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文化生活高考试题分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2016文化生活高考试题分类

‎2013年新课标高考《文化生活》试题分类汇编 ‎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新课标卷1)2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的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他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有决定作用。‎ ‎③优秀文化更有利于培养和塑造人的健全性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福建卷)30.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B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 ‎3、(江苏卷)21.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B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江苏卷)22.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于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榆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C A.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5、(广东卷31)、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D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海南卷16).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C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 ‎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 ‎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海南卷)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  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 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一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 (1)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代人。(4分)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 ‎8、(福建卷)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 ‎ ‎1、(安徽卷8)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务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C.‎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2、(北京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C ‎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3、(北京卷)2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B ‎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 ‎4、(广东卷32)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山东卷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C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B ‎ ‎    A.文化对社会法阵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    C.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7、(江苏卷)23. 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C.‎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浙江卷)31.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C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9、(浙江卷)32.2012年6月,中组部举办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短短十天收到的选票就超过4300万张。这表明 ‎①我国民众对政治参与具有巨大热情 ‎②我国政治越来越走向娱乐化大众化 ‎③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 ‎④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江苏卷)34.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冶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冶。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冶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 分)‎ ‎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1、(重庆卷)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 答案示例一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现象。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 答案示例二: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 ‎12、(山东卷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 ‎13、(安徽卷)38.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初显示范效应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展示创新风采 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12)‎ 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14、(天津卷1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一锅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历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 ‎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 ‎15、(新课标卷2)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2)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分)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安徽卷)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A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海南卷15).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B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新课标卷2)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A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福建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5、(北京卷)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7分)‎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是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山东卷21)、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A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天津卷5).“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C ‎ ‎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④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重庆卷8).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江苏卷)24.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这说明C A. 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 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 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 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5、(广东卷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①发展经济,增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2分)②发展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分)③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育文化消费主体。(2分)‎ ‎2014年新课标高考《文化生活》试题分类汇编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新课标卷1)2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的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他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B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有决定作用③优秀文化更有利于培养和塑造人的健全性格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福建卷)30.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B ‎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 ‎3、(江苏卷)21.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B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江苏卷)22.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于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榆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C A.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5、(广东卷31)、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D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海南卷16).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C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海南卷)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 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 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一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1)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代人。(4分)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8、(福建卷)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安徽卷8)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务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C.‎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2、(北京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C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3、(北京卷)2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B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 ‎4、(广东卷32)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山东卷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C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B ‎ A.文化对社会法阵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7、(江苏卷)23. 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C.‎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浙江卷)31.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C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9、(浙江卷)32.2012年6月,中组部举办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短短十天收到的选票就超过4300万张。这表明 ‎①我国民众对政治参与具有巨大热情②我国政治越来越走向娱乐化大众化③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④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江苏卷)34.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冶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冶。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冶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 分)‎ ‎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1、(重庆卷)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 答案示例一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现象。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 答案示例二: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 ‎12、(山东卷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 ‎13、(安徽卷)38.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初显示范效应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展示创新风采 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12)‎ 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14、(天津卷1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锅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历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 ‎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 ‎15、(新课标卷2)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2)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分)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安徽卷)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A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海南卷15).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B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新课标卷2)《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A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福建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5、(北京卷)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7分)‎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是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山东卷21)、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A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天津卷5).“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C ‎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重庆卷8).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江苏卷)24.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这说明C A. 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 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 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 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5、(广东卷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①发展经济,增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2分)②发展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分)③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育文化消费主体。