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项复习学案2
第二讲 碳族元素(两课时) 一、考试说明: 1、了解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的关系; 2、了解常见非金属C、Si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二、感悟高考: 1、(09年海南化学·7)用足量的CO还原13.7 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PbO B.Pb2O3 C.Pb3O4 D.PbO2 2、(08年江苏化学·13)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感悟高考: 三、教学设计: (一)碳族元素 1、名称: 符号: 2、 位置 相同点 不同点 结构 半径: 轨道排布式: 性质 化合价: 金属性、非金属性: 3、相似性和递变性: (1)密度依次: (2)熔点、沸点: (3)氢化物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 4、特殊性: (1)各类单质形成的晶体: (2)碳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3)有关价态:通常+4价稳定,而Pb 价稳定的,如:CO,SnCl2等具有 性,而PbO2具有较强的 性,通常+2价有还原性,+4价有氧化性。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的问题: 锡、铅两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4价,其中+2价锡元素和+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均为是不稳定的,+2价锡离子有强还原性,+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有强氧化性。例如: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PbO2的氧化性比Cl2氧化性强。 (1)写出上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气跟锡共热: 。 ②氯气跟铅共热: 。 ③二氧化铅跟浓盐酸共热: 。 (2)能说明Sn2+还原性比Fe2+还原性强的离子方程式是 。 (二)碳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1、碳的同素异形体包括 (原子晶体) (混合型晶体) (分子晶体)以及无定形碳等,同时分析其构型。 2、碳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 b.还原性 例2、在元素周期表中,下列有关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自上而下元素单质颜色逐渐变浅 D.自上而下元素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 3、CO与CO2的性质: C与CO以还原性为主,CO2有氧化性与酸性氧化物通性。 CO2 CO 电子式 \ 制法 工业: 实验室: \ 氧化物类型 化学性质 例3、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A.CaCl2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Na2CO3溶液 D.Na2SiO3溶液 (三)碳酸、碳酸盐及酸式碳酸盐 (1)碳酸(H2CO3),不稳定,一般在方程式中写作CO2和H2O,二元弱酸。 (2)热稳定性:正盐>酸式盐>酸,例如:Ca(HCO3)2CaCO3↓+CO2↑+H2O 2NaHCO3Na2CO3+CO2↑+H2O,而Na2CO3强热也难分解。Ca(HCO3)2在溶液中可以分解,而NaHCO3在溶液中稳定,加热固体可以分解。 (3)溶解性:第ⅡA族碳酸的正盐小于酸式盐,而第ⅠA族的正盐大于酸式盐。 例如:S(CaCO3)<S[Ca(HCO3)2]; S(Na2CO3)>S(NaHCO3) (4)正盐与酸式盐可以相互转化: COHCO 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CO与HCO离子? 例4: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 C6H5ONa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教学反思】 第二讲 碳族元素(课时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第 1、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是否为大气污染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是①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③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④除二氧化碳外,甲烷、一氧化二氮也是温室气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铅是碳族元素之一,其价态的稳定性明显不同于同族其它元素,由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是 A.铅与过量的氯气化合生成稳定的PbCl4 B.PbO2溶于浓盐酸生成PbCl2、Cl2和H2O C.PbCl2溶液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保存时常加少量金属铅 D.铅、铜均可溶于稀硝酸,且生成产物都为最高价硝酸盐 3、在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Na+)>c(HCO3-)>c(CO32-)>c(OH-)>c(H+) B.c(Na+)=c(HCO3-)+c(CO32-) C.c(Na+)+c(H+)=c(HCO3-)+2c(CO32-)+c(OH-) D.c(H+)=2c(CO32-)+c(OH-) 4、PbO2微热时会分解成PbO和O2,PbO是一种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酸的黄色物质。把适量的黑褐色的PbO2粉末投入热水中,一边搅拌,一边通入SO2气体,结果得到白色不溶物。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bO2具有氧化性 B.白色不溶物为PbSO3 C.白色不溶物为PbSO4 D.白色不溶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5、有一碱性溶液250mL,它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若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的挥发性气体用Ba(OH)2溶液吸收,可得14.775g白色沉淀,另取同样体积的该碱性溶液,恰能使浓度为0.625mol/L的NaOH溶液 100mL完全反应,该碱溶液的可能组成为 A.NaOH、Na2CO3 B.NaHCO3和Na2CO3 C.只含NaHCO3 D.只含Na2CO3 6、对于IV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Si、C、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4和+2 7、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8、把9.2gNa和4.2gSi同时投入适量的水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 A.2.8L B.5.6L C.11.2L D.22.4L 9、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等非氧化物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下进行,在合成它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A.通入足量氧气 B.避免与氧气接触 C.通入少量氯气 D.通入少量氧气 ★10、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的溶解)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 C.2)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课本上叙述:“……碳、硅、锗、锡的+4价化合物是稳定的.而铅的+2价化合物是稳定的。” 据此判断: (1)锡的+2价化合物(如SnCl2)应具有较强的(填“氧化”或“还原”.下同) 性,铅的+4价化合物应具有较强的 性。PbO2与浓盐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我国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俗称铅丹。在一定条件下铅丹(用X表示)与硝酸能发生如下反应:X+4HNO3PbO2+2Pb(NO3)2+2H2O。铅丹的化学式是 ,此铅丹中铅的化合价是 。由此反应可推测PbO是(填“酸”或“碱”,下同) 性氧化物,PbO2是 性氧化物。 ⑶砷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跟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亚砷酸钠(Na3AsO3)、碘单质和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是 。 12、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业发展。 (1)在常压下,-78℃ 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某学生买回一盒冰淇淋月饼,盒里有很多作为致冷剂的碎干冰。下列关于干冰处理的正确做法是 (A)将干冰放入冰箱 (B)让干冰在通风处自然升华 (C)直接将干冰倒入下水道 (D)用手取干冰扔入废物箱 (2)在采煤工业上,把干冰与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能增强爆炸威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防止火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传统催化剂,使二氧化碳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可以生成塑料,但反应时间长。目前诞生的纳米级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表面积,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使用这种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因为它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实现100%的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B A C D E 碱石灰 样品 空气 b a 弹簧夹 ⑴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⑶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 ⑷若样品质量为 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