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小高考解读正式本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历史小高考解读正式本

‎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考点一:了解西周的建立 商纣王因残暴而失去民心导致商朝灭亡,周武王顺应民心,挥伐纣的正义之师经牧野之战灭商,于大约公元前1046年建立西周,周朝前期都城在镐(Hào) 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后,商灭夏。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考点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  1、西周分封制(西周地方政治制度):‎ ‎ (1)形成与加强:‎ ‎ ①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实行分封制;‎ ‎ ②周武王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和扩大。‎ ‎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3)基本内容:‎ ‎ ①分封对象:将王畿(jī)之外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 ②诸侯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再分封的权力;有较大独立性,可以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军权、财权、人事权);‎ ‎ ③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为周天子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 ④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 ‎ (4)主要特点:等级森严。‎ ‎ (5)影响:积极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性: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 ★注意: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于秦朝。)‎ 2、 西周宗法制:‎ ‎ (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巩固统治的制度(实质)‎ ‎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 ‎ (3)特点(内容):‎ ‎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承,为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 ②大小宗关系(宗法等级制):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其余相对。宗法等级森严。 (政治上,上下级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 ‎ ③血缘亲疏关系同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 ‎ (4)影响:‎ ‎ 利: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来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问祖等,修家谱、重视血缘亲情等)‎ ‎ 弊: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贵贱尊卑,导致人生而不平等和重男轻女思想。★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考点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第二课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了解秦朝的统一 1、 历史条件:‎ ‎ ①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②战国时期诸侯国进行改革与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 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 ④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奠定秦统一的基础;‎ ‎ ⑤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时间: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定都咸阳。‎ ‎3、顺序: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4、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考点二:了解(☆☆☆删除:“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 1、 ‎“始皇帝”:‎ ‎ (1)来源:秦王嬴政将三皇五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创立了皇帝制度。‎ ‎ (2)皇帝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调动军队。‎ ‎ (3)皇帝制度特点:‎ ‎  ①皇权独尊:皇权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 ‎ ②皇位世袭:皇权不可转移。‎ ‎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2、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 (1)“三公”职能:‎ ‎ 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 ②太尉:主管军事(虚职),负责全国军务。‎ ‎ ③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 ‎ ④丞相下设诸卿,分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三公”作用:‎ ‎①三公相互牵制、配合,从而集权于皇帝。(“三公”制的实质)。‎ ‎②军政大事决策,先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考点三: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 1、 建立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县;秦朝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概况: ‎ ‎①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郡守上承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3、 特点:‎ ‎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 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③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地方政治制度)‎ 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县制、封国制并行,一度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二: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政治制度)‎ 1、 概况。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2、特点:‎ ‎①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 ‎②分散(分割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 影响:‎ ‎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皇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 ‎★注意: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考点三: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1、 举措:‎ ‎ 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后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枢密使(军事)和三司使(财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2、结果: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强化了君主专制。‎ ‎◆考点四: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1、 概况:‎ ‎ ①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归中书省直辖”。‎ ‎ ②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宗教事务。‎ ‎2、作用影响:‎ ‎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②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地方省制的开端。‎ ‎◆考点五: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 ①先秦:世官制,(方式:世袭;依据:出身)‎ ‎ ②西汉:察举制,(方式:推荐;依据:才能、品行)‎ ‎ ③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方式:由品评官评定等级,然后授官,标准:门第、出身,不注重才能。它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 ‎ ④隋唐:科举制,(方式:考试;依据:成绩)‎ ‎ A、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 B、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C、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 D、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创造意识的人,制约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 ‎ ‎ ▲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一: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原为了解明朝的内阁)(新增)‎ 1、 废丞相 ‎(1)原因:防止宰相擅权、威胁皇权。‎ ‎(2)时间:明太祖。‎ ‎(3)影响: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君权得到强化,但是造成皇帝政务繁多的局面。‎ 2、 设内阁 ‎(1)设置原因:明太祖废丞相后,政务繁多,力不从心。‎ ‎(2)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 ‎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助理政务,但仍然亲自主持大事;‎ ‎②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评价: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性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实质)‎ ‎◆考点二:了解清朝的军机处 1、 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 ‎2、特点职能: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诏令;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 ‎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考点三: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 积极性:‎ ‎ ①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局限性(主导地位)‎ ‎ ①政治:君主专制推向顶峰,难免决策失误;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 ②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③思想:压制民主思想的产生,阻碍科技进步。‎ ‎ 总之,妨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 ‎★总结: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脉络和特点:‎ ‎ 1、概念:‎ (1) 含义: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部分。前者指皇权至上,专制独裁;后者指地方无权,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 ‎ (2)基础:‎ ‎ ①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 ‎ ②思想:(最初)法家思想,(后来)儒家思想。‎ ‎ (3)发展历程:战国,萌芽→秦朝,开创→汉、唐、元发展和完善→明清,顶峰。‎ ‎ (4)两大矛盾:‎ ‎ 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2、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脉络:‎ (1) 中央政治制度: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中书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 (2)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 ‎ 3、演变特点(趋势):‎ (1) 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 ‎ (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必修一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课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考点一: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局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1、 鸦片战争:‎ ‎ ①时间、侵略国:1840—1842年,英国。‎ ‎ ②原因:‎ ‎ A、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B、直接原因(借口):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对华鸦片走私。‎ C、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 ③过程:‎ A.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B.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 C.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 ‎ ④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 ⑤败因:根因:中国社会制度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时间:1856—1860年,英法联军。‎ ‎ (2)根本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3)主要事件: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 3、 甲午中日战争:‎ ‎ ①时间:1894—1895年。‎ ‎ ②‎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增强,积极对外扩张。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侵入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 ③过程:‎ ‎ A.1894年7月,丰岛战役,日本挑起战端。‎ ‎ B.1894年9月,清政府在平壤战役中失利,退回国内。‎ ‎ C.1894年9月,黄海海战,但主力尚存,日本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 D.1894年底,日本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 ‎ E.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惨败。‎ ‎ ④结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4)。‎ 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 ①背景:‎ ‎ A.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B.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 C.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 D.直接原因:列强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借口:镇压“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维护侵略权益。‎ ‎ ②爆发: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 ③过程: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最终攻陷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设司令部于北京。(这是侵略者第2次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下令严厉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加紧“议和”。‎ ‎ ④结果:清政府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考点二: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1、 ‎《南京条约》:‎ ‎ ①内容:‎ A.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赔偿2100万银元;‎ C.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 ②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马关条约》:‎ ‎ ①内容:‎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三国干涉还辽)。‎ B.赔款2亿两白银。‎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 ②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 (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 ③影响:‎ ‎ A、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 B、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 C、允许外国在华投资办厂(资本输出),拓宽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E、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社会性质)。‎ ‎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相同点: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 ‎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主要以资本输出为主。‎ ‎3、《辛丑条约》‎ 内 容 影 响 ‎①赔: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赔款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中国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 ②设: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就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拆: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 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惩: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组织。‎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 的控制,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朝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合流。‎ 第二课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考点一:了解黄海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敌壮烈殉国。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本趁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 ◆考点二: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 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马关条约》,被迫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刘永福、徐骧等,率领台湾军民,反抗日本侵略,誓死保卫台湾。‎ ‎3、意义:显示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第三课 侵华日军的罪行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一: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标志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抗日战争开端。‎ ‎◆考点二:了解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杀害南京和平军民的人数超过30万。 ‎ ‎2、“731”部队:日本在东北成立的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健康活人做实验。‎ ‎◆考点三: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1、 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 正式建立:‎ ‎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作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四: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原为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史实)(增加)‎ 1、 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 ‎ ‎ A.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 (1)淞沪会战:1937年8~11月,上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姚子青营坚守宝山县城;谢晋元团坚守四行仓库)‎ ‎ (2)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115师),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 (3)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 ‎ (4)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失败,丧失大片国土。失败原因是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但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 B.相持阶段:1942年国民政府组织赴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抗日。‎ 防御阶段:1937~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4年春 反攻阶段:1944年春~1945年 1、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 (1)1937年秋,中共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又称“人民战争”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变敌人的后方为抗日的前线。