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学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学案 【高考目标导航】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终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基础知识梳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项能力。具体包括: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⑤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⑧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⑨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题型上看,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题型呈现三大类:以简答题为主要类型,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 从测试内容上看,①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文学类文本更重视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因为实用类文本涉及的材料以纪实为主,选取的较之文学作品更加丰富而繁杂,突出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概括中心的能力。②实用类文本在鉴赏评价方面,主要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实用类文本涉及人物可以分四类:潜心钻研的学问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大家,追求卓越的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体现时代精神、传承爱国情怀的人物。 【要点透析】 一、传记 (一)传记的文体知识 1.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2.基本特点 传记有史学性的,也有文学性的。一般说来,前者强调事实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在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虚构。二者虽然略有区别,但在写作上有着共同的要求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真实性。 传记的真实首先是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不排斥适当的艺术加工(如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借助于想象、联想等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及事物发展的逻辑,以达到更高的真实——艺术真实。 (2)艺术性。 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常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画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概括性。 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但一些小传(如“逸事”等)或试题中的传记节选文段,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因而传记一般要求选材精当,高度概括:一是对人物要有选择,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很有性格特点的人来写;二是对人物的事迹要有选择,选择能够概括人物一生特点的事迹,而不是面面俱到。 (4)通俗性。 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形式表达方面写得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多样化,如介绍传主的科学成就的,语言可以简明、平实、朴素;描述传主的多种才能与生活情趣的,语言可以生动活泼、文雅诙谐等,富于文学色彩。 (二)、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中所要表达的含意。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解题指津 1.解题原则 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则: (1)“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系,可以建立一个坐标系,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地求解。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 2.解题技巧 (1)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传记涉猎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间的年轮之中,组合在传主生命的转变之中。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命历程。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标志词,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2)把握传主形象。 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其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总之,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把传主彰显出来加以理解。 (3)把握文章结构。 这部分主要考查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B.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该考虑以下思路:a.将句子分层进行概括; b.找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析表现手法。 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可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B.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对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对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引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5)语言特色。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3.解题方法 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 中所处的位置。 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从其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二、新闻(访谈) (一)文体特点及作用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 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5. 人物访谈文体知识 “访谈”,即就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只针对某一特定的人、事、问题; ②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多是专家或知情者; ③形式多样,如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 ④访谈文章具有时效性、典型性,文章更加凝练,中心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 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吸引对方,唤起对方的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是提问者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结尾要作适当的总结。访谈虽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形式,但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二)理解重要语句含义 文中重要的句子,或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体现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或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含义……如果对这些把握不准,就不能准确理解整篇文章。因此,在阅读能力测试中,必然要考查准确把握句子含义的能力,尤其是把握关键句子含义的能力。 1.“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考点类型主要有: (1)把握文章重要语句准确含意,尤其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刻含意,题为句子的言外之意。 (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其中包括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只用了何种句式、什么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3)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某一重要语句的原因,即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 (4)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使之具体化。 2.解答理解重要句子含意这类题型常用的方法有: (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中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4)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三)筛选并整合信息 命题多从全文的角度切入,要求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整合,考查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分析综合能力。 提问方式有“概括……的原因”或“……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题步骤: 1.整体阅读,通盘把握。面对一个文本,不管出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通读全文,对文本作整体忍住,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而有很多时候,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就处在文本不起眼的地方,如果走马观花,贪图省事,不对文本作通盘的阅读审视,是很容易造成信息筛选时的疏漏的。 2.明确目的,探寻勾取。