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高考物理部分加分析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体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D )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开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D ) A.2 B. C.1 D.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C ) 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星星冲日”。据报道,20 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 )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半径(AU) 1.0 1.5 5.2 9.5 19 30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和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废人时间间隔最短 20.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ˊ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失重相等 C.ω=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ω=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21.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表示。已知=,=,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AD ) A.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 B.连线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 D.大于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存在摩擦力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做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3.(9分) 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电阻(阻值为3.0Ω),电阻(阻值为3.0Ω),电流表(量程为200mA,内阻为=6.0Ω),开关S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 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做-R图线(用直线拟合); ④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答:①__0.110__,②___9.09__。 R/Ω 1.0 2.0 3.0 4.0 5.0 6.0 7.0 I/A 0.143 0.125 0.100 0.091 0.084 0.077 6.99 8.00 10.0 11..0 11.9 13.0 (3)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1.0(0.96~1.04),截距b=6.0(5.9~6.1)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_3.0(2.7~3.3)V,内阻r=1.0(0.6~1.4)Ω 24.(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20m/s) 25.如图,O、A、B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沿竖直方向,∠BOA=60°,OB=OA。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q>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OAB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点,到达A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点,且到达B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7/3)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mg/6q,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2)如图,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弹性小球A、B在静止在地面上方,B求距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i)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4m/s) (ii)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0.75m) 对比2013、2014两年高考试题考点: 选择题: 试卷 题号 2014高考 2013高考 14 电磁感应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 15 安培力 静电场中的场强问题 16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重力场与电场的组合场中的运动 17 牛顿运动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电路与图像相结合问题 18 电磁感应图像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 19 万有引力定律 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20 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中的变轨、近心运动 21 电场能的性质 结合V-t图像、功率的直线运动 实验题, 试卷 题号 2014高考 2013高考 22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力学实验(测摩擦因素) 23 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 多用电表 计算题 试卷 题号 2014高考 2013高考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力和运动 2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电磁感应和电容 选考题 试卷 题号 2014高考 2013高考 3-3 气体状态参量的关系 理想气体方程 分子动理论 理想气体方程 3-4 波动图像与振动图线综合 光的折射、全反射 机械波 全反射 3-5 天然放射现象 动量动能综合 核反应方程 动量动能综合 试题特点 1.侧重考察基础概念,基本规律,计算量不大,但相对加强了在今年考纲中有所变化的如半衰期的问题,光学的折射问题等。还有,对课本概念的考察增加了,如14题的物理学史考察结合了课本中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15题的安培力大小与磁场方向的关系条件和16题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等。因此高考改革下,要求我们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2.旧为今用。知识考点与13年高考有一定程度变化,但也有一些常考题型改编后出现,如19题的万有引力,乍一看,貌似没有见过,但本题的核心是圆周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只要抓好卫星在一条直线上的条件是卫星转动角度相差2π时,再次相隔最近。实验题22题探究加速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也是考察了平衡摩擦力问题、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钩码重力的条件问题等。再如计算题24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察,对人刹车的反应时间问题,这在前几年高考中就已经考过的。这要求我们考生应该抓好物理主干知识,常考物理模型进行有效复习。 3. 反复常考点居多,知识面覆盖广。考题中选择部分加强了电学部分比重(5题),而降低了能量知识的考察,在必考计算题25中,与13年高考考察电磁感应不同,此次考试则依然是和13年高考之前的几年高考一样把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作为考察重点,但区别是以前重点考查了电磁场,今年考查的是重力与电场综合。对比13年和12年高考,选择题8个题中对比相同相近知识点出现五题,而且每年几乎是5道以上的相同考点出现,因此2015年的选择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及题型变化的重点在哪里,也就很清楚了。 3.考查方式未见明显变化,新课程的体现主要是在模型、物理思想上。比如23题的实验数据的线性关系处理,25题的等效重力处理等。 典型考题分析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解题关键】平衡条件和胡可定律。 首先由稳定在竖直位置时mg=KX,再由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 时小球与车一起做匀加速可得,mg=KX1cosϴ,因此X=X1cosϴ,即后来形变量的竖直分量与开始形变量相等,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小球一定升高了。 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 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半径(AU) 1.0 1.5 5.2 9.5 19 30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 【解题关键】抓好卫星在一条直线上的条件是卫星转动角度相差2π时,再次相隔最近,开普勒第三定律T2 ∝R3 (ω地-ω地外)t=2π,解得时间间隔,代入R=5.2,发现t<2,所以2015年内还能发生一次“冲日”,B正确;根据,代入R=9.5和19的数值,t的比值不为二分之一,C错;由知R越大,t越小,D正确。) 25.(20分) 如图,O、A、B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沿竖直方向,∠BOA=600,OB=3OA/2,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点,使此小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ΔOAB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点,到达A点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将该小球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点,且到达B点的动能是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 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0, ∵ ∴ 由于小球平抛运动可以到A点故有: ∴ ∴ (2)没加电场时从O运动到A由动能定理有: ∴ 有电场时从O运动到A由动能定理有: ∵ ∴ 有电场时从O运动到A由动能定理有: ∵ ∴ 有匀强电场性质在OB直线上存在一点和A点等势 ∵ ∴如图所示三等分点M即为A点的等势点,连接AM即为等势面, 过O点做MA的垂线交MA与N,ON 方向即为电场强度方向,和竖直方向成30°夹角 电场强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