‎ ‎ (2)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作战: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 ‎ (3)百团大战。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进行百团大战。 意义: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 (4)抗战后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考点五: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 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胜利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 ‎②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 ‎③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相互配合。‎ ‎④中国经得起持久战,且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3、 意义(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 ①国内: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②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必修一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一:了解金田起义(新增)、定都天京、(增加)西征和北伐 1、 背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尖锐)。‎ 2、 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号召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兴起标志。‎ 3、 定都天京:1853年,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意义:与清朝对峙。‎ 4、 西征:石达开的领导西征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5、 北伐:经历两年奋战,路经数省,威胁京津,虽遭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6、 军事全盛:经过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考点二: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 (1)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 (2)土地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3)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 (4)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5)评价:‎ ‎ ①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 ②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只是空想。‎ ‎ ③落后性:落后于世界潮流。‎ ‎2、《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 (1)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 文教:开设新式学堂。‎ ‎(3)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4)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第二课 辛亥革命 ‎◆考点一:了解(☆☆☆删除: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1)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2)同盟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 机关报:《民报》; ‎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 ‎◆考点二: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1) 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 ‎ ‎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五色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元。‎ ‎◆考点三: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春颁布。‎ ‎(1)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2)目的: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 ‎(3)意义: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考点四: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①政治: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②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反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④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⑤社会习俗: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如剪辫废止缠足等。‎ ‎⑥世界意义: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3) 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 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三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一:了解五四运动(原为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1)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 ‎①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 a中心:北京 b主力:学生 c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②第二阶段:6月5日后 ‎ a中心:上海 b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6)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二:了解中共“一大”‎ (1) 概况: 1921年7月23日、上海、 嘉兴;‎ ‎(2)内容:‎ ‎ ①党名:中国共产党;‎ ‎ ②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 ③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④领导机构:中央局,‎ ‎ ④书记:陈独秀。‎ (3) 意义:标志着中共的诞生。 ‎ (4)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 ①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 ②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 ③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考点三: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 (1)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表明反帝反封建已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心声和革命的时代潮流。‎ 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北伐战争(1926-1927年)。‎ (1) 条件:国共合作的实现(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旗帜)、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并整编国民革命军。‎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反帝反封建)‎ ‎(3)对象: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 ‎(4)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推动工农运动发展;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考点四: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南昌起义:‎ 时间和领导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 意义: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 概况:1927年秋,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党领导秋收起义,典型是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放弃长沙,将队伍带到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考点五:理解八七会议 ‎ ①时间:地点:1927年,汉口。‎ ‎ ②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 ③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考点六:理解土地革命(原为了解)‎ ‎ ①由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②内容:在革命根据地,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和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 ‎ ③影响:农民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 注意: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的区别 ‎◆考点七: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 长征:‎ ‎ (1)根本原因:博古、李德和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思想。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2)过程: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 ‎ (3)结束:‎ ‎ 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 (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遵义会议 ‎1935年贵州遵义。‎ (1) 内容:‎ ‎①纠正博古、李德和王明等人军事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考点八: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1)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意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三大战役(战略决战):1948年秋—1949年春;辽沈、淮海、平津;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3)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考点九: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 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必修一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考点一: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原为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新政协: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而政协在人大制度实施前代行人大职能。‎ ‎◆考点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北京为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考点三: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①时间:1954年,一届人大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⑤意义: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考点四: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基本形成的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 C.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初步建立的标志: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D.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949 年《共同纲领》提出。‎ B、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为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正式成立)‎ D.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E.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F.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小结: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概括:三大制度、一个会议、一部宪法。‎ 第二课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 ‎★★★◆考点一:了解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原为了解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②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考点二:了解“一国两制”构想 ‎(最初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在香港问题上首先实现)‎ ‎①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③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考点三: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 ‎①“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②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③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④意义:A、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B、开创港、澳、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C、迈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重要一步;‎ D、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考点四: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史实 ‎①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②九二共识: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③1987年开始,台湾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④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了连战一行。中共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⑤2008年,海峡两岸终于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即“三通”。‎ ‎◆考点五: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①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必修一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考点一: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 ① 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 毛泽东概括为以下三大政策:‎ 政策 含义 意义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 ‎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 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为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倒 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人民革命成果,捍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考点二: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 A、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1954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 ‎②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 意义: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A、 国内:标志中国外交的成熟;‎ ‎ B、世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考点三: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①日内瓦会议:‎ A、 地位(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 B、主要议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C、时间:1954年。地点:瑞士日内瓦。‎ D、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E、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②万隆会议:‎ A、 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被称为有色人种会议。‎ B、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C、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万隆。‎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含义:“同”: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关心的问题;‎ ‎ “异”: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E、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F、“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小结: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1950年,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 第二课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考点一: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背景:‎ A、 内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B、外因: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②时间:1971年。会议:第26届联大。‎ ‎③意义:‎ A、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 B、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考点二: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中美建交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建交(“跨洋握手”):‎ A、 原因:美国:‎ ‎ a、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b、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 ‎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 中国:a、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 b、为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 c、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 B、过程:‎ ‎ a、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b、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D、中美关系的演变: ‎ ‎ a、新中国成立——20世纪70年代以前:长期处于敌对 紧张状态。‎ ‎ b、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 c、中美建交后—至今:时好时坏,合作与竞争并存。‎ ‎②中日建交(“冰释雪融”):‎ ‎ A、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 B、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考点三:认识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影响:‎ ‎①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②中国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小结:‎ ‎1、20世纪70年代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的主要表现:‎ ‎ ①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②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 ‎ ③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建交)。‎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最主要表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的关键是中美关系改善。