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手册: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思维导图1.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27 2.论述类文本答题思路27 3.论述类文本题目常见设题陷阱27 二、知识清单27 (一)考查内容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在论述类文章中,主要指的是:理解指代性的词和短语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理解非指代性的词和短语在文中的特定的表达意义,主要是概念的内涵义、概括义。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可能不理解基一部分内容,甚至难以理解全篇文章。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祛(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加以概括。论述类文章的重要信息主要是作者的观点。这类试题的选项多数是对较大文字区间内容的转述,或对相同、不同信息的归纳、对比。在论述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同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类文章中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显豁的、明确的。(二)命题探究①考查内容:注重文化积淀,关注传统文化。选文常为严谨的学术论文,题材涉及经济、文化、美学、史学、文艺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文本大都其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人文性。②考查形式:题型,分值稳定,一般设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③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27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能力为考查热点。三、复习方法指导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为2021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森林”的概念。从形式角度来说:想法是较高级的方式,概念是以字词的方式出现的,想法通常是以完整的一个句子方式出现的。不过形式相同;都是以语文和符号为载体。所以可以理解成概念是浓缩较多信息,精辟的想法,因此概念具有形象性,图像性,而科学概念具有系统性。概念还必须是人们可以交互理解的,所以具有普遍性和达成客观性。所谓“重要概念”,是针对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而“文中”则指的是阅读语境。阅读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字、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在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词语是表达文章“重要概念”的基本语言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理解“重要概念”的基础。表达“重要概念”的词语(包括短语)如: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临时借用的或者是新的词语,带有某种特定的内涵。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的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意思,而是特定语境中容易发生偏差的含义。27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是重要的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临时借用或新的词语,带有某种特定的意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是一些术语,其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适性;其对概念的内涵揭示,也不一定是下定义的标准语言形式。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即概念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对概念的外延考查,通常是对某事物所包含的对象的判定,或是分别对若干对象作出是否包含在内作判定。高考设题一般为主观解答题或客观选择题,考查科学术语或说明对象的内容特征。善于把握概念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轻重程度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典例1】(2020年福州市第一次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27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这题涉及到对“人民”这个概念的理解。A项,曲解文意,且“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说法过于绝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C项,强加因果,“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与“普通劳动者才是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原文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D项,“无须考虑人民的娱乐和消费需求”曲解文意,原文第五段说“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27 考点二: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为2021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①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②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③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④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⑤此外,还有一些警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体味和推敲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意,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的句式、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或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主要包括下面几种:(1)直接阐明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2)对新观点或新理论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3)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和结束句、结论句;(4)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要领: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2)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3)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4)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解题的主要技巧是:一、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意的前提是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凡是有助于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句子的理解。做题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而且要领会其在表达上的特定作用,如修饰、限制、强调等。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重要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二、关注句子所在的语境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后,接着便要关注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只有对具体的语境进行仔细考察,我们才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进而真正理解作者赋予句子的特殊内涵。27 要抓住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此外还可以结合全文的中心来理解句意,重要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还可以结合社会背景、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来理解。学科#网还要抓住相关语句。作者要表达一个重要的意思,往往不会仅用一个句子来表达。在文中常常会有一些与该句相关的语句与原句互相参证,如前后照应句、同义反复句、反向论证句等。三、抓住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理解句子的含意,常需要察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对于领起句,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内容去分析;对于过渡句,那就要注意分析上下文段的意思;对于总括句,理解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寻找相关信息。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的“辖区”内寻找答案。四、要进行语法和修辞分析对结构复杂的长句,首先应分析它的主干,把握大意,然后再具体分析修饰限制成分,准确把握语句的含意。理解特殊句子,就要抓住因句子成分的次序变动而突出强调的部分进行分析。有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就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理解。【典例2】(2020年兰州市一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27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的含义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C项考查对文本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原文说:“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选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2021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7 包含两层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整合文中的信息。