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

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河北邯郸高三教学质检)读“世界六种主要能源消耗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 ‎1.图中线4表示的能源种类是(  )‎ ‎ A.天然气 B.水能 ‎ C.核能 D.其他可再生能源 ‎2.据图分析,从现在到2035年(  )‎ ‎ A.煤炭消耗量下降 ‎ B.新能源比重超过常规能源 ‎ C.水能消耗持续增长 ‎ D.线3表示其他可再生能源 ‎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为天然气,4为水能,5为其他可再生能源,6为核能,B正确。第2题,本题要注意一点,就是比例与消费总量的关系。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对能源需求量增加,所以虽然某些能源比例下降,但整体消费量却在增加。故而从图中信息推断,4(为水能)虽然比例增长不大,但其消耗量在持续增加,C正确。‎ ‎ 答案 1.B 2.C 图1为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单位:%)。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 ‎ B.吨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 ‎ 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 ‎ D.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幅度最小 ‎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重工业比重上升 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 ‎ C.工业技术的革新 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 解析 第3题,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的比重之和仍小于石油比重。图2中,距原点越远,表明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越大。从图2中可以看出,吨粗铜综合能耗下降4%,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约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约0.5%,下降幅度最小。第4题,图2显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约5%,下降幅度大,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技术的革新,使能源消耗减少,能源利用率提高。‎ ‎ 答案 3.D 4.C ‎(2016·湖北重点中学联考)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5~6题。‎ ‎5.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 ‎ A.孟买 B.上海 ‎ C.悉尼 D.智利圣地亚哥 ‎6.该地区6、7月份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 ‎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B.盛行西风影响 ‎ C.暖流影响 D.西南季风影响 ‎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7、8月份降水较多,12、1、2月份降水较少;由该地区各月气温累计曲线可知,当地气温都在0 ℃以上且6、7、8月份气温相对较低,即该地区雨热不同期,所以该地区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第6题,通过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6、7月份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 答案 5.D 6.B ‎(2016·福建厦门市质检)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 ‎ A.1982年 B.1992年 C.2002年 D.2007年 ‎8.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 ‎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解析 第7题,人口抚养压力最小说明0~14岁的人口比重小且15~64岁的人口比重大,比较图中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比重即可得出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2002年0~14岁的人口比重和15~64岁的人口比重分别约为22%和73%,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第8题,图中显示,从1982年到2007年,该城市0~14岁年龄人口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地计划生育的实施已见成效;‎ ‎15~64岁年龄的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快,说明外来青壮年大量涌入,65岁以上年龄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高。‎ ‎ 答案 7.C 8.A ‎(2016·北京东城示范校能力测试)读“人口金字塔图”,回答9~11题。‎ ‎9.甲图所示人口金字塔,0~14岁的人口比重约为(  )‎ ‎ A.18% B.23% C.34% D.45%‎ ‎10.图中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 ‎ A.甲丙乙丁 B.甲丁丙乙 ‎ C.乙丁丙甲 D.丁甲丙乙 ‎11.下列国家中,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与丙、丁两图最相似的是(  )‎ ‎ A.印度、孟加拉国 B.德国、俄罗斯 ‎ C.巴西、尼日利亚 D.美国、菲律宾 ‎ 解析 第9题,图中0~14岁的人口比重是0~4岁、5~9岁和10~14岁的人口比重之和,根据图中数据相加可知,甲地0~14岁人口比重约为45%。第10题,甲地少儿比重最大,老年人口比重很小,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丁地少儿比重仍较大,但有所减少,老年人口比重有所增加,为传统型;乙、丙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为现代型,其中乙地少儿比重很小,人口出现负增大,从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看,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丁丙乙。第11题,从上述分析可知,丙、丁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现代型和传统型,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答案 9.D 10.B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 材料一 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概念。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能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 境的协调发展,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 材料二 下面为京津冀产业结构状况对比表(2013年)及河北和京津人均GDP对比图。‎ 总产值(亿元)‎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占比(%)‎ 北京 ‎19 500‎ ‎0.8‎ ‎22.3‎ ‎76.9‎ 天津 ‎14 370‎ ‎1.3‎ ‎50.6‎ ‎48.1‎ 河北 ‎28 300‎ ‎12.4‎ ‎52.1‎ ‎35.5‎ ‎ (1)比较河北省和北京的区域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差异。(10分)‎ ‎ (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这是“限制开发”的结果。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限制开发”的原因。(9分)‎ ‎ (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省和京津两市应分别采取的措施。(9分)‎ ‎ 解析 第(1)题,根据图文资料从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判断两地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经济发展差异。第(2)题,从张家口和承德所处的位置及其在北京生态保障中所起的作用分析“限制开发”的原因。第(3)题,从各自的优势及经济互补的角度阐述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实现协同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 ‎ 答案 (1)北京: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人均GDP高、增长快,经济水平高,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重极低。河北:处于工业化阶段。人均GDP较低、增长慢,经济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 (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两市的西部和北部,多山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和冬季风的上风地带。若在此处大规模发展工业,会影响到京津两市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要“限制开发”。‎ ‎ (3)河北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承接京津两市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京津两市: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 201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11.26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5%。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给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小型钢铁企业工艺落后,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不完备,污染比较严重。下图为我国钢铁产量区域布局变化图。‎ ‎ (1)图中,A为________地区,B为________地区,说明图示时段A、B两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 (2)针对我国钢铁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 ‎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A地区1950年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80%,但20世纪50年代迅速下降,可能为东北地区,该地区出现煤炭和铁矿过度消耗的现象,导致钢铁产量迅速下降。B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持续上升,应为华北地区,该地区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展快。第(2)题,钢铁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防治措施可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减少废弃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等方面回答。‎ ‎ 答案 (1)东北 华北 特点:总体来说,A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持续下降,B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持续上升。原因:东北煤炭和铁矿过度消耗;华北地区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科技相对发达,铁矿和煤炭资源充足。‎ ‎ (2)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减少废弃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将废弃物资源化。‎ ‎14.(2016·广东惠州模拟)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发展存在差异。读图,回答问题。(14分)‎ ‎ (1)说明建国以来我国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占总数比例的变化。(4分)‎ ‎ (2)分析上题所述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5分)‎ ‎ (3)针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特点,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推进城市化的良性发展?(5分)‎ ‎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占总数比例的变化存在着差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快速增加,中等城市先增后减,小城市先减后增。第(2)题,首先,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易造成大中小城市比例失调,不利于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还容易造成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进而带来诸多城市化问题。第(3)题,应根据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发展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发展过快导致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协调的问题,要控制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对于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而对于中小城市发展较慢的问题,则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镇密度。‎ ‎ 答案 (1)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快速增加,中等城市先增后减,小城市先减后增。‎ ‎ (2)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协调,制约城市化的良性发展;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 (3)对于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控制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对于中小城市,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镇密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