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第五单元专项 1.涵盖范围 本单元包括必修二第4章的全部内容,即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伴性遗传;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 2.考情分析 (1)考查力度 高考中不但必考而且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 (2)考查内容 ①两大规律的有关计算,学会用分离规律去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②两大规律与减数分裂的联系。③两大规律与育种实践和人类遗传病的联系。④伴性遗传的特点及有关概率计算。⑤环境对遗传性状的影响。 (3)考查题型 ①选择题考查两大规律的简单计算、适用范围及一些基本概念。②计算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概率问题。③实验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纯合体、杂合体的判断及基因位置的确定。 3.复习指导 (1)复习线索 ①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线索,系统复习遗传的有关概念。②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为线索,系统复习两大规律的实质及实践应用,尤其与减数分裂的联系。③以色盲的遗传为主线,全面比较分析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及概率计算。 (2)复习方法 ①借助假说—演绎法,理解两大规律的发现历程。②注重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总结运用。③遗传系谱和遗传图解的比较。 第18讲 基因的分离规律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试验方法启示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正确选材(豌豆);②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③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④运用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这一科学方法。 2.异花传粉的步骤:①→②→③→②。 ①去雄 ②套袋处理 ③人工授粉 3.常用符号及含义 P:亲本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4.过程图解 P 叶腋花×茎顶花 ↓ F1 叶腋花 ↓ F2 叶腋花 茎顶花 比例 3 ∶ 1 5.归纳总结:(1)F1全部为叶腋花。(2)F2发生了性状分离。 [判一判]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 )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 √ ) 3.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 ( × ) 4.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 )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解惑] F1配子的种类有两种是指雌雄配子分别为两种(A和a),A和a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的方法:测交试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体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 2.遗传图解 [思考] 孟德尔验证试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类型对F1进行测交试验? 提示 隐性纯合体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配子,能使F1中含有的基因,在后代中全表现出来,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 四、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得出结论 1.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如图所示) 2.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 五、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硬币的正反两面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 3.结果和结论:两枚硬币正反面组合的数量比TT∶Tt∶tt≈1∶2∶1;显隐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 考点一 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实质 1.完善下面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属于假说的内容是“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决定的”、“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基因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是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A∶a=1∶1)。 3.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图示是C。 (2)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3)适用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4.总结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中的相关种类和比例 (1)F1(Aa)的配子种类和比例:2种(A、a),1∶1。 (2)F2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3种(AA、Aa、aa),1∶2∶1。 (3)F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2种(显性、隐性),3∶1。 (4)F1的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2种(Aa、aa),1∶1。 (5)F1的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2种(显性、隐性),1∶1。 易错警示 出现特定分离比的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 (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的一项是 (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答案 C 解析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杂合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规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配子中去。 2.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产生F1,在F1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体色是 、比例是 ,依上述现象可证明基因的 规律。 答案 褐色和黑色 1∶1 分离 解析 一对相对性状杂合体→两种配子比例1∶1⇒得出结论→分离规律实质。若用B、b表示控制蜜蜂体色的基因,由题意可知,亲代中褐色雄蜂基因型是B,黑色蜂王基因型是bb,那么F1中雌、雄蜂基因型分别为Bb、b,由于F1中雌蜂能产生数量相等的B、b两种卵细胞,故发育成的F2中雄蜂的体色及比例为褐色∶黑色=1∶1。依此可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验证基因分离规律的方法 基因分离规律的鉴定方法要依据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来确定。 1.测交法: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个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2.杂合体自交法:让杂合体自交(若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异株个体,采用同基因型的 杂合体相互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体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4.