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应是先筛选,然后整合。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信息”是指作者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指文章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的观点等。可以是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也可以是能够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形式和手法,如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和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等。主要是指: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有力反映作者的观点、集中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往往表现为文中现成的词语、句子,或者是隐藏在语句里面的深层含义,闪烁在字里行间的隐含的意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的内容的认知的过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有些是简答。论述中的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就是新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整合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理清关系,如同一、包容、从属、并列关系等等。特别要注意隐含的信息的辨识,并能将其明示化。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掌握以下技巧:一、要注意通读并勾画。“通读”是读原文、读题干、读选项。读原文时要随时注意每一段落、每一部分的概括性语句,把握好本部分的意义和写作意图,通过对每一段落的理解而达到对全篇的中心内容、写作思路的理解,从而弄明白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见解,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加以介绍、说明的。“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筛选”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整合”尤为重要。整合主要是原文中的主干句、关键词及题干中的关键词句。整合有两个意义,一是可以掌握全文的脉络和从中获得相关信息,答题时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把握方向;二是题目选项多半与这些主干句有关,抓住了主干句就抓住了解题的钥匙。二、筛选信息要有目标。阅读和答题都要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依据试题要求而定。阅读的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试题的题干要求。三、提取信息务必准确。27 所谓准确,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是满足试题需要,包括提取和整合的角度,归纳的要点,都要恰如其分。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掌握以下技巧:一、善于判断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二、能够把控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章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三、必须深挖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四、学会整合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是另一个问题。五、准确理解语言信息。要准确理解文章语言,这是从筛选后整合信息的角度说的。信息靠语言文字符号传递。不能准确理解语言,就不会有准确的筛选和整合。因此,要特别注重准确理解阐释基本概念、事物属性、,某种道理的语句。准确理解整合文章表述的观点、作者的见解和文章所传递的新知识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每年必考,现行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有不同的设题形式,主要为主观解答题或客观选择题。【典例3】(2020年湖南师大附中期末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27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27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2021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试题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分析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归纳。一、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和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是:(1)对“分析文章结构”的考查多与理解语句含意结合起来,从分析、理解语句的含意、作用中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2)对“把握文章思路”的考查多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相结合。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可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2.辨明重要文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4.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分析是就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有几层意思;而归纳是就具体的现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27 能归纳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是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多采用选择题型,分析、判断正确体现中心意思的语句,或选出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1.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具体的特点是“繁”,要加以概括就是化繁为简。概括的规范要求可以这样表述: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科学性,就是准确,词语要贴切,句式要妥当,角度要适当;倾向性,就是情感的褒贬,在准确的同时,还要注意该褒则褒,该贬则贬。概括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内容的全面,一是指文字的简练;具体性,是要求反映出此句、此段、此篇的特定思想内容,而不至于与他句、他段、他篇混淆起来。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所谓“抽象”,是与“具体”相对而言,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所谓“阐发”就是化抽象、概括为具体。阐发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举出实例,一是分析因果。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语句的含蓄,一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或某种目的,故意不直接表达想表达的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一是运用了象征、双关等修辞格,采用婉曲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对此类材料,不仅要理解它字面的含意,而且要深入挖掘其所隐含的信息,即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解说材料深层的内涵。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论述文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主脑,整个文章或段落都要围绕它选材、组材、构思、行文。概括中心意思,必须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概括文章中心意思可以遵循从文内到文外,由客观到主观的原则,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抓住关键。对文章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眼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部位。文题常能反映作者立意或命意角度,从不同方面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设例引譬;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或回顾全文、引申开拓,均与中心意思密切相关;而“文眼”更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凝聚点。抓住这些关键部位不失为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好途径。2.综合归纳。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传统、最实在的方法,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3.纵横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状况,作品的产生背景,甚至与文章运用的材料相关的一些情况,都是我们在分析归纳某些文章的中心意思时所要了解的,通过这些纵横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揣摩作者意图,给文章内容正确定位,从而归纳出文章中心意思。27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常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概括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一种综合命题趋势。