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一、复习目标 活化知识 提升能力 ‎ 1. 学生现状 经过一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了一定加强,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 ,无法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书本知识掌握不熟练,死记硬背,没能做到真正理解记忆 ,无法进行的有效知识迁移,‎ 第三,阅读理解能力薄弱,题意把握不准确;归纳概括能力差,答题没有条理等。‎ ‎2.目标确定 ‎(1)活化知识:强化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 ‎ 活化知识的前提是牢固记忆,只有准确记忆了重大史实、重要制度,历史阶段特征 才能准确回答历史试题;理解、联系知识是迁移与运用知识的条件。‎ 建立知识联系需要进行相应的知识整合,根据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纵横联系,可以进行课时知识整合、单元知识整合、模块知识整合。‎ 一轮复习:以教材为基点,专题下的通史意识的初步养成,完成的主要是课时知识整合、单元知识整合 二轮复习:以模块为基点,通史下的历史专题的知识网络定型,就是模块知识整合,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或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同时选择适当的视角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训练学生解读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冲刺阶段:以体系为基点,框架下的高频考点扫描查漏。依据专题与通史体系,回忆高频考点,查漏补缺,固化知识定位与概念。精选试题,规范训练,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2)提升能力:①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学科的方法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具体说就是考试说明中的四个能力层次。②特别注意学会从材料的情景、问题中去联系历史结论和观点。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找到和主干知识的结合点。然后用规范的学科术语表达。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解决各类题目的方法。‎ 二、复习流程 怎样通过课堂学习实现上述复习目标?以二轮复习为例 ‎ ‎模块链接 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知识整合 问题探究 反馈训练 训练概括能力 突破重点知识 建立知识联系 培养迁移能力 把握知识线索 提高综合能力 强化解题能力 落实历史主干知识 修补知识漏洞 ‎ (一)依据 ‎1. ‎ 学科特征决定:历史学科特有的时空观念,决定了历史思维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历时性强调的是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理解今天的现实社会来源于过去的历史;共时性强调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强调理解某一时期的事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强调理解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是一个整体。二者也是统一的。历史学科的这一特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历史知识割裂开来,孤立地、机械地分析问题,教学实践中既要强调问题体系的整体性,又要强调问题的针对性与层次性,尤其是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前后知识、纵横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必要的整合。‎ ‎ 2.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高考的需要 近年高考试题命题趋势:古今贯通(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外关联(中国与西方的互动),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 (学术素养);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 ‎ 这就要求后阶段知识复习中,依据考纲,突出主干、整合模块、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体系构建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所以采用先模块链接再纵横整合,同时适当选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为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提供载体,训练学生阅读、提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与迁移能力。‎ ‎ (二)说明 ‎1.模块链接:依据考纲,按照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与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顺序,根据必修与选修教科书的目录,进行模块链接。目录是教材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在历史学习中利用目录构建知识框架,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全貌,又可以避免在学习中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历史课程分为若干专题,每专题涉及一个或几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但同一专题的各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故链接模块,阅读目录,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阶段性基本特征,了解中外历史上重大事件及其内在联系。模块链接完成后,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要经常迁移、经常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培养迁移能力。(这个过程适用基础较差的学生,如艺术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构建通史框架,形成清晰的阶段概念——帮助形成历史框架——繁杂的历史知识点有所归依,不会错位。‎ ‎2. 知识整合 第二轮复习则以模块内整合为主,兼及热点为辅。‎ ‎※ 按时序整合知识 ‎《考试大纲》都是按时期来编排考试范围的,高考历史试题也是按照先古代后近现代,先中国史后世界史的顺序编排的。现行教科书主要是以文明史的范示呈现。即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组织编写。这种范示之下,之前通史体例下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散落在必修一、二、三及选修之中。因此二轮复习强化主干知识的时间概念,梳理历史事件及现象产生的关联,并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例如 年代整合: 年代整合以某一年代为依托,要求学生从必修一、二、三中将该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整合在一起,同时融合选修中的某些内容。学生通过对基本史实的梳理,总结归纳出年代特征,了解历史演变的趋势及发展方向。‎ ‎ 阶段整合: 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这一方式侧重于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对教科书知识进行整合概括,力求使学生在高考答题过程中更全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对教科书知识进行整合,要注重全方位。‎ 时序整合,不能只是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简单排列组合:一是选点侧重于社会转型时期,二是整合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 ‎ ‎ ‎※ 主题整合 同时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 历史高考题中大多是根据某一主题挑选材料,然后设计问题,因此确定主题串联知识,也是二轮复习中针对性很强的一种模式。‎ 黄牧航教授曾提出当前高考历史命题特点主要表现在主体化、专业化和情景化。他认为所谓主题,就是能够拓展专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所以历史主题的价值在于富裕历史知识以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他提出把中学历史的主题教学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元式的主题教学(不改变教科书章节结构),第二个层次是学科式的主题教学(打乱教科书的章节结构、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第三个层次是学习领域的主题教学(综合历史、政治、文学、经济、社会等等相关学科来拓展教科书内容)。