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最新针对小高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最新针对小高考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前771年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前提与目的:以井田制和宗法制为基础,以巩固周朝统治,拓展疆域为目的。‎ 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特点:受封对象多样;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 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巩固了西周贵族集团等级秩序,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国家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导致分封制崩溃。‎ ‎(2)宗法制`‎ 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中央集权制形成背景(秦朝的统一):‎ 统一的经过:①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②平越族,设三郡,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灵渠:沟通 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③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 ‎ 统一的原因:A、客观原因:①社会基础: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分裂阻碍经济发展)②政治基础: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统一③民心基础: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④理论基础:韩非子的法家思想;⑤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有利于统一 B、主观原因:①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其他国家②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任用外来人才; 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 ‎ 统一的影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⑴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⑵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⑶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⑷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平越族⑸法律上:颁布《秦律》;⑹建筑上:修筑长城、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直道,修建灵渠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具体内容 皇帝制度的建立 ‎⑴名称来源: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⑵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⑴三公九卿: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⑵作用:①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皇权独揽;②减少决策失误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A、背景:①历史原因:分封制的弊端(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分裂割据);②现实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李斯建议);③实施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B、内容:①郡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其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负责承受中央命令,督责所属各县; ②县是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其长官是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③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④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作用: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 ‎⑴相同点:①目的:巩固自己的统治;②性质: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作用: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⑵不同点:‎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官员产生方式 ‎ 世袭产生,有封地 ‎ 皇帝任免,无封地 ‎ 划分标准 ‎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与中央的关系 ‎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影 响 ‎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⑴积极: A、对秦朝:①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②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能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抵御外敌、进行工程建设)③有利于以及对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B、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⑵消极:中央集权制之下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导致了秦的短命。‎ 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①错误地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部分地恢复了分封制。②西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③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守,后称太守,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丞相。④汉景帝至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2、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A、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朝实行察举制度①目的:搜罗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②创立、依据:汉武帝;品德和才能③影响:选拔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西汉的强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①依据:门第②影响:世家大族控制了选拔途径,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①背景:世家大族衰落②概况:隋文帝-隋炀帝-唐宋元③依据:考试成绩 评价科举制 ‎⑴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⑵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B、发展规律:‎ ‎①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②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③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概况:①唐朝设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②设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③设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④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作用:①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4、元朝的行省制度:‎ 原因:①历史原因:吸取北宋过分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教训. ②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③民族因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概况:①两个单立的行政区域:“腹里”: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宣政院辖地: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区②全国分设十个行省,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③行省拥有大权;④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⑤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作用:对当时: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一。 对后世: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 废丞相 ‎(1)原因: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③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概况:1380年,杀丞相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3)影响: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导致了内阁制的创立。‎ 设内阁:‎ ‎(1)概况:①废除宰相制度后,因皇帝政务繁忙,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③‎ 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④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2)评价: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①雍正时设置,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②机构非常简单;③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④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批准,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⑤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1)过程 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加强:在中央,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立更戍法;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在地方,派文官作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特点 ①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②中央与地方: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③选官制度: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官吏的控制,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积极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持久性。‎ 消极影响: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地方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尤其是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意: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一、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由英国发动。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销售市场。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结果影响:中国战败,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历史的开端。‎ ‎(2)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主要内容 危害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①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②赔款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④协定关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⑤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⑴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 ‎⑵英法美等国不满足既得侵略利益,提出“修约”遭清政府拒绝(直接)‎ 概况:⑴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建立广东巡抚衙门(以柏贵为首的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1858年夺大沽,进逼天津。俄、美、英、法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⑵1859年英法再袭大沽——1860年占天津——入北京,焚毁圆明园——签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影响:⑴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⑵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⑶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 二、太平天国运动 ‎1、定都天京:1853年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同清对峙的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圣库制度。