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看题目要求,然后带着这个具体的阅读目标,对文本进行再次阅读。再次阅读时,由于有了首次阅读的基础,就可以大胆的作出删汰的阅读处理,把注意力有意识地投放到与题目紧密相关的那些文字上面去。阅读时可以用笔在相关文字上作出标记,把需要提取的有关文字圈出来。 3.根据要求,整理呈现。需要提取的信息圈定后,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了。分解合并、概括完整,使语句有条理,词语表达明确化。 (四)结构安排与艺术手法 新闻结构使新闻作品的各个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它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许多新闻作品之所以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感染力,与其结构的精心安排有着很大关系。新闻结构是指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它包括新闻素材质检的内在联系、联系过程中的过渡与照应,以及新闻素材的取舍和详略安排等。 新闻作品的内容需要采取一定的艺术手法把它反映出来。成功的艺术手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思想内容,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新闻作品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新闻体裁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和方法。 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特征有哪些? 1.全面地反映新闻事实,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每一个新闻事实都是完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结构安排上必须考虑完整性要求,尽量全面地反映新闻事实,力争将新闻事实或局部的新闻事实表达完整。 2.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保持结构的严密性。 新闻结构的设置,都应客观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和内在联系,保持其固有的严密性。尽管结构设置中允许出现时序的颠倒和空间的跳跃,但这些变化之能事更有利于读者接受新闻信息,加深读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更好地体现新闻事实内部的必然联系,增强结构的严密性。 3.能动地反映新闻事实,保持结构的完美性。 结构设置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就可以对新闻事实作出正确的反映。但新闻作品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选择表达新闻事实的最佳结构,做到结构与内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完美统一,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 (五)探究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优秀的新闻作品反映现实,首先体现在反映人生价值、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等方面。要注意探究其新闻价值和新闻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另外,新闻反映的主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般常用“请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等方式进行提问。 解答此类题型应注意: 1.善于捕捉主要材料。无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还是时代精神,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我们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中心人物的精神实质的材料进行分析,只有抓住了这些主要的材料,所作的分析探讨才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2.善于分析提炼概括。这里的分析提炼概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捕捉到文本的主要材料后,要善于对占有的材料进行细密周到的分析,对其中蕴含的人生价值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行发掘和整理;另一方面是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提炼,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概括抽象出来。 3.善于做个性化解读。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新闻天天发生,视角有所不同”就是说相同的材料,因为我们的审视角度、分析方法的不同,就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来。所以,做此类探究性题目,就更需要具有个性色彩。 (六)探究疑难,提出见解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的意思,“文本中某些问题”则是探究的对象。“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这样的两层含义:一是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不因袭他人成说;二是提出的见解不要求就是最终的科学结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对文本某一内容进行探究,主要是对某一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辨析,探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从文本主旨出发,探究某一内容在文本中的意义;从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的特征出发,辨明这一内容和总体特征的关系;从文本其它内容与这一内容的关系着眼,探究其内在联系;从文本提及的其它因素考虑这一提法是否合理;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考查这一内容的合理性。这些都有利于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感悟高考真题】 一、(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梁宗岱①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地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孙唐②提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如。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文学可真,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可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蓬,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注】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 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19.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修辞手法和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释含有修辞的语句,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加以分析。是比喻,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还要在对全文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作者表达的情感或者表现的主旨,分析作答。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句子,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格; 第二步:将句子“还原”,分析句中是哪里使用、怎样使用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三步:答题格式化:形式(修辞格)+内容(如何运用的)+情感 答案:(1)夸张手法。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强健的体格。 (2)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擅长且喜欢辩论,辩论的技巧出众,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 20.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般要从具体的关于人物的描写入手,对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作者对环境的一些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具体性格特征。解答本题须结合本文④⑤⑥三段文字主要在作者的叙述和评价基础上作答。 答案:为人富有激情,尤其在辩论时更能显示雄辩的才华。随性洒脱,朗读起来气势磅礴,任由性情勃发。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一个字一个字计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译作品达到接近原著。 21.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的句子的能力。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 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解答此类题主要应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将思维指向句子的内部,对句子的内容进行理解和阐述。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答案:画线部分高度赞扬了梁宗岱先生仁爱生活、激情似火、热爱生命、乐观豁达的性格和人格魅力,号召人们像梁宗岱先生学习,用激情点燃生命之火,用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热爱生命和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二、(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要仔细推敲文中与各选项相关的信息,哪怕是细微的差别也不放过。在辨别时要重点检查选项有无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强加条件的情况,检查在时间、地点、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是否一致。D项属于强加条件,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是“耍斧头”的目的,而不是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的条件。E项是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描写他刻苦自学成才,“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的说法也不正确,全文是谈华罗庚的治学之道的。