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0-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刘贵华
2010-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纳雍一中物理组:刘贵华 全国新课标卷是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题,全国新课标卷理综总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是理科综合中所占分数最高的科目。 一、选择题(8题,共48分) 题号 10 11 12 14 电学物理学史 右手安培定则 惯性 15 胡克定律 匀变速运动 平抛运动 16 v-t图象 机械能 物体平衡、动态分析 17 电场中的轨迹 交流电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18 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 安培力、匀变速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9 直流电路电源的效率 开普定律 电磁感应 20 开普定律 电场、电场力 电磁感应、安培力 21 电磁感应中电势高低的判定 a-t图象 万有引力与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题(2题,15分) 题号 10 11 12 2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安培表内阻 螺旋测微器 23 热敏电阻测量(连线作图计算) 测匀变速运动加速度 电路连接、安培力与力的平衡 三、计算题(2题、共32分) 题号 10 11 12 24 直线运动、纯运动学 直线运动、纯运动学 力的平衡、临界状态分析、数学知识 2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临界轨迹 几何运算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梯度明显不难而繁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四、选修题(1题、2小题、共15分) 题号 10 11 12 33(1) 晶体和非晶体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热力学定律 33(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 34(1) 几何光学、光的折射 振动与波动 振动与波动 34(2) 振动与波动 几何光学、光的折射、折射率 几何光学、光的全反射 35(1) 能级跃迁 光电效应 核反应、核能 35(2) 牛顿运动定律、直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二、 理综物理各模块分值分布: 年份 模块 必考模块 选考模块 必修1 必修2 选修3--1 选修3--2 任选一题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2012 14,16,24, 15,21 12 18,22,23,25 17,19,20 26 39 18 33(3--3)34(3--4)35(3--5) 15 2011 15,21,23,24 35 16,19 12 14,18,20 22,25 42 17 6 33(3--3)34(3--4)35(3--5) 15 2010 15,16,18,24 32 20,22 10 14,17,19, 23,25 47 21 6 33(3--3)34(3--4)35(3--5) 15 从以上模块分值分布上看,三年来稳中有变,各模块所占总分百分比如下表: 选修3--1 选修3--2 选考模块 35.5% 31.8 % 16.4 % 38.1 % 5.5 % 13.6 % 42.7 % 5.5 % 13.6 % 40.9 % 5.5 % 13.6 % 42.7 % 10.9 % 13.6 % 45.5 % 10.9 % 13.6 % 2013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物理 Ⅰ、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3-3。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见表2和表3。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实验省区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3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1: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物理1 质点的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物理2 机械能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3-1 电场 电路 磁场 3-2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光 相对论 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2-2 力与机械 热与热机 表2: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力学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质点的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Ⅰ Ⅱ Ⅱ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Ⅱ Ⅱ Ⅰ Ⅱ Ⅰ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 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Ⅱ Ⅱ Ⅱ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Ⅱ Ⅱ Ⅰ Ⅰ 电学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静电现象的解释 点电荷 库仑定律 静电场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电场线 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Ⅱ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 常见电容器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Ⅱ Ⅰ Ⅰ Ⅰ 电路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阻的串、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Ⅱ Ⅰ Ⅰ Ⅱ Ⅱ Ⅰ 磁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涡流 Ⅰ Ⅰ Ⅱ Ⅱ Ⅰ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Ⅰ Ⅰ Ⅰ Ⅰ 单位制和实验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单位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 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表3: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模块3-3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Ⅰ Ⅰ Ⅰ Ⅰ 定性了解 固体、液体与气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 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 相对湿度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Ⅰ Ⅰ Ⅰ 单位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 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要求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模块3-4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单摆、周期公式 受迫振动和共振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 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 Ⅰ Ⅰ Ⅰ 电磁波谱 光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全反射、光导纤维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Ⅱ Ⅰ Ⅰ Ⅰ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Ⅰ Ⅰ Ⅰ 实验 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013新课标高考物理总复习备考方案 2013年是我省使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第一次高考,如何复习,怎样做才能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课程物理高考分析 1.