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6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Ⅰ(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共8题,16分,每小题2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饶(náo)有兴味地参观了航天科技展。 B.河岸柳影婆娑(shā),绿野繁花似锦,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C.节约意识是一种量(liáng)力而行的适当的消费意识。 D.愿你撷(xié)取一片绿意,让那盎然的春意永驻心田。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因地致宜。 B.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赢得众人的青睐。 C.座谈会上,艺术家们谈笑风声,共绘祖国美好的未来。 D.轻装淡抹的湖光山色,令我流连忘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区域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融入世界大市场。 ‎②青少年要学会以合适的方式 心中的烦恼。 ‎③霞光里的故园,在蓝天碧水的 下更加妩媚动人。 ‎④依法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从宏观上调控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A.依托 排遣 映衬 征收 B.依赖 排放 陪衬 征收 C.依托 排放 陪衬 征集 D.依赖 排遣 映衬 征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坚决打击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切实维持知识产权。‎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④跌落岩缝汇聚成“丁冬”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永之/人争奔/走焉。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游:游玩。 B.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C.前人之述备矣。 备:准备。‎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状。 8.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D.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试卷Ⅱ(非选择题,共134分)‎ 二、填空、简答题 (共24分)‎ ‎9.名句和文化常识填空。(8分)‎ ‎(1)子曰:“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2) ,始于足下。(《老子》)‎ ‎(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4)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6)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7)岱宗夫如何? 。(杜甫《望岳》),诗句中的“岱宗”是 的别称。‎ ‎10.赏读古诗。(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2分) ‎ ‎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 ‎ ‎11.打开名著。(3分)‎ ‎ (1)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调芭蕉扇采用了 方法。(2分)‎ ‎(2)《鲁滨逊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 ‎ ‎ 。(1分) ‎ ‎12.某企业车间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将梯子移到拐角处。为防止梯子倒下砸人,工作人员在梯子旁写了一个条幅:注意安全。不久,来厂考察的一位专家建议厂长将条幅内容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请你比较一下条幅修改前后的效果有何不同,说说理由。(3分)‎ ‎ ‎ ‎ ‎ ‎13.毕业之际,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同学说。请你写一句毕业赠言,送给你最要好的同学并与之共勉。(3分)‎ ‎ ‎ ‎14.2006年5月29日,脚伤初愈的刘翔在美国尤金田径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再度夺冠。当这一喜讯传来时,同学们欢呼雀跃。假如同学们推荐你给刘翔发一份电子邮件,请在正文空白处写下你们内心的激动和感受。署名:小飞人(正文内容不少于40个字)(3分)‎ ‎ ‎ 文件(F) 编辑(E) 查看(V) 工具(T) 邮件(M) 帮助(H)‎ ‎ ‎ 答复 全部答复 转发 打印 删除 上一封 下一封 地址 ‎ ‎ 收件人 Liuxiang@126.com (虚拟) 抄 送 (无) 主 题 翔哥,为你喝彩 小飞人 ‎ 正文 ‎ ‎ ‎ ‎ ‎ ‎ ‎ ‎ ‎ ‎ ‎ 三、综合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8分) ‎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 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辄拾以啖之: 盘外无余肴: 亦缘其性真素: 勿以我受任方州: ‎16.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 ‎17.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 ‎ ‎ ‎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12分)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喜获破译 ‎①2006年5月18日,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 ‎②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破译难度也最大。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③据估计,人类染色体大约由2万到25万个基因组成。科学家在破译1号染色体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 ‎④人类基因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就像一座巨大的金矿。它将促进生物学的不同领域如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人们从中更可以发掘出诊断和治疗5000多种遗传疾病的方法,阻止甚至扭转一些疾病的遗传。其中,超过350种疾病被认为与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问题有关,包括癌症、老年痴呆症等。‎ ‎⑤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领导1号染色体测序项目的格雷戈里博士说:“公布人类最后也是最大一个染色体的测序,标志着建立在人类基因测序基础上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掀起高潮。” (选自《扬子晚报》2006.5.19) 18.从文中可知,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基因研究的什么工作?第3段中加点词“至少”有何 作用?(4分)‎ ‎ ‎ ‎ ‎ ‎19.列数据是人们常用的说明方法。第4段中“5000多种”说明了什么?(3分)‎ ‎ ‎ ‎20.(1)请概括说明1号染色体研究成果所具有的意义。(不超过15字)(2分)‎ ‎ (2)从文中画线句可以看出,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具备哪些精神?(3分)‎ ‎ ‎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12分)‎ ‎“荣”与“辱” ‎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 ……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④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 ‎⑤“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 ‎⑥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选自《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六册 有改动)‎ ‎21.(1)请为第3段补写一个名人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3分)‎ ‎ ‎ ‎ (2)第3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2分)‎ ‎ ‎ ‎22.第4段中心句是 。‎ 第5段画线句主要阐明 的观点。(4分)‎ ‎23.从全文来看,“知荣辱”对做人有什么重要性?(3分)‎ ‎ ‎ ‎ (四)阅读下文,完成24—27题。(18分)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 ‎24.体验细腻情感,回答:(6分) (1) 第5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 ‎ (2) 第8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3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3分) ‎ ‎ ‎ ‎25.理解鲜明形象,回答:(6分) (1) 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分伙”,可后来为什么又改变初衷答应了呢?(3分)‎ ‎ ‎ ‎(2)“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我”一个面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 ‎ ‎26.揣摩生动细节,回答:(3分) 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 ‎ ‎ ‎ ‎ ‎27.品味精彩语言,回答:(3分) ‎“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这句话对表现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 ‎ 四、写作 (60分,含卷面书写分)‎ ‎28.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1)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