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即“均贫富,产品归公”。‎ 评价: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反封建(革命)的积极性。但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空想。(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3、《资政新篇》:‎ ‎(1)内容:‎ 政治 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 文教 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外交 和外国通商往来,但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2)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并未真正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主要原因)‎ 失败的启示: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 利用西方宗教;反封建反侵略;主张学习西方;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定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蓄意发动战争(根本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1894年蓄意挑起侵华战争;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之战;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内 容 危 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赔日军费白银2亿两 赔款大致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迫使清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日可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允许在华投资办厂,拓宽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黄海海战:‎ 性质: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清军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致远”管带邓世昌“定远” 管带刘步蟾、“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圭。 ‎ 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马关条约》签订,割台湾。台湾爱国军民反割台,与日血战,显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在日本此后统治台湾的50年(1895年-1945年)里,台湾人民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宝岛回归祖国的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联军借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中国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内 容 危 害 向各国赔偿白银4 .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北京至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的控制 接受《辛丑条约》并受列强“保全”的清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人民挺身而出,义和团运动爆发。‎ 概况1900年6月中旬,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在天津,义和团也英勇抗击侵略者。‎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四、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在日本东京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并把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2、武昌起义:由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策划领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胜利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之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这是辛亥革命的高潮。‎ ‎3、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1912年元旦;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都:南京;国旗:五色旗;纪元:中华民国纪元。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制内阁,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⑵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⑶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就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工具。‎ ⑷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⑸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五四运动:‎ 原因: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卖国的黑暗统治是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解放道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过程:‎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学生罢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6月初中心转移到上海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最后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和团结斗争精神,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共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代表:正式代表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 主要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制定党的纲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即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③明确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诞生的意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 背景:中共: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中共深感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共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国民党:捍卫共和斗争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要改组国民党,寻找革命的同盟者。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孙中山鼓舞与启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是基本一致,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北伐战争(1926-1927年) ‎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 对象:吴佩俘、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军阀。‎ 成果:北伐军很快歼灭吴佩俘、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高涨。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结果: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4、教训: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六、国共政权的对峙 ‎1、南昌起义;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在南昌发动。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 ‎(1)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的保障,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 根本原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过程: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后冲破敌人围追堵截,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2)遵义会议;‎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无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整个东北。‎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对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进行大屠杀,人数超过30万,手段极其残忍。‎ ‎※潘家峪惨案 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日本在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部队“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有3000多中国人被害。‎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帝出中国。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建立的意义: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4、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 ‎(1)正面战场的抗战 含义:‎ 是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 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在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率领下同日军在平型关激战,取得胜利,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在徐州会战中,国民党军队由李宗仁指挥,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牺牲)。‎ 结果:未能阻挡日军的进攻。‎ 原因: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2)敌后抗日斗争 含义: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而从军事战略角度看,当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上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作战,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属于敌后战场。‎ 作用:在抗战的防御阶段,敌后战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1)胜利:①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美英等国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关东军;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②‎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义:‎ ‎①国内: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国际: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原因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而抗日战争中国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改变了中国反侵略战争屡败的局面,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 ‎ (1)从领导因素来看: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一味妥协求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打击,逐步粉碎了日军的侵略计划。‎ ‎ (2)从民众动员看: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斗争,阻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 (3)从战略战术看: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致坐失良机,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从国际环境看:甲午战争时,日本侵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列强的愿望,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八、解放战争 ‎1、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概况1947年6月晋冀鲁豫刘邓大军横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意义: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人民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2)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战略决战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9.9-11‎ ‎1948.11-1949.1‎ ‎1948.11-1949.1‎ 部队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解放军 东北、华北解放军 指挥 林彪 刘邓、陈毅 林彪、聂荣臻 成果 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 歼敌55万,长江北岸解放 歼敌52万,华北解放 意义 歼敌150多万,国民党主力基本消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胜利: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1949.4.23 攻占南京,国民 政府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历史条件: A、军事上: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反动政府已被推翻;B、人心上:全国人民热烈拥护;C、政治、思想、理论上: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D、组织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成立:(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内容:选举产生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新中国的第一位政协主席是:毛泽东。