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09—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2年高考 .(2012北京卷∙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答案:C .(2012北京卷∙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的现象 A 淀粉KI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变化 C AlCl3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氨水 红纸条褪色 答案:A .(2012福建∙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答案:B .(2012山东∙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 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B .(2012山东∙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答案:D .(2012上海∙4)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 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 B. 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 答案:C .(2012上海∙5)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Pb(NO3)2溶液 B. Na2S溶液 C.CuSO4溶液 D.H2SO3溶液 答案:B .(2012上海∙13)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 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该反应采用450-500℃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 答案:A .(2012上海∙15)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己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 > Cl- 答案:D .(2012上海∙16)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答案:B .(2012四川∙28)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制取氨气 装有足量干燥剂 的 干 燥 管 装有氧化铜 的硬质玻管 装有足量浓硫酸 的洗气瓶 测定生成 氨气的体积 实验中,先用制的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下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有空隔板 A B C D a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g、生成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m4g、生成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硫酸、硫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 乙小组 ② 浓氨水、氢氧化钠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 。 (4)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5)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氨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 。 答案:⑴圆底烧瓶(2分) ⑵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事关,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3分) ⑶①(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2分) ②B(2分) ③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ONH3·H2ONH4++OH-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2分) ⑷5V1:7(m1-m2) (2分) ⑸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氨的含量偏高(2分) 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2分) .(2012天津∙3)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12津)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 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和FeCl2和FeCl3 答案:C .(2012新课标∙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被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答案:A .(2012浙江∙1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 2Fe(OH)3 + 2KI;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 答案:A 2011年高考 .(2011江苏高考∙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答案:A .(2011江苏高考∙9)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2011山东高考∙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答案:A .(2011海南)“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答案:AD .(2011上海∙6)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答案:A .(2011上海∙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 Ba(OH)2 B. Ba(NO3)2 C. Na2S D. BaCl2 答案:D .(201上海∙17)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 B.1.5 mol/L C.0.18 mol/L D.0.24mol/L 答案:B .2011浙高考∙26)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氧化性:IO3->Fe3+>I2; 还原性:S2O32->I-; 3I2+6OH-IO3-+5I-+3H2O; KI+I2KI3 ⑴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⑷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Fe(SCN)3 ②IO3-+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O2+4I-+2H2O=2I2+4KOH 否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3)AC (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KSCN溶于,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 .(2011福建高考∙23)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⑴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⑵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⑶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 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⑷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Na2SO3 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1 5 V1 35 25 实验2 5 5 40 25 实验3 5 5 V2 0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V2=___________mL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⑸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⑹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 === □Ce(OH)4↓+□_______ 答案:(1); (2)20; (3); (4)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 (5)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6)2Ce3++H2O2+6H2O=== 2Ce(OH)4↓+6H+。 2010年高考 .(2010全国Ⅱ∙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答案:C .(2010全国卷I∙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1:2 B.2:3 C.3:1 D.5:3 答案:C .(2010福建卷∙9)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答案:C .(2010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答案:A .(2010上海卷∙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答案:B .(2010重庆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B.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 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 答案:C .(2010上海卷∙18)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答案:B .(2010广东理综卷∙33)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⑴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 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 ⑶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答案: (1) Na2SO3+H2O (2) Na2SO3 (3) ①SO32-、ClO-都存在 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ClO-,否则无 步骤3: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 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SO32-,否则无 .(2010山东卷∙30)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 ]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 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 ,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f装置D的作用是_____,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 答案:(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证明有SO2。 (2)d e b c;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⑶铁粉 过滤 ⑷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低 .(2010上海卷∙23)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硅酸镁(Mg2Si3O8∙nH2O)等化合物。 ⑴三硅酸镁的氧化物形式为 ,某元素与镁元素不同周期但在相邻一族,且性质和镁元素十分相似,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⑵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⑶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镁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 (填“大”或“小”),该元素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Al2O3、MgO和SiO2都可以制耐火材料,其原因是 。 a.Al2O3、MgO和SiO2都不溶于水 b.Al2O3、MgO和SiO2都是白色固体 c.Al2O3、MgO和SiO2都是氧化物 d.Al2O3、MgO和SiO2都有很高的熔点 答案:1)2MgO∙3SiO∙nH2O、1s22s1;2)13、5;3)大、Al(OH)3+OH-→AlO2-+2H2O;4)ad。 .(09年安徽理综·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答案:B .(09年福建理综·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硅 B.硫 C.铜 D.铁 答案:B .(09年广东理基·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答案:B .(09年广东理基·2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09年广东理基·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答案:C .(09年广东理基·36)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O和O2 B.HCI和NH3 C.H2和CO D.SO2和CO2 答案:D .(09年江苏化学·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3 Al(OH)3 B HNO3 NO NO2 C Si SiO2 H2SiO3 D CH2=CH2 CH3CH2OH CH3CHO 答案:B .(09年宁夏理综·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 答案:A .(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若35 17Cl、37 17若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 C .(09年山东理综·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答案:A .(09年广东文基·6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答案: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