从高考试题来看,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2021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典例4】(2020年云南师大附中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27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有删改)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于与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误,原文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笔法”属于重要概念。含义是:,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即中国画特有的用线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考点五: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新增加的考点,已经连续考查了3年,预测2021年还会继续考查。其实,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多年考查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作为论述文的三要素,一直涉及其中,只是没有单独作为考点列出来而已。一、论点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陈述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27 论点的位置有五个:文题、开头、文章段落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有的论述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值得注意的是,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二、论据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三、论证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27 第一,论述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1)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②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③“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在立论的过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辩驳,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2)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第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第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5)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6)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7)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8)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9)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现行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有不同的设题形式,主要为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解答题。【典例5】(2020年成都市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7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27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对最后一段的论证中心理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中心应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是褒扬还是贬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反对等。具体体现在句、段、文章中,作者对具体的事、物、景、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等。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和要表达的认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语段或全文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总结、筛选和提炼、加工和转化,从而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歌颂或批评的态度。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文体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议论性散文相对复杂,表现比较零散或含蓄。说明文侧重于客观说明事物或事理,当然作者也会表现出自己的具体观点或态度。记叙文或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题和思想感情)往往融入对事件的叙述、对形象的塑造、对意境的营造中,显得比较隐晦或朦胧。但是,总有一些显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词、句、段等。27 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该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把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则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热点和难点。有些文段,其中心思想是什么,很难一看就给人以明确的阐释,而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则是比较客观的,或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或赞成、批判,或有所保留。另一方面,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所以,近几年来,高考考查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一些。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论述的具体事物、谈论的某个问题或涉及的某个人物的主观倾向,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批判什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来,即明示信息;二是在文中没有明白地说出来,即隐含信息。对这两种信息我们都得在阅读中提取,准确地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非常重要。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论点或分论点来表达的,有的则是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这样三点要求:(1)能够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2)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观点的原因;(3)能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这三点常常就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态度把握的命题角度。“分析”与“概括”是两种对应的思维方式:分析是从复杂到简单,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找出各个部分的本质属性,弄清彼此间的差异;概括是从简单到复杂,将若干事物依据其共同特征归纳在一起,实现对整体的认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题要领:答题的时候,或者辨析从文中得出的判断的正误,或者辨别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应用查找到的有关词句与选项对照,辨别、比较、筛选,通过分析进行取舍。我们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二、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27 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三、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在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时,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论述类文章,语意是单一的,但不见得总是直白的,有时也讲究一点含蓄,一点形象。树立文章体式的观念,明白不同体式的特点,在阅读时就会采取不同的理解策略。第二,从提供的语言材料中查找能揭示作者观点态度的有关词句要注意话题范围。一篇文章有话题的范围,一段文字也有话题的范围,这在阅读时要心中有数,一般来说,高考阅读题在选材时,要尽量做到话题的范围集中,有时候高考命题对原材料大段地删减,是因为文字长,观点不集中。最终呈现在考生面前的是几百字的内容和话题相对集中的文字。第三,抓行文思路,掌握了一篇一段的思路脉络作者创作一篇文章,总有他的思路。一般情况下,掌握了一篇一段的思路脉络,也就对全篇理解了。文章有写作的思路,而阅读解答试题也有思路脉络可寻。首先是正确理解语义的问题;进一步则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性的语言信息;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语义理解、信息筛选、综合加工,这就是阅读解答试题时的思路脉络。第四,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及写作背景有时作者的生活道路、思想倾向、成长过程、思想风格,会影响作者的观点认识。而文章的时代特点、背景材料也可以间接影响学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这就是“知人论文”和“知时论文”。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在考场上只能通过阅读材料来把握。一般通过题目、注释、题干等来体现。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也很重要,有时阅读材料会给人以提示。第五,审题要认真仔细,从试题信息入手27 试题题干中常常会指出阅读范围、解题思路、角度及要求,有时选文还有注释或附记,甚至选项中也有某种暗示。【典例6】(2020年甘肃省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27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推断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是好不好、精不精”,强调文学家的创作重点在“精”也就是“质上”,而没有说“少”。27 2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