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学案 人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学案 人民版

高考讲座(一)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环 节 一 “高 考 第 40 题” 规 范 答 题 讲 评 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两个原则”:(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唆。(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高考示例]‎ ‎(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 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作答实录] 考生甲 ‎ 得分 ‎18‎ 考生乙 ‎ 得分 ‎10‎ ‎[名师点评]‎ 考生甲 答题体现了“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要点①、②、③清晰条理,要点简明有利于阅卷。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根据特点逐条分析,材料二中的隐性信息是鸦片战后中国移民东南亚,并同祖国保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后主要移民发达国家。这些都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关。“贡献”政治方面作答较好;经济上注意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反映了华侨对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考生乙 值得肯定的地方:从作答现状看,该生历史学科基础较差,但在答题技巧上,‎ 14‎ 能依据所学知识,按照设问分要点作答,有些地方也答出了得分点。存在的问题:考生乙未能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条理解答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有些要点与采分点一致,但在表述过程中,并未明确表述出来。有些要点虽已答出,但表述零乱,阅卷老师并不一定认为是要点。第(1)问要求“概括”,应当注意条理清楚,按表格内容及变化,概括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去分析,显然一句话肯定不能把原因答出来。贡献出现了漏答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作答寄语]‎ ‎(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 ‎(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 ‎[规范答案]‎ ‎(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运用演练]‎ ‎1.(2011·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 14‎ 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解析】 第(1)问,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依据的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问,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面概括。‎ ‎【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14‎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的需要。‎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第一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该是:‎ 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 其次:通过“三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注意材料的层次,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省略号前后的内容,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细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注意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 ‎“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 ‎(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做大概了解。‎ ‎(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 14‎ 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高考示例] ‎ ‎(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14‎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第(1)问“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法国专制王权的统治、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经过:法国人民起义、发布《人权宣言》,强调天赋人权;影响:法兰西共和国成立,民主共和曲折反复,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第(2)问“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一大”《宣言》发布的背景:北洋军阀的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内容: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运用演练]‎ ‎2.(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 14‎ 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602年”“1608年”“1621年”分析,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末,社会动乱,明政府为应付复杂的社会矛盾,无暇他顾;同时结合此时国际背景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处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结合材料一中信息“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得出背景之一是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与东方贸易可以获取优厚的利润。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材料一中“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可以概括为建立殖民据点;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概括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结合材料“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可以概括为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第(2)问,据材料“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可以得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据材料“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等可以分析得出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并且进一步证明收复台湾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据材料“大量移民涌入”分析得出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 ‎【答案】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环 节 二 “高 考 第 41 题” 提 分 捷 径 讲 练 ‎“全国卷第41题”,有人称为“开放型试题”,‎ 14‎ 也有人称为“探究型试题”和“创新能力评价题”。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历史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1.命题特色——试题命制灵活化、探究化 ‎(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其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大多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4)从考查内容上看:其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5)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型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2.应对策略——学科思维史论化、素养化 ‎(1)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当前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教科书依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 ‎(2)注重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 ‎(3)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 ‎(4)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方法: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判断观点。其次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论证时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同时在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最后要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高度。‎ ‎[高考示例] ‎ ‎(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14‎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材料主要围绕西方国家的侵略和中国的应对这一论题阐述。分析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个角度回答。‎ 第一:审题: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第二:论题:依据材料,抓住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提炼中心主题。‎ 第三: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必须结合中国近代史实。‎ ‎(1)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性。‎ ‎(2)近代列强侵华带来困难同时前途也光明。‎ ‎(3)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规范答案】 示例:(1)论题: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阐述:①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②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③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运用演练]‎ ‎3.(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14‎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 第二节 文艺复兴 ‎ 第三节 宗教改革 ‎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 第二节 (略)‎ ‎——《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需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 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中教材目录的第一章标题分析,第二小问注意紧扣两本教材编著的时间分析。‎ ‎【答案】 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14‎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高考第41题”属于开放探究试题,也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 ‎1.命题思路: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问特点: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个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 ‎3.题型功能: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4.应试策略 步骤 答题策略 认知案例 ‎①明确案例性质: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 ‎②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原因。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 透析案例 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中列出答案轮廓。‎ 践行案例 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 ‎[高考示例] ‎ ‎(2014·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14‎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题思路】 (1)认知案例:案例选取“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2)透析案例:试题要求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可以选择增加“南京大屠杀”“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国民政府抗战中的贡献等。‎ ‎(3)践行案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神圣抗战。从材料信息看,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凸显国民政府抗战。因此可以从全民族抗战角度入手,联系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贡献,结合目录中的不足回答。注意用史实阐释,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规范答案】 答案示例:(“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运用演练]‎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的情况。‎ 阶段 目的地 总人数 学习的主要领域 ‎1950—1965年 苏联和东欧国家 ‎1.6万 以理科为重点 ‎1972—1978年 美、日等49个国家 ‎13万 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 ‎1978—2000年 ‎80多个国家 ‎34万 以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数学和机械工程为主 ‎2001—2011年 ‎103个国家,但大部分集中在美、日、英、澳、加等 ‎190万 以商务管理、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为主 14‎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情况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的发展历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出国留学的目的地和总人数的变化,据此归纳出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所学史实说明原因。任意选择一种趋势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一:从留学人员数量上分析趋势:留学人员不断增加,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原因: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深造的经济实力;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思想不断开放;社会发展对留学人员的需要。‎ 示例二:从留学国家上分析趋势:留学人员的目的地不断增多,打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走向多元化。原因: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国同西方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变化。‎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