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王权与神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宗法制的历史溯源和影响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因此,夏商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这种制度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 1、形成原因和条件: 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力。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室的软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 2、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西汉:巩固发展(汉承秦制、有因有革); (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 (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7)、元朝:新发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 (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等); (9)、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 (10)、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认识: (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由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行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行政权、财权、军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但两个概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2)两大基础 经济基础:分散的小农经济;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 (3)基本矛盾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特点 皇权至上原则;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掌握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积极方面 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②经济: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 (6)消极方面 ①政治: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 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④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和人浮于事的现象。 [注]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影响①分封制、封国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但诸侯势力的膨胀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造成长期动乱;②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经过不断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③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监察制度的演变及特点(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手下的官员承担。 (3)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元时期的御史台、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清朝的都察院等。 评价: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成熟。初期的职能是监督和促进地方官员履行职责,后期成为职权上高于地方的一级行政机构。②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权、腐败及其割据势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受制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过程: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2)评价:①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继承祖上权位。评价: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人才选拔。②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评价:这种制度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③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进行德才评定,分成九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评价:比“察举制”有所完善,但仍是以官举士,民意难以真正体现。④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创始,唐朝完善。评价:(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读书人;也是统治者笼络人才的手段。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1、表现 (1)明朝:①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背景:明太祖认为,宰相位高权重,“威权专断”,威胁君权,是历代祸乱的根源。影响:中国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原因:丞相废除后,明太祖“躬览庶政”,政务繁多,分身无术;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形成: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制正式确立。发展: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答批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首辅权力很大,但并非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①康熙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最初目的:及时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起初称军机房,不久改名为军机处。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评价: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③密折制:雍正帝还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影响 ①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②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而同一时期西欧国家已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政治上开始步入近代社会。③总之,从秦朝到唐朝,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从宋朝到清朝,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特别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危害尤为严重。④ 中央集权制度是祖先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有精华有糟粕,应该批判的继承。 二、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奴隶社会:井田制。①演变:起源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瓦解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②性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属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可以世代享用,无权转让和买卖,需要向周王交纳贡赋。③瓦解过程: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私田被大量开垦出来。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赋税,加之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鲁国实行“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井田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特别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改变了“田里不鬻”的传统,封建土地私有制得到确认。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3、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1)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2)形成的过程: 生产力进步——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财政困难——各国改革—— 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阶级力量壮大——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所有制。(商鞅变法 最为彻底) (3)主要内容①国有土地所有制(如:北魏至唐朝中期实行的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个体小土地所有制三种。②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居支配地位。国有土地所有制是补充形式,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附庸。秦汉以后,总的趋势是国有土地日益减少,私有土地日益增长。 (4)影响:战国时期确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是封建社会各项繁荣的基础,前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方面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往往要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将收获物的大半交给给地主。农民受到国家和地主的双重剥削,过着贫困的生活。另一方面到了明清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小农经济 (1)含义: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随之形成。 (3)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规模小、水平低、条件简陋,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4)评价:①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②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到近代,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 (三)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点 1、经营形态 (1)产生与发展:①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独立。②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即“工商食官”)。③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从而形成中国手工业的三大经营形态。④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被收归官办。 (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经营形态。其中,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①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如:汉代的“东西织室”和“三服官” )。特点: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工匠,使用最好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产品主要供宫廷、官府、贵族消费和军用,不是商品,不能服务于社会。由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劳动者被强制劳动(如:元明清的“匠户”制度),因此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手工业进步。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的,往往导致失传。②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民营手工业出现。工、商与士、农并列为国家“四民”。到明朝中后期,大规模的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③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丝织业 (1)新石器时代:出现陶纺轮、骨梭等,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原料是麻和葛。(2)商朝: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3)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4)西汉:出现提花机。开辟丝绸之路,中国被称为“丝国”。(5)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出现缂丝技艺。(6)明清:苏州、杭州是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棉纺织技术向南方推广,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 3、冶金业 (1)青铜制造:①原始社会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②夏商周时代: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被成为“青铜时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③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青铜器造型趋向灵便轻巧,纹饰趋于简单,由于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装饰工艺,更显精美华丽。 (2)冶铁业:①西周晚期:出现铁器;②春秋时期:开始冶炼生铁和钢;③战国时期,已掌握炼钢淬火工艺;④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人力皮囊鼓风。东汉初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⑤南北朝:发明我国古代最先进的灌钢法;⑥北宋:普遍用煤冶铁;⑦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普遍使用。 4、制瓷业 (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原始社会:出现彩陶、黑陶、白陶等。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从商代到东汉晚期,是陶到瓷的过渡时期。(2)东汉:瓷器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出现青瓷和白瓷。(3)唐代:形成南青(越窑)北白(邢窑)两大系统,并输往国外。