文章写解析数论会议上的报告受到赞誉,目的不是表现他的重要成就和贡献,而是表现他“弄斧必到班门”的治学之道。C项概括不准确,研究成果不只是王元与潘承洞两个人,因为文中说,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 答案: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要注意理清文段中各句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留心提示性的句子。本题涉及信息在第二段,且有提示性的句子——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找到相关信息,但还必须整合,这就需要抽象、概括,这是压缩语段的功夫。 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对 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要注意理清文段内部层次。本题涉及信息在第三段,第三段分三层,要注意提示语,比如,问题“主要出在”,“在教学方法上”,“他还讲到……读书方法”。理清层次就不会犯要点不全的错误,只需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整合即可。 答案: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 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所反映的人物观点的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这是一道开放题。如果赞成,就要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紧紧围绕作者的解释来分析、阐述,如果反对,难度就大一些,可以根据原熟语的本义来分析。当然,也可以折中,只要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三、(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解析】选C给3分,选D给2分,选B给1分;选A、E不给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有误。从原文“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可以看出A项表述有误。E项中“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在文中并未体现。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主要来自第一段,要注意题干中句子在文中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第一段的中心句。下面有三句话对这一句进行了阐释,一句话一个信息点,提取主要的整合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这道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以及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对绘画的影响思考。 参考答案: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声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四、(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 ),白天奇热(99°C)。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C,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们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开头的作用一般是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美好的“天堂”,接着进行了否定,有引出话题、突出人们幻想的天堂是虚幻的作用。下文写“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任何星球可去”,并详述了其它星球的恶劣环境,因此开头的关于“天堂”的描述还有为下文作铺垫、作对比的作用,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①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②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20.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认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其次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①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②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21.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段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文章的中心是否定“天堂”“移民外星”之说,告诫人们善待地球。金星的名字很美、很温柔,更能引发幻想移民外星的人们的想象。但是它的大气和地表环境都很恶劣,根本不适于人类生存。金星经历了一个环境由好变坏的过程才变成了今天干旱的不毛之地,作者担心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因此写金星的情况能更好地警示人们保护地球。 参考答案:①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②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浅层、深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思考哪里“没有天堂”,没有什么样的天堂,没有天堂该怎么办等问题。 参考答案:①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②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③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五、(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直接燃烧秸秆做饭烧水是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这种方式,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农户乃至县镇居民生活提供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已成为可能。 在A市J庄我们参观了户用秸秆气化炉的适用。这种气化炉比家用的液化气罐大不了多少,它通过燃气管和焦油滤清器接到灶台上。滤清器由两个串联的圆柱体小罐(直径约10厘米、高约30厘米)组成,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气化炉适用燃料广泛,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使用。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一吨秸秆(干物质)就能满足一年烧水做饭的能源所需。 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 利用生物能源还可直接制取液态燃料,在D县我们参观了一个通过秸秆酶解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秸秆本身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不将它们分离开是没办法酶解的。以前用酸解法分离,产生大量废水,环保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用汽爆工艺代替了酸解工艺。汽爆之后,就可利用其中的纤维素进行酶解(酶解所用的纤维素酶是自行研制的),酶解后纤维素就变成葡萄糖,同时加入酵母,就将葡萄糖变成工业乙醇,然后提纯、脱水,就生产出燃料乙醇。汽爆所用燃料,可全部使用秸秆废渣。两吨渣子可顶一吨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这个示范项目的几个关键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 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焦油滤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灰分远远少于原煤。 B.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C.利用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 D.我国农户、村镇、县市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A项原文第二段中说“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使用”,而不是直接燃烧。B项原文第二段说我国直燃发电有突破,气化发电原文没有提及。D项没有表述,属于无中生有。 15.文中谈到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有“几个关键技术”。请根据文意简答这是些什么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从倒数第二段可以找出有关技术。 参考答案:汽爆分离技术、酶解过程技术、制造纤维素酶技术、提纯脱水(或提取酒精)技术。 【考点模拟演练】 1. (2011·福建四地六校第二次联考)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顶着橡树的牛犊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索尔仁尼琴得到苏联当局的明确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底,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极力消除笼罩在自己国家头上不真实的神话和虚假印象、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但四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并被剥夺苏联国籍,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的声誉来自对苏联的批评,他作为“铁幕”以西的政治工具而被过度吹捧。但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在铁幕那边横冲直撞,l978年,他在哈佛大学批评西方的演讲招致美国的围攻。而l994年被叶利钦邀请回到故乡后,他又无情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1998年拒领叶利钦总统颁发的圣安德列勋章。“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索尔仁尼琴这样形容自己,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索尔仁尼琴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作家(我不怕这样说)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还要杰出的法则,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务的某种抉择,由于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认为,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或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索尔仁尼琴自己也认为:“文学可以加速历史前进的脚步。”