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战高考数学理专题强化复习十七章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备战高考数学理专题强化复习十七章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十七章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高考导航 考试要求 重难点击 命题展望 一、坐标系 ‎1.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2.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3.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4.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体会在用方程刻画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5.了解在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刻画空间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体会它们的区别.‎ 二、参数方程 ‎1.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2.分析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3.了解平摆线和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写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4.了解其他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了解摆线在刻画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 ‎  本章重点:‎ ‎1.根据问题的几何特征选择坐标系;坐标法思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极坐标系;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2.根据问题的条件引进适当的参数,写出参数方程,体会参数的意义;分析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本章难点:‎ ‎1.对伸缩变换中点的对应关系的理解;极坐标的不唯一性;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根据几何性质选取恰当的参数,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 ‎  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为便于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常需建立不同的坐标系,以便使建立的方程更加简单,参数方程是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下不同于普通方程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某些曲线用参数方程表示比用普通方程表示更加方便.‎ 本专题要求通过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坐标法思想;能根据曲线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曲线方程表示形式,体会解决问题中数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考中,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是本专题的重点考查内容.对于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只要求了解即可.‎ 知识网络 ‎17.1 坐标系 典例精析 题型一 极坐标的有关概念 ‎ ‎【例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5,),B(5,),C(-4,),试判断△ABC的形状,并求出它的面积.‎ ‎【解析】在极坐标系中,设极点为O,由已知得∠AOB=,∠BOC=,∠AOC=.‎ 又|OA|=|OB|=5,|OC|=4,由余弦定理得 ‎|AC|2=|OA|2+|OC|2-2|OA|·|OC|·cos∠AOC=52+(4)2-2×5×4·cos=133,‎ 所以|AC|=.同理,|BC|=.‎ 所以|AC|=|BC|,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 又|AB|=|OA|=|OB|=5,‎ 所以AB边上的高h==,‎ 所以S△ABC=××5=.‎ ‎【点拨】判断△ABC的形状,就需要计算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在本题中计算边长较为容易,所以先计算边长.‎ ‎【变式训练1】(1)点A(5,)在条件:①ρ>0,θ∈(-2π,0)下极坐标为    ,②ρ<0,θ∈(2π,4π)下极坐标为     ;‎ ‎(2)点P(-,)与曲线C:ρ=cos 的位置关系是 .‎ ‎【解析】(1)(5,-);(-5,).(2)点P在曲线C上.‎ 题型二 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 ‎ ‎【例2】⊙O1和⊙O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4cos θ,ρ=-4sin θ.‎ ‎(1)把⊙O1和⊙O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经过⊙O1和⊙O2交点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解析】(1)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且两坐标系取相同单位长.‎ 因为x=ρcos θ,y=ρsin θ,由ρ=4cos θ,得ρ2=4ρcos θ,‎ 所以x2+y2=4x,即x2+y2-4x=0为⊙O1的直角坐标方程.‎ 同理,x2+y2+4y=0为⊙O2的直角坐标方程.‎ ‎(2) 由解得或 即⊙O1,⊙O2的交点为(0,0)和(2,-2)两点,‎ 故过交点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0.‎ ‎【点拨】 互化的前提条件:原点对应着极点,x轴正向对应着极轴.将互化公式代入,整理可以得到.‎ ‎【变式训练2】在极坐标系中,设圆ρ=3上的点到直线ρ(cos θ+sin θ)=2的距离为d,求d的最大值.‎ ‎【解析】将极坐标方程ρ=3化为普通方程x2+y2=9,‎ ρ(cos θ+sin θ)=2可化为x+y=2.‎ 在x2+y2=9上任取一点A(3cos α,3sin α),‎ 则点A到直线的距离为d==,它的最大值为4.‎ 题型三 极坐标的应用 ‎【例3】过原点的一动直线交圆x2+(y-1)2=1于点Q,在直线OQ上取一点P,使P到直线y=2的距离等于|PQ|,用极坐标法求动直线绕原点一周时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以O为极点,Ox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如右图所示,过P作PR垂直于直线y=2,则有|PQ|=|PR|.设P(ρ,θ),Q(ρ0,θ),则有ρ0=2sin θ.因为|PR|=|PQ|,所以|2-ρsin θ|=|ρ-2sin θ|,所以 ρ=±2或sin θ=±1,即为点P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4或x=0.‎ ‎【点拨】用极坐标法可使几何中的一些问题得到很直接、简单的解法,但在解题时关键是极坐标要选取适当,这样可以简化运算过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时也容易一些.‎ ‎【变式训练3】如图,点A在直线x=5上移动,等腰△OPA的顶角∠OPA为120°(O,P,A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取O为极点,x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则直线x=5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5.‎ 设A(ρ0,θ0),P(ρ,θ),‎ 因为点A在直线ρcos θ=5上,所以ρ0cos θ0=5.