纵观几个地方的新课程高考试卷 从已经使用各种版本新课标教材省份的高考试卷来看,它们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①考试内容的变化。 必修1、必修2、必选3-1、选修3-2----必考内容 选修3-3、3-4、3-5---三选一(三个题中选做一个) ② 试卷结构----理化生拼盘综合。其中物理必考部分分选择、实验、计算,选考部分是填充与计算的组合。 近年来全国新课标高考题:选择题(单选、多选混在一起)、实验题、计算题、选做题(三道题只选做一道题);所以明年的甘肃高考物理部分应该也会采用此种题型,一则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二则体现了高考考试说明的各项基本要求,既保持连续性,又稳中有变,避免造成大面积的学生不适应。 2.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特点 从使用各种版本新课标教材省份的高考考题内容来看,它们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①突出“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 ②实验题:一般有2题,在原有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实验设计,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分析及如何减小误差),数据处理(特别要求学生能用图像处理问题)。 ③计算题题量减小(一般3题),知识集中,难度中等偏上,最后一道题数学要求较高。 ④选做题相对较为简单,考查内容更加明确。 ⑤题目的背景材料与生活、生产、科学技术联系更加紧密。 二、高考复习策略 1.了解新高考知识要求,抓住重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物理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热学我省已不作考试内容,增加了“相对论、传感器、逻辑电路、及新增的实验”,教材上还介绍了许多新仪器的使用,因此对于不考的内容我们要敢于放弃,对新增内容要引起高度重视(包括教材后面的阅读部分)。复习的重点放在必修1、必修2、必选3-1与选修3-2及实验,要加大对“力学、电流、电场、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复习力度,弱化其它知识内容;突出主干,特别是力学部分的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电学部分的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在这些重点知识上一定要多下功夫,不能平均用力。 对于实验,我们一方面要重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复习,另一方面更应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实验设计是实验题的核心、高考的热点,此类考题一般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所以复习时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迁移,通过对课本中的实验做一些合理的变通,补充一些模仿性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对于选修3—3、3—4不必做过深的拓展,考查难度应该会降低。另外每一章内容也有轻重之分,对只需学生了解、或高考不是重点的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就行,不要过分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譬如物体直线运动部分其重点我们要把握准:①速度的测量(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光电门测量、多普勒效应测量),②用各种方法对变速运动的研究,③函数图象对运动的描述,④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研究,⑤追击问题的研究方法等。 2.做好总体复习计划方案,把握好复习进度,克服工作的随意性 复习时间要合理分配,7月30号—-2013年3月初(其间包括春节放假)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强化基础与主干,建立知识网络; 3月初----5月初(7周)方法与能力专题讲座及题型训练:巩固提高,进行专题突破;进行题型归类,解题方法适应性训练;5月中旬----6月1号综合模拟练习:查缺补漏,全面提升。 3.抓住课堂,追求复习的实效性 加强基础靠天天强调只是其中一面,真正要落实见效还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一方面思想要统一,另一方面行动上要抓住几个主要环节,作为老师我们尤其要抓住课堂这个中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为此我们建议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①发挥集体智慧。 每一章复习开始时,与高三年级的物理教师集中讨论,确定每节课的重点、难点,透析每个知识点,全面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 ②做好典例评析。 剖析经典例题,做好延伸拓展,在例题的选取、处理中引导学生完成对基础的回顾,进一步加强、巩固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应用。一定不搞偏题、怪题,避免就题讲题,从根本上改变“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训练方法,精挑细选复习题,充分发挥复习题的功效,充分挖掘例题中的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变化点,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发学生的思维,做到“学”有新“思”,“思”有新“得”,“练”有新“获”。 ③注重阶段总结,重视学习情况的反馈。 每复习完一单元,要进行一次考试,测试题也以基础题为主,测试后及时批阅,搞好试卷分析,做好错题统计,从而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及时补上,让学生不留一个知识死角,不留一个知识漏洞,真正将各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④克服重资料,轻教材的倾向。 在开始复习阶段我们应把高三物理复习的整体思想和方法告诉学生,使老师与学生能更好地配合,明确复习的重点,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在课本中落实各个考点,挖掘课本中的知识内涵,重温公式、定理的推导,切忌脱离教材,过分依赖复习资料。 总之,高三物理复习必须要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地合理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四、教学时间安排: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时间安排 序号 内容 时间安排 1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8月1日—8月19日 2 相互作用 8月20日—9月9日 3 牛顿运动定律 9月10日—9月23日 4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9月24日—10月7日 5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0月8日—10月21日 6 静电场 10月22日—11月4日 7 磁场 11月5日—11月18日 8 恒定电流 11月19日—12月2日 9 电磁感应现象、交流电 12月3日—12月16日 10 传感器 12月17日—12月30日 期末拉练 12月31日—1月6日 11 选修3-3 2月14日—2月21日 12 选修3-4 2月22日—3月7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