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课时38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课时38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

- 1 - 学案 38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目标定位]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能根据相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 主要环境问题。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 (1)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2)人类对环境既①________又依赖。 2.农业文明时期 (1)与环境的②________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2)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出现了人地关系科学的萌芽。 3.工业革命以来 (1)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2)人类提出“③__________”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④____________,超过资源 ⑤____________时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超过⑥____________时形成 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的成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3.环境问题的危害: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生存;局域性环境问题,有些已演变成 ⑦__________,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4.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 (1)聚落:城市表现为⑧____________,乡村表现为⑨____________。 (2)国家: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⑩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⑪ ______与⑫______的双重压力。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⑬________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⑭________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⑮__________满足其需求的 发展。 3.内涵{⑯    持续发展是基础 ⑰    持续发展是条件 ⑱    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4.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Error! 【问题思考】 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2.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圣旨中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 的哪一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影响 下图是“几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厄尔尼诺现象对东南亚的______________(国家)的气候影响最为显著。 (2)目前图中的 A 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试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美东部及欧洲西部是全球酸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其原因除了与该地区工业高度发 达相关外,还深受大气环流________带的影响。 【反思归纳】 主要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 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 资源和能源等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__________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 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 剧 __________遭到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沙 尘暴 生态 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或 __________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 等日益减少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 污染 _________的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中大量的______ 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噪声——无形的杀手 环境 污染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 3 - 核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________排入海洋 渤海湾赤潮、日本水俣病 事件、海上石油泄漏 探究点二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 20 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进步,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凡所行事,皆范模于天地阴阳之端,至如树木以时伐,禽兽以时杀,春夏则 生育之,秋冬则肃杀之,使物遂其性,民安其所,是范围天地之道而无过越也。”—— 摘自宋·李衡《周易义海撮要》卷七 材料二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由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子系统共同构成。 (1)材料一可反映出我国古代已出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材料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念。 (2)填出材料二图中字母代表的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子系统,并与对应的内容连线。 A:________ ①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基础 B:________ ②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条件 C:________ ③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目的 (3)判断下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分别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要求? ①2009 年 9 月 22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召开 ②2009 年 8 月 8 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 12 个省区新建 17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③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大力研究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 4 - 公平 性原 则 ________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 __________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 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 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 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 子孙后代共享____________ 持续 性原 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 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 ________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 持适度的__________,处理好发展经济与 __________的关系 共同 性原 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 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 ____________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 ____________;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 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 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阶段 性原 则 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 担的责任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 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发达国家处于可 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资源与环境保护 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一、选择题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 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 期,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以及人们的防抗灾能力也会有所差别。据此回答 1~2 题。 1.农业文明时代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B.医疗技术水平高,人类出生率大幅度提高 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全球气候变暖,更适合人类的生存 2.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B.自原始文明时代至今始终威胁人类社会的自然灾害中有地震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越低 - 5 - D.原始文明时代,人类防抗灾能力较差 “PPE 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 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 3~4 题。 3.在图 2 中,a、b、c、d 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 怪圈”的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4.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 怪圈”的是 (  ) A.坦桑尼亚 B.肯尼亚 C.加拿大 D.阿富汗 5.现代森林的经营管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下列各方法中有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①种植外来优质树种 ②预防森林火灾及病虫害 ③禁止砍伐木材 ④执行伐植平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 年 3 月 26 日,一场全球 134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晚八点半熄灯一 小时)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据此回答 6~ 7 题。 6.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开始时 (  ) A.北京人正在家里看晚间电视剧 B.伦敦正是早晨 C.纽约时间是 3 月 26 日 15 时 30 分 D.阿根廷人正在吃午饭 7.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 (  ) A.节约能源 B.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C.了解和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 D.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 2009 年 10 月 30 日,第四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主题峰会在北京化工 大学举行。据此回答 8~9 题。 8.第四届年会主题“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9.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 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 D.挖掘“发菜” 10.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6 -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农村某地区的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产模式反映出该地的人地关系思想属于____________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此发展模式的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填入下 图中。 (3)用虚线在上面的模式中描出其中的一个恶性循环,并针对其设计一个调控方案,从而 使其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将调控方案的措施填入下图 中。 12.读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的广西恭城县,农民依靠木柴作为燃料,大量砍伐森林。这样的生产 方式,使得恭城“多山少林”特殊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县委、县政府果断鼓励发展“猪 -沼气-果”三位一体农业生产模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恭城是绿水青山的生 态示范县。2004 年,恭城成为中国沼气入户第一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发 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目前正逐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 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 7 - (1)恭城“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态模式 的核心是________。 (2)简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当地水果种植的主要社会因素有哪些?当地为什么要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公 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崇拜 ②对抗性 ③征服自然 ④物质和能量 ⑤再生速度 ⑥环境自净能力 ⑦社 会公害 ⑧环境污染 ⑨生态破坏 ⑩环境问题 ⑪发展 ⑫人口 ⑬发展 ⑭当代人  ⑮后代人 ⑯生态 ⑰经济 ⑱社会 ⑲公平性 ⑳持续性 ○21 共同性 问题思考 1.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 能力治理。 2.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的关系。 3.公众参与。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印度尼西亚 (2)荒漠化 人口激增;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人类不合理 的土地开发活动。 (3)西风 反思归纳 过度索取 自然植被 过度捕猎 工业“三废” 垃圾 污染物 探究点二 (1)环境决定论 (2)A:社会系统——③,B:经济系统——②,C:生态系统——① (3)①共同性原则 ②公平性原则 ③持续性原则 反思归纳 同代人 其他物种 资源和环境 承载力 人口规模 保护环境 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 际合作 课后练习区 - 8 - 1.A 2.C 3.B 4.C 5.C 6.B 7.D 8.D 9.A 10.A  11.(1)人类中心 该发展模式仅从人类自身发展需求出发,不考虑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要求, 导致尖锐的人地矛盾。 (2)上:人口过度增长,资源利用率低 下左: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 下右: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淤积加重 (3)画图略 上: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科学规划 下左: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 下右: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12.(1)果树种植业 沼气 (2)恭城农业生产模式围绕果树种植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 综合利用,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从 而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 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 (3)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 建设,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有利于加强科研投入,提高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