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和练习题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整理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和练习题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整理1

溶解度练习题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 ‎ ‎ 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 ‎ 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为该溶质 ‎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 ‎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 例:‎ ‎(4)溶解度曲线 A ‎0‎ t1‎ t2‎ t3‎ N t S P ‎80‎ ‎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 B ‎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 ‎ 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C ‎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 ‎ 析出的有 C ‎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一.选择题 ‎1.(福建南安)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2.(2010.绍兴)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 ‎3.(10茂名)右图为A、B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 C.10℃时,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中,B的溶剂最少 D.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B析出的晶体最多 ‎4.(10苏州)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5.(10,威海)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6.(10江苏泰州)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7.(10海南)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3℃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l60g溶液 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D.tl℃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二.分析题 ‎1. (10内江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时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时,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同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但却只有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g水中溶解9.7g碳酸氢钠即可达到饱和 相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A B C ‎0 t1 20 t2 温度/℃‎ g ‎40‎ 溶解度 ‎2. 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2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A>B>C 。‎ ‎⑵ 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 最多的是 A ,无溶质析出的是 C 。‎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70 g。‎ ‎3.(10日照)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填“甲”、“乙”)曲线。‎ ‎50 g 25 降低 乙 ‎4.(2010辽宁鞍山)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 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填 ‎“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1)40 (2)加热蒸发 (3)A ‎5.(2010甘肃兰州)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 ‎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 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 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 ‎ 是   ,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 ‎ ‎ (1)< (2)a (3)B A ‎5.(10河南)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 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 ‎20℃时可析出晶体 g ‎ (1)40    (2)不饱和    10‎ ‎6.(10宜昌)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B是 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⑴氯化钠或NaCl;⑵不饱和;54.2‎ ‎7.(10本溪)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废/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 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 应是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 ‎(1)饱和(2分) 3︰10(2分) (2)乙(2分) ‎ ‎8.(10无锡)右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A物质的溶懈度 B物质的溶解度(填 ‎ “>”、“<”或“=”)。‎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 ‎ 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 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人A物质 ‎ (1)30℃(2)<(3)B(4).‎ ‎9.(10江西)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 (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1) 40 (2) 不饱和 (3) 加水或降温(4)<‎ ‎10.(10武汉)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40‎ ‎80‎ 溶解度/g Ca(OH)2‎ ‎0.187‎ ‎0.141‎ ‎0.094‎ Ba(OH)2‎ ‎1.67‎ ‎8.22‎ ‎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 填“A”或“B”)。‎ (2) 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举一种)‎ (3) 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 ‎(1)B ‎(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加溶液质、加氢氧化钙、加熟石灰、加消石灰、加Ca(OH)2,加生石灰、加CaO等)‎ ‎(3)加热后趁热过滤(或升高温度后立即过滤;降温结晶、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馏水)‎ ‎11.(10云南楚雄)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乙(3)不能(4)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