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下发《2015年衡阳市初级中学艺术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纲要》的通知
关于下发《2015年衡阳市初级中学艺术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纲要》的通知 衡教通[2014]64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城区各初中学校: 现将《2015年衡阳市初级中学艺术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纲要》(分音乐、美术两个学科)下发给你们,请对照考纲认真组织教学。 衡阳市教育局 2014年4月3日 衡阳市初级中学音乐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纲要 一、考试目标 衡阳市初级中学音乐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我市全体初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考试遵循我国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发挥音乐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音乐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考试遵循初中新课程的音乐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考试遵照初中新课程的音乐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人文性与技能性统一的音乐课程基本特点,发挥音乐特有的育人功能,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全面测试学生学习音乐课程达到的水平,重点测试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达标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为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人生规划意识提供有益的参照。 二、考试依据 初中音乐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市初中音乐教学实施现状、学生基础、音乐教材选用和音乐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考试。 三、考试原则 1.导向性原则——考试应该促使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2.科学性原则——考试指标的确定和考试方式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模块的内容标准为依据。 3.基础性原则——考试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试题难易程度适当。 4.可操作性原则——考试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音乐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市初中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主要检测学生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听赏能力、五线谱识谱能力、音乐鉴赏与感受能力。考试以试卷为主。 (一)基本乐理(20分) 1. 节奏、节拍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拍子的强弱规律,了解旋律的组织形态。 2. 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对照及书写。 3. 常用的音乐记号。(力度、速度、反复记号等) 4. C大调、F大调、G大调调号及音阶。 5. 五线谱译简谱。(C大调) (二)音乐知识(30分) 1.人声的分类和各类人声的音色特点,能准确的作出判断。 2.中国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识记各类乐器中的常见乐器。 3.京剧常识、识记名家名段。 4.我国几大常见剧种知识及其代表作。(豫剧、花鼓戏、黄梅戏、越剧等) 5.了解民歌的概念,识记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 6.舞剧知识,熟悉中外舞剧名作。 7.交响曲的基本概念。 8.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三)感受与鉴赏(50分) 1.识记下列作品词曲作者的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世界充满爱》、《欢乐颂》、《同一首歌》、《明天会更好》、《歌唱祖国》、《当兵的人》、《我和你》、《在灿烂阳光下》等。 2.识记下列音乐家相关资料。 刘天华、华彦钧、聂耳、马思聪、吕其明、施光南、柴科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海顿、巴赫等。 3.唱会以下歌曲,并背唱其主旋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爱你中国》、《青春舞曲》、《同一首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灿烂阳光下》、《明天会更好》、《我和你》、《友谊地久天长》、《当兵的人》、《打靶归来》、《真心英雄》、《思念》、《难忘今宵》、《欢乐颂》等 4.熟悉下列名曲,并背唱其主旋律。 《空山鸟语》、《阳春白雪》、《卡门序曲》、《二泉映月》、《思乡曲》、《春江花月夜》、《红旗颂》、《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等 5.京剧名段听赏。 《干洒热血写春秋》、《空城计》、《红灯记》、《沙家浜》选段。 6.中国戏曲听赏、掌握下列剧种及其唱腔特点。 《谁说女子享清闲》、《手拉风箱呼呼响》、《对花》等。 7.中国歌剧听赏。 《北风吹》、《绣红旗》等。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填空题占20%,选择题占60%(其中听力部分占20%),问答题占20%。 说明:选择题的听力部分由考生根据播放的试题内容,按照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连续播放三遍。 中考音乐资料 乐理 简谱音符唱名: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 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 来 米 发 梭 拉 西)。 休止符:用于音乐的乐谱上,标记音乐暂时停顿或静止和停顿时间长短的记号。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 附点的时值:附点就是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拍号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表示不同拍子的符号叫拍号。它以分数形式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 拍子、拍号、含义、强弱规律: 单拍子 2/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 强、弱 3/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强、弱、弱 3/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强、弱、弱 复拍子 4/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强、弱、次强、弱 6/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强、弱、弱、次强、弱、弱 指挥图式:二拍子 三拍子 四拍子 音名: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是按照固定规律排列的,每个键上的固定高度的音就是音名 现代音乐用七个英文字母 c d e f g a b(或其小写)来标记音名。 调号:这些写在五线谱或简谱谱表左端,谱号的右侧,成为乐曲所用调域的标志,被称为调号。 