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策略体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必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策略体会

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策略·体会 ‎ 孔老夫子在《礼记@中庸》中告诫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国领袖毛泽东也强调“既然有目标就要有明确的计划,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这都说明为了高考这个目标,一个合适的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高三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向各位专家、老师作个汇报。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2009学年高三一轮复习计划(我们凭什么来制定这样一个计划?)‎ ‎(一)我们制定一轮复习计划的依据 ‎1.理论依据——根本依据:《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浙江省2009年考试说明》静待2010年的说明、《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7年版。‎ 过去的09年高考复习,是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年新教材,第一年浙江省自主命题)。可以说我们的复习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的。但不管怎样,这些就是我们的“纲”,是这一届高三复习计划与复习教学的根本依据。‎ ‎2.专家建议——重要参考 ‎(1)09年浙江省考高文综历史反映的趋势(2009年第7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的两篇文章:朱可老师《2009年浙江卷历史试题的亮点与瑕疵》和浦江中学的王涛老师《浙江卷选择题:回归理性、贴近学生》:文章向我们一线教师揭示了浙江文综历史考查的趋势)即:‎ ‎ ‎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小计 基于教材的分值 ‎28分 ‎20分 ‎48分 基于材料的分值 ‎20分 ‎32分 ‎52分 ‎①返璞归真回归教材:如:17.中俄《尼布楚条约》……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分析:其中的选项②④直接来自《人物评说》P16 第1、2两行,这种考查基于教材,返璞归真,对学生来说是太有亲切感了。同样:我们的数据表格可以清晰的说明这个事实;‎ ‎②层次分明重视能力: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体现选拔性,就会尽量减少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分析与思考:如:15.《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分析:该题看似与教材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实际上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对数据图标的分析并结合必修2经济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等教材内容分析得出结论。‎ ‎③情景创新史观鲜明:如: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分析:呈现了一个1977年高考恢复的全新的情景,学生在做这道考题时身处高考考场,对这个情景感同身受。‎ 这些新高考反映出来的趋势,是我们制定计划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专家的建议:08年的‎12月20日与09年2月22日,浙大华家池连续举办了两次高考复习研讨会:省内知名专家给予我们高考复习以及时的指导,(朱可老师、朱海燕、戚金平、朱建国老师等)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给我们复习中的提供了重要借鉴,成为09年还处于摸索阶段的高三复习有了明确的思路。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在新一届高三的复习计划制定中仍是我们主要的参考。‎ ‎3.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计划制定的主要来源:经过暑期半个月的了解,我们的学生的情况大致如下: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待提高(我们有课堂实录,但部分学生……);部分历史概念(时间)有待理清(08年高考试题,有同学对“工业革命催生英国的文官制度”的理解居然是:工业革命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对外探索的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中国被西方殖民统治,中国古代的制度也被介绍到英国……‎ 时间全错了,因果关系不清、概念不明);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急需整合;解题思路、技巧等存有提高空间。高三复习,是教师引领下学生的复习,只有认识学情,才能制定更合乎实际的复习计划。‎ ‎(二)我们的高三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的一轮复习计划是服务于整个高三的复习,我们对高三的三轮复习是这样看的)‎ ‎1.对高三三轮复习的认识:09年8月中旬~2010年2月初是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在目标上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要求学生扎扎实实的抓好基础知识。主要特点是根据教材专题的体系,逐个进行适当的知识迁移与解题技巧、技能的渗透。2010年2月下旬~4月上旬是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打破教材的的编排体系的限制,重新整合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历史学习的运用能力,力求在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方面做到融会贯通。显著的特点是:打破教材的体系,重新整合知识。4月中旬~考前是三轮复习;第三轮复习的目的是查漏补缺、强化训练、适应考试。在强化综合、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强化训练基础上,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消化的时间。‎ ‎2.我们的高三一轮复习计划:(基于三轮复习不同的侧重与特点我们的一轮复习计划是……)‎ 时间 阶段 复习内容 备注 ‎09年8.10~8.24‎ 暑期活动(一轮计划制定与调试)‎ 必修Ⅰ(专题1~3)‎ ‎1B模块《改革回眸》与《文化遗产》复习以测试带复习 ‎09年9.1~11.11‎ 一轮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必修Ⅰ(专题4~9)与必修Ⅱ(专题1~5)‎ ‎09年9.15~2010年2.2‎ 一轮复习(准备杭州地区一模检测)‎ 必修Ⅱ(专题6~8)必修Ⅲ ‎2010年2月中下旬 二轮复习 ‎ ‎ 二、突破高三一轮复习——我们的策略(为了更好的完成一轮复习计划,实现复习的目标,我们打算这么去做,谈不上策略,只是我们努力的这么去做)‎ ‎(一)关爱学生——拉近师生距离:历史学科在学生眼中并不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同时,历史也一直被学生视为只要记记背背就可轻松搞定的学科,当然也有学生认为历史很是枯燥。