‎ ‎(怎样认识中日关系: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第三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考点一: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例如:维和行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 ①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 ②积极参与国际裁军谈判、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谈判;‎ ‎ ③2000年首倡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考点二:理解上海合作组织 ‎①成立: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②性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③目的:发展与周边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④影响:‎ ‎ A、丰富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 B、提供了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必修一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雅典民主政治 ‎◆(☆☆☆删除)考点一:了解希腊的城邦制度 ‎ 1、希腊城邦制度 公元前8-前6世纪 ‎ (1)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 (2)影响:有助于公民更直接参与民主政治,形成直接民主制。‎ ‎★★★◆考点二: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原为了解)‎ 1、 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594年)。‎ ‎(2)内容:‎ a、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b、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c、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e、废除债奴制。‎ (3) 意义:‎ a、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06年)。‎ ‎(2)内容:‎ 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b、设立 五百人 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c、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d、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e、实行“陶片放逐法”,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3) 意义:‎ a、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 b、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 。‎ ‎◆考点三:了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黄金时代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表现(内容):‎ A、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B、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C、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D、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发放公职工资。‎ E、为了吸引公民观赏戏剧,发放观剧津贴。‎ ‎◆考点四: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 1、积极影响 ‎ A、对雅典:经济文化繁荣、城邦强盛,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 B、对世界: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 2、局限性 ‎ A、民主范围: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 B、民主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 C、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考点五: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 1、《十二铜表法》‎ ‎ A、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 B、作用: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 C、意义: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 ‎ 第二课 罗马法 ‎★★★◆考点一:了解公民法和万民法(原为了解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1、公民法 A、概念: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B、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 C、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 2、万民法 A、背景: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B、内容:主要调整财产关系;‎ C、适用范围: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考点二: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 1、 维系统治:‎ ‎ A、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C、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 影响后世: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A、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原则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陪审制度);‎ B、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年宪法》、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武器。‎ ‎★总结: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6 世纪查士丁尼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零散—完整体系。罗马法的分类:表现形式:习惯法和成文法。适用范围:公民法和万民法。 ‎ 西塞罗——自然法之父。“自然法”是法律观念,比如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证据意识等等。‎ 必修一 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考点一:了解英国的 “光荣革命”‎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资产阶级、新贵族控制下的议会要求限制王权。‎ 2、 光荣革命:‎ A、含义: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的妥协(英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斗争的结果)‎ B、意义: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考点二: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权利法案》:‎ A、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 B、1689年颁布。‎ 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 目的: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C、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议会的权利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着法治取代人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A、1721年, 沃波尔时期,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他实际上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B、内阁内部关系:‎ ‎①内阁的首脑是首相,首相产生: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②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C、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①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②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③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D、产生程序:下院“大选”(普选下院议员)→(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政府成员)→(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 ‎◆考点三: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 1、 背景:工业革命以后,①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②高额财产限制引起工人群众和部分中小资产阶级不满。‎ ‎2、内容: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 ‎ ②降低财产限制。‎ ‎3、意义: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考点四: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 君主统而不治(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统一象征,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2、议会是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责任内阁制为核心,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3、三制合一(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融合)。‎ ‎4、内阁对议会负责。‎ 第二课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考点一: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 ‎ 1、 原因:独立之后的美国是一个邦联国家,人们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2、内容:‎ A、确立美国联邦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B、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实行三权分立,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C、规定总统和议员有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性原则。‎ 3、 意义(评价):‎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作用:A、加强中央集权;‎ ‎ B、保障民主,防止专制;‎ ‎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如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 ‎◆考点二:理解美国联邦制 联邦制:‎ ‎①中央: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地方: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③意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三:认识美国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制约与平衡”(新增考点)‎ 1、 国会:由参议院、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 产生: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任期六年。‎ ‎ 众议员由各州根据人口选出,任期两年。‎ ‎2、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 ‎ 产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和选民负责。‎ 3、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 产生: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4、三者关系:分权与制衡。‎ ‎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推翻否决总统有权提名官员与大法官、可以与外国缔结条约 但都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若其认为某法律、条约、政策违宪可宣布其无效。‎ ‎ ‎ 第三课 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考点一:了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 总统:行政权。‎ A、产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 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B、职能:国家元首和军队总司令,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特赦权,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2、 议会:立法权。参议院(任期9年,间接选出)、众议院(任期4年,直选)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 ‎ 3、其它:将《马赛曲》定为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 ‎◆考点二:了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 确立联邦制国家:各邦有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国王和宰相同时是帝国皇帝和宰相。‎ ‎2、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行政权:皇帝,为国家元首、军队统帅,掌握 国家大权,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宰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立法权(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3、特点: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 ‎◆考点三:理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及其表现形式 1、 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建立原因和方式: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通过革命和改革及立法方式实现。‎ ‎3、代议制主要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4、基本特征: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三权分立;政党政治)‎ ‎5、作用:①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 ‎ ②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 ‎ ③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不足: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然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欧美四国代议制根据各国国情有所差异,但是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必修一 专题八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革命 ‎◆考点一: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主要内容: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认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肯定了阶级斗争的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考点二: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三: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3.18-5.28 )‎ ‎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政策激起巴黎人民反抗。‎ ‎2、建立:(1)1871年3.18无产阶级革命胜利。‎ ‎ (2)1871.3.28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 (3)措施:‎ ‎ ①政治: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构(普选);‎ ‎ ②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加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 ‎ (4)性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第二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考点一:了解二月革命的结果 时间:1917.3月;‎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结果:两个政权并存(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后者掌握实际权力)。‎ ‎◆考点二:了解“四月提纲”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四月提纲:1917年,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七月流血事件和平过渡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决定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被占领,阿芙乐尔号炮声,进攻冬宫,起义胜利。‎ ‎◆考点三:认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 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2、作用:‎ ‎①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 ‎②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翻资级统治建立社义制度,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④打击帝义统治,推动国际无级革命和被压迫民解运动的发展。‎ ‎⑤它是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的伟大实践的胜利。‎ 必修一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一: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 ‎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影响: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考点二: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杜鲁门主义 ‎ A、提出:1947年3月 ‎ B、目的:将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 ‎ C、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开始。‎ 2、 马歇尔计划 ‎ A、提出:1947年6月 ‎ ‎ B、实施:1948年 C、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扶持控制西欧国家;拉拢东欧国家(但遭拒绝);遏制苏联共产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 D、影响:西欧经济恢复;美一度控制西欧。‎ ‎◆考点三: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 美苏冷战表现:‎ 美国:‎ 1、 杜鲁门主义(1947.3,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 ‎3、北约建立。‎ 苏联:1、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2、“华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在波兰首都华沙),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删除)考点四:了解德国的分裂 属于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949年分裂,分为:西德(德意志联邦德国)和东德(德意志民主德国)1990年,东德剧变,德国统一。‎ ‎◆考点五: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朝鲜战争 A、起讫时间:1950-1953年 B、结果: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联合国军”被打回“三八线”,1953年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定停战协定。‎ C、特点: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D、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越南战争 A、起讫时间:1961-1975年 B、结果:美被迫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C、特点: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D、影响:美国陷入侵越泥潭,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3、二者都属于冷战背景下的热战。是美国在远东遏制共产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表现。‎ ‎◆考点六:了解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对抗美国,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表现。1962年,为改变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最终苏联撤走导弹,危机结束。表明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 ‎◆考点七: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两极格局下,使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武器的威胁之下;世界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加剧世界局势动荡;但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世界和平。‎ 第二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考点一:理解从 “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 1、 欧共体的形成: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欧洲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欧洲政治家们的努力。 ‎ ‎①“舒曼计划”1950年:提出建立欧洲联合与美苏抗衡;‎ ‎②《巴黎条约》1951年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等6国);‎ ‎③《罗马条约》1957年;‎ ‎④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 ‎⑤1967年三合一为“欧洲共同体”:各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资金自由流动(合作主要在经济领域,各个机构仍然具有独立性)。‎ 性质:经济一体化组织。‎ ‎2、欧共体的发展:1973-1986:欧共体经历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先后加入。影响: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最大影响)。