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本高考历史(第四单元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轮提高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人教版本高考历史(第四单元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轮提高题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20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技能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 观点评价题 观点评价题命题形式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提供一段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第二种是试题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辨析论证;第三种是将史学界有关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不同观点列举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并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对于第一、二种情况,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是什么,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其正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对于第三种情况,主要办法和前两种情况类似,特别要注意的是,组织史实进行论证时,一定要紧密结合你所选择的观点。‎ 解答此类型题目,要特别注意评价、评述历史事件的原则与方法。坚持的原则主要有:‎ ‎(1)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 ‎(2)历史的评价而非道德的评价。‎ ‎(3)坚持阶级分析的原则。‎ ‎(4)坚持客观效果第一、主观动机第二的原则。‎ 由此衍生出评价类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一分为二评价法、分阶段评价法、主客观评价法。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洋务运动、评价三民主义可采用一分为二评价法;对小农经济影响的评价分封建社会前期和封建社会后期就是典型的分阶段评价法;等等。‎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形成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答案] B ‎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及同1952年对比情况(如下表)‎ ‎ 年份和增长率 项目        ‎ ‎1952‎ ‎1957‎ 增长率%‎ 原煤(万吨)‎ ‎6 649‎ ‎13 000‎ ‎96‎ 发电量(亿度)‎ ‎72.6‎ ‎193‎ ‎166‎ 原油(万吨)‎ ‎43.6‎ ‎146‎ ‎235‎ 钢(万吨)‎ ‎135‎ ‎535‎ ‎296‎ 生铁(万吨)‎ ‎193‎ ‎594‎ ‎208‎ 布(亿吨)‎ ‎38.3‎ ‎50.5‎ ‎32‎ 纱(万吨)‎ ‎65.6‎ ‎84.4‎ ‎28‎ 粮(万吨)‎ ‎16 392‎ ‎19 505‎ ‎19‎ 棉(万吨)‎ ‎130.4‎ ‎104‎ ‎20‎ 油料(万吨)‎ ‎419.3‎ ‎419.6‎ ‎0.07‎ 猪羊牛肉(万吨)‎ ‎338.5‎ ‎398.5‎ ‎17.7‎ 对此表内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五”期间主要工农业产量均有所增加 B.经济建设学习了苏联的经验 C.“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了重工业 D.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均衡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表所给数据中可以看出,1952~1957年之间工农业产值都有增长,特别是重工业明显突出,轻工业、农业相对较慢,并不是均衡发展,这明显是学习了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答案] D 跟 踪 体 验 ‎1.(2013·山东文综·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 D.人民公社 ‎[答案] D ‎[解析] 可以说本题四个选项都属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严格说来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前,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所以只有人民公社符合“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并且“人民公社”和苏联的“集体农庄”的形式极为类似,二者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都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故选D项。‎ ‎2.(2013·重庆·9)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1957年~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图表数据的形式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从1958年开始增长迅速,而农业则逐年下降;而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远远大于轻工业产值;总之,该时期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D项首先排除;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项不符;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C项不符合该图表的时间范围。故选A项。‎ ‎3.(2013·江苏历史·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大跃进典型现象包括农业上大放高产卫星和工业上大炼钢铁,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4.(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史料联系历史背景辨别历史问题的能力。1958年,我国在经济上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下严重的“左”倾错误,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和影响,中美关系从建国开始一直处于敌对状态,1958年并未发生“急剧变化”,中苏关系在50年代末严重恶化,A、B、C三项均不合史实,容易排除。‎ ‎5.(2012·浙江文综·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答案] C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多消灭一个敌人”“大批军锹、军镐、副油箱”,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为了战场上的需要加紧生产,生产积极性很高。排除A、B、D项,选C项。‎ ‎6.(2012·天津文综·4)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综合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7.(2012·海南历史·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答案] A ‎[解析] 注意“1960年”这一时间信息。1959~1961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商品极其短缺,材料中规定有利于节约商品供应市场,故选A项。B、C、D三项与1960年的时代背景不符。‎ ‎8.(2012·海南历史·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答案] A ‎[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与这一地区靠近苏联有一定关系,故选A项;易错选C项,在1953年抗美援朝已经结束;B、D两项不成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