通过《共同纲领》,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性质:临时宪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纪元方式。(2)‎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最重大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创建: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49~1954年,“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3)新阶段(1956年)“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目的: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志着共产党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届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激发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5)作用:调动民主人士积极参政议政的热情,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社会主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大规模开展,人民需要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共同纲领》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3)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奠定了基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建立的过程:‎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3)自治区、自治县的成立: ‎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20世纪5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4)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造反派运动,公民的基本权利遭践踏 ‎(2)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历史条件: “文革”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立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法律体系的形成: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重开“两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村民选举制度的推行: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3)“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 背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形成过程:萌芽:1979《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 祖国的方针。‎ 初步形成:1981《叶九条》发表;‎ 正式提出: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1984年---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含义:“一个中国“是前提—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必须完整,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是解决统一问题的新思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的繁荣与稳定。‎ 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构想,首 ‎ ‎2、香港、澳门的回归;‎ 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决方案:‎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 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香港回归:‎ ‎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澳门回归:‎ 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79 元旦;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打破隔绝;汪辜会谈,两岸开始对话;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岸民间交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连战访问大陆,两岸政治解冻。‎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国际共识:《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一国两制: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往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因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国际的上反华势力的干涉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背景: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方针包含的基本内容: ‎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①建国一周年时已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③最突出的成就:和苏联建交;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并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提出:周总理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相互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④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会议的背景及目的: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时间、地点: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中国代表团及积极的外交活动: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影响: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4)出席万隆亚非国际会议 时间地点: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 会议特点: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和作用: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意义: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b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 ‎ 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恢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意义:(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 ‎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 ‎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过程:(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4)建交:1979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 ‎(2)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②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应周恩来邀请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③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④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活动 ‎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位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与会成员达成广泛一致,形成了"上海共识"。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重视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 91年开始,中国外交部长每年出席东盟会议 ‎ 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 为缓解97年东盟经济危机作出重大贡献 ‎ 97年底与东盟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③与欧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 中法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 ‎ 与欧盟领导人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2、国际国内意义 为中国拓宽发展空间奠定良好基础;树立了伸张正义、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和平,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 1.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地理环境:‎ ‎(1)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洲要冲;三面环海,海岸曲折,良港众多;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2)不利于粮食生产,适宜葡萄和橄榄的生长,为维持生计,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 城邦的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不易形成专制,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影响:‎ ‎①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②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③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了解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594年 ‎(2)内容:‎ ‎①经济: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②政治:a.按财产的多寡将自由民划分为4个等级。b.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任何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c.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3)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未彻底解决社会矛盾。‎ ‎3、了解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1)内容:‎ ‎①按地域划分10个行政选区。‎ ‎②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 ‎③10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制定“陶片放逐法”。‎ ‎(2)作用 ‎: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这次改革是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4、了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黄金时期、顶峰 ‎(1)内容:‎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④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 ‎ 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作用: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从当时的历史来看,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②民主政治极大地调动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使城邦充满活力。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③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 二、罗马法 ‎1、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一世纪(公元27年)‎ 罗马帝国:公元一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了解十二铜表法 ‎⑴时间:公元前449年 ‎ ‎⑵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⑶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与特权,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也保留了某些不合理法规。