‎ ‎3、从欧共体到欧盟发展的背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4、欧盟的建立:‎ ‎①1991,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定《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 ‎②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当时共有12个成员国。‎ 性质: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5、 欧盟的发展:‎ ‎①1995,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成员国达15个;‎ ‎②1999,欧元在11国启动,标志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 ‎③2004年5月,波兰等10国加入,成员国扩至25个。‎ ‎6、欧洲走向联合,促进了成员的国的联系和发展,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利于遏制美国霸权主义,保障世界和平。‎ ‎ 7、欧盟对欧共体的发展 A、地域范围扩大:成员国增加 B、合作领域扩大:从经济组织到经济政治组织 C、合作程度加深:欧元启用,经济合作程度加深 ‎◆考点二: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日本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恢复较快;1956-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至20世界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极力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 表现:‎ A、80年代日本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要求在国际事务中增大日本的发言权;‎ B、冷战结束后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C、以“亚洲代表”自居,军事力量膨胀;‎ D、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考点三: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1、 南斯拉夫、埃及和印度三国提出。‎ ‎2、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以非集团、不结盟(不与美苏结盟)政策为宗旨。70年代开始,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4、作用:①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 ②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 ‎◆考点四: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1、 苏联解体的过程:‎ a、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苏联实施改革。他先在经济领域改革,后来转向政治领域,最终陷入死胡同,并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1991年底,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联体”,同时宣布苏联完全解体。‎ 2、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根本);‎ ‎②西方和平演变(外部);‎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推动(直接)。‎ 3、 解体:1991年独联体成立:标志苏联彻底解体。‎ ‎ 4、影响:冷战时代的终结,两极格局的终结。‎ ‎◆考点五: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 A、出现:欧洲联合、日本崛起 B、加强:苏联解体后 C、现状:“一超多强” D、未来:多极化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原因:‎ A、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欧盟的发展 ‎ C、俄罗斯的复兴 D、日本的崛起 ‎ E、中国的振兴(第三世界的崛起)‎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考点一: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 1、 主要耕作工具:‎ ‎ 远古:石斧、石刀、石犁、耒耜、石锄。‎ 商周: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战国: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 西汉:出现耦犁(二牛抬杠),回转不便。‎ 东汉:采用一牛挽犁,较为轻便。两汉出现犁壁、耧车(播种工具);‎ 汉朝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曲辕犁(又名江东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出现犁评(能根据需要调节耕作深浅)。‎ 2、 主要灌溉工具:‎ 三国、魏晋南北朝:翻车(又叫龙骨水车,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它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 唐朝:筒车。‎ 宋朝:高转筒车(利用水力,能引水上山,将水提到六十多米高的地方;这对解决岸高水低,特别是丘陵山地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 明清:风力水车。‎ ‎◆考点二: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四川)和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基本在陕西境内。修建龙首渠时,其间一段高山黄土,采用井渠施工法,开隧洞竖井施工的先河;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坎儿井能有效地防止地表水的渗漏和蒸发)即汉代关中人民创造的井渠。‎ ‎◆考点三: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 夏商周时期(奴隶社会):井田制(最大特点:土地归国家所有)(是西周宗法制的经济基础);‎ ‎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战国确立,确立标志: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 本质是私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如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北魏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的基础)。‎ ‎◆考点四: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 产生原因: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逐渐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含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3、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 精耕细作;‎ ‎ 自给自足;‎ ‎ 落后性、分散性、脆弱性。‎ ‎4、地位:自然经济在我国的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考点一: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 政府垄断的手工业,明代之前占主导地位,秦汉时期称“工官”制度。‎ 特点:‎ 利:“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弊:①“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 ②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 ③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 ④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增加)考点二: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制瓷和纺织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 冶金:‎ (1) 冶铜:‎ ‎①新石器时代:出图小件铜器;‎ ‎②商周:繁荣时期,青铜铸造规模大,工艺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是杰出代表。‎ (2) 冶铁:‎ ‎ ①西周晚期:铁器出现;‎ ‎②春秋:出现人工冶铁,农业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③战国:炼钢和淬火技术有所发展;‎ ‎④西汉: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⑤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⑥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⑦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使中国钢铁冶炼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水平。‎ 2、 制瓷:‎ ‎(1)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北朝烧制出成熟白瓷;‎ ‎(4)唐代形成南青(越窑)北白(邢窑)两大系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5)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6)宋代瓷窑遍布,出现五大名窑(哥窑、汝窑等);‎ ‎(7)明清:明代宣德年间的珍品青花瓷;清代出现粉彩瓷、珐琅彩。明清时的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纺织:‎ ‎(1)纺织原料的演变:麻、葛----蚕丝----棉 ‎(2)发展表现:‎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考古发现距今五六千年的蚕茧和织品;‎ ‎②商周:纺织业是国家重要的手工部门;‎ ‎③汉:开辟丝绸之路,纺织技艺高超--出土汉代“素纱禅衣”;‎ ‎④唐代:官营、私营纺织作坊并存,规模大;‎ ⑤宋代:棉花的种植和推广;‎ ⑥元代:纺织技术的革新,纺织家黄道婆,棉成为流行的纺织品原料;‎ ⑦明清: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 ‎◆考点一: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 秦: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2、 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 南北朝: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 4、 唐:(1)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 (2)“夜市”比较繁荣;‎ ‎ 5、宋朝:市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早晚都可经营;店铺也随处可设,市坊界限被打破,“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草市”也更为普遍。 ‎ 认识:以精耕细作技术成熟的农业经济为基础,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考点二: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 主要商业城市 A、西汉:都城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B、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C、两宋:开封、临安 商品经济发展后,出现了集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商业中心于一身的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繁荣的大都会:扬州、成都,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明清时期:徽商、晋商。“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商),江北则推山右(晋商)。”‎ ‎◆考点三:理解“重农抑商” ‎ ‎1、含义:重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又叫“重本抑末”。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首倡者是战国商鞅,目的: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2、影响:(1)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2)消极影响:明清之际,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考点四: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 1、含义: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即严格控制对外交往和贸易,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2、影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统治的效果,但这种政策的长期推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也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必修二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增加)考点一:了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1、 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2、 背景:(1)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 (2)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壮大 ‎ (3)主观因素:洋务派的形成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1、 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维护清王朝统治 2、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3、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4、 代表人物和代表企业:‎ ‎ 中央:奕訢 ‎ 地方:曾国藩,安庆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5、 企业类型:“自强”军事工业,“求富”民用工业 6、 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7、 影响:(1)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开启近代工业化之路;‎ ‎ (2)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 (4)促进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考点二: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 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行业分布:轻工业为主。‎ ‎◆(☆☆☆删除)考点三: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考点四: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1、 原因:‎ ‎ ‎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3)在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课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一: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 特征:“短暂春天”。‎ ‎2、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年)。‎ ‎3、繁荣原因:‎ ‎(1)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和鼓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4)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5)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如抵制日货)。‎ ‎4、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5、著名实业家:张謇(江苏南通)、荣氏兄弟(宗敬、德生)(江苏无锡)、周学熙。‎ ‎6、短暂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启示:“实业救国”行不通;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富强的前提是推翻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考点二: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 特征:较快发展。‎ ‎2、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表现:传统行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较快,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考点三: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族工业代表了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3、政治:促进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追求改良维新(维新派)和民主革命(革命派)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4、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5、发展趋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地区分布(沿海及通商口岸为主)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以来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 6、认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民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时间 整体发展状况 原因(背景)‎ 表现 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办企业的诱导和示范。‎ 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坊。‎ 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促使自然京畿道 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甲午战争后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12◆1919‎ 短暂的春天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族资本的投资额大大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 ‎1927◆1936‎ 较快发展(夏天)‎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以及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等都有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其中1935—1936年增长8.86℅,创历史最高纪录。‎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抗日战争期间 遭受空前打击(秋天)‎ 日本侵华,来不及内迁的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军管理”的方法吞并。‎ 国统区的企业惨遭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 大量企业被吞并、摧毁。停产。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解放战争时间 陷入绝境(冬天)‎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滥发纸币,通货不断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新中国成立之初 恢复发展 政局稳定;党和国家的合理调整和帮助、支持。‎ 私营工商业于1950年下半年逐步渡过了难关,在1951年走向繁荣。‎ 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吸收了部分失业人员,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带动了金融的活跃,增加了国家的税收,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当时正在进行带动抗美援朝战争。‎ 必修二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一:了解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①基本任务:‎ a、 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②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项目在在东北---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建成投产。‎ ‎③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考点二:理解三大改造(1953◆1956年)‎ ‎①对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途径方式:‎ A、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B、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③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 A、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B、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考点三:了解中共八大(1956年)‎ ‎①内容:‎ A、 主要矛盾:‎ ‎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考点四: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A、“大跃进”‎ ‎1、1958年,党中内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大跃进”运动的指导思想。‎ ‎2,“大跃进”的特点: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 ‎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源,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 ‎4,“大跃进”的后果:“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B、人民公社化运动 ‎1,人民公社化的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 “一曰大,二曰公”是指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2,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如:大办公共食堂,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破坏了生产力。)‎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了什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脱离可能性、必要性就会成空中楼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才是妥善之举。