(2分)‎ ‎2015年高考《文化生活》试题归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2015年 江苏政治18)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 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B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 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2.(2015年 天津政治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 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 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3.(2015年 课标卷Ⅱ20)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 D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应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 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15年 四川卷10)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D 】‎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2015年 安徽文综政治8)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 可见【 A】‎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5年 山东文综政治32)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 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3.(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34)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深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A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5年 重庆文综政治12)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深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 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回答问题。古琴音乐【 C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5年 北京卷4)“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和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C 】‎ ‎                                       赵一曼烈士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应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选择题 ‎1.(全国卷II 20) 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安徽卷8)“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北京卷26)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4.(北京卷27)“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             赵一曼烈士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应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重庆卷12)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山东卷30) “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山东卷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 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8.(山东卷32)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9.(广东卷32)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四川卷10)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11.(天津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12.(江苏卷20)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 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13.(江苏卷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江苏卷19)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福建28)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16. (海南15)“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福建卷39)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    材料二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   参考上述材料,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12分)‎ ‎    〖参考答案〗: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③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 (四川卷13)“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 ‎      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建    议 依   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 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段和旅游产品 ‎①‎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②‎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③‎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④‎ ‎〖参考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依托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每点3分)‎ ‎3.(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农历新年——‎ 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  〖参考答案〗: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    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丈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     (2)对这种占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 ‎   〖参考答案〗示例一  支持。理由:①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搬家”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融、创新。②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久失修与缺乏维修费用的矛盾,这种“搬家”解决了维修费用缺乏的问题。⑧这种古建筑“搬家”的方式有利于发挥民间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弥补财政不足的缺憾。‎ ‎   〖参考答案〗示例二  反对。理由; ①—方水土一方文化,这种“搬家”会淡化古建筑的文化特色。②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古建筑不能离开它的环境。‎ ‎4.(浙江卷40)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  〖参考答案〗: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 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5.(海南卷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10分)‎ ‎  〖参考答案〗: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3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4分)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3分) ‎ 一、选择题:‎ ‎1.(安徽卷7)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A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 B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 C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 D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 ‎2.(广东卷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福建29)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福建卷30)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5.(海南卷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①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 ②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③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     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题。‎ ‎6.(海南卷18)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全国卷I 39)阅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客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组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囚主义的壮丽史诗。‎ ‎   ‎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杭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 分)‎ ‎〖参考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 神动力。(3 分)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2 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2分)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 分) ‎ ‎  (2)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6分)‎ ‎  〖参考答案〗示例:南京大屠杀、731 部队制造使用化学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等日本侵略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会因任何人的抵赖而改变。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的言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蓄意美化,是对世界公理良知的粗暴践踏,违背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2.(江苏卷37)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 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 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 (6分)‎ ‎   〖参考答案〗: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创新;③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一、选择题:‎ ‎1.(全国卷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退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天津卷11)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浙江卷35)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②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③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④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江苏卷22)2014 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电影票房达到惊人的10.7亿元。同时,电影品质进一步提升,主流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材料表明:‎ A.文化市场越繁荣越要加强管理           B.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C.市场化才能提高电影产品质量   D.电影产业发展注重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江苏卷23)103万青奥志愿者集体当选“感动南京”2014年度人物。 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义、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材料表明:‎ ‎①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志愿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志愿者行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18题。‎ ‎6.(海南卷18)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全国卷I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分)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4分)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4分)‎ ‎2.(重庆卷13)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  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如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12分)‎ ‎  〖参考答案〗:①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上和平文化的熏陶,并立足传统,继承、吸收中外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确立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②个人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种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文化活动,倡导、传播和平文化与理念,抵制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潮。‎ ‎3.(山东卷43)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模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  材料二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  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9分)‎ ‎  〖参考答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4.(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具有的“中国特色”。(12分)‎ ‎〖参考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分)③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2分)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遵循法治国文化建设规律。(2分)⑤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享有健康丰富的法治文化生活。(2分)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借鉴国外法治的有益经验。(2分)(评分说明:意思接近,可酌情给分;本题给分最高不超过12分。)‎ ‎5.(安徽卷38)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  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  〖参考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主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6.(北京卷39)(10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里是北京。”北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行走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亲近文化遗产,探访名人故居,走入创新基地……我们会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  某校开展“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请完成下表。‎ ‎    答案要求:所选地点与主题相符,能将个人生活中的文化体验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情景理交融。‎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文化生活》分类汇编 ‎ 一、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16·浙江卷·3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 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试题解析】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政府和企业建设“文化车间”这样做的理由。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这说明“文化车间”建设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不选;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实践,‎ 而不是物质载体,③的说法错误。‎ ‎【答案】B ‎2.