‎ ‎3、了解公民法 ----(前509年共和国建立~前3世纪中叶)‎ ‎⑴时间、适用范围: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⑵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⑶意义: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4、了解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 ‎⑴时间、适用范围: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⑵特点: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而有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⑶意义: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5、3世纪末至4世纪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6、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②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688年 “光荣革命”‎ ‎⑴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一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受到直接威胁,1688年议会派军队迎来国王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并使他成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统治结束,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⑵结果:国王的权力来源发生了变化:“君权神授” 君权来源于议会。‎ ‎2.《权利法案》的制定:(时间:1689年颁布)‎ ‎①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②作用: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标志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3.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世纪中叶,内阁制开始形成)‎ ‎①最早:小密室议事,威廉三世,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国王乔治一世不参加阁会议行成惯例 ‎③1721年,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为英国实际上的第一任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4.1832年议会改革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提高政治权利。 ②内容:a.放宽对居民财产资格的限制,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b.重新分配议席,使得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原来被大贵族控制的代表席位相应减少。‎ ‎③结果: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但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⑴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受议会限制(只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到维系英联邦的作用);‎ ‎⑵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具有立法权,对内阁有监督权;‎ ‎⑶责任内阁掌握实权,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拥有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必须制定宪法强化中央集权)‎ ‎⑴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 ‎⑵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 ‎⑶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 ‎2. 1787年宪法:‎ ‎⑴背景:①.独立后的美国的邦联制面临内忧外患,必须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②.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⑵内容:①确立了美国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a.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是美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行政权,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以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 b.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院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c.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除非渎职,否则终生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⑶评价:a.进步性: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b.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对选举人资格有严格的限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3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⑴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联邦制确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中央集权: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既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又使这个新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地方分权:在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这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⑵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在权力结构上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其他两项权力的制约,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它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三、法国的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互相制约)‎ 内容:①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 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享有立法权,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 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从 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评价:①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 ②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2.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国统一 ‎ 背景: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强大的普鲁士实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结果: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德意志帝国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⑵《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的主要内容(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国体: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外交、军事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政体: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规定:‎ ‎①.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主持内阁,是内阁首脑,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组成。拥有实权,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第八单元: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⑴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⑵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⑶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⑵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1917.3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 罗曼诺夫王朝覆灭,革命后出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发表,指出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发生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爆发),起义成功,攻占冬宫,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性质: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4‎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国际意义:‎ ‎①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②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一、“冷战”局面的形成;‎ ‎1、二战后“冷战”出现的原因:‎ ‎ ①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弱。‎ ‎②美苏两国力量均衡: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军事实力增强,政治地位提高,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③二战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同盟关系破裂。‎ ‎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建立:‎ ‎⑴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含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声明共产主义威胁了世界和平和美国安全,美国要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实质)的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影响:它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⑵ 马歇尔计划 (经济):‎ 含义: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组分。‎ 实质: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影响:对西欧: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经济困难时期;政治上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对美国:经济上美国控制了西欧市场;政治上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⑶ 北约的建立 (军事):‎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 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约。北约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3、了解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的建立:(苏联的反击措施)‎ ‎⑴ 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 为打破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⑵ 华约的建立:‎ 为了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 ⑴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⑵朝鲜分裂: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1948年8月,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1948年9月,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⑶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被美国发现,后经谈判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这一事件表明了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⑴欧洲共同体:‎ ‎①背景: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过程:a.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控制; ‎ b.1973年,欧共体提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c.1975年,欧共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20世纪80年代后,欧共体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 ‎③影响:欧共体的形成和扩大,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随之变化。