多是由几道基础题组成的,只有夯实了基础,做熟了基础题目,掌握了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题才能迎刃而解。在高三复习时间较紧的情况下,第一阶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平时考试和老师留的经过筛选的题目要会做,要做好。‎ ‎    八、以考学考,提高应试技能 ‎    (一)“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    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    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    3.先同后异,就是说,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    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    5.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    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    (二)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   ‎ ‎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   (三)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14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    (四)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Tesoon.com ‎ 天星版权 天·星om 权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tesoon 天·星om 权 天·星om 权 Tesoon.com ‎ 天星版权 tesoon tesoon tesoon 天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