花药离体培养法:将花药离体培养,只统计某一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1∶1。 上述四种方法都能揭示分离规律的实质,但有的操作简便,如自交法;有的能 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如花粉鉴定法等。由于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解题 时要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动物而言,常采用测交法)。 考点二 显隐性的判断、纯合体、杂合体的鉴定及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若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病;若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则为显性遗传病。 提醒 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2.纯合体、杂合体的鉴定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体―→子代 结果分析 (2)自交法 待测个体子代 结果分析 (3)花粉鉴定法 待测个体花粉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3.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 种类及比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①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 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②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体(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③根据分离规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B 、b表示) 组合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基因型 Ⅰ 显性∶隐性=3∶1 Bb×Bb Ⅱ 显性∶隐性=1∶1 Bb×bb Ⅲ 只有显性性状 BB×BB,BB×Bb,BB×bb Ⅳ 只有隐性性状 bb×bb 易错警示 测交与自交的应用范围 测交与自交的选取视生物类型而定: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 3.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则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 A.3∶1 B.5∶1 C.8∶1 D.9∶1 答案 C 解析 F2中的基因型应为BB、Bb、bb,当除去全部黑身后,所有灰身基因型应为BB、Bb,让这些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时,按哈迪—温伯格定律,先求出两种配子的概率:B=2/3,b=1/3,则bb=1/9,B =8/9。 [互动探究] 若将上题改动如下,重新计算结果: (1)让灰身果蝇进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 。 (2)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 。 (3)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基因型相同的果蝇个体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 。 答案 (1)5∶1 (2)3∶1 (3)5∶3 解析 (1)F2中BB 1/3,Bb 2/3,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即可求出bb=×=,则B =5/6;(2)F2代中B配子概率=,b=,则bb=,B =3/4;(3)F2中BB∶Bb∶bb=1∶2∶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bb=(bb⊗)+×(Bb⊗)=3/8,则B =5/8。 4.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答案 D 解析 首先判断亲本中白果为显性且为杂合体。F1中黄果和白果各占,再分别自交,F2中黄果占,白果占。 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 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 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 考点三 分析基因分离规律的异常情况 一、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 例1 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 ) A.33% B.50% C.67% D.100% 解析 根据后代的性状和比例可以分析,昆虫翅色的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中间性状灰色为杂合体(Aa),黑色性状为纯合体(AA或aa),黑翅与灰翅交配,后代中黑翅的比例为50%。 答案 B 点拨 (1)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若杂合体Aa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代性状比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不再是3∶1。,(2)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3白1黑。 二、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改变 例2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体又有纯合体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解析 依题意可知: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且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无尾猫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后代中的无尾猫全部是杂合体,有尾猫的出现是隐性基因所致。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属于测交,后代中无尾猫和有尾猫各约占1/2。 答案 D 例3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 A.1∶1 B.1∶2 C.2∶1 D.3∶1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知:AA∶Aa=1∶2,在该群体中A=2/3,a=1/3,所以后代中AA=4/9,Aa=2×2/3×1/3=4/9,aa致死,所以理论上AA∶Aa=1∶1。 答案 A 点拨 某些致死基因导致性状分离比的变化,(1)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Aa)杂合体。,(2)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①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体自交后代显∶隐=2∶1。,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三、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从性遗传) 例4 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解析 绵羊角的性状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无角双亲可能是Hh的母羊和hh的公羊,其后代中1/2的基因型为Hh,如果是公羊,则表现为有角;有角的双亲可能是HH的母羊和Hh的公羊,其后代中基因型为Hh的母羊表现为无角;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的比例为1∶2∶1,HH的表现有角、hh的表现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答案 C 点拨 解决从性遗传的突破口,若杂合体如Hh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有区别,解题时找雌、雄个体中表现型只有一种基因型的作为突破口,如本题中公羊的无角为hh,而母羊则找有角,只有一种基因型HH。 