‎ 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一:理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主要内容:‎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②意义:a、是新中国历史是重大转折;‎ ‎ b、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总结:‎ 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考点二: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背景:人民公社体制,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②概况: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 ‎③含义: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属于集体和国家,经营权归农民。‎ ‎④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考点三: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背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B、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概况:‎ ‎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内容:‎ ‎ A、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 B、所有制: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意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解放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小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①从农村到城市:先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是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 ‎②从调整到创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先是进行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等政策性调整,然后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制度创新阶段。‎ ‎③从计划到市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第三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点一:理解“南方谈话”;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决定 ‎①“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发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 内容:‎ ‎ a、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b、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不是区分“资”“社”的标志,而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 c、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深化了改革开放。‎ ‎②十四大: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③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十五大:1997年,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第四课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点一: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①经济特区:(对外开放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A、 过程:‎ a、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b、1988年,海南岛。B、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②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江苏:南通、连云港)。‎ ‎③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批连云港、南通等;第二批昆山等;第三批南京等。‎ ‎④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⑤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 A、 目的: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 B、意义: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必修二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点一: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原为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 1、 饮食:‎ ‎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 (2)西餐 ‎ ‎ 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 ‎ 影响: 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 ‎ (3)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 ‎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 ‎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2、 服饰:鸦片战争前:‎ ‎ 男子:长袍马褂;粗布大衫。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由孙中山先生设计、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受新派人士欢迎。‎ ‎ 女子:旗袍改良(中西合璧、满汉风格)、洋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五花八门,新旧并存,中西合璧,学生装是青年有文化教养的象征。‎ ‎◆考点二: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 废止缠足: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广大农村缠足并未完全中止。(2)婚姻自由:民国时期:大城市里婚姻自由成为时尚。婚礼仪式也由铺张繁琐改为简约文明。‎ ‎ ‎ 小结:近代饮食、服饰、风俗变迁的原因:西方列强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物质生活的提升、政治因素(改革、革命)、西方自由民主思潮等。‎ 第二课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考点一: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①1881年,清政府修筑了唐胥铁路(唐山到胥各庄),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②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 ‎③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上海出现公共汽车交通系统。‎ ‎④1872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⑤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⑥1920年,京津航线(北京至天津的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考点二: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 (原为了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 (1) 电报:‎ ‎ ①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始;‎ ‎ ②无线电报:1906年,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到 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 ‎ 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 ‎ 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 ‎ 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 ‎ 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考点一: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 ‎①1833年在广州办的《东西洋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②1872年,上海《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③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汉口《昭文新报》,1873年。‎ ‎④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 ‎◆考点二:认识大众传媒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影响:‎ ‎①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舆论监督,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视野;‎ ‎③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 必修二 专题五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课 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一: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时 间 航海家及国籍 支持的王室 大致航向 成 就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到达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7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到达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向西 实现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证实地圆学说。(注意:麦哲伦个人没有完成环球航行)‎ ‎◆考点二: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 3、殖民掠夺之路,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 4、思想震撼之路,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 第二课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考点一:了解荷兰、法国、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①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殖民扩张: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抢掠商船,探索新航路。‎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②“日不落帝国”:英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A、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B、英国人经常抢劫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的船只,使两国矛盾激化,1588年,英打败西“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C、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并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霸权。‎ D、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法两国进行多次战争,最后英国取得胜利。在亚洲,侵略印度;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13块殖民地;‎ E、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考点二: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1、主要途径: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2、影响:‎ 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 ‎ ①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进步; ‎ ‎ ②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三课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考点一: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条件:A、劳动力:圈地运动;‎ ‎ B、资金:殖民扩张和掠夺;‎ ‎ C、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 D、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殖民扩张);国内市场,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考点二: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 1、 工业革命(英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蒸汽时代。‎ ‎①棉纺织:18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厂,标志工厂制度诞生。‎ ‎②动力: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标志)。‎ ‎③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造成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2、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时代。‎ ‎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90年代):‎ A、1866年德国西门子创制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B、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 C、电信事业的发展: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1896年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新能源:石油):‎ A、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制成内燃机和内燃机汽车。‎ B、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③化学工业:1867年瑞典诺贝尔发明炸药。塑料、人造纤维。‎ ‎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进步。‎ ‎ 3、第三次工业革命 A、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空航天技术 B、影响:信息时代 ‎◆考点三: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 ①时间:18世纪中期。‎ ‎ ②阶段:工厂制大企业。‎ ‎ ③原因: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原因:a、根本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b、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③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④目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⑤产生:一些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 ⑥评价:‎ a、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质);‎ 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考点四: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2、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建立)。‎ ‎3、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小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①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②世界市场形成和拓展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 ‎③形成过程:‎ A、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C、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 必修二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一课 罗斯福新政 ‎◆考点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①爆发的原因:‎ A、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具体原因: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信贷消费的刺激;过度股票投机。‎ ‎②爆发标志: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金融业)。‎ ‎③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 ‎④特点:范围广(世界市场的发展)、时间长、破坏性大。‎ ‎⑤影响:‎ A、 加深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社会矛盾激化;法西斯兴风作浪)。‎ B、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紧争夺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⑥结果:胡佛政府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危机不断恶化。‎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从美国发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 二者共性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考点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 背景 ‎ 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 ③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罗斯福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责任。‎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劵业。‎ ‎②复兴工业(中心措施):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并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蓝鹰”标志)‎ ‎③调整农业政策: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产减耕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加强社会福利:加强社会救济和保障,推行“以工代赈”(有利于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为以后美国经济发展开拓空间)。‎ ‎⑤加强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权利和地位。‎ ‎◆考点三: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①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最大特点);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 ‎②作用:‎ A、 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B、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根本消除)。‎ ‎③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二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一:了解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 ‎①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根本目的)。‎ ‎②定义:国家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经济安全。‎ ‎③过程: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20世纪60~70年代,“福利国家”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发展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④评价:‎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积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缓解了社会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 ‎ ‎◆考点二: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①原因: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出现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 ‎③含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特点)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考点三: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干预 1、 含义:二战后,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概况:‎ ‎(1)二战结束(1945年)~20世纪70年代初。‎ ‎①经济政策: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②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 ‎③结果: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20世纪70年代初。‎ ‎①经济状况: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②对策: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即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 ‎ 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考点一: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18—1921‎ ‎1921—1924‎ 直接目的 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 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农业 余粮收集制 ‎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允许中小企业私有;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特点 ‎“战时 ” “共产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作用评价 保障国内战争取得胜利;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的道路。