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唐代晚期,出现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注意:“唐三彩”是独特的美术陶制品)。(4)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五大名窑。(5)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在青花瓷基础上烧制)、珐琅瓷(康熙年间发明)争奇斗艳,瓷器大量销往国外。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四)古代商业的基本特点 1、古代商业 (1)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后来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和最早的货币(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大商人。中原出现一些商业中心,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3)南北朝:形成民间集市“草市”,设官员进行管理。物物交换成为主要手段。 (4)汉唐:①“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严格分开。②在城市交易,有严格的 时间和空间限制。③政府加强管理,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令”“丞”)。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外贸活动繁荣,在广州设“市舶使”进行管理。 (5)宋元:①城市商业活动发展到新的阶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大都。中外贸易、边境贸易(榷场)全面繁荣。 (6)明清:①商业城镇兴起;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③棉花、茶叶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形成徽商、晋商等商帮,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7)地位: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由城市市场和乡村集市两部分组成,乡村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它们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2、“市”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1)宋朝以前:①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②“市”的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③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闭市后不许再交易。④县城以下禁止设市,否则视为非法的私市。 (2)宋朝时期:①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便利了百姓生活。②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③原先不设“市” 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3)具体情况:①秦代: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严格。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市按时开闭。“五都”的出现标志着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③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④唐代:“市”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束缚了商业的自由发展。“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华。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以外,扬州也曾“雄富冠天下”;⑤宋代:“市”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沿街开设商铺,形成繁华的商业街。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东京等都市商业繁盛;形成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著名商业名镇。⑥明清: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3、明清“商帮” ①“商帮”是以血缘、乡谊作为纽带,以会馆、会所进行联络的地域性的商人集团。②著名的商帮有晋商和徽商。③商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其活动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有的还将商业资本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成长。④明清的商帮毕竟是封建性的商帮,它依靠官府的支持进行经营,积累的巨额资本又多用于购置土地,奢侈消费,甚至货币窖藏,最后也就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走向衰落。 [注]中国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 一是中国古代不同的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商业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宋元时期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纸币最早出现,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明清时期,一大批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徽商晋商等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等,使得明清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二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随商贸的发展呈不同的特色。秦汉至唐,在京都、郡、国所在的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的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与居民所住的“里”“ 坊”严格分开。宋代以后坊市制度界限被打破。 三是中国古代商业与商人的命运总是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有关,自战国以来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五)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概述:①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政府为了保证财源和税源及兵源;②含义:“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③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即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④最早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2)过程:①商周:统治者重视并鼓励民间商业的发展;②战国:重农抑商思想盛行;③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对商人的赋税加倍,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的政策;④明清: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由官府垄断盐、茶经营;官府出台许多歧视商人的规定;对民营商业,通过加征商税、限制手工业规模、压价收购等手段,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 (3)评价:①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②统治者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运用政治手段压制工商业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 2、“海禁”政策 (1)概述:①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②起因:明初,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危及明朝统治。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防止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与倭寇危及明朝统治)。 (2)过程:①明朝注重维持“朝贡”贸易体制(如:郑和下西洋),对民间海外贸易则严加禁阻。明太祖屡次下令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府主持下进行。倭患消除后,政府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②清初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百姓片板出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③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但内涵并不相同。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相反,明政府积极鼓励官方贸易.如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3、“闭关锁国”政策 (1)概述:①含义:清代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基础。 (2)评价:①这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加深,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②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纵横:7.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名称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相同点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 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衰落。 不同点 时间 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 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 目的 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 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作用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建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产生与缓慢发展:①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苏州等地的纺织业。②条件: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③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④表现:“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工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时期缓慢发展,部门增多,地域更广,规模扩大。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缓慢的原因:①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顽强的抵抗着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海禁”等政策;采取限制规模、征收重税等手段。③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往往建房置地,很少投资于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积累。④官府的沉重剥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 ●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1)政策因素。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2)科技推动。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3)人们群众的辛勤劳动。 [注]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依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重农 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此外,“三农”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结合当代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链接本专题的相关主干知识。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当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古已有之,如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人口政策和垦荒等方面就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今人汲取。命题多以某一话题为载体,而这些话题较为注重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相联系(如人口、资源、能源、重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保护等);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如我国能源利用、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和谐社会等)。因此历史复习必须关注现实,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背景: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候崛起;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教育上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诸子百家中主要学派:⑴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代表有:老子(影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影响:①他的寓言、散文蕴含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②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⑵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代表:墨子(影响:①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墨家学派具有“赴汤蹈火”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⑶法家学派,主张:以法治国;代表:韩非子( 影响: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大作用。在西汉以后一千多年中与儒家思想相表里,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商鞅、李斯等;⑷除此之外著名的还有儒家学派,代表有:孔子(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孔子被推崇为“圣人”、“万世师表”,受后人景仰。)、孟子、荀子(“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成为有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右铭)。 