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变音记号有五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力度记号:音乐中音的强弱称为力度。用来标记力度强弱的记号称为力度记号。 如: p——弱、 pp——很弱、 f——强、 ff——很强、 mp——中弱、 mf——中强、 <(渐强)、 >(渐弱) 省略记号:将音乐作品中重复演唱演奏的部分用记号来表示,以简化记谱,这些记号叫做省略记号。 反复记号:表示从头重复演唱、演奏,表示记号范围内的重复演唱(演奏)。 鱼咬尾:它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其特点是:前句旋律的尾音与后句旋律的首音形成各种形式的重叠。 换头合尾:它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即:旋律在重复是,乐句的开头部分做局部的变化,将乐句的结尾部分重复再现。 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变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变幻出很多形式的变奏曲。 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如: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体裁流派风格 音乐元素:包括音高、力度、速度、节奏、节拍、音色、旋律、方言等。 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频率振动次数多则音"高",反之则"低"。 力度:是音的强弱程度。音乐的力度与音乐中其他要素一样,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思想的重要手段。 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叫做音乐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表示活泼、欢快、热情等情绪与快速有关;表现优美、幽静、抒情的气氛与中速有关;表现沉痛、庄严、赞颂的音乐与慢速有关。 节奏: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胳。 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 音色:是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 旋律: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又称曲调。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方言: 各种音乐基本要素在不同乐曲或乐曲的不同部分,其表现作用都不尽相同。有时节奏、节拍意义较为突出;有时音高、音色意义较为突出;有时调式的表情具有特殊的意义。不管怎样,它们是完整的。 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的表情和音乐风格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讲到具体的音乐作品时要根据音乐要素去分析) 速度记号: rit. 渐慢 a tempo 原速 largo广板 adagio柔板 andante 行板 allegretto小快板 allegro 快板 力度记号: p 弱 f 强 pp很弱 ff 很强 ppp极弱 fff极强 mp中弱 mf中强 cresc.渐强 dim.decresc 渐弱 听辩音高、力度、速度、节奏、节拍、音色、旋律、方言等元素(略)理解各元素的特征和变化对音乐表情及音乐风格的作用 (伏尔加船夫曲) 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这种音乐作品的结构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 圆舞曲:又译为华尔兹。三拍子,曲调流畅,速度可快可慢。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既在舞会中作伴舞之用,也在音乐会上演奏。 波尔卡: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探戈:起源于阿根廷的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蹈音乐,以切分节奏为主要特点。后来,传入欧美各国。 民族民间音乐: 新疆 歌曲《青春舞曲》《在银色的月光下》器乐曲《新疆之春》《喀什的春天》 西藏:歌曲《走进西藏》器乐曲 藏族民歌《阿玛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 内蒙: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广东:《雨打芭蕉》 浙江:民歌《采茶舞曲》 陕北:民歌《黄河水手歌》《三十里铺》 江西: 《十送红军》 西南:贵州彝族民歌《阿西里西》《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侗族民歌《五月蝉虫唱得好》瑶族民歌《瑶族舞曲》 台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鼓是非洲最重要的乐器,每个部落都使用一种或几种鼓。不同的鼓有不同的用途、节奏模式和不同的演奏技巧。鼓声能与说话相对应,表达不同的意思,如:召集部落,宣告战争或和平;宣告酋长的到来,等等。鼓声还能为歌唱、舞蹈伴奏。 京剧的行当:生(文生、武生)旦(青衣、花旦、刀马旦和老旦)净(正净、武净和副净)丑(文丑和武丑)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男子 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演中老年男性,留长须;小生,演青年男性;武生,演武戏中的男性。 旦——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衣服朴素。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衣服鲜艳。 武旦、刀马旦: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大花脸”。 丑——“小花脸”。 文丑:文人,儒生 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京剧的场面: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 文场——管弦乐 文场中的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海笛、笙等。武场——打击乐 武场中的乐器有:鼓(单鼙)、板、大锣、小锣、铙钹等。 京剧的表演形式 四式:唱、念、做、打 五法:手、眼、身、法、步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京剧的锣鼓经:锣鼓经亦称“锣经”。京剧打击乐各种型式的泛称。用鼓、板、大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紧张、抒情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例如:长锤、四击头、急急风、冲头等等。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越剧仅次于京剧,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组歌:组歌是由若干首内容情节或音乐材料有关联的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 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 交响曲:大型乐曲体裁,是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有管弦乐队演奏。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谐谑曲4、急板或快板。但各个乐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先后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思想。 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有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如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二胡协奏曲、琵琶协奏曲等。协奏曲通常为三个乐章,也有单乐章。 