(2016·北京卷·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知识点】文化的表现形式 ‎【试题解析】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项正确;科学与艺术来自于社会实践,B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表明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C项不选;材料表明科学的传播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答案】A ‎3.(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知识点】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 ‎【试题解析】文化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借“文化交易”来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A项正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的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C项不选;文化有正误之分,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答案】A ‎4.(2016·江苏卷·21)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试题解析】材料表明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科学家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这告诉我们材料的主旨是谈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②观点均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备有其特点,这和材料无关,③不选;材料没有指出科学技术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关系,④不选,故本题选择A ‎【答案】A ‎5.(2016·江苏卷·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知识点】文化的内涵、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试题解析】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不选;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征服全世界”一句说明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项正确;C项的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才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本题材料 与综合国力竞争无关,D项不选,故本题选择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6.(2016·全国Ⅱ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 ‎【知识点】文化和经济关系 ‎ ‎【试题解析】(2)本题考查文化和经济关系的知识点。首先注意试题设问范围是文化和经济关系,明确两者关系的知识 点内容。其次注意分析材料与知识点的关系,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通过扶“精气 神”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扶“精气神”能够为 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扶“精气神”,能够进一步提高文化 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最后,结合材料和知识点作答即可。‎ ‎【答案】‎ ‎(2)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共10分)‎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选择题 ‎1.(2016·北京卷·25)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试题解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①不选;文物承载看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就是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②正确;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③正确;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并不能使国 家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答案】C ‎2.(2016·天津卷·11)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知识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试题解析】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A不选;用4D技术来展示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有效地吸引观众,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B项正确;C的说法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选D。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B ‎3.(2016·江苏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知识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试题解析】“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变,仍被人们所运用,这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体现了“礼”的基本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性”特征,故材料整体是想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B项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B ‎4.(2016·江苏卷·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知识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试题解析】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又有共通之处,文化是世界的,结合起来,材料体现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B项的说法不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C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D。‎ ‎【答案】D ‎5.(2016·江苏卷·24)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试题解析】认为精神力量决定看社会的发展,这是历史唯心主义,①不选,②的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集体主义,不是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重视优秀村规民约、家风祖训是因为它们属于优秀文化,在文化传承中仍发挥看重要作用,也对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③④正确;故本题答 案选择D。‎ ‎【答案】D ‎6.(2016·全国Ⅰ卷·19)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试题解析】“华阴老腔”的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①②适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是错误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但不是前提,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7.(2016·全国Ⅱ卷·19‎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传播 ‎【试题解析】我国杂技加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③符合题意;这些时代元素和效果是我国运用现代技术展现民族文化的表现,故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传媒的作用,故①和题意不符;现代流行艺术能够融入传统艺术之中,但是不能说取代,故②错误。故选D。‎ ‎【答案】D ‎8.(2016·全国Ⅲ卷·19)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 ‎【试题解析】材料中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体现文化创新要看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力的源泉,②的说法不正确,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③的说法不正确,故本题选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2016·北京卷·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3)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 ‎【知识点】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建设文化强国 ‎【试题解析】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题可先分析鲁迅与雨果文化作品的共性,这种文化上的共性是交流活动开展的基础。接着再具体分析这种文化交流的意义,可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文化的合作与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等角度具体论述。‎ ‎【答案】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10.(2016·全国Ⅲ卷·39)‎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2)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知识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建设文化强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试题解析】(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通过阅读材料和审读设问可以发现,本题可以从立足于实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其世界影响力等角度回答。‎ ‎【答案】(2)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1.(2016·浙江卷·40)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1)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12分)‎ ‎【知识点】文化创新、文化自信 ‎【试题解析】(1)本题是启示类问答题,“启示”一般指的是怎么做,有什么看法和想法,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又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材料已经给出知识点的限制是“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那答案要点就是围绕“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实践对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 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以后应该怎么做来写。英国BBC2电视频道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熟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引发了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这种做法给我们的文化创新方面的启示就是:要坚持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纪录片的播放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这给我们文化自信方面的启示是: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 ‎(1)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中英联合摄制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并在BBC2播放这一新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文化“借船出海”;纪录片通过叙事视角、结构处理等的创新,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这一成功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我国的文化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纪录片的播放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引发收视热潮,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试题解析】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正确;园林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正确;传承的文化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所以③说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不正确,④的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本题答案选择A。‎ ‎【答案】A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 ‎1.(2016·北京卷·24)‎ 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知识点】文化的传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试题解析】广告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①不选;“梦娃”形象表达了家国观念、弘扬“友善”与“诚信”,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②正确;该系列广告形象萌动可爱,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这说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③正确;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答案】C ‎2.(2016·浙江卷·35)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③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 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途径 ‎【试题解析】材料中的“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德治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所以①②可选,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的说法错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需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而不是依靠法律。‎ ‎【答案】A ‎3.(2016·全国Ⅲ卷·21)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之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解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之在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而①③与材料不符,故选C。‎ ‎【答案】C 二、 非选择题 ‎4.(2016·江苏卷·34)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6分)‎ ‎【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解析】(1)材料已经给出“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所以问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那就等于是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到这一点,就是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记忆情况了,考生按照书上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我国电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5.(2016·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再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8分)‎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 ‎【知识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从材料中“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看几千年的传统”,很容易确定邻里文化是传统文化;而“友爱互助”“和睦融治”也很谷易联想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核心价值观内容;从材料中的“百姓自己的节日”“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体现出这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也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做文化题,分析材料很重要,千万不可不看材料而闭门造车,那样很容易答偏答不全。‎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注意题中的信息是:一项优良家风,两点意义,只要根据要求来回答,得分应该比较容易。注意家风是优良家风,可以结合前面的材料,选择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俭持家等家风来写,意义要写出两点,根据家风,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邻居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2)答案示例一孝老爱亲;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答案示例二诚实守信;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2016·全国Ⅰ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知识点】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修养 ‎【试题解析】(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弘扬民族精神、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修养等角度思考,并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2)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