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必备生物书本知识精讲
知识点 名词 解 释 绪论 结晶牛胰岛素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内作出举世瞩目的贡献。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在宏观领域,综合探讨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 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首先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主要目标是测定组成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中国于1999年9月加入,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即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该计划已于2003年完成 后基因组学 重要研究课题包括:解读并深入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转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显示出更多优点,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仍有争论 基因 治疗 目前,基因治疗研究的对象包括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甚至艾滋病等15种以上疑难顽症 脑科学 1,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推进对神经系统活动的认识2,在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命科学定义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 目镜测微尺 安装于目镜镜筒的光阑上,实验中需测量的大小时,只需使用目镜测微尺。使用时先卸下目镜上部的透镜,平稳地讲目镜测微尺安放在目镜镜筒的光阑上,在把卸下的透镜按原样装好。精确地测量细胞的长度和宽度, 物镜测微尺 置于载物台上,用以标定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 原生质 水 结合水 小部分水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 自由水 绝大多数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无机盐 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 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1。有些无机盐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3。使血液的酸碱度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4。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糖类(CH20)n 单糖 不能水解的嘴简单的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 双糖 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的糖类,如蔗糖,乳糖,麦芽糖 多糖 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复杂的糖类,植物中的淀粉,纤维素,动物肝脏核肌肉中的糖原。 脂质。俗称脂类物质,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使构成脂肪的基本成分。 脂肪酸,由碳和氢组成的长链 磷脂 组成细胞膜的结构大分子 胆固醇 人体所必需的,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中,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机体合成某些激素及维生素D等物质的原料,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重要生理功能。 缩合和肽键 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的肽键 多肽 3个以上的氨基酸连成的肽链称为多肽 肽链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肽链 核酸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DNA 脱氧核糖核酸A,T,G,C RNA 核糖核酸A,U,G,C 维生素 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比较: 颤藻(原)水绵(真) 原核细胞 比真核细胞更早更古老的细胞 真核细胞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细胞膜 每个细胞的边界 受体 细胞膜上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糖蛋白、糖脂 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使识别外界信息的“信号天线” 生命的结构基础 被动运输 离子,分子和微小的颗粒都趋于由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较低发区域运动,这种运动较扩散 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不消耗能量的现象叫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O2,CO2等小分子也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 协助扩散 一般溶解于水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例如Na+,Cl-,葡萄糖,氨基酸和和核苷酸必须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穿越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核离子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活细胞的主要方式 胞吞 胞吐 蛋白质大分子或者颗粒性物质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细胞,这种细胞摄取颗粒性物质的过程 细胞内的小囊泡被运输到细胞膜内侧,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且向细胞外张开,释放内含物 细胞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核 由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质组成,细胞的代谢调控中心 核仁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核内由一个或多个圆球形结构,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里呈液态的部分 细胞器 在细胞质基质中分布着许多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线粒体 外膜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 内有基粒,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核糖体 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微小颗粒,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内质网 由彼此相通的网状膜系统组成,将细胞分成许多小空间,并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以及脂质代谢有关 高尔基体 由数层扁平囊和泡状结构组成,常与内质网密切联系,起储存,加工和转运物质的作用 中心体 由两个中心粒互相垂直排列而成,与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分离密切相关 溶酶体 由膜围成的小球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及衰老无用的细胞器碎片 细胞壁 全透性的, 水和溶质都可以自由透过。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由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组成,对维持细胞的形状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有重要作用。 