“出色的作家,不成功的政治活动家。”北京大学俄语系任光宣教授这样评价这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甚至受难的文学家。 摩罗在《巨人何以成为巨人》中说:“ 领袖不只是代表人民,而且的的确确是由人民培养出来的。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领袖,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和社会。”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甚至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这也是俄罗斯20 0多年来的一个传统,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到:“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但令人唏嘘的是,随着年华无情流逝,当年的“斗士”索尔仁尼琴也只能坐在轮椅上接见现任总统。“索老的身体确实一日不如一日了。”和索尔仁尼琴相识并长期保持联络的北京大学任光宣教授这样说。 (摘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 【注】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l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l974年,索尔仁尼琴被当局驱逐出境。苏联解体前夕,索尔仁尼琴获得平反,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08年8月3日晚因中风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 1.结合文章内容,下面不能说明索尔仁尼琴是“顶着橡树的牛犊”的是 ( ) A.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的声誉崇高。 B.索尔仁尼琴在苏联大胆揭露统治者的专制与暴政,流亡西方受到优待,却又发表对西方不满的演讲。 C.索尔仁尼琴的文字和思想能够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进程。[来源:Zxxk.Com] D.索尔仁尼琴无情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并拒领总统颁发的勋章。 E.索尔仁尼琴形容自己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狂热地顶向“橡树”。 2、请简析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3、你是如何理解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的含义? 答案:1、A C(都不是表述索尔仁尼琴像“顶着橡树的牛犊 ”一样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敢于讲真话,勇于批判的独立精神的。) 2、主要通过叙、议、评相结合的方法。文章记叙了索尔仁尼琴流亡西方前后,以及苏联解体回归俄罗斯以后的情况,并对此加以议论,再引用索尔仁尼琴的自述和他人的评论,突出索尔仁尼琴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敢于讲真话,勇于批判的独立精神。 3、在俄罗斯文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文学巨匠用文字和口号为俄罗斯命运奔走,索尔仁尼琴和他们一样,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在大家不敢说真话的时候勇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尽管遭受痛苦与磨难,仍不辱使命,坚持真理与抗争,最终赢得世人的赞誉与尊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粱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粱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 “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粱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3)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4)“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请你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梁先生并没有否定三峡工程,而是批评人们对环保的认识;C项错在最后一分句太过肯定,原文只是作者的揣测;D项以偏概全,对文章的理解有误。) (2)①这是梁先生的一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②梁先生毕生为保护环境而努力,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也会遭遇很多挫折;③虽然常常失败,但他从不气馁,而是继续为环保事业而奋斗,他是一个英雄。④一个为保护环境而不懈努力的英雄却屡屡失败,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这样的题目能引起人们对社会大环境存在问题的深层思考和关注。 (3)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有着共同的生存环境,利害相关。②当今世界每个国家、民族或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自由。③我们不应忘记共同的利益,要保护好共同的生存家园,否则人类将面临灾难性后果,自我毁灭。 (4)观点一:我们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继承的最宝贵的是精神和信念。 梁先生从祖父和父母那里继承了对社会负责的信念,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汲取优秀的精神财富,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前辈,也要身体力行,给后代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代留下最无价的精神财富。 观点二:每个人都要有积极的人生信念,并为这一信念奋斗终身。 信念好像人生的明灯,指引着人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意义地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明确方向;有了信念人才能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坚强无畏——信念作用;梁先生就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所以他才能在环保道路上屡败屡战,从不气馁——结合事例。 观点三: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争取为社会做出些贡献。 梁家三代人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让梁先生不计名利得失,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我们也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争取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 (2011·汕头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8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变了。当他8月8日发出第一条微博时,根本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 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王凯以“Kayne”为名发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仅8月9日一天,他就发了100多条关于灾区情况的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发传播,部分图片被各大网站转载。有媒体说:“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现在,王凯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 在舟曲泥石流发生以前,王凯上微博多是为了娱乐消遣,“通过这次事件,我有了很大改观,很多人通过微博集结起来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还会留言给我。” “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传播学专家闵大洪教授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说道,尽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围观”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尽管微博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同样具有动员和组织作用。他举例,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网友通过微博发出“超级急”的信息,告知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北线货运站征集救灾物资,号召网友将灾区急需的物品送达。4月18日至21日,由社会热心人士联系的海航包机连续4天运输网友捐赠的赈灾物质,总量超过20吨。 被微博影响和改变的不只是王凯,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微博。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调查显示,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某外企职员陈松,觉得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就会用手机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个照片就随手发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也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调查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述和思维的习惯。 微博也有让陈松烦恼的时候。他“关注”了200多人,每天一上去更新特别多,蹦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网站推荐的话题会起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其实没什么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此外,很多名人开微博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自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网站的约束作用也不明显。他提醒广大博友,阅读微博时会有风险,还不能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 “微博的可信度和网络的可信度是一样的。”北京某文化公司执行总编马中才认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断,“通过常识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就不会太盲从。” 