余粮收集制,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A、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考点二:理解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内忧外患 ‎②内容: A、农业上:余粮收集制;‎ ‎ B、工业上:工业国有化;‎ ‎ C、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③作用:保障了战争的胜利。‎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①内容:‎ A、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中心措施)‎ C、商业上: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分配上: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②作用:‎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评价:‎ A、新经济政策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B、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在调整生产关系)‎ 第二课 “斯大林模式”‎ ‎◆考点一: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农业集体化运动。‎ ‎◆考点二: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经验:开辟了一种不同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训:针对三点内容得出的教训是:注重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注重改善民生;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注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苏联和西方工业化资金来源和途径的比较 苏联: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的利益;优先发展重工业 西方:对殖民地和本国人民的掠夺;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第三课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改革 ‎◆考点一:了解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60年代)‎ ‎①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②内容:‎ A、经济上:农业方面(改革的突破口);工业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B、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③评价:‎ A、 进步性: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 B、局限性(失败原因):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结果最终失败。(所以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考点二: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 ‎②改革的重点:工业方面。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③结果: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未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很大提高。‎ 必修二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一课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考点一: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①背景: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实力膨胀,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②目的: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③建立:A、1944年,美、英、法、苏、中等国通过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B、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④内容:‎ A、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⑤影响:‎ A、 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 ‎ ‎ B、美国掌握了资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增加)考点二:了解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1) 世界银行(WB):初期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运行特点:两者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美国有决定性的控制权(总部在华盛顿,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3) 关贸总协定 ‎①成立:1947年,美、中、英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 ‎1948年1月1日关贸总协定(GATT )开始实施。 ‎ 强调: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台湾当局1950年非法退出。 ‎ ‎②宗旨;促进自由贸易。 ‎ ‎③特点: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 通过其特点分析既然关贸总协定极大地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还要成立世贸组织取代它的原因。 ‎ ‎④作用:大大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美国则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⑤发展:1995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改革为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三: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①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贸前身),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②影响: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第二课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考点一: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1、 欧洲联盟:(EU)合作程度最高。‎ ‎ ①前身:欧共体1967年。 ‎ ‎②1992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 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由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 ‎③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英国不属欧元区)‎ 2、 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成立:A、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B、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②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加强了三国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经济增长,努力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考点二: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①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堪培拉举行亚首届部长级会议,成立。‎ ‎②性质: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③中国加入:1991年。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④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达成“上海共识”。‎ ‎⑤特点:‎ A、松散论坛性质。‎ B、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C、成员国之间经济、文化和历史差异大。‎ 第三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 ‎◆考点一: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1、背景:‎ ‎①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⑥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 根本原因: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3、评价:‎ ‎①是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恐怖主义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4、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 ①对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管理)。‎ ‎ ②对发展中国家:处在劣势和被动地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基础、技术、资金、经济安全、政治压力)对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考点二: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 ‎1、世界贸易组织 ‎①前身: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中国是23个创始国之一。‎ ‎②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取代了关贸总协定,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③宗旨和目标:贸易自由化 ‎④影响: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2、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 ‎ (1)过程:‎ ‎ A、1986年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 B、1995年11月,“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 C、2001年11月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 ‎ (2)评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一次机遇,也会带来压力和挑战。‎ ‎ A、机遇:‎ 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有利于扩大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 B、挑战:‎ ‎ 如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考点三: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 ①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 ‎ ②它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 ③通过其决策机制有效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 ④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 ⑤促使成员国经济繁荣和提高生活水平。‎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 必修三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一: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创立者:孔子 ‎(春秋)‎ ‎①思想核心:仁。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己复礼。③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意义:打破了贵族官僚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孟子(战国)‎ ‎①思想核心:仁政。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③伦理观:性本善 荀子 ‎(战国)‎ ‎①思想核心:仁义、王道。②民本思想:君舟民水。③伦理观:性本恶。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道家 创始人:老子 ‎(春秋)‎ ‎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③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④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依存,不断转化的(朴素的辩证法)。‎ 庄子(战国)‎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齐物论)‎ 墨家 创始人:墨子(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法家 集大成者,法家理论系统化:韩非子(战国)‎ 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倡导变法。‎ 孔子、老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墨子代表平民百姓利益,其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考点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二课 汉代儒学 ‎★★★◆(增加)考点一: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原为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及其影响)‎ 1、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思想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②提出者:董仲舒。‎ ‎③内容:‎ A、 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为加强君权同时防止君权滥用,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C、为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三纲五常”。‎ ‎④结果: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2、 汉武帝时,兴办太学(于长安)。‎ ‎①内容: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子弟,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 ‎②意义:‎ a、 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可以凭太学资格做官;‎ b、 b、提高了儒学地位。‎ ‎③太学教育内容:儒学经典(强调不可用“四书五经”)‎ 第三课 宋明理学 ‎◆考点一: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 派别 朝代 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理 学 北 宋 程颢、‎ 程颐 ‎①核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理)‎ 南 宋 集大成者:‎ 朱熹 ‎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三纲五常)。‎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③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心 学 南宋 陆九渊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②认识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 明 王阳明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 ‎②认识论:“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的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 宋明理学的影响:‎ ‎①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②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③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统治哲学。‎ 第四课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变化)考点一: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思想(原为主张)‎ 1、 ‎“离经叛道”李贽:明朝后期被称为“异端”。‎ A、基本主张:‎ ‎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 b、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 c、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 d、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B、评价: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1、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A、黄宗羲:‎ ‎ a、抨击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 ‎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B、顾炎武:‎ ‎ a、经世致用。‎ ‎ b、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王夫之:‎ ‎ a、世界是物质的。‎ ‎ b、认识论上认为一切事物通过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删除)考点二: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①背景:政治,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阶级,市民工商业者力量的壮大;思想,思想文化专制,理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②共同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农、工、商皆重。‎ ‎③评价:‎ a、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具有时代气息(例:反对君主专制,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b、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④新发展表现:‎ a、政治上:反封建专制 b、经济上: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c、思想上:批判旧儒学,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 总结:儒学的发展历程:春秋产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蔚然大宗(经孟子、荀子的发展)→秦朝沉重打击(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正统思想(经董仲舒改造)→‎ 宋明理学(理学和心学)→明清批判地继承儒学 必修三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考点一: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1、 造纸术:‎ ‎①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 ‎②唐朝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 ‎③它是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的。‎ 2、 指南针:‎ ‎①战国指南仪器“司南”。‎ ‎②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③12、13世纪,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3、 火药:‎ ‎①唐末,火药用于军事。‎ ‎②北宋军事上广泛使用。‎ ‎③外传:13、14世纪,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4、 印刷术:‎ ‎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 ‎②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③14世纪,印刷术经波斯传到欧洲。‎ ‎◆考点二: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推动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典型科技成果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是促进因素,不是根本原因)。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 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课 中国古代文学 ‎◆考点一: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时代 文学 体裁 代表人物 代表作 春秋 ‎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经孔子编定,奠定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②形式上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 ‎③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精粹,反映下层群众生活。‎ 战国 楚辞 屈 原 ‎①《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又称“骚体”。‎ ‎②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③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西汉 赋(半诗半文文体)‎ ‎(西汉)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 ‎(东汉)张 衡 ‎《二京赋》‎ 唐代 初唐 诗 王勃、陈子昂 盛唐 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 ‎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中唐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晚唐 李商隐、杜牧 宋 词 北宋 柳永 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婉约派 两宋之际 李清照 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豪放派 北宋 苏轼 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南宋 辛弃疾 元 曲 散曲和元杂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清 小说 罗贯中 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施耐庵 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吴承恩 中国古代有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 曹雪芹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 蒲松龄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吴敬梓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 第三课 汉字与古代中国的艺术 ‎◆考点一: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 1、 演变: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 魏晋以前基本是自发阶段,李斯,篆书家。