渗透作用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 原生质层 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的合称 质壁分离 因失水而导致原生质层收缩,容易变形的细胞膜也随之收缩,而不容易变形的细胞壁保持原状,观察到细胞壁和细胞膜分离的现象 生物体的功能 新陈代谢 自我更新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 生物体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将它们转变为自身的物质,并储存能量 异化作用 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的物质分解以释放能量,并将代谢终产物排除体外 合成反应 由小分子形成大分子的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 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化学反应 酶 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 ATP 腺苷三磷酸 纸层析法 使叶绿体中的不同色素在扩散过程中被分离开来 光反应 在类囊体进行,同时需要光 暗反应(卡尔文循环) 在叶绿体基质中,无光条件下进行 光合作用 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O2,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的强度 细胞呼吸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活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分解) 在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CO2和H2O 无氧呼吸(分解) 在无氧的条件下,氧化分解产生少量的CO2和乙醇 发酵 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 糖类代谢 氧化分解,合成多糖物质,转变成高能量的营养物质—脂肪,转变形成氨基酸 脂肪代谢 甘油的代谢,脂肪酸的代谢,脂肪的生物合成和分解 蛋白质代谢 合成新的蛋白质,脱氨基加入糖代谢 合理营养 人体摄入的食物中,七大营养物质的种类齐全,摄入量及其比例符合人体营养要求 营养生殖 繁殖速度快,营养高 有性生殖 通过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细胞周期 对增殖细胞来说细胞经理生长直到分裂的这一由序过程 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前的准备时期 分裂期 正在进行分裂的时期 有丝分裂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 形成生殖细胞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细胞分裂 联会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 交叉互换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细胞与精子 卵细胞与极体 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细胞分化 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植(动)物细胞全能性 单个细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克隆 不用雌雄两性的生殖细胞,而仅仅用一个个体的部分组织或一个体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而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外植体 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和组织 愈伤组织 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分生状态的细胞 去分化 由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诱导作用,外植体中的部分细胞从已分化状态的细胞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细胞 再分化 形成芽和根的过程,组织培养中形成的未分化状态的细胞,因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色浓度比值的不同,可再分化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 试管苗 完整植株 细胞工程 在细胞水平上,以细胞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以及其他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研究,开发和利用细胞的现代生物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将无菌的外植体接种再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等的培养集中进行无菌培养,使其形成芽,根,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 从动物体内分离出组织或细胞,在无菌,适宜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使组织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一门技术 干细胞 具有自我更新和增值,分化能力的细胞 细胞融合 用人工的方法,使不同来源的细胞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细胞,即重组细胞的过程 原生质体 用酶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杂交瘤细胞 产生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杂交瘤细胞群持续分泌的成分单一的特异性抗体 细胞核移植 将一种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种去核的细胞中的技术 显微注射法 借助显微注射器,现将持卵管靠近卵,增加负压使其吸住卵 胚胎移植技术 酶工程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顶端优势 生长素超过合适的浓度,就一直侧芽的生长,于是顶芽优先生长 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物质 生长素类似物 萘乙酸,吲哚乙酸,2,4—D 反射 神经系统调节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细胞识别 动物体细胞对“自己”“异己”细胞以及物质的识别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的天然免疫功能,相对的稳定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他们共同构成了集体的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天然免疫 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 人工免疫 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疫苗 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生物制品, 有灭活的或减毒的制剂 DNA 的复制 DNA分子为摸板合成相同DNA分子的过程 基因 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转录 以DNA分子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为摸板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 以mRNA为摸板,以tRNA为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 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 ,再由RNA决定蛋白质合成以及遗传信息由DNA复制传递给DNA 的规律 密码子 mRNA分子内的碱基序列上可决定一种氨基酸的每三个相邻碱基 性状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 相对性状 每种性状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显性性状 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 F2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形状 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呈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形状的基因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表现型 具有特定基因性的个体所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组成的不同个体 测交 杂交子一代与隐性亲本杂交 基因的分离规律 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当两对相对形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后,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彼此分离,同时非铜圆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基因完全连锁 灰身基因与长翅基因,黑身基因与残翅基因不能任意分开,也不能自由组合,而是100%连锁 基因不完全连锁 连锁基因之间发生部分交换的现象 连锁和互换定律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锁在一起进入配子,同时具有连锁关系的基因可随着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而产生基因的新组合类型 交换值 测交后代中的重组型个体数与测交后代个体数之间的比值 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 杂合子充分表现出显性亲本的性状的现象 杂合子不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而是表现为双亲形状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镶嵌显性 双亲的显性性状在后代个梯队不同部位同时显现出来 凝集原 一种位于人的红细胞膜表面的特意糖蛋白 凝集素 位于血清中 复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点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血型系统 