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

‎ 中考文言文真题十篇 ‎ 一 公子①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会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②。遂乘胜还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③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 [注]①公子: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②蒙骜:秦国大将。③晋鄙:人名,曾被信陵君所杀。‎ ‎7.下列句中的“于”与“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告之于帝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C.所欲有甚于生者 D.万钟于我何加焉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面对秦国的进攻,魏王多次派人去请公子,公子不肯回到魏国,主要是担忧魏王的责怪。‎ ‎ B.面对毛公、薛公的劝说,公子幡然醒悟,立即返回魏国,说明他是知错能改的人。‎ ‎ C.公子为将后,诸侯都派军队救助魏国,最终大败秦军,表明公子在诸侯间威望很高,公子的才能卓著。‎ ‎ D.打败秦军后,公子面对荣耀不能谦虚面对,反而沉溺酒色,最终因之身亡,令人叹息。‎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 ①魏王患之 患: ②语未及卒 卒: ‎ ‎ ③求晋鄙客 求: ④公子亡在外十年矣 亡: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2分)‎ 译: ‎ ‎ ‎ ‎(2)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2分)‎ 译: ‎ ‎ 二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 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7、下列句中的“之”与“犹今日之事将军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C、 悍吏之来吾乡 D、故时有物外之趣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体察民情,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再三强之,不许 (2)彼诚小人邪 ‎ ‎(3)且不耻将军之言 (4)涣白太祖 ‎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 译文: ‎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 译文: ‎ ‎ 三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臻曰:“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 臻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7.下列句中的“以”与“诚以百姓疲劳故也”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项()2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何以战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曹丕继任魏王后任命卫臻为散骑常侍,称帝后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 B.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认为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 C.卫臻将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这件事上奏明帝,明帝认为当初卫臻反对建造宫殿,自己已经收心,卫臻不应再管殿中监这件事。‎ ‎ D.毌丘俭上疏明帝说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认为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应该寻找机会平定东吴而不是克定辽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4分)‎ ‎(1).数诣兹议大事     (2).及践阼 ‎ ‎(3).臻数切深 (4)而犹案甲养士 ‎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2分)‎ ‎ 四 ‎ 魏其侯窦婴①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②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③。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④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⑤、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 ‎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①魏其(jī)侯窦婴(?~前131):观津人,字王孙。历仕汉文、景、武三朝。②孝文:即汉文帝。③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物的官。④门籍: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⑤财:通“裁”,酌量,裁度。⑥条侯:即周亚夫。‎ ‎6.下列句中的“之”与“陈之廊庑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辍耕之垄上 B.悍吏之来吾乡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益慕圣贤之道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 在这篇节选的文字中,有两位对立面的人物:窦婴和窦太后。窦婴坚决反对传位梁孝王,因此遭窦太后的冷遇。‎ ‎ B. 袁盎、栾布等虽是名将贤士,但受奸臣迫害,不被重用,后因窦婴的推荐得以重用。‎ C. 吴、楚谋反,汉景帝重新起用窦婴,任其为大将军。后因平定七国之乱有功,窦婴被封为魏其侯。‎ ‎ D.汉景帝时,窦婴的声誉很高,每当朝廷商议大事,别的大臣都不敢和他与条侯周亚夫平起平坐。‎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酒酣,从容言曰 酣: ②窦婴亦薄其官 薄: ‎ ‎③王孙宁可以让邪 宁: ④辄令财取为用 辄: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2分)‎ 译: ‎ ‎(2)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 (2分)‎ 译: ‎ ‎ 五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 (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6.下列句中的“以”与“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 ‎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祭以尉首 ‎ C.策之不以其道 D.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这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就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 ‎ B.范雎见到蔡泽后,虽然蔡泽行长揖之礼又下拜,但蔡泽心里不快,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 ‎ C.