‎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1) 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魏晋:钟繇、王羲之(书圣)。‎ 唐代:初唐欧阳询(欧体),盛唐颜真卿(颜体),晚唐柳公权(柳体)。‎ (2) 草书: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代:张旭(草圣),怀素(颠张狂素)。‎ (1) 行书:‎ 特点—兼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 ‎◆考点二: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 ‎①元明清时期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②特点(得意忘形):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③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 ‎◆考点三:了解京剧的产生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 清朝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京剧产生。‎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同光十三绝)‎ 必修三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一课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考点一:了解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原为“师夷”思想)‎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核心: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只停留在学习西方技术(器物)的层次。‎ ‎★★★◆(增加)考点二:了解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 2、背景:‎ ‎(1)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2)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壮大 ‎(3)主观因素:洋务派的形成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 3、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维护清王朝统治。‎ ‎ 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 5、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 6、代表人物和代表企业:‎ ‎ 中央:奕訢 ‎ 地方:曾国藩,安庆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 7、企业类型:“自强”军事工业,“求富”民用工业 ‎ 8、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 9、影响:(1)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开启近代工业化之路;‎ (2) 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4)促进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考点三:了解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19世纪末,在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和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情况下产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撰写《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主张君主立宪。思想特点: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明确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法”指政治制度,即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严复:反对君主专制,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实行君主立宪制。翻译《天演论》,借助进化论思想,宣传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考点四: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 ‎◆考点一: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1916年迁至北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胡适:与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 ‎◆考点二: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1、 前期:‎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口号(又称德先生、赛先生)。‎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首先提倡用白话文,《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鲁迅的《狂人日记》《孔已己》,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白话文的形式,反封建的内容,是文学革命的主要表现。‎ ‎2、新发展:后期,五四运动后,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考点三: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性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的斗争(前期)。‎ ‎2、作用: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最大影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深远影响)、自然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点一: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率先在中国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传播:五四后,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并登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考点二:了解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翻译著述办刊办校)‎ 1、 李大钊,写文章全面介绍马克思义。‎ ‎2、各地出现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3、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建立了中共早期组织。‎ ‎4、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5、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6、展开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论战)。‎ 必修三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点一: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1、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防止贫富分化,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考点二:理解新三民主义 ‎ 1、背景:‎ A、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维护共和斗争的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影响 C、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 D、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奋斗终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变的根本原因)‎ ‎2、提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之下,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影响的孙中山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于1924年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提出。‎ ‎3、内容:‎ ‎(1)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目标;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4、“新”的表现: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扩大享有民权的范围;更加关注农工。(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考点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但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2、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反帝反封建)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实际上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涨。‎ 第二课 毛泽东思想 ‎◆考点一: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时间: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定为指导思想。‎ ‎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考点二:了解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 1、1921—1927年:建党至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是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1927—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造性提出符合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产物。‎ ‎3、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尤其是《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对象:地主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动力:农民、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部分大资产阶级;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1945年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的产物。‎ ‎4、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河北西柏坡,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中心是恢复发展生产,总任务是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还提出促进胜利的方针和胜利后的基本政策。‎ ‎◆考点三: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理论准备。《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对苏联经验的借鉴和中国道路的探索,重点探讨了经济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两类矛盾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 第三课 邓小平理论 ‎◆考点一: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决的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起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明确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基本路线: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4、提出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深化推动了改革开放。‎ ‎5、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二: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主要内容:‎ A、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C、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在祖国的统一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 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 A、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 B、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 C、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 D、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引导中国人民时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政治日益民主,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第四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点一: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其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必修三 专题五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与文化成就 第一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考点一: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世纪60年代,导弹试验取得重大成就。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 ‎2、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杨利伟,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神舟七号”,宇航员出仓活动。‎ ‎3、袁隆平杂交水稻:1973年,南优二号,增产20%。提高中国水稻产量,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被称为“第五大发明”、“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4、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全合成,开辟人工合成蛋白的时代。‎ ‎5、高性能巨型计算机。1983年,“银河—Ⅰ号”,1993年,“银河—Ⅱ号”。‎ 第二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教育事业 ‎★★★◆(增加)考点一:了解“双百方针”和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原为了解贯彻“双百” 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 ‎ ①、双百”方针 A、提出:1956年,毛泽东 B、内容:艺术问题上要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要百家争鸣。‎ C、影响:推动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 ②、优秀文艺作品 A、文学作品:《红岩》、《红日》、《雷锋之歌》等。‎ B、电影:《上甘岭》、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 C、戏曲:老舍话剧《茶馆》;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舞蹈史诗《东方红》、歌剧《洪湖赤卫队》等。‎ ‎◆考点二: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建国后前十七年(1949—1966年),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1、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2、1956年后,毛泽东提出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 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半工半读学校教育。‎ ‎ 4、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培养了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增加)考点三:了解“科教兴国”‎ ‎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删除)考点四: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含义: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国民经济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科技教育水平在整体上还比较落后。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造成了我国社会整体落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实施,发展科技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培养人才。我国现代化建设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提供强大的动力。重视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论证:‎ A、建国初期,中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B、“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C、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迄今)教育发展的重大史实:‎ ‎(1)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2)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行。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 ‎(3)1995年,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理论基础,国家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 ‎ 必修三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一: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 智者学派:‎ ‎(1)将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制度法律道德要以人为尺度。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代表人物、思想: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 ‎(1)探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 ‎(2)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政治上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3)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第二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考点二: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②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③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代表人物:‎ A、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薄伽丘:《十日谈》(肯定人的本能)。‎ B、英国:莎士比亚(歌颂人的理性)。‎ ‎◆考点三: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 ‎ 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了教会教皇的权威,论证了人的自由、独立。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第三课 欧洲启蒙运动 ‎◆考点一: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 核心:理性主义◆提倡理性。‎ 思想家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张 伏尔泰 ‎(领袖)‎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 斯鸠 ‎《论法的精神》‎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主张君主立宪制。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他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启蒙思想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权属于人民;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人要自律,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考点二: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考点三:认识启蒙运动的影响(变化考点)‎ A. 对欧洲:‎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B.