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

全国卷中那些不正经的高考题 ‎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 不正经的理由: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出题方向,讲课正讲,出题反出。我们讲三角洲是怎么行成的,高考题就偏考刚果河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这样更能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答案要点】(36分)‎ ‎(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不正经的理由:这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课本讲普遍规律,出题考特殊规律。我们讲沙丘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是风力沉积形成的,高考题在考过一次这样之后(还记着那个等高线地形图的沙丘选择题吗),觉得没意思了,就开始不正经,考湿润地区河边的沙丘。好吧,题是你出的,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今年考了,明年还接着考错那湖的沙丘,你综合题考了,选择题还考雅鲁藏布江畔的佛掌沙丘。有本事你今年接着考啊,哈哈。‎ ‎【答案要点】(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作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不正经的理由:这个跟第一个题的不正经属于一样的不正经,都是课堂上讲有什么,他偏偏考没什么。我们讲温带大陆架渔业资源丰富,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陆架是河流的入海口,营养物质丰富,人为财死,鱼为食亡,河流入海口鱼就多,可这次他又偏偏问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少的原因,难道是让北极熊给吃了?‎ ‎【答案要点】(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 ‎(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表1:‎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 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 裁弯取直,‎ 消除河道分汊。‎ ‎①                       、‎ ‎                       ‎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 整治河谷滩地等。‎ ‎②                  、     ‎ ‎              、          ‎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 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 不正经的理由:还记着荆江段的裁弯取直不?我们都在讲裁弯取直,治理洪涝,在讲修建大坝,防治洪涝,怎么罗讷河就在恢复弯曲河道,而且还要拆除水坝呢?资本主义还关心不关心人民的疾苦,想让人民群众在大河之下成为鱼虾吗?怪不得新闻联播天天播报他们游行示威呢。‎ ‎【答案要点】(24分)‎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 (防洪)(注:填写顺序不分先后)‎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12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6分)‎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6分)‎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2分)‎ ‎ 不正经的理由:沿海地区的优势是什么?港湾众多,这是背很多地区的发展会记到的,这里偏偏还要修沿海运河,而且今年不正经就算了,明年还继续不正经,开始修沿海铁路?你们还修沿海公路、沿海高铁不?‎ ‎【答案要点】 (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不正经的理由:又是一个考“没”的,河上很少有桥,以后我们教材是不是也要改一下,改成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 ‎【答案要点】(22分)(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不正经的理由:这个题说起来都是泪啊,这不是不正经,这是假正经啊,这就跟那个在高处看地球上的经纬线一样啊。不说也罢了。‎ ‎【答案要点】(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3)冬季。(2分)‎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