3、影响:(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成为传统文化的源头,后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汉武帝时期,经济上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需要进一步巩固大一统国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2、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主张:①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②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③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④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提出“限田”、“薄赋”、“省役”主张。特点: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学说。根本目的:通过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影响: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国家统一;②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③限制君主的权利,有利于君主实行“仁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3、创办太学:过程: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太学生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职。影响:①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状况,非贵族官僚子弟可凭太学资格到政府任官;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方学校;③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④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⑤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敢于批判时政,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汉武帝令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这一措施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三)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 1、背景 :①汉末:儒学权威性被严重削弱。②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③唐朝:皇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治。佛教、道教的发展,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和李翱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道视为“夷狄之教”,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④北宋: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士大夫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2、含义:宋代形成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汲取了佛、道中的有益内容,完成了更加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新儒学。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新”在何处?)。 3、代表人物 (1)程颢、程颐兄弟(北宋) 思想主张:①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理学的核心思想)。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也,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发挥“仁”的学说。认为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把仁、义、礼、智、信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2)朱熹(南宋) 思想主张:①“理气论”。认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主张先理后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也是天理的反应,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去人欲。②修养论。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仁”是爱心和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应强烈的有社会责任感。③政治理论: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④为“四书”做注解。《四书章句集解》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理学的经典。 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去寻找,求“理”的方法就是进行内心反省(“发明本心”),要扫除“物欲”。 王守仁(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①他的“心学”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②倡导“致良知” 和知行合一。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了自我主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影响:①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②宋明理学从哲学方面发展了儒学,为专制等级制度制造理论依据,从而成为官方哲学。③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影响:①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在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和创造力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四)明清时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 1、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经济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批判。 2、“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 思想观点:①挑战正统思想:针对“存天理、去人欲”,提出“吃饭穿衣,既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否认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以“圣人”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③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③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自由,强调人正常的私欲。 影响: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他是明清时期最具个性的思想家(出身伊斯兰教世家,自幼受传统四次束缚较少)。 3、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①强烈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提出君臣平等和限制君权的主张,认为要“公其是非于学校”,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②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他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①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关注国计民生。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实用性著作。②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③提出“保天下者”,匹夫有责。 王夫之: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主张:①认为“气”是物质实体,反对“天命论”,主张物质第一性,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②政治上,提出“循天下之公”,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三人共同点:①政治上:都参加过抗清斗争;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经济上:都重视工商业发展,主张经世致用。③思想上:批判传统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经世致用等思想,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影响:①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②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③在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重视。 ●儒家思想演变历程和规律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在此氛围中产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2)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发展:宋代出现新儒学体系理学。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心学”体系,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4)质疑和批判:明朝后期,李贽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5)演变规律:①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思想的统一性和凝聚性,正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也是推动中国统一的主要动力。儒家思想的坚忍包容、延绵不息,造就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使中国在外交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健康和谐的周边关系。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1)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它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2)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欧洲影响巨大,对中国“软实力”的增强,对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继承精华,剔除糟粕,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尊老敬贤、见利思义的做人准则。 ●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为何没有形成西欧启蒙运动的影响 (1)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没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四、古代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 ⑴造纸术产生于西汉,东汉蔡伦105 年改进了造纸术; ⑵指南针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叫司南,宋朝时指南针广泛用于海船; ⑶火药是唐代发明,唐末五代,逐渐用于军事,宋代以后开始广泛用于战争; ⑷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之际,北宋平民毕昇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提高了印制效率。 (二)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的在欧洲的传播,使纸张代替了羊皮纸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 2.指南针在欧洲的传播和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3.火药的传入使用欧洲封建城堡不堪一击,并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也使得欧洲的采矿和金属 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4.印刷术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总之,中国四大发明在西欧的传播使西欧率先迈入了近代社会,创造出众多让世界发生巨大的 成果. [注]1、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 (1)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环境。(2)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人民的辛勤劳动、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滋养了科技文化人才。(4)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5)重视实践经验总结的优良传统,后代科技成就对前代的继承和创新。(6)科学家刻苦、奉献的精神。 2、古代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明清时期出现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等科技巨著,古代中国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中国科技始终没有能够发展成为近代科学。英国现代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而近代科学只在欧洲发展,却未在中国成长。李约瑟的这个发现、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2)封建闭关政策隔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明代“八股取土”和清代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新环境。(4)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技术,不重视对自然规律和抽象理论的研究。(5)教育上,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6)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政治伦理、轻视技艺的价值观,科技发明在读书人心目中始终被看作与功名利禄无关的雕虫小技而被轻视。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缺乏创新动力。归根结底,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人的观念。 3、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又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传奇、小说、戏剧、风俗画等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①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②市民和商人阶层的形成、壮大;③统治阶级文化娱乐的需要;④文人通过文学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使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