四、复等位基因 例5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接近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 A.1中紫色∶1浅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解析 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d时,子代全为深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m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中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浅紫色;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dPvl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深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答案 C 点拨 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规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到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 案例投影 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 序号 ① 表述不清楚 同意第二种观点 ② 漏掉了表示 世代的符号 遗传图解: ③ 漏掉了杂交符号 ④ 书写基因 型不规范 ⑤ 缺少正交或反交 ⑥ 已知图解只能排除第一种观点,但不能肯定第二种观点 采用正交和反交,不论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本是巨胚(gege)还是正常胚(GeGe),F1基因型都为Gege,都表现为正常胚。说明第二种观点正确(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题组一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1.(2012·江苏卷,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体与纯合体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 D 解析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如F2中出现9∶3∶4这样的性状分离比,故A错;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杂合体与显性纯合体性状表现相同,故B错;测交方法可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故C错;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故D对。 2.(2011·海南卷,18)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认为,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F1杂合细胞中,等位基因虽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但彼此保持着独立性,互不融合。在本题C选项实验中,红花与白花亲本杂交,虽然F1只表现一种性状,但F2代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分离,这就有力地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从而否定了“融合遗传”的观点。 题组二 基因分离规律及其应用 3.(2010·上海综合,19)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 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 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 ( ) A.1/4 B.1/2 C.1/16 D.1/8 答案 D 解析 由约翰父母表现型都是V形发尖,而约翰是平发际可知,他的父母表现的性状是显性,且是杂合体(Aa),因此他的父母生一个平发际(aa)女孩的概率是1/4×1/2=1/8。 4.(2010·天津理综,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 A.1/4 B.1/3 C.1/2 D.3/4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母亲基因型为TSTS,她的子女肯定携带TS基因,故子女中长食指应为女性,基因型为TLTS,因此可推出父亲基因型为TSTL,故该对夫妇再生一长食指孩子的概率为1/4(女性TSTL,1/2×1/2=1/4)。 5.(2010·江苏卷,20)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体比例高于杂合体 答案 D 解析 Gg和Gg-均为雄株,因此两者不能杂交,A项错。两性植株共有gg和gg-两种基因型,最多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B项错。基因型为gg-的两性植株自交,后代中有雌性植株出现,C项错。两性植株群体的随机传粉有gg自交、gg-自交、gg和gg-杂交三种情况:gg自交后代全为纯合体;gg-自交中一半为纯合体,一半为杂合体;gg和gg-杂交,后代中有一半为纯合体,一半为杂合体,所以综合三种情况,纯合体比例高于杂合体,D项正确。 6.(2009·北京理综,29)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康贝尔 鸭♀×金定鸭 金定鸭♀×康贝尔鸭 第1组的F1自交 第2组的F1自交 第2组的F1♀ ×康贝尔鸭 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 青色(枚) 26 178 7 628 2 940 2 730 1 754 白色(枚) 109 58 1 050 918 1 648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 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 现象,比例都接近 。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 ,该杂交称为 ,用于检验 。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 鸭群中混有杂合体。 (5)运用 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规律。 答案 (1)青 (2)性状分离 3∶1 (3)1/2 测交 F1相关的基因组成 (4)金定 (5)统计学 基因分离 解析 根据表中第1组和第2组的杂交结果分析,康贝尔鸭和金定鸭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得到的后代所产蛋均是青色蛋多、白色蛋少,第3组和第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并且青色蛋与白色蛋的比例约为3∶1,由此可判断青色蛋为显性性状,白色蛋为隐性性状。第5组为第2组的F1♀与康贝尔鸭♂(隐性纯合体) 杂交,得到后代青色蛋与白色蛋的比例约为1∶1,因此这种杂交应为测交,可用于检测第2组中F1的基因型。第1组和第2组均为康贝尔鸭(隐性纯合体)和金定鸭杂交,根据少数后代产白色蛋可判断金定鸭中大多数为显性纯合体,少数为杂合体。将具体的数字转化成表现型比例,对遗传现象进行分析,运用的是统计学的方法,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 【组题说明】 考 点 题 号 错题统计 错因分析 基因分离规律的 相关概念及应用 1、2、9、10 显隐性判断及计算 3、4、5、6、11、12、13、14 分离规律的异常情况 7、8、15 1. 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D.不含等位基因 答案 C 解析 基因型相同的纯合体杂交,所得后代是纯合体;表现型不同的纯合体杂交,所得后代为杂合体,故C错误。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试验 D.测交后代状性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答案 C 解析 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中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而不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A错误;孟德尔演绎推理的是F1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情况,并据此设计和完成了测交实验,故B错误,C正确;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是从个体水平证明基因的分离规律,故D错误。 3.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体分别为 (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答案 B 解析 根据表中第3组杂交组合的结果可推知腋生对顶生为显性。在杂交组合中,顶生的甲个体为纯合体,腋生的乙、丙个体为杂合体,丁个体为显性纯合体。 4.