对世界:‎ ‎①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成为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必修三 专题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 第一课 近代物理学与生物进化论 ‎◆考点一: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 1、 伽利略(意大利):‎ ‎(1)贡献:认识到系统观察和实验的重要;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 ‎(2)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英国):‎ ‎(1)经典力学建立标志: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内容: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范例;万有引力定律准确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 ‎(3)经典力学最显著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4)意义:‎ ‎①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考点二:理解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和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 1、量子论: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1905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2、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2)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 ‎ 3、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量子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不足。它们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考点三: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1、 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1)一切生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由进化而来。生物的进化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 ‎(2)生物进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影响: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启迪了一些国家(如中国)的人民,开展社会变革。‎ 第二课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考点一: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 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制成“万能蒸汽机”,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新的动力。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这个时代称为“蒸汽时代”。‎ ‎◆考点二: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电力逐步成为一种新能源。‎ ‎ 2、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和电影等电器产品涌现,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考点三: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1、 诞生:‎ ‎(1)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计算机。‎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研制互联网。‎ ‎(3)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 1、 积极影响:信息化社会出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1)工作方式变化:许多工作可在家或世界任何地方完成,提高效率。‎ ‎(2)生活方式变化:可在网络上交往、浏览新闻、网上购物、聊天、观看影片等。‎ ‎(3)学习革命:大大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使远程教育、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 ‎(4)信息经济出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必修三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一课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考点一: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对现实失望):‎ (1) 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巴黎圣母院》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歌颂美善光明,鞭挞丑恶黑暗。《悲惨世界》。‎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争取自由和理想。《西风颂》,“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反封建主义;拜伦:《唐璜》‎ ‎(3)德国:海涅,长诗《一个冬天的故事》,强烈的爱国情怀。‎ ‎2、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实批判):‎ (1)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反映英国社会现实。‎ ‎(3)俄国: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俄国革命的镜子”,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现实主义巨著。‎ ‎(4)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种族歧视现象,痛斥资本主义金钱至上。‎ ‎3、20世纪的欧美文学(现实主义)‎ 罗曼·罗兰(法):《约翰·克里斯朵夫》;德莱塞(美):《美国悲剧》‎ ‎4、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迷惘):‎ (1)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2)爱尔兰《等待戈多》。‎ ‎◆考点二:了解20世纪亚洲的杰出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 (1)印度泰戈尔,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代表作是《吉檀迦利》,《戈拉》。‎ ‎(2)中国的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 ‎(3)日本的川端康成,代表作是《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 第二课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考点一: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 1、 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刻画英雄人物,造型严谨,强调素描完整和准确。‎ 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表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历史。‎ 法国,安格尔,《泉》,展现人体美和古典美结合。‎ ‎2、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前期)。‎ 对“理性王国”失望,寻找精神寄托,重表现感情,强调色彩,画面丰富。‎ 法国:籍里柯(法):《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宣言;‎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顶峰,“浪漫主义的狮子”,描绘巴黎人民起义,表现反封建专制的精神。‎ 3、 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表现社会现实。‎ 法国,库尔贝:《石工》,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 米勒《播种者》《拾穗者》,反映农民生活和情感。‎ 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4、 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影响,借助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瞬间印象”,表现微妙色彩变化。‎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塞尚《樱桃和桃子》,现代绘画之父,善画静物。 ‎ 荷兰,梵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 3、 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 世界大战,工业化,经济危机等影响,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表现内心,流露复杂心理。‎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控诉德法西斯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的罪行,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第三课 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考点一: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 1、浪漫主义音乐 ‎ ①贝多芬(德国):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桥梁”。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 ‎ A、早期: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 B、后期: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的心灵,《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 ②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的《小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色的多瑙河》。‎ ‎ ③意大利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 ④法国剧作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浪漫主义色彩。‎ ‎ 2、俄国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后期)‎ 柴可夫斯基,俄国,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 第四课 19世纪晚期以来的影视艺术 ‎◆考点一: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 ‎ 1、电影的出现(第七艺术)‎ ‎①、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巴黎 ‎②、1935年,彩色电影 ‎ 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第八艺术)‎ ‎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明了电视机 ‎②、1929年,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③、二战后,电视普及 ‎④、1954年,美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 3、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使观众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②、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生活。‎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 历  史 一、命题指导思想 ‎ 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为依据,坚持从江苏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考查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适度测试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原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其中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科学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测试范围 ‎ 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的有关内容。‎ ‎(二)测试能力要求 ‎ 测试能级主要分为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四大类,主要侧重于前三类,在本考试说明的测试要求中主要用“‎ 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来体现这些要求,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包含其中。‎ ‎(三)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历  史(I)‎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了解西周的建立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了解秦的统一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 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原为了解明朝的内阁)‎ 了解清朝的军机处 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了解黄海海战 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侵华日军的罪行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了解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原为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史实)‎ 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 ‎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太平天国运动 了解金田起义、定都天京、西征和北伐 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辛亥革命 了解(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 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了解五四运动(原为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了解中共“一大”‎ 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理解八七会议 理解土地革命(原为了解)‎ 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 ‎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原为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 了解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原为了解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 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史实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 ‎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中美建交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理解上海合作组织 ‎ ‎ ‎ ‎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雅典民主政治 ‎(了解希腊的城邦制度) ‎ 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原为了解)‎ 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罗马法 了解《十二铜表法》‎ 了解公民法和万民法(原为了解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 ‎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了解英国“光荣革命”‎ 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理解美国联邦制 认识美国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理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及其表现形式 ‎ ‎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革命 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了解二月革命(原为了解二月革命的结果)‎ 了解“四月提纲”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 ‎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 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 ‎(了解德国的分裂)‎ 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了解古巴导弹危机 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 历  史(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 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 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制瓷和纺织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理解“重农抑商”‎ 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 ‎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了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了解“一五”计划 理解三大改造 了解中共八大 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理解“南方谈话”‎ 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 ‎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原为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 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 (原为了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 ‎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 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了解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两次工业革命 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 ‎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罗斯福新政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 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干预 ‎ ‎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理解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改革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 ‎ ‎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了解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经济全球化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历  史(Ⅲ)‎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汉代儒学 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原为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及其影响)‎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思想(原为主张)‎ ‎(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 ‎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汉字与古代中国的艺术 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 了解京剧的产生 ‎ ‎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了解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原为“师夷”思想)‎ 了解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了解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原为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新三民主义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 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邓小平理论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 ‎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教育事业 了解“双百方针”和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原为了解贯彻“双百” 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了解“科教兴国”‎ ‎(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 ‎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 欧洲启蒙运动 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 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认识启蒙运动的影响 ‎ ‎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近代物理学与生物进化论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理解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和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 ‎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 了解20世纪亚洲的杰出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 ‎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了解19世纪欧洲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 ‎19世纪晚期以来的影视艺术 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 ‎ ‎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7:3。‎ ‎(二)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其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历史(I)约占40%,历史(Ⅱ)约占35%,历史(Ⅲ)约占25%。‎ ‎ ‎ 四、测试方法与时间 ‎(一)测试方式 ‎    闭卷笔试。‎ ‎(二)测试时间 ‎    75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 满分为10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