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单元基础知识排查六
单元基础知识排查(六)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1.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 2.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 3.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 4.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 ) 5.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 ) 6.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 √ ) 7.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 ) 8.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为控制长毛的基因( × ) 9.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 10.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 11.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 12.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 ) 13.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 √ ) 1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畸变( √ ) 15.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 ) 16.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 ) 17.作物育种中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 ) 18.采用克隆的方法培育作物品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 ) 19.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作物品种都是经花药离体培养得来的( × ) 20.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 ) 21.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 22.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 ) 23.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 ) 24.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 ) 25.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 × ) 2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 27.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 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 √ ) 28.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 29.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 ) 30.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 × ) 3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 32.杂交育种与转基因技术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 ) 33.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 ) 34.由二倍体加倍后产生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是同一个物种( × ) 35.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 ) 36.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 × ) 37.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 38.让高秆抗病(DDTT)与矮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秆抗病品种。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aaB_)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 × ) 39.若要培育隐性性状植物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出现该性状即可( √ ) 40.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 ) 41.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42.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 × ) 4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4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 45.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 √ ) 46.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47.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 × ) 48.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 ) 49.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 ) 50.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个体数量下降而减小( × ) 第二关:练规范 强素质 1.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如图中字母所示)。 试判断图2甲、乙、丙、丁中的变异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染色体缺失、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 2.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 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不死性的癌细胞 ②基因型为RR的红花豌豆植物,产生了基因型为rr的白花植株后代 ③R型活细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细菌 ④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 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 3.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如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①、②两过程均需要________________来诱导细胞脱分化。 (2)由①③形成的再生植株可能是________倍体,由②④形成的再生植株为________倍体。 (3)如图三种途径中,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效率最高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1减数分裂时,与H基因所在染色体和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植物激素 (2)二 单 (3)利用花粉培养 (4)h基因所在染色体和g基因所在染色体 4.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 群来源 敏感性纯 合子/% 抗性杂合 子/% 抗性纯 合子/% 甲地区 78 20 2 乙地区 64 32 4 丙地区 84 15 1 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__________的结果。 (2)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________地区的家蝇对杀虫剂的抗性最强。 (4)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 (1)替换 (2)12% (3)乙 (4)自然选择 5.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一点点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 (1)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如果不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正常情况下表现型应是__________。 (2)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探究你在(2)中的假设,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m 有尾 (2)诱导基因m突变为M(或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让上述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鸡成熟后雌、雄交配;所产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相关性状表现 (4)①如果后代出现无尾鸡,则证明胰岛素的作用是诱导基因发生突变 ②如果后代全部表现出有尾性状,则证明胰岛素的作用并非诱导基因突变,只是影响了鸡的胚胎发育的正常进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有时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现型改变,很像某基因型引起的表现型变化,这在生 物学上称为表现型模拟。表现型模拟的性状是不能真实遗传的,因为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本题中题干正是一个表现型模拟的例子。普通有尾鸡自交所产受精卵的基因型是mm,正常情况下表现型应是有尾。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引起了无尾性状,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这是本题的切入点。胰岛素引起的无尾性状能否真实遗传,这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 6.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其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_____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答案 (1)4 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秋水仙素 (2)染色体数目 20W和20W+1E 40W (3)根尖或芽尖 有丝分裂中 解析 长穗偃麦草为二倍体,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1+3=4(个)。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高度不育,原因是子一代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子一代,可使子一代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可育品种。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后成为蓝粒单体小麦,此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小偃麦根尖和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旺盛,故可以选择根尖或芽尖作为观察小偃麦染色体组成的实验材料。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此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