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 ) 答案 C 解析 A选项中,当非甜和甜玉米都是纯合体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B选项中,当其中有一个植株是杂合体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C选项中,非甜与甜玉米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出现两种性状,则说明非甜和甜玉米中有一个是杂合体,有一个是隐性纯合体,此时非甜玉米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若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玉米是隐性纯合体。D选项中,若后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5.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 )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 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 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答案 B 解析 高茎小麦的花粉可以落到矮茎小麦上,即高茎小麦和矮茎小麦可以进行杂交,而豌豆不可以,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 的性状: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6.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表所示(A、a表示相关基因)。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不考虑基因突变),则 ( ) AA Aa aa 男性 双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女性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A.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 B.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C.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 D.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答案 B 解析 由表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一定为aa,如果父亲的基因型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一定为aa,表现型为单眼皮;如果父亲的基因型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型为单眼皮,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女性表现为双眼皮,男性表现为单眼皮。 7.请根据如下小鼠毛色(由基因F、f控制)遗传的杂交实验,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 )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FF B.Ff C.ff D.不能确定 答案 A 解析 由②可以判断小鼠的毛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且亲本为杂合体(Ff),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3∶1,结合亲本基因型可以判断,后代出现黄色∶黑色=2∶1的原因是基因型为FF的胚胎死亡。 8.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体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体,也有纯合体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答案 C 解析 由杂交B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B中的双亲为杂合体;杂交A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体;结合杂交B后代中黄色2/3、灰色1/3,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会死亡,因此,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都是杂合体。 9.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是雌兔,丙和丁是雄兔,已知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甲与丁多年交配,子代兔全部为黑毛;乙与丁交配,子代兔中有褐毛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黑毛对褐毛是显性 B.设B为显性基因,b为隐性基因,则甲、乙、丁兔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bb C.鉴别丙兔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可用丙兔和丁兔进行测交,后代都为黑毛,则丙兔为纯合体,后代既有黑毛又有褐毛,则丙兔为杂合体 D.乙与丁多年交配,子代兔中出现褐毛兔的概率为1/2 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甲与丁多年交配,子代兔全部为黑毛,可判断出黑毛为显性性状,褐毛为隐性性状。甲为显性纯合体的个体,丁为隐性纯合体的个体。乙与丁交配,后代有褐毛兔出现,说明乙的基因型为Bb。乙和丁多年交配,子代中褐毛兔出现的概率为1/2。丙兔和丁兔都是雄兔,不能进行交配。 10.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体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 比例最早出现在 ( ) A.子3代 B.子4代 C.子5代 D.子6代 答案 C 解析 依据基因分离规律可知,杂合体连续自交n代,则Fn中杂合体占()n;据题意知,杂合体自交n代后需满足:()n<1-95%,即()n<(),因而该比例最早出现在子5代。 11.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是 ( ) A.3∶2∶3 B.4∶4∶1 C.1∶1∶0 D.1∶2∶0 答案 B 解析 由于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因此种群中雌雄自由交配的个体中,AA个体占1/3,Aa个体占2/3。个体间自由交配的方式如下表所示: ♀ 1/3AA 2/3Aa 1/3AA 2/3Aa 子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1/3×1/3+1/3×2/3×1/2+1/3×2/3×1/2+2/3×2/3×1/4=4/9,aa个体所占比例=2/3×2/3×1/4=1/9,Aa个体所占比例=1-1/9-4/9=4/9,故子代中AA∶Aa∶aa=4∶4∶1。 12.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体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后,子n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由题干信息可知能产生可育配子的基因型为AA和Aa。 方法1:子一代中,AA占1/4,Aa占2/4,aa占1/4,A 占3/4;子二代中,aa占2/3×1/4=1/6,A 占5/6,把n等于1和2分别代入选项中的四个表达式,与上述结果吻合的是C,故正确选项为C。 方法2:由于豌豆自交,aa个体的存在对AA和Aa的个体数之比没有影响,假设各种基因型的个体均可育,则子n代中Aa占,AA和aa各占(1-),这样每一代中==,由于每代的aa都是上一代Aa个体自交产生的,所以子n代中的aa占×=,则子n代中A 占1-=,故C正确。 13.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显性性状是 。 (2)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3)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棕色。若取F1 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色花粉和呈棕色花粉的比例约为 。 (4)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F2中,糯性水稻的比例是 。 答案 (1)非糯性 (2)性状分离 (3)1∶1 (4)5/8 解析 由图可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的性状,因此非糯性为显性性状,糯性为隐性性状。同种性状的个体自交产生不同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F1的非糯性水稻为杂合体,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花粉。