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高考试题——天津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综科综合生物部分 1.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思路分析: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C3(一种三碳化合物),这个过程称为CO2的固定,C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所以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A.TGU B.UGA C.ACU D.UCU 答案C 思路分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作1个密码子。 据表,mRNA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可推知mRNA的密码子最后的碱基为U;DNA的一条链为TG,另一条链为AC,若DNA转录时的模板链为TG链,则mRNA的密码子为ACU,若DNA转录时的模板链为AC链,则mRNA的密码子为UGU。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答案B 思路分析: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解离,用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色。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视野中,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M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2倍。 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答案B 思路分析: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溶质相对增多,渗透压升高。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5.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答案D 思路分析: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群密度小于荒漠草原。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产量,不清楚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情况,无法比较2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比例为78%,大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A 思路分析:据题,T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可能为TSTS或TS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为TSTS。由于该夫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可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为:丈夫TSTL,妻子TSTS,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只能是女儿为长食指,生女儿概率为1/2,女儿的基因型为TSTL的概率为1/2,整体考虑,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4 误区:本题中,T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或TSTL,男性和女性长食指的基因型不同,这是一个陷阱,是考生应该注意的一个雷区。 7.(26分) Ⅰ.(14分)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金银,BamHI、HindIII、SmaI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 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 的培养基上进行。 (2)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 (填字母代号)。 A.启动子 B. tetR C.复制原点 D. ampR (3)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农杆菌转化 B. 大肠杆菌转化 C.显微注射 D. 细胞融合 (4)过程②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5)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可获得多个新个体。这利用了细胞的 性。 (6)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 (填字母代号)技术。 A.核酸分子杂交 B. 基因序列分析 C.抗原—抗体杂交 D. PCR Ⅱ.(12分)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 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 。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原因是 。 答案(26分) Ⅰ.(14分) (1) HindⅢ和BamHⅠ;氨苄青霉素 (2) A (3) C (4) 胚胎移植技术 (5) 全能 (6) C Ⅱ(12分) (1) 基因突变 (2) 97% (3) 不再使用杀虫剂;低 (4) SS;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思路分析:I(1)据图,仅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切割出来,需要在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左侧用BanHI切割,右侧用HindIII切割。当人乳铁蛋白基因和质粒连接成重组质粒后,TETR基因被人乳铁蛋白基因隔开,不是完整的,而anpR基因是完整的,所以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肝菌首先需要字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 (2)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在启动子上。 (3)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镜的方法。 (4)过程②的左侧是早期胚胎,右侧是代孕牛,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胚胎移植。 (5)将细胞培养为个体,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6)检测目的基因在手提细胞中是否表达,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II(1)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R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则RR基因型频率为95%,R基因的频率为R/(R+r)=(4+2×95)/200=97% (3)1967年中期停用了杀虫剂,在不再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SS 8.(18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手术应切除 。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 来计算。 (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 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 (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 ,原因是 。 (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 ,通过检测注射前后期周围血液中 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答案(18分) (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大于 (4)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 胰岛素;胰岛血糖素 思路分析:(1)图1的横坐标为注射生理盐水、胰岛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天数,纵坐标为体重,可推知该试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好生长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为排除体内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手术应切除垂体也胰腺,在动物实验中,每次注射试剂的量应按照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来计算。 (3)注射胰岛素的大鼠的体重大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的体重,说明胰岛素具有促进大鼠生长的作用。据图,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大鼠的体重大于注射生长激素的大鼠的体重,也大于注射胰岛素的大鼠的体重,说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大于他们单独作用之和。 (4)据图2,开始刺激后,胰岛素浓度上升,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血糖浓度将下降。 (5)若要证实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再检测注射前后期周围血液中胰岛血糖素的浓度变化,胰岛血糖素浓度下降了,即可证明。 误区: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上提到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并没有谈及胰岛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本题中的实验—给出了注射生理盐水和注射胰岛素的大鼠体重对比,可推知胰岛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不要局限于教材,解题时要从题干新前景出发,这是考生应该注意的一个雷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