根据黄教授分析的三个层次的主题教学与高考命题的关系,我们构建复习主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教科书相关专题的整合 ‎(2)关注学术观念,构建新观念专题 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不同历史事件的实际,适用最恰当的史学范式来解读,或者用几种不同的范式从多角度来诠释同一历史阶段和同一历史事件,做到既“量体裁衣”,又不时“更新款式”,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如用现代化史观整合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3)关注社会现实,构建热点专题 考试命题关注热点,关注现实,但不脱离具体知识点,“高考命题就是在专题和热点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应引起重视,要努力找到与时政热点、社会现实相契合的知识点,要多做这类专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文科综合试卷对于现实热点问题的反映方式。‎ 两种方式的整合,体现了从不同史学研究范式认识历史、体现了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与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练习了历史语言的转换和积累。历史知识在整合中逐步“活”了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对整合的知识结构进行规律总结,这是知识整合的归宿。‎ 活化知识还需要适当的知识拓展、材料创设、角度变化等,训练学生调动运用知识以及材料阅读信息提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 整合“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革”这一主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 得出 ‎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在社会运行出现障碍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社会运行会出现障碍呢?这个障碍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3. 问题探究 ‎ 问题探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探究问题时关注一下几点 一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 两个关键:选好关键词,找准切入点 ‎ 三个模式:小切口、深分析;大跨度、高概括;多层次、多视角 四个思考: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 ‎ 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 中外问题对比思考;‎ ‎ 社会热点问题综合思考 问题探究需要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但是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阅读的书籍及研究水平等有限,不可能经常性自己完成这三新。怎么办?‎ (1) 利用教科书材料,创设情境,进行探究 例1 ‎ ‎ 阅读下列材料,提取两项有关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例2 ‎ 对上述两段材料,备考中可以从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关系的角度进行复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它使人们从迷信盛行、思想僵化的状态下解脱了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成果。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下,党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这两大战略决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解决了“姓社姓资”对人们思想的困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南方谈话发生在中国改革和发展向何处去、怎样走的关键时刻,从思想理论的高度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成为中共“十四大”召开的思想指导。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 例3 据下图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试选择一个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2)利用高考试题再造情景,进行探究 例1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2014·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计划体制形成与工业化建设 ‎.(2014·天津文综·T9)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 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教育改革与工业化建设 ‎.(2014·海南单科·T24)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  )‎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工业化建设 ‎(2011年海南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C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例2 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调整的问题 ‎.(2013年重庆高考9题)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2012年上海历史,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 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 是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2012年海南卷历史,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20题)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3题)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3题)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7题)图5‎ 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 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 D.中苏关系的变化 ‎(3)利用高考题或提出新问题进行探究 例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39题)(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某同学摘录了以下材料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关历史,请你为他的研究加上一个适当的主题,分析材料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 ‎4. 反馈练习 ‎(1)原则 明确练习目标, 确保练习效率 。‎ 精选练习内容, 确保练习质量。‎ 及时做好试题讲评,提高解题能力。 ‎ ‎(2)讲评 揭示命题意图 ;展现思维过程 ;总结基本方法 ;‎ 设计习题转换 ;树立规范意识 。‎ ‎(3)做好错题集 总之,做题的目的不在得出答案,而在把握规律; ‎ 做题的窍门不在数量多少,而在做出心得; ‎ 习题的功效不在习题本身,而在它是知识的载体 。‎ 三、复习举例 ‎ 年代整合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 ‎ 主题整合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革 四、冲刺阶段 ‎1.巩固知识网络,夯实主干知识:‎ 看模块链接,整体把握,解决只知树林不知道森林的问题 看知识整合,局部归类,解决一盘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 析重要概念,突出重点,解决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 做范例演示,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 就题论题 的问题 ‎2. 精选典型试题,规范解题过程 错题归类,分析失分原因 分类再练,落实解题过程 总结技巧,学会举一反三 ‎3. 指导应试技巧,提高学生信心 ‎ ‎ 制定计划,不打乱仗 ‎ 适当检查,督促落实 ‎ 经常鼓励,增强信心 ‎ 实战训练,点拨技巧(心理状态、时间分配、做题顺序等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