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百题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基础百题训练

语文基础百题(6)‎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积累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风靡(mǐ)     荒诞(dàn)     贿赂(luò) 毛骨悚然 (sǒng)‎ B.造诣(yì) 哽咽(yè) 拘泥(ní) 退避三舍(shè)‎ C.摇曳(yì) 炽烈(chì) 谒见(yè) 扣人心弦(xián)‎ D.地壳(qiào) 宽宥(yòu) 勾当(gòu)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在瑞典,起印一千本的《红土地》、《大蒜民谣》卖了十几年都没卖完,但在近日却全部售馨,如果莫言没有获奖,这样的销售成绩是不堪设想的。‎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市民关于石上种树、过分密植等不乏专业水准的问责,让人认识到,应该重视绿化工程的前期认证、文案设计是当务之急,这样可以减少疏漏。‎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幽径悲剧》的作者季羡林是北大教授、学者、作家。文中“悲剧”指的是:紫藤萝毁于愚氓之手,表达了作者对破坏自然、毁灭生命行为的痛恨,抒发了作者要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B.《背影》是篇抒情散文,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又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语言朴实,情感溢于言表。运用白描手法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C.《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给他同乡马生的赠序,全篇采用对比手法,以自已勤奋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勉励后辈专心学习、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走狗形象,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和腐败,也揭示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味。‎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6.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4分)‎ 那咆xiào( )的洪峰,那fén( )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jūn( )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nà( )喊,一声声哭诉!‎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 ‎(3),病树前头万木春。(4)俱怀逸兴壮思飞,。‎ ‎(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一文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7)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8.名著阅读。(4分)‎ 优秀小说《水浒传》是在民间故事流传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整理,才变成了流传至今的文本,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阅读后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在回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浒传》的作者是(朝代)的 (人名),这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2分)‎ ‎②青面兽杨志押运生辰纲被晁盖、吴用等设计夺走,此前他曾在押运 时在黄河遭风翻船失陷。《水浒传》与他相关的情节还有等。(2分)‎ ‎9.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7分)‎ ‎ 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九年级班就此展开实践活 动,举办“真情守望”主题班会。班会设计了“候鸟儿童”“真情告白”和“”‎ 三个活动,假设你是该班的学生,请完成下列任务。‎ ‎(1)在“候鸟儿童”这一环节,主持人出示右侧漫画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思考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 (2)在“真情告白”环节,小丽哭诉她对奶奶的怨恨。原来她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她与弟弟由年迈的奶奶照料,奶奶常因繁重的劳动发脾气,甚至打骂小丽姐弟俩。小丽感到很痛苦。你作为小丽的好朋友,该怎样劝慰小丽,化解她与奶奶的矛盾?(不少于40字)(3分)‎ ‎ (3)请你仿照前面两个活动环节的名称,为主题班会设计出第三个活动环节,把活动环节的名称填写在横线上。(2分)‎ 二、阅读理解(19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0~11题。(5分)‎ 早作 ‎(宋)裘万顷 井梧①飞叶送秋声,篱菊缄②香待晚晴。斗③柄横斜河④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①井梧:井边的梧桐树。②缄:包藏。③斗:北斗星。④河:银河。‎ ‎10.诗中“井梧飞叶”与“”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2分)‎ ‎11.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3分)‎ ‎(二)阅读下列段选文,完成12~15题。(14分)‎ 宋代藏书 ‎(宋)沈括 前世藏书分散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①。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这。嘉祐②中,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③,给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校雠累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 ‎【注释】①崇文院:中国宋代贮藏图书的官署。②嘉祐:1056年9月—1063年,宋仁宗赵祯第九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用此年号共八年。嘉祐八年宋英宗即位沿用。③杂雠(chóu)四馆书:指以崇文院总领的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之书相互校雠。后又以诸阁书供校雠。雠,校对文字。 (选自《梦溪笔谈》)‎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盖防水火散亡也( )(2)凡四处藏书( )‎ ‎(3)唐人尚未盛为之( ) (4)其船背稍夷( )‎ ‎13.下列句中与“悉以黄纸……”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2分)‎ A.可以调素琴 B.不以木为之者C.策之不以其道 D.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5.根据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前代和宋代分别是怎样藏书的?(2分)‎ ‎(2)是什么措施使得私人不敢私自藏书了?(2分)‎ 基础百题参考答案(6)‎ ‎1.D ‎2.C(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A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B不堪设想: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D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C(A项谓语动词“再现”后缺宾语,应在句末补上“的情景”;B项语序不当。“泛滥”和“滋生”的位置应该互换。;D项“应该重视绿化工程的前期认证、方案设计是当务之急”为杂糅句。)‎ ‎4.B 5.A ‎6.哮 焚 龟 呐 7.略 ‎8.①元末民初 施耐庵 ②花石纲 杨志卖刀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写对一个即可)‎ ‎9.(1)(2分)反映了留守儿童像候鸟有规律地迁徙一样,假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团聚,每到开学,又不得不返回户籍所在地与爷爷奶奶生活。(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2)(3分)示例:小丽,真太难为你了。你既要忍受思念父母的痛苦,又要忍受奶奶打骂的煎熬,你真坚强!但我们是中学生了,遇事不能只从自己角度思考。如果你站在奶奶的角度想想,在生活中多分担些家务,奶奶的脾气就不会那么暴躁了。小丽,你说对吗?(称呼、理由、语气委婉各1分。)‎ ‎(3)(2分)示例:相亲相爱(答案不唯一,只要围绕“爱”或“理解”设计就行)‎ ‎10.篱菊缄香 斗柄横斜河欲没 ‎11.示例:鸦鸟乱鸣划破了清晨的寂静,更是以声来衬托出青山深处的黎明的静谧。‎ ‎12.散失、丢失;共;大规模;平。(每题1分)‎ ‎13.B ‎14.(1)其中的官府图书,大多被人盗窃,士大夫家常常得到这些书。(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5.(1)前代藏书,分别放在几个地方;现在藏书分别藏于三馆、秘阁,共有四处。(2)嘉佑年间,朝廷设置了8名编校官,集中校勘4个馆中的书籍,供给100个差吏。校勘好的书籍都用黄纸装订成大册子抄录,从此私人不敢擅自收藏。‎ ‎(参考译文:前代藏书,分别放在几个地方,大概是为了防止水火等灾害引起的书籍散失。现在三馆、秘阁,共有四处藏书,但都在崇文院中。其中的官府图书,大多被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找得到这些书。嘉佑年间,朝廷设置了8名编校官,集中校勘4个馆中的书籍,供给100个差吏。校勘好的书籍都用黄纸装订成大册子抄录,从此私人不敢擅自收藏。校勘了好多年,也仅仅校完昭文馆中的书籍就作罢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