①‎ 因为△OPA为等腰三角形,且∠OPA=120°,而|OP|=ρ,|OA|=ρ0以及∠POA=30°,‎ 所以ρ0=ρ,且θ0=θ-30°.②‎ 把②代入①,得点P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30°)=5.‎ 题型四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的伸缩变换 ‎【例4】定义变换T:可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P(x,y)变换成点P′(x′,y′).特别地,若曲线M上一点P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P′与点P重合,则称点P是曲线M在变换T下的不动点.‎ ‎(1)若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焦距为2,长轴顶点和短轴顶点间的距离为2.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并求出当tan θ=时,其两个焦点F1、F2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F1′和F2′的坐标;‎ ‎(2)当tan θ=时,求(1)中的椭圆C在变换T下的所有不动点的坐标.‎ ‎【解析】(1)设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椭圆定义知焦距‎2c=2⇒c=,即a2-b2=2.①‎ 又由已知得a2+b2=4,②‎ 故由①、②可解得a2=3,b2=1.‎ 即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y2=1,‎ 且椭圆C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F1(-,0)和F2(,0).‎ 对于变换T:当tanθ=时,可得 设F1′(x1,y1)和F2′(x2,y2)分别是由F1(-,0)和F2(,0)的坐标经变换公式T变换得到.‎ 于是 即F1′的坐标为(-,-);‎ 又 即F2′的坐标为(,).‎ ‎(2)设P(x,y)是椭圆C在变换T下的不动点,则当tan θ=时,‎ 有⇒x=3y,由点P(x,y)∈C,即P(3y,y)∈C,得+y2=1‎ ‎⇒因而椭圆C的不动点共有两个,分别为(,)和(-,-).‎ ‎【变式训练4】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x-2y=2经过伸缩变换         后变成直线2x′-y′=4.‎ ‎【解析】‎ 总结提高 ‎1.平面内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方法.‎ 如果规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表示;反之也成立.‎ ‎2.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的极坐标方程,特别是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17.2 参数方程 典例精析 题型一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例1】 把下列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1) (θ为参数);‎ ‎(2) (t为参数,a,b>0).‎ ‎【解析】(1)‎ 所以5x2+4xy+17y2-81=0. ‎ ‎(2)由题意可得 所以①2-②2得-=4,所以-=1,其中x>0.‎ ‎【变式训练1】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指出曲线所表示的图形.‎ ‎(1) (2) (3) (4) ‎ ‎【解析】(1)x2=2(y+),-≤x≤,图形为一段抛物线弧.‎ ‎(2)x=1,y≤-2或y≥2,图形为两条射线.‎ ‎(3)x2+y2-3y=0(y≠3),图形是一个圆,但是除去点(0,3).‎ ‎(4)-=1,图形是双曲线.‎ 题型二 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求弦长 ‎ ‎【例2】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θ=1.‎ ‎(1)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 ‎(2)求直线l被曲线C截得的弦长.‎ ‎【解析】(1)由曲线C:ρ2cos 2θ=ρ2(cos2θ-sin2θ)=1,‎ 化成普通方程为x2-y2=1.①‎ ‎(2)方法一:把直线参数方程化为标准参数方程(t为参数).②‎ 把②代入①得(2+)2-(t)2=1,整理得t2-4t-6=0.‎ 设其两根为t1,t2,则t1+t2=4,t1t2=-6.‎ 从而弦长为|t1-t2|====2.‎ 方法二: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y=(x-2),‎ 代入x2-y2=1,得2x2-12x+13=0.‎ 设l与C交于A(x1,y1),B(x2,y2),则x1+x2=6,x1x2=,‎ 所以|AB|=·=2=2.‎ ‎【变式训练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若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求直线l被曲线C所截的弦长.‎ ‎【解析】将方程(t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3x+4y+1=0.‎ 将方程ρ=cos(θ+)化为普通方程为x2+y2-x+y=0.‎ 表示圆心为(,-),半径为r=的圆,‎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弦长=2=2=.‎ 题型三 参数方程综合运用 ‎【例3】(2009海南、宁夏)已知曲线C1: (t为参数),C2: (θ为参数).‎ ‎(1)化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1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t=,Q为C2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C3:(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1)C1:(x+4)2+(y-3)2=1,C2:+=1.‎ C1是以(-4,3)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C2是以坐标原点为中心,焦点在x轴,长半轴长是8,短半轴长是3的椭圆.‎ ‎(2)当t=时,P(-4,4),Q(8cos θ,3sin θ),故M(-2+4cos θ,2+sin θ).‎ C3为直线x-2y-7=0,M到C3的距离d=|4cos θ-3sin θ-13|,‎ 从而cos θ=,sin θ=-时,d取最小值.‎ ‎【变式训练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得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 ‎2cos θ-4sin θ(ρ>0).‎ ‎(1)化曲线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设曲线C1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P(m,0)(m>0),经过点P作曲线C2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 ‎【解析】(1)曲线C1:+=1;曲线C2:(x-1)2+(y+2)2=5.‎ 曲线C1为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半轴长是4,短半轴长是2的椭圆;曲线C2为圆心为(1,-2),半径为的圆.‎ ‎(2)曲线C1:+=1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4,0)和(4,0),因为m>0,所以点P的坐标为(4,0).显然切线l的斜率存在,设为k,则切线l的方程为y=k(x-4).‎ 由曲线C2为圆心为(1,-2),半径为的圆得=,‎ 解得k=,所以切线l的方程为y=(x-4).‎ 总结提高 ‎1.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过程中,要保持化简过程的同解变形,避免改变变量x,y的取值范围而造成错误.‎ ‎2.消除参数的常用方法有:①代入消参法;②三角消参法;③根据参数方程的特征,采用特殊的消参手段.‎ ‎3.参数的方法在求曲线的方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要注意合理选参、巧妙消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