A,B,O, Rh, MN, P, HLA 24个 安全输血 交叉配血实验,采集健康的血液,血液检测,储存运输,临床输注 数量性状 具有连续变异的性状 多基因遗传 多对基因决定一个遗传性状的现象 性别决定 XY型,WZ型 性染色体 雌雄个体的细胞中是不同的 常染色体 雌雄体细胞中都具有的相同的染色体 伴性遗传 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 基因重组 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结果使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 基因突变 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加而使基因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诱发突变、人工诱变 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或诱导多倍体 二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胚胎学证据 说明陆生脊椎动物是从水生的鱼类进化而来的 比较解剖学证据 共同的祖先进化过来的 同源器官 发生上由共同来源而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器官 痕迹器官 生物体内某些功能已基本消失但仍然存在的器官 生物化学证据 生物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越相似 细胞色素C 普遍存在真核生物体内 古生物化石证据 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大生物越复杂,越高等。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历程 陆生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 生物进化的规律 单细胞到多细胞,器官结构和生理活动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生活环境则由水生到陆生,生物界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 适应辐射 来自共同祖先的后裔,因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现象 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 变异和遗传,繁殖过剩,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被淘汰的过程 现代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主导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种群 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能进行生殖大生物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 某一基因在它的全部等位基因中所占大比率 隔离 地理隔离:某些地理障碍而发生的 生殖隔离进行有性生殖大生物彼此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灭绝 该物种的全部个体在地球上不复存在 遗传多样性 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物种大多样化,包括某一特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均匀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 细菌 包括球菌,杆菌,螺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霉菌 青霉,根霉,曲霉 蕈 菌菇 微生物 自然发生说 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真(古)细菌 通常的细菌。 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并由许多适应极端环境的结构和组成 拟核 DNA的区域 鞭毛、菌毛 运动功能 芽孢、荚膜 生长条件不利时,有的细菌在外面会形成一层很厚的荚膜,菌体变成了个圆形休眠体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出芽或孢子方式繁殖 多细胞真菌(霉菌、蕈) 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繁殖 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粘菌) 单细胞藻类,有细胞核,有含光合色素大细胞器 原生动物,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几乎都是能运动大单细胞真核生物 黏菌 赤潮 单细胞藻类和蓝细菌等微生物在湖泊或近海大量繁殖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培养基 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灭菌 1.05kg/cm2,121℃,15-30min 微生物传染病 能够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微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产生的疾病 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内环境自稳态 体液 人体中的全部液体 细胞外液(内环境) 体液在细胞外面的 细胞内液 体液在细胞中的 自稳态 人体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 渗透压 阻止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水溶液的压力 抗利尿激素 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的浓度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在肾小管中,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大部分Na+ K+ Cl- HCO3-等离子及绝大部分水,通过管壁进入组织液并而进入血浆的过程 血浆、原尿、终尿 肾小体 肾小囊和肾小球 产热 靠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 散热 传导,对流,辐射,蒸发散热 温度感受器 温感受器和冷感受器。皮肤,黏膜,和血管中的温度感受器能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经过分析综合,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有关组织,器官,通过物理或代谢方式,调节身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从而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低血糖症 当血糖浓度低于3.89mmol/L时,人会出现头昏,心悸,出冷汗等反应 糖尿病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于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虽然能分泌胰岛素,但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反应不灵敏,即“胰岛素抵抗”而引起血糖浓度增高 I、II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采用注射胰岛素或通过胰岛移植手术 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存在胰岛素抵抗,通过饮食控制,合适的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 血糖调节 激素神经调节 血脂 血液中的脂质 主要成分: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 脂蛋白 血脂在血液中与蛋白质结合组成的物质 血脂代谢 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来源和去路 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 高脂血症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的血脂代谢紊乱性疾病 体重指数 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 血压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也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 收缩压、舒张压 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壁上的测压急剧升高,大约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壁上的测压所达到的最低值 心室射血 对血压的影响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心室摄入主动脉内的血量,即心排血量 外周阻力 增大时,心舒期中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动脉中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 动脉弹性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管壁具有显著的弹性 血压调节 神经—激素调节 高血压 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140mm和舒张压大于Hg90mmH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