作为历史老师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些。我们采取从笔谈到面谈,多形式的师生交流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利用好课堂实录。我们学校从上一届高三就引入课堂实录这一教学辅助措施,《课堂实录》中有学科阶段计划与目标,学生阶段自查、知识结构归纳、重难点、基本概念,典题精练与学习感悟等栏目。通过教师定期的检查与反馈,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计划的制定,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作业批改(老师把解题点拨或带有鼓励性话写在作业本上)、课前测试后的面批反馈(为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形成每一专题复习完毕之后会有一个课前测试就是我们俗称的“课前五分钟的默写” 。主要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而采取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不过关,学生就要来办公室“喝茶”,教师则利用机会加以辅导)、习题纠错时的交流等。通过这些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解决学生对我这门学科不重视,进而导致教师教学计划目标无法实现的问题。‎ ‎(二)优化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我们采取的第二个策略是……)‎ 我们以往的高三复习教学,往往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开展教学。即:1.导入——或以复习提问,既复习上了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又提示本节的复习内容;或者以一个话题引入以赢取学生的关注;2.教学内容的整理与重新讲解,教师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或者是像讲新课那样破析知识点;3.典型高考题的破解——选取几个高考题作为典型试题进行学法、解题方法的渗透;4.即时训练作业巩固——‎ 最后课堂小结,作业的巩固。一节课也就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知识的整理、学法的渗透,典型剖析、练习巩固,各个环节做到了完美。但我以为似乎少了学生的参与,教师讲的多了些。这一教学过程还是有优化与创新的余地。为了优化这一过程,我们正在尝试着这么操作。————————‎ 目标导学式的渐进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从“了解——理解——见解”的复习模式。‎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即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等。 “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 ‎ 了解这一步可以放手给学生去操作,但学生的了解,学生自主的去整理并不是完全的放羊。漫无边际的让学生去自学,我们尝试着做到课内课外的两个“给”。让学生去了解,先要给足学生“目标”。“目标”是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依据,我们采用方式一:课堂教学直接给出目标(如专题六第一二两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和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的民主政治),让学生在本节复习开始之前就明确学科指导意见上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即高考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有什么样的能力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怎样的目标,以及哪些是不做要求的等。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中课件展现的学习目标无法记下的不足。我们还尝试着,方法二:编制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展示专题六第一节学案,坚持在每一节复习课前都有学案,以便学生在课前即做好知识的了解与整理);为了更便于学生理解目标我们的策略三即:详解考纲,细化目标,把学科指导意见细化学生可以理解和操作的一个一个明确的知识点。‎ 第二个“给”是给学生以结构。由于我们的教材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历史知识,一些完整的历史事件被分割成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如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必修1、2、3与选修4人物评说四本教材均有侧重的呈现),这给学生完整、系统掌握历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的策略是,给学生“知识结构”。策略一:在课堂中用框架法要求学生去整理同一历史知识(如梭伦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的,改的怎么样等),用表格法去整理不同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如: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学生用表格法去整理一目了然,又结构清晰)。当然,学生有他的一些诸如学习自主性欠缺、自主整理的能力不足等缺点,那么老师还可以从两方面去尝试:一是课堂实录整理本节结构(出示图片:要求学生在课本中记下笔记,课后花15分钟时间去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结构,教师不定期的检查学生的落实情况);二是考纲详解明白整体结构(出示图片:今年上半年的萧山高考复习研讨会上我校吴金炉老师提到了对考纲的详解,我们也尝试着去完善并能够给学生也提供一份)‎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是历史学习的关键。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 给足学生思想与方法,如:外交关系的专题复习,就是从新旧中国几个外交片段出发,让学生归纳制约一国外交的四大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等,决定一国外交行动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实力,决定一国制定与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举动则是国家利益,……当然突破学生解题能弱等问题还需要系统的学法指导如:历史材料题的答题规范;材料题的一般解题技巧(出现图片)‎ ‎“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是历史学习目的。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 “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三、08学年高三复习体会与遗憾 ‎1.教学计划的编订与执行问题。(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与选修四改革回眸——复习时间的安排);‎ ‎2.1B模块的复习存在问题;‎ ‎3.学生的学法指导须加强。 ‎ ‎ 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