小夜曲: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船歌: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底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苗族:飞歌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ang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则被叫作“爬山调”。无论是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还是内蒙的爬山调,其歌词都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古典主义:古典派的音乐从教堂走向社会,世俗因素加强,主调风格成熟,形式结构趋向均衡严谨,乐思发展重视逻辑,乐曲风格明朗乐观。《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尊为“乐圣”。 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代表人物是韦伯、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波兰作曲家肖邦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重个人感情表达、强调民族性,主张与其他艺术综合,大发展和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 民族乐派: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主要代表人物有: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柴科夫斯基等。 印象派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是在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而产生的音乐流派。作品中渲染了神秘朦胧、若影若现的气氛和色调。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是典型的印象派音乐。印象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主观态度表现对外在世界的印象,重视和声与配器的作用。 芭蕾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舞剧音乐通常包括序曲、各种舞曲、场景音乐、幕间曲等。 影视音乐:为电影、电视创作编配的歌曲、乐曲。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以影片的题材、内容、样式、风格为依据;每段音乐结构比较自由,可以是完整的音乐,也可以是一个乐句、一个动机、一个和弦、一声打击乐音响。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音乐处于重要地位。歌剧的声乐部分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曲、合唱曲等组成;器乐方面多为管弦乐曲,乐队除主要为各种声乐曲伴奏外,尚演奏序曲、间奏曲、舞曲等。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音乐之声》、《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流派: 古典主义音乐流派: 从18世纪下半叶起,以维也纳为中心形成的音乐流派。 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童年时非同一般的音乐才能,曾参加教堂的唱诗班。16岁时,找到一架破旧的古钢琴,自此坚辞刻苦学习,并依靠教学生和街头演出维持生活。29岁时,加入埃斯特哈齐家族的宫廷乐队。在这里,他创作、演出了大量作品。晚年曾两次访问英国载誉回乡。 代表作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伦敦》交响曲等。 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从3岁起就显露出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7岁时莫扎特在欧洲巡回演出,获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成年后莫扎特非常勤奋,但生活十分穷困,年仅35岁便离开了人间。 代表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数十部交响曲,大量的协奏曲、室内乐和歌曲《渴望春天》等。 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 代表人物:韦伯、舒伯特、柏辽兹、瓦格纳、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11岁参加教堂唱诗班,有时还担任指挥。13岁写《d大调第一交响曲》。他谱写的600多首艺术歌曲对后人影响很大,因此被誉为“歌曲之王”。此外,他还创作了交响曲、钢琴曲、室内乐等大量作品。其中《鳟鱼》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变奏曲式。 民族乐派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 代表人物: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格林卡、鲍罗丁、柴科夫斯基等。 轻音乐:泛指一切供人们娱乐、消遣用的音乐。 如:社交性舞曲、通俗歌曲、轻歌剧、爵士乐、摇滚乐等。 中国音乐家: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届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瑪》等。 变声期知识: 每个人从童声过渡到成人声音都要经过变声期。变声期一般出现在12至15岁左右。变声期间可能会出现声音沙哑低沉、高音不易控制等现象。 变声期间要注意保护嗓子,不要大声喊叫或大声歌唱,不要模仿成人歌唱或者压着嗓子歌唱,避免嗓子过渡疲劳。 歌曲、乐曲、 词曲作家: 1、《歌唱祖国》 王莘词曲 2、《四渡赤水出奇兵》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肖华词 晨耕、生茂、唐可、遇秋 曲 3、《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一《黄河船夫曲》 二《黄河颂》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四《黄水谣》 五《河边对口曲》 六《黄河怨》 七《保卫黄河》 八《怒吼吧!黄河》 4、《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中非民歌 5、《龙船调》 湖北民歌 6、《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奥地利作曲家 海顿 7、《难忘今宵》 乔羽词 王酩曲 8、《春天来了》 雷雨声编曲 高胡、筝三重奏 9、《难忘今宵》 孟浩然词 陈怡曲 10、《游击队歌》 贺绿汀词曲 苏州地方音乐 昆曲: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首批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代表作《牡丹亭》《长生殿》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弹词常用的乐器由三弦、琵琶、月琴等。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弹词《蝶恋花 答李淑一》:毛泽东作词,赵开生作曲。弹词《蝶恋花 答李淑一》代表了南方弹词的艺术形式,它还是一段优秀的新作品,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色,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 中国昆曲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代表作:《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游园惊梦》等。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主要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大九连环 :民间小调,流行于江南苏州地区。原为民歌、曲牌联唱。由《知心客》、《叠断桥》、《四喜调》、《湘江浪》、《绿花绿节》、《翻七调》等组成。曲调明快、活跃、乡士味浓。 弹词吸收为女声独唱的小曲唱段。名“姑苏风光”或“苏州好风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