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提纲中国地理部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地理总复习提纲中国地理部分

专题四 中国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 1、 中国的位置 我国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 我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居世界第3位;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邻国有14个,其中与我国有两段不连续国界线的国家是俄罗斯和印度_;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依次是_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北纬53),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岛(北纬4),最东端在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东经135),最西端在新疆的怕米尔高原(东经73)。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端距离约为5500千米。‎ ‎4、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区划;23_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形状和省级行政中心。(课文10页表格和地图册4、5页)‎ ‎5、我国人口总数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我国把_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人口的分布: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我国的人口分布以_黑龙江的黑河_—云南的腾冲线为界,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河南省。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 ‎7、我国是由_56个民族所组成,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占92_%,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_少数民族,只占8_%;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为壮族,有1700多万人以上,人口最少的为珞巴族族,只有2000人左右;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以中部和东部最集中,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第二章 地势和地形 1、 地势呈三级阶梯状: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和山间盆地_,可以发展灌溉农业。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山区的同时注意预防和避免山区灾害: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3、主要的山脉和山脉两侧的地形区(结合地图记忆)‎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1)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是:天上---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向的三列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 南北向的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等 ‎(2   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云贵高原----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3)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和冻土。‎ ‎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物产丰富,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美誉。‎ ‎(4)、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内部较平坦,沙漠广布,最大的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   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内部平坦,有沙漠分布,西部有缺口。‎ ‎   柴达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为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   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仅成都平原较平坦,但物产丰富。‎ ‎(5)、我国的主要丘陵有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第二节: 1、南北气温差异 由于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气温呈现一定的差异。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和淮河一线分布;夏季,除青藏高原以外,我国多数地区普遍高温,7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往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三大火炉是指重庆、武汉、南京 ‎2、东西干湿差异: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的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的托克逊。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的气候的湿润程度。‎ 地区 地表植被 大致的分界线 A 湿润地区 森林 A、 B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以‎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B、 C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C、 D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以‎2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B半湿润地区 森林、草原 C半干旱地区 草原 D 干旱地区 荒漠 ‎3、季风气候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我国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从海洋吹向陆地 。 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我国冬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寒冷干燥 从陆地吹向海洋 ,加剧了南北温差大 我国除青藏高原地区以外,习惯上以_大兴安岭----阴山_为界,把我国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集中在夏秋季节,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夏季风很难达到,降水少,全年比较干旱。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夏季降雨类型多为锋面雨。每年6月份在江淮地区出现近一个月的雨季,称为梅雨、‎ 到了7、8月份出现的干旱叫伏旱。‎ 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1、 气候复杂多样-_-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过生存,生物资源丰富 气候类型主要有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另有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_高原山地气候。‎ ‎5、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第三节: 1、众多的河湖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为_黄河;我国最长的河流为_长江_;‎ 我国最大的湖泊为青海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_。‎ 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轮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汛期都出现在 夏秋季节。‎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 ,南至杭州,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依次经过 京、津、冀、鲁、苏、浙六个省级行政区,联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路线。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在全国排第二位。‎ ‎2、黄河的治理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注入渤海。黄河流经我国的三级阶梯,以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孟津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可进行发电;黄河水的灌溉使_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使得黄土高原成为我国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之一;下游成为“地上河”。治理的主要措施:上游,兴建水利工程;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下游,加固河堤。治理的根本在于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 3、 长江的开发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长度‎6300千米,以湖北的宜昌、江西的湖口为界分为上、中、下游。‎ 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资源约占全国的1/2;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尤其是从源头到宜宾段,另外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也较丰富 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的60%。,因而被称为“黄金水道”‎ 长江的开发:上游: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中游:疏浚航道,建设港口,提高运输 ‎ 下游:防治洪水,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裁弯取直,疏通河道;退耕还湖,修建水库 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分洪工程 ‎4、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水的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 些)两大类,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3、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5、土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面积减少。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6、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0.3%)。‎ ‎7、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人均占有量少(2)季节分配不均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3)空间分布不平衡。从空间分布看,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 (4)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尤为重要。‎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 ‎1、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3、现代交通运输五种形式及其特点 ‎   铁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大,运价低。‎ ‎   公路:最灵活的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   水运: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 ‎   航运:适合贵重或急需的且数量不大的货物运输,运速快、运价高、运量小。‎ ‎   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4、记住主要南北向铁路干线(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宝成—成昆线)、 主要东西向铁路干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昆线)、 重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等。 5、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港口:大连、天津、济南、上海、福州、广州、海口等。‎ ‎6、举例说明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及分析自然环境对特色形成的影响。‎ ‎7、主要景点的分布省区:‎ ‎   黄山—安徽,长江三峡—重庆、湖北,秦始皇兵马俑—陕西,日月潭—台湾,布达拉宫—西藏。‎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省、县、乡:邮政编码)‎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南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1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区 ‎1月份气温 降水 地表植被 河流流量 河流冰期 北方地区 低于‎0℃‎ 少 温带落叶阔叶林 少 冬季结冰 南方地区 高于‎0℃‎ 多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多 冬季不结冰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建筑风格 传统运输 北方地区 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 甜菜 坡度小,墙体厚 陆运 南方地区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稻 甘蔗 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风力形成的——雅丹地貌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植被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高寒的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3、以牧业为主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牧业:内蒙古是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 ‎         新疆是山地牧场:新疆细毛羊;  青海和西藏是高寒牧场:牛、藏绵羊。‎ ‎(2、灌溉农业:西北地区分布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及天山山麓的绿洲。‎ ‎             青藏地区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的河谷农业。‎ 第六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 地位:首都,‎1949年10月1日,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 机构:人民大会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南海——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3、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 历史:3000多年前,蓟,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凸字形轴线格局 5、 古迹:长城天坛、明清故宫(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宫殿建筑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 6、 城建: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兴建现代建筑。‎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概况:‎ 地区 回归时间 组成 区旗、区花 香港 ‎1997.7.1‎ 香港岛、九龙、新界 紫荆花 澳门 ‎1999.12.20‎ 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 莲花 1、 工业:港澳第三产业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澳门的支柱产业——博彩旅游业 2、 联系: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香港80%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的工业转移到了祖国内地,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 第三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 1、 组成: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2、 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 物产:海上米仓(水稻),东方甜岛(甘蔗),水果之乡(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之海(著名的树种——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亚洲天然植物园),东南盐库(海盐)‎ 4、 工业:20世纪60年代前: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以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硅谷——‎ 新竹科技园)5、旅游:玉山、日月潭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地形:以高山、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2、民族:以为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3、水源: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4、农业:绿洲农业:小麦、玉米、高粱主要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瓜果是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坎儿井)‎ ‎5、能源:丰富的油气资源,新疆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西气东输工程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位置:广东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南大门”。‎ ‎2、开放:1980年设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5年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开放区。‎ ‎3、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区位因素:背靠大陆,面临港澳,便于和其他国家、地区加强联系 人文因素:历史悠久,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华侨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政策因素:国家重点投资,大力扶植,政策优惠 ‎4、经济:外向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创办了大量加工制造企业;20世纪末,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独特的模式——“前店后厂”。‎ ‎5、城镇: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珠三角呈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 位置: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3、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一、土质疏松,二、地形因素,陡坡多,三、夏季多暴雨,四、地表植被少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开垦、采矿、修路 ‎4、后果:一、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二、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三、向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淤塞河道。‎ ‎5、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6、措施:一、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 ‎ 二、工程措施:修梯田,打坝淤地 ‎ 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 ‎ 四、分区域综合治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