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做题练习卷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选做题练习卷答案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图10‎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溃、滑坡灾害 图11‎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表1‎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251‎ ‎88893‎ ‎42.99‎ ‎1986‎ ‎3721‎ ‎39639‎ ‎19.17‎ ‎2005‎ ‎1973‎ ‎19230‎ ‎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2.(10分)旅游地理 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3分)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3分)‎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4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4分)‎ ‎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3分)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 ‎ 造成黄土滑坡。(3分) ’‎ ‎44.(10分)环境保护 ‎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3分) ‎ ‎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3分)‎ ‎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4分)(每答1项得1分,答出4项或以上即可得4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44.(10分)环境保护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13)。‎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 ‎(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解析】‎ ‎12.(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请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 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2)面对特大干旱,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____。(2分)‎ ‎(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两项。(6分)‎ ‎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 ‎ 由。(6分)‎ ‎ 支持的理由:________;‎ ‎ 反对的理由:________.。‎ ‎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5)据图8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____等方面。古老的纳西族 ‎ 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 。(6分)‎ ‎12.(26分)‎ ‎(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2)森林火灾(病虫害)。‎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早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 ‎ 水农业。(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 ‎ 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建筑(服饰;民俗)。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13. (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 原因。(6分)‎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9分)‎ ‎(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 ‎ 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6分)‎ ‎13.(30分)‎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 ‎ 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 低。‎ ‎(2)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 ‎ 流,近地面风力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