F1中非糯性水稻(为杂合体)和糯性水稻各占1/2,1/2的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水稻的比例为1/2×1/4=1/8,1/2的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水稻的比例仍为1/2,因此后代为糯性的比例为1/8+1/2=5/8。 14.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绿茎× 紫茎 绿茎∶紫茎=1∶1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约为 。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 ,判断依据的是 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 。 答案 (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紫茎 D组和E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解析 (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体或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体,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2)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B 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体,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体,一个为隐性纯合体;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体。(5)杂合体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15.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 、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杂交 组合 亲本类型 子代 雌 雄 甲 黄色(♀)×黄色(♂) 黄238 黄121 乙 黄色(♂)×黑色(♀) 黄111,黑110 黄112,黑113 丙 乙组的黄色F1自交 黄358,黑121 黄243,黑119 (1)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丙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黄与黑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请设计方案验证你的解释 。 (3)甲组亲本的基因型是 。 (4)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 (显或隐)性基因,且与 (A或a)同在一条染色体上, 激素会促进致死基因的表达。 答案 (1)黄色 丙组亲本都是黄色,而其子代中出现了黑色,这属于性状分离,分离出的黑色性状是隐性性状 (2)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分别取丙组子代中的黄色雌雄个体与黑色异性个体测交,并统计后代中黄色与黑色个体的比例。如果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统计学比例是1∶1,则说明亲本的黄色个体都为杂合体;如果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统计学比例是2∶1,则说明亲本的黄色个体中,有1/3的个体为显性纯合体,2/3的个体为杂合体 (3)AA(♀)×Aa(♂) (4)隐 A 雄性 解析 丙组亲本为乙组的子代黄色个体,其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黄色是显性性状。由此也可以得出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体(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应为 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但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为2∶1,其原因是子代黄色雄性个体中1/3的个体(基因型为AA)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生存下来的个体基因型为Aa,占子代黄色雄性个体的2/3。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且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甲组的子代中,只有黄色,说明甲组的亲本至少有一个个体是显性纯合体,但亲本中雄性黄色个体不可能是纯合体,则甲组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 教师备课资源 1.遗传学研究中几种交配类型的比较 交配类型 含义 应用 杂交 泛指两个体之间的交配过程。通常是指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 ①可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 ②用于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自交 狭义的自交是指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为下一代的过程;也泛指两基因型相同个体之间的交配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体的比例; ②可用于植物纯合体、杂合体的鉴定 测交 F1与隐性类型相交,从而测定F1的基因组成 ①检测待测个体基因型,如对动物纯合体、杂合体的鉴定; ②检测待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 正交和反交 双亲互为父、母本的杂交方式。在核遗传中,正、反交结果是一致的,即子代均表现显性性状;而细胞质遗传则表现为不论正交、反交,子一代均表现母本性状——母系遗传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2. 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就叫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 和d就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如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4)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如人类ABO血型系统中的IA、i、IB三个基因,ABO血型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因为IA对i是显性、IB对i是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只能是:IAIA、IAi——A型血;IBIB、IBi——B型血;IAIB——AB型血;ii——O型血。 3.果实各部分的来源及相关的基因型 果实各部分的来源如下: 子房果实 由此可见,果实的各部分结构的来源有所不同。子房壁、珠被原本属于母本植株雌蕊的结构,故果皮与种皮也应归属于母本体细胞,其基因型应与母本植株一致。 然而,种子的胚与胚乳则不同。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因此,胚与胚乳的基因型应取决于卵细胞、极核与精子。父本与母本植株正交与反交时:胚的基因型(F1)一致,但胚乳的基因型不一致,如下图所示: 4.杂合体连续自交n代后,纯合体与杂合体所占比例的计算 当杂合体(Aa)连续自交n代后,后代中的杂合体(Aa)所占比例为1/2n,纯合体(AA+aa)所占比例为1-1/2n,其中AA、aa所占比例分别为(1-1/2n)×1/2。当n无限大时,纯合体概率接近100%。这就是自花传粉植物(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合体的原因。如图曲线表示随着自交代数的变化,纯合体、杂合体所占比例的变化。 从图表可解读以下信息: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中纯合体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接近于1,且显性纯合体和隐性纯合体各占一半。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中杂合体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递减,每代递减50%,最终接近于零。 (3)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显性个体,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5.合理设计显隐性判断的杂交实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