蔡泽游学四方,向各国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 ‎ D.蔡泽作为秦国使者出使燕国,在燕国三年,燕王就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当了人质。‎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 ①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 说: ②范雎让之曰 让: ‎ ‎ ③乃谢病归相印 谢: ④遂拜为秦相 拜 :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 ①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 ‎ ‎ ②乃延入坐,为上客。‎ ‎   ‎ ‎ 六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从沛公。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①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见周昌,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 是岁,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 赵王。”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吕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昌既被征,太后使使召赵王,王果来,至长安月余,见鸩杀。昌谢病不朝见,三岁而卒,谥曰悼侯。‎ ‎【注】①燕时:“燕”通“宴”,安闲。燕时,指休息的时候。‎ ‎7.下列“之”与“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 (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多助之至 ‎ C.具答之   D.怅恨久之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周昌为人耿直,敢于直谏,曾当面指责刘邦如桀纣,反对改立太子。‎ B.汉高祖刘邦处事不拘小节,为社稷立贤不立嫡,虽未成功但不愧是一代开国明君。‎ C.周昌坚决反对刘邦立如意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赵王安全。‎ 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被毒杀,最终消除了吕后心头之患。‎ ‎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高帝方拥戚姬 ②公强为我相赵王 ‎ ‎③昌还走 ④昌谢病不朝见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吕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 ‎ ‎②微君,太子几废。‎ ‎ ‎ ‎ 七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后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①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 未几,卒于官。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②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 注:①擢:提拔,选拔。②笥: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6.下列句中的“以”与“贷以牛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祭以尉首 B.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以土砾凸者为邱 D.以激怒其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康熙六年,于成龙任四川合州知州,合州百姓赋税徭役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 B. 十七年,有百姓因为犯罪株连几千人,于成龙上书康亲王,请求查明真相,康亲王没有听从。‎ C. 十九年,宣化前任长官金世德上奏请求朝廷免除百姓田赋,没有得到批准,繁重的田赋成为百姓的负担。‎ D.于成龙为官清廉,生活节俭,去世后遗物只有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皇帝对其一生功绩表示赞叹。‎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州中遗民裁百馀 裁: ②尝微行村堡 微:___________ ‎ ‎③檄成龙造浮桥济师 檄: ④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 被: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2分)‎ 译: ‎ ‎(2)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2分)‎ 译: ‎ 八 魏孝文帝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次日,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①于马前。帝曰:“谋略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帝以群臣意多异同,谓镇南将军于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圣略渊远,非愚浅所测。若诚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适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使还镇平城,曰:“留台②庶政,一以相委。”‎ ‎【注】①稽颡(sǎnɡ):古代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②留台:即平城。‎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6.下列句中的“而”与“执鞭乘马而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拔山倒树而来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言和而色夷 D.学而时习之 ‎7.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孝文帝身穿军服全副武装,作势将带领大军向南进发。‎ B.大臣们都反对孝文帝南征,纷纷劝谏孝文帝不要一意孤行。‎ C.孝文帝声称要往南讨伐一统天下,其实只是想让群臣同意迁都洛阳。‎ D.于烈相信孝文帝的深谋远虑,完全赞同迁都之举。‎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策马将出 策: ▲ ②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 如: ▲ ‎ ‎③陛下苟辍南伐之谋 辍: ▲ ④一以相委 委: ▲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2分)‎ 译: ▲ ‎ ‎(2)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2分)‎ 译: ▲ ‎ ‎ 九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①山东佥事。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春具 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永平当兵燹②之余,闾阎(yán)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诸人见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令剃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 (节选自《明史·张春传》)‎ ‎【注释】①擢:提拔。 ②兵燹:战祸。 ‎ ‎6.下列句中的“而”与“事理而民不病”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拔山倒树而来 B.人不知而不愠 C.言和而色夷 D.委而去之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春才能出众,常常临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为兵备参议,曾向皇帝面陈方略;大凌河之战,他奉命监军奔驰救援,竭忠尽智。‎ B.张春体恤百姓,深受爱戴。关外难民云集,他治理筹划,永平战祸之后,他尽心安抚百姓,所以被弹劾时,百姓都为他诉冤。‎ C.张春报效国家,不计荣辱。担任兵备道,他政绩很好但无大的升迁,曾被诬下狱又获释起用,无论境遇如何,都对国事尽心尽力。‎ D.张春忠于国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战中,军营被冲,诸军溃败,张春率领剩余兵众立营再战;被俘后不下跪不剃发,最终守节而死。‎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 惑: ②春具揭辩 具: ‎ ‎③闾阎困敝 闾阎: ④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 逆: ‎ ‎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②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 ‎ 十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 ‎。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弃市:一种刑罚。‎ ‎6.下列加点的“以”与“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固以怪之矣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可以一战 D.皆以美于徐公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御史中丞。‎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 ②罔不肃然 罔不: ‎ ‎③恚望滋甚 恚: ④帝益忿之 益: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2分)‎ 答: ‎ ‎(2)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2分)‎ 答: ‎ 文言文真题十篇答案 一 ‎7.(2分)B ‎8.(2分)D ‎9.(4分)①担忧  ②完 终  ③寻找   ④逃亡,流亡 ‎10.(4分)(1)诸侯们听说公子担任了上将军,各自派将领率兵救援魏国。‎ ‎ (2)魏主每天听到那些诽谤公子的话,不能不相信。‎ 二 ‎7、C 8、A 9、1)答应2)果真3)以······为耻辱4)告诉 ‎10、1)但是(袁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2分)(关键词是“然”、“礼”、省略句) 2)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办法,您已经勤勉地实施了。(2分)(关键词是“所以……者” “勤”。)‎ 三7. C 2分 ‎ ‎ 8. D 卫臻没有平定东吴的意思。2分 ‎9、(1)诣:拜访(2)践阼:即位,登基。 (3):屡次、多次。 (4) 案:通“按”,压住。‎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涉:经过。祠:祭拜。焉:代词,他。(2)恶:厌恶。诚:确实。 (1)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经过,总是派遣使者前去祭拜(卫兹)。 (2)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 四 ‎6.(2分)C ‎7.(2分)B ‎8.(4分)①尽兴地喝酒; ②轻视(以……为薄,看轻); ③难道 ④就 ‎ ‎9.(1)(2分) 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得分点:判断句式、约、何以、擅)‎ ‎(2)(2分)窦婴入宫拜见,借口有病,坚决推辞,不能胜任。(得分点:省略句、固、谢、任)‎ 译文:‎ ‎ 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困病免职。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便地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皇上,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就借口生病辞职。窦太后于是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 ‎ ‎ ‎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这时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窦婴就向皇上推荐起用他们。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时,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那些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汉景帝时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与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平起平坐。‎ 五6.(2分)D ‎7.(2分)B ‎8.(4分)(1)说法(说辞) (2)责备 (3)推辞 (4)授予官职 ‎9.(4分)(1)你曾经扬言要代替我作秦国宰相,难道有这回事吗?‎ ‎(2)(范雎)于是邀请他入座,待为上宾。‎ 六7.(2分)A 8.(2分)B ‎ ‎9.(4分)① 正 ②辅助、帮助 ③ 跑 ④ 推辞 ‎10.①(2分)吕后很担心这件事,就派使者召来周昌。 ‎ ‎②(2分)没有您,太子差点儿被废。(被动句,“微”、“几”)‎ 七 ‎6、(2分)C ‎7、(2分)B ‎8、(4分)①通“才”,仅仅 ②暗中伺察 ③用文书征召(名词作动词) ④遭受,遭遇 ‎9、(1)(2分)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他就按其踪迹抓到案犯,百姓惊叹佩服。(得分点:“狱”、“辄”、“得”各0.5分,句子通顺0.5分)‎ ‎(2)(2分)大概是因为平时秉性耿直,(那些)不肖之徒带着私人恩怨说谗言陷害他,编造出这样的话罢了。(得分点:“殆”、“不肖”、“谗”各0.5分,句子通顺0.5分)‎ 八 ‎6.A(解释“表修饰”)(2分)‎ ‎7.D(于烈乐于迁都和眷恋旧京的心思各占一半)(2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4分)‎ ‎①驱赶(执鞭) ②到、往 ③停止 ④委托、交付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我们有劝谏的意愿却找不到劝谏的言辞,只好冒死来请命!(2分)‎ ‎(2)你既不提出反对,也就是赞同,我深深感念你当时没有提出异议的好处。(2分)‎ 九 ‎6.(2分)D 7.(2分)B ‎ ‎8.(4分)①被迷惑 ②写出(拿出) ③街巷,此处借代百姓(不写出借代义也正确) ④迎 9.(4分)①第二年,司法官说张春被告发的罪行没有实据,于是释放了他。 ②这是我诚挚的忠心,是用来报效皇上并尽自己职分的。‎ 十 ‎6、(2分)B 7、(2分) B ‎8、(4分)①写书信(仅答“写”不得分) ②无不 ③怨恨、恼怒 ④更、更加 ‎9、(4分)⑴(2分) 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偷盗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为、盗、法、基本句意各0.5分)‎ ‎⑵(2分)( 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人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旬、莫、恨、基本句意各0.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