调查显示,56.5%的人觉得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23.2%的人“不确定”,20.3%的人觉得“不太可信”。69.1%的人表示对于微博传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闵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人民网 本文有删改) 注:微博,即微型博客,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1.如何理解“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文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微博的调查数据,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发挥微博的积极效应? 答案:1.微博的内容如果有连续性,就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形成舆论,从而具有了动员和组织作用,就可以对社会事件产生影响力。 2.①使文章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准确性,②科学地反映了微博在中国青年中引起了广发的关注的真实现状,说明他们许多人利用微博参与社会生活,改变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大部分人对微博保持了理性的态度。 3.微博的作者和关注者要有良好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一方面微博作者不要局限于娱乐消遣,要抛弃功利性,传播的内容要真实可靠,要通过微博团结网友,为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共同作出积极的贡献。 另一方面,网友不可以盲从微博,要理性分析判断(或要运用常识去判断),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地悠悠陈子昂 陈子昂的政治热情是他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 我们知道,刘勰、锺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了道路。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 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里,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的苦闷,借楚辞草木零落、荚人迟暮的意境,宛转蕴藉地表现出来。但是,他这种苦闷,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之下,又转为愤激慷慨之音。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到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 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这几首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卢藏用《陈氏别传》说: 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 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 他在《蓟丘览古》中,曾经歌颂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时立功的乐毅、郭隗等历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来,他更深刻地体验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扼境遇中激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这种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这首浪漫主义的《登幽州台歌》。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苦闷无法解决,使这首诗的情调显得相当孤独。但是,也正是这首诗,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卢藏用说这首诗“时人莫不知也”,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总之,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确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陈子昂诗歌革新的背景的两项是 ( )( ) A.南朝形式主义诗风盛行;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B.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C.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 D.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E.陈子昂的革新主张的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 2.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内容主要有哪几方面的要求?请作简要分析。 答: 3.文中画线句“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你怎么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1.D、E(D项是说”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的使命;E项是说陈子昂革新主张提出的意义) 2.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内容主要要求体现”兴寄”和”风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一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二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3.陈子昂在《蓟丘览古》中,曾经歌颂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时立功的乐毅、郭隗等历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来,他更深刻地体验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扼境遇中激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这种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这首浪漫主义的《登幽州台歌》。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苦闷无法解决,使这首诗的情调显得相当孤独。但是,也正是这首诗,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用卢藏用的话说,就是:这首诗”时人莫不知也”。 5. (2011·山东实验中学诊断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术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术付出了一生。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下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流亡途中的工作条件惊人恶劣,在挡不住风雨的茅草房里,陈寅恪就着箱子,汗流浃背地坐在小凳上写文章。为了给他补充点营养,家里养了一只母羊,他在下课后带着女儿放羊,父女闲聊着走过山间小路,那是他难得的愉悦时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远在美国的胡适把西方医生的最后诊断结果写信告知陈寅恪。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写此信。很觉悲哀。”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在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 《论再生缘》完成了,但无法正式出版,陈寅恪只能请人用蜡版刻印,分送友人。他在文末题诗: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这是他心境和志趣的隐喻。 1958年,陈寅恪已成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他不再教课。他说:“他们不要我的东西,不是我不教。”他依然坚持用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书写得很艰难。为了这部85万言的百科全书,陈寅恪用去整整10年。柳如是的遭际,触动了他对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的家族以及自己身世的感怀。这部“ 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忽庄忽谐,亦文亦史,极其丰富的史料与穿插其间的陈寅恪的感悟融为一体,浓缩了他一生的学养和志趣。也许,晚年的陈寅恪是以这种智力较量来安慰他那寂寞的心境。 《柳如是别传》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4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1.文章题目说“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联系全文,说说他的一生是怎样奉献于学术的?请分点简要概括。 2.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3.“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及作用。 4.陈寅恪一生为学术而活着,关于治学,他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不关心姓名,关心学术;几乎没有参考书籍,却能完成两部中古史论;流亡途中,坚持写作;失明后,睁着眼讲课,目光如炬;病中开始探讨学术新领域;成为“拔白旗的对象时”,他坚持信念,不肯屈志从俗;用十年时间创作《柳如是别传》。 2.全篇基本运用叙事的方式来表现人物而非主观议论,这样显得客观;文章在记叙陈寅恪的学术生命之时,按时间顺序来记叙,显得条理清晰。 3.他一生的学养和志趣都浓缩在他的学术成就之中,除了学术成就他不需要再留给人们什么,他不需要遗嘱;这样写文章戛然而止,含蓄隽永,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内容方面,学生如果回答“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学术”、“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这是他心境和志趣的隐喻”等,可酌情给分。 4.“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这展示了陈寅恪独立坚持的一面——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如果被世俗的力量或概念所束缚,那么很多保证研究成果时纯正而客观的,不是客观环境下得出的结果,很难说是真理,要想让真理得以发扬,必须摆脱包括意识形态等在内的世俗观念。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这需要一个学者的高度,更需要一种勇气;这体现了他的毫不妥协的文人精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