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度思而行2016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2.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3.小明同学测得厨房中清洁剂的pH约为13,你认为该清洁剂的酸碱性是(  )‎ A.呈酸性 B.呈中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C.用燃烧法区分羊毛和化纤布料 D.用甲醛溶液给蔬菜保鲜 ‎5.正确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6.进行蒸发操作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温度计 C.酒精灯 D.玻璃棒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 过滤 C.‎ ‎ 检查气密性 D.‎ ‎ 稀释浓硫酸 ‎9.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X的质量为0‎ ‎10.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点燃混合气体,使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 B.把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 ‎ ‎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 ‎11.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同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      (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      .‎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应该      .‎ ‎ ‎ 三、推断题 ‎12.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F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1)写出B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 ‎(2)请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 ‎ ‎ 四、计算题 ‎13.(2014•锦州)晓东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4g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33.6g.‎ ‎(1)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 ‎(2)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度思而行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A、O2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H2O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KCl虽有两种元素,但其一无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硫酸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 ‎ ‎2.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预防触电的注意事项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和火场逃生的措施判断.‎ 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能发生爆炸判断.‎ ‎【解答】解:A、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或氧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B、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立即关闭电源,不能用水扑灭,所以错误.‎ C、打开所有门窗,会使空气对流,为可燃物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更旺,所以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燃烧和灭火对人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防护措施,对我们利用燃烧,防止火灾带来的灾难有指导性意义.‎ ‎ ‎ ‎3.小明同学测得厨房中清洁剂的pH约为13,你认为该清洁剂的酸碱性是(  )‎ A.呈酸性 B.呈中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小明同学测得厨房中清洁剂的pH约为13,大于7,显碱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 ‎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C.用燃烧法区分羊毛和化纤布料 D.用甲醛溶液给蔬菜保鲜 ‎【考点】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考虑;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考虑;C、根据蛋白质燃烧的气味考虑;D、根据甲醛的毒性考虑 ‎【解答】解:A、软水和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A说法正确;‎ B、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把异味吸附在它的疏松多孔的结构内,故B说法正确;‎ C、羊毛中含有蛋白质,在燃烧时发出烧焦羽毛气味,所以根据燃烧的气味可以鉴别,故C说法正确;‎ D、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类物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活性炭的吸附性,蛋白质燃烧的气味,了解甲醛的毒性.‎ ‎ ‎ ‎5.正确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 ‎ ‎6.进行蒸发操作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温度计 C.酒精灯 D.玻璃棒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分析】根据操作实际进行分析,蒸发时用到的仪器主要有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等.‎ ‎【解答】解:A、蒸发时用到蒸发皿来盛放溶液,故A需要;‎ B、蒸发时不需使用温度计;‎ C、蒸发时需用到酒精灯来加热,故C需要;‎ D、蒸发时需用到玻璃棒来搅拌,故D需要;‎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操作,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 ‎ ‎8.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 过滤 C.‎ ‎ 检查气密性 D.‎ ‎ 稀释浓硫酸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的操作方法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解:A、应该用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故A错;‎ B、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要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 C、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浓硫酸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 故选C.‎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 ‎ ‎9.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X的质量为0‎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分析】‎ 该题为一道图表和数据相结合的试题,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后X的质量(即待测处的数值)然后根据X、Y、Z、Q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可判断该反应的类型,再根据X、Y、Z、Q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求出X、Z的质量比,Y、Q的质量比.‎ ‎【解答】解:A、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Y、Q为生成物,X、Z为反应物.故反应为;X+Z→Y+Q 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也可能是复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 B、生成的Y、Q的质量分别为:24﹣2=22克和23﹣5=18克故其质量比为22:18=11:9,Y、Q的质量比为11:9,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11:9.故B不正确.‎ ‎ C、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0=8克 Z的质量为:40﹣8=32克 故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故C正确 ‎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8+2+40+5=55,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24+8+23+待测 相等可求出,待测=55﹣(24+8+23)=0 故D正确.‎ ‎ 故选C、D.‎ ‎【点评】该题要求学生能从图表中找出有效的数据进行处理解答,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 ‎10.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点燃混合气体,使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 B.把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容器倒入另一容器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一般要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一种能和杂质组分发生反应而不能与主要组分物质发生反应的试剂.最理想方案是把杂质组分转化为主要组分,除去杂质的同时还使主要组分物质的量有所增加.‎ ‎【解答】解:A、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会将二氧化碳吸收,但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物质,故错误;‎ C、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最后就只剩下二氧化碳,故正确;‎ D、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同时会让部分二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还会混入其它气体杂质,故错误.‎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 ‎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 ‎11.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同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 A (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 锌反应速度适中,容易控制 .‎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应该 迅速并同时完成加入金属和套上气球的操作 .‎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酸、金属及操作等可变量,酸应使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相同的同一种酸,金属应取大小相同、外观一致的金属,操作时应同时加入、相同的气球也应同时套在试管口上.‎ ‎【解答】解:(1)铁与盐酸反应,铁转变为亚铁,即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故答:Fe+2HCl=FeCl2+H2↑;‎ ‎(2)三种金属中,镁的活动性最强,放出氢气速率最大,所以放入镁的A试管气球膨胀速度最快;‎ 故选A;‎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求反应速度不能太快,反应太剧烈不宜于控制;也不能反应速度太慢,太慢收集需要太长时间;镁与酸反应太快、铁反应速度太慢,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选用这两种金属;‎ 故答:锌反应速度适中,容易控制(或镁反应速度太快,而反应速度太慢,或Mg>Zn>Fe);‎ ‎(4)本次探究是通过观察气球膨胀速度来判断反应快慢的,所以,加入金属、在试管口套气球等都要同时完成,否则氢气逸散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故答:迅速并同时完成加入金属和套上气球的操作.‎ ‎【点评】实验室制取氢气通常选择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一般选择稀硫酸而不选择稀盐酸是由于稀硫酸没有挥发性而盐酸有挥发性.‎ ‎ ‎ 三、推断题 ‎12.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F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1)写出B的化学式 O2 ;E的化学式 H2CO3 .‎ ‎(2)请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3)请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CO2+C2C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分析】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所以C是水,F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所以F是一氧化碳,水可以与B相互转化,因此可以猜想B是氧气,A可以生成B和C,所以A可能是双氧水,以此为突破口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C是生命的源泉,常温下为液态;所以C是水,F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所以F是一氧化碳,水可以与B相互转化,因此可以猜想B是氧气,A可以生成B和C,所以A可能是双氧水,D和F间可以相互转化,故D可能是二氧化碳,水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生成碳酸,而碳酸又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E是二氧化碳;‎ ‎(1)由以上分析可知B是O2E是H2CO3;‎ ‎(2)C→B是水的电解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D→F是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故答案为:(1)O2;H2CO3;(2)2H2O2H2↑+O2↑;(3)CO2+C2CO;‎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 ‎ 四、计算题 ‎13.(2014•锦州)晓东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4g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33.6g.‎ ‎(1)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0.8g ;‎ ‎(2)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 ‎(2)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求得过氧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求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34.0g+0.4g﹣33.6g=0.8g;‎ ‎(2)设产生0.8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0.8g x=1.7g 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出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解出需要求解的物质的质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