‎ ‎⑵欧洲联盟的成立——政治一体化 (1993.11.1.)‎ ‎①背景: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级世界”,‎ 欧共体成员国更加感到有必要加快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②过程:‎ a.1991.12, 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 b.1993.11.1. “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2002年1月1日开始流通。)‎ ‎③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④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 ‎2.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⑴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原因:‎ 内因: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⑶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外因: ⑴美国大力扶植。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表现 ‎①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③80年代,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发展力度,经济进一步增长。‎ ‎④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⑤90年代以来,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它还是 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⑵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 ‎①加强日美关系:在日美关系中,改变战后至70年代初一直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极 力争取自主性,并与美逐步发展成同盟关系,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②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③企图成为军事大国:90年代以来军费逐年增加,以国际合作的名义,常常向海外派遣军队。‎ ‎④谋求成为联合国第六大常任理事国,以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⑴背景:‎ ①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其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 ‎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 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③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独立的国家主张团结起来,推动了不结盟运动兴起。.‎ ‎⑵倡导者: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塞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 ‎⑶标志:1961年召开的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⑷影响: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中国的振兴:‎ ‎ ⑴1949年-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⑵1956年-1966年,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很大。‎ ‎⑶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损失巨大。‎ ‎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 (存在69年)‎ ‎①原因: ‎ a.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实施改革,但改革加剧了政局动荡,导致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b.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c.根本原因: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经过:‎ a.1991.8,戈尔巴乔夫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联盟变成松散的邦联;‎ b. “八一九”事件后,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c.1991.12.21,《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③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1955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991苏联解体)‎ ‎2、两极格局的瓦解 ‎⑴标志:苏联的解体 ‎ ‎⑵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使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⑴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 ⑵原因: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 ②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建以自已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③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出现:欧盟的成立、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其影响:‎ ‎ (1)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 (3)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表现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 (4)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 必修二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原始社会:中国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的阶段;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曲柄锄、大镰等铁制农具;东汉时,一牛挽犁开始取代耦犁;牛耕和铁铧犁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淮河地区及一些边远地区逐渐得到推广。‎ 唐代:出现了可以控制耕土深浅的曲辕犁。‎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代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含义: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重要原因之一。‎ 特点:‎ ‎⑴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 ‎⑵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 ‎⑶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特点。‎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耕作方式上: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上: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经营方式上: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二、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发展概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主要特征: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古代丝织业成就:‎ 新石器时代:出现纺织技术萌芽;(纺织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在出土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汉代:出现起绒锦、素纱禅衣(P.13图);丝绸之路开通,中国被西方称为“丝国”;‎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也有相当大的规模;产品数量、质量高;‎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新的提高;‎ 元代: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推广织造技术极;棉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清时期:明朝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3、冶金业成就:‎ 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铸造繁荣,生产规模扩大;水平高;(如司母戊鼎P.15图)西周时期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冶铁技术:‎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已知中国最早的);战国:铁农具推广。‎ 汉代:铁业官营(汉武帝时)、用炭煤作燃料、自然通风到人力鼓风到畜力马排鼓风;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使中国的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与世界。‎ 炼钢技术 ‎(1)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 ‎(2)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3)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4、陶瓷业发展成就:‎ 原始社会:彩陶、黑陶;‎ 商代:烧制出了原始青瓷:釉陶;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向瓷过渡;‎ 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青瓷:越窑;白瓷:(邢窑、景德窑、大邑窑);‎ 釉陶“唐三彩”;‎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外贸路线被称为“瓷路”;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产品质量名闻天下;‎ 元朝:景德镇瓷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明清: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登峰造极)还发明了珐琅瓷。(*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②多种经营模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先进,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④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⑤家庭手工业和个体农业紧密结合,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 三、商业 ‎1.市的形成与发展: ‎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必须当面投入陶制容钱器中。‎ 西汉: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它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六朝:“草市”出现(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也实行行政管理;(草市尉)‎ 隋唐:城市中“市”“坊”分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草市作用显著—形成地方商业中心;唐代后期城市坊的界限逐渐被打破,扬州等城市夜市繁荣。‎ 宋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有早市、夜市;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店铺可随处开设;既有商业街区也有专业交易场所;还出现定期不定期、专业性和节令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时间、地点、种类);草市具有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2.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 商业城市:‎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战国时期,城市开始出现商业集中的现象)‎ 西汉末年的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唐代:长安、洛阳、广陵(扬州) ④宋代:汴京 ⑤明清:苏州,四大名镇 :汉口、佛山、景德、朱仙 著名商帮:晋商和徽商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较早; ‎ ‎②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③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 四、主要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最早由战国时商鞅提出。‎ ‎②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③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个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④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另一方面历代王朝大多推行该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与“闭关守国”‎ ‎①含义 ‎: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禁止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②影响: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但隔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