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7含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药品 B. 检查气密性 C. 取用固体药品 D. 点燃酒精灯 3.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维生素和水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②糖类和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③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④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只有①和② B.都正确 C.只有③和④正确 D.②③④正确 4.下面是一些同学用物质的微粒观对有关现象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是因为它们中所含的分子相同,所以其化学性质相同 B.我们在很远就可以闻到厨房的炒菜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的运动的结果 C.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不同 D.医生常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利用的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和原子间隔会增大的原理 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 ) A. B. C. D. 6.有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由14个碳原子、12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6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D.白藜芦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7.将100g20%的KNO3溶液加水稀释成10%的KNO3溶液,需要加入的水是( ) A.100g B.20g C.40g D.10g 8.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会有气泡产生,而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时,又发现有锰析出.请由此推断Mn、Mg、Cu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其中下面的排列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 9.“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B.H2 C.O2 D.N2 10.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燃CO、CH4等所有可燃性气体前都应该先检验气体纯度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应在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充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D.为了方便,用量筒量取1毫升浓硫酸,向其中加一定量的水就可以制成稀硫酸 11.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 C.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反应为中和反应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所以MgCO3也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请用微粒观、结构观或转化观来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2)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 1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请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_____. (2)图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如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2)t℃时,饱和Z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16.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向洗涤后的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______. 17.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______;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答出2条即可). 18.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厨房用品使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人类有多种从自然界中提取金属的方法.其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湿法冶金提取铜的国家,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并求算出这种方法制取铜,11.67t含杂质4%的生铁完全反应,在理论上可以换取______t铜. (3)金属钠性质很活泼,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其中氯化钠就是一种常见且很重要的含钠化合物.氯化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电解溶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金属钠(也就是在通电条件下使融化的氯化钠分解),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注: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态物质).工业生产还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与此同时生产氢气和氯气可以合成其它重要的化工产品.请运用“化学语言”描述工业上用氯化钠制取烧碱的过程.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2分.) 19.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1)用酒精作燃料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 (3)生石灰用作干燥剂______. 20.明明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气球内气体Z为单质(气球质量忽略不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实验过程中没有产生有毒气体.请回答: (1)写出制取Z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1.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2)炒菜时油锅着火. 22.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氧化物,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郑州市部分市民已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康康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得知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康康利用丹江水进行了下列系列实验: (1)康康先用臭氧对丹江水消毒,再用活性炭对水进行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2)康康对上述处理过的水进行了蒸馏,蒸馏后的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检验方法. (3)为研究水的组成,康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检验c端气体的方法是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康康欲配制80g 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现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上述配得的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g. (5)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可以发生反应,若生成14.35gAgCl沉淀,需消耗3%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7)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利用食醋与碳酸钙反应,把水垢除掉,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降低土壤的酸性,包含着化学变化,故B错;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把异味吸附在它的疏松多孔的结构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药品 B. 检查气密性 C. 取用固体药品 D. 点燃酒精灯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药品的取用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维生素和水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②糖类和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③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④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只有①和② B.都正确 C.只有③和④正确 D.②③④正确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营养素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解答】解:①维生素和水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之一.说法正确; ②糖类和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③锌、碘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过量摄入这些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④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元素,而不是大量的碘元素,说法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 A、有①和②正确.故A正确; B、③和④不正确.故B错误; C、只有③和④不正确.故C错误; D、③④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六大营养素及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4.下面是一些同学用物质的微粒观对有关现象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是因为它们中所含的分子相同,所以其化学性质相同 B.我们在很远就可以闻到厨房的炒菜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的运动的结果 C.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不同 D.医生常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利用的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和原子间隔会增大的原理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A、根据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析; B、根据分子是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间隔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氢气和液氢都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故A正确; B、由于分子是运动的,炒菜香味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我们在很远就可以闻到厨房的炒菜香味.故B正确; 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很大.故C不正确; D、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原子间有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子间隔会增大.所以,医生常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故D不正确. 故选CD. 【点评】能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特别是粒子的运动和粒子间的间隔,是常考查到的性质. 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8个(1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稀有气体元素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所以B符合,C选项最外层电子数虽然是8个,但核外电子大于核内质子数是阴离子,因此不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依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He为2)进行解分析解题的能力. 6.有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由14个碳原子、12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6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D.白藜芦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解:A.白藜芦醇(C14H12O3)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故错误;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5+16×3=221,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5):(16×3)≠14:12: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白藜芦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将100g20%的KNO3溶液加水稀释成10%的KNO3溶液,需要加入的水是( ) A.100g B.20g C.40g D.10g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20%=×10% x=100g.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8.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会有气泡产生,而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时,又发现有锰析出.请由此推断Mn、Mg、Cu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其中下面的排列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各金属的活动顺序及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的现象比较作答.只有氢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解答】解: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可知Mn>H;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可知Mg>Mn;又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H.故Mn、Mg、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Mn>Cu. 故选:B. 【点评】金属活动性的比较一般通过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和与相应的盐溶液反应的现象来进行. 9.“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B.H2 C.O2 D.N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反应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0、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6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燃CO、CH4等所有可燃性气体前都应该先检验气体纯度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应在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充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D.为了方便,用量筒量取1毫升浓硫酸,向其中加一定量的水就可以制成稀硫酸 【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CO、CH4等所有可燃性气体前都应该先检验气体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应在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故选项说法错误. C、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充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盐酸,应在烧杯中稀释,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 C.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反应为中和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A、根据微观图判断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2O2CO2+2H2O.故A说法正确; B、物质A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物质B为氧气,不属于化合物也不属于不含C的化合物,故B物质不是无机物;虽然物质C二氧化碳为含C化合物,但因结构、组成、性质都与无机物相似,故列为无机物;D物质水不含C元素属于无机物.故B说法错误;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说法正确; D、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该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BD. 【点评】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所以MgCO3也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 【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证明碳酸盐;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可以抓住概念进行举例快速判断推理是否正确,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反应. 【解答】解:A、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例如水,推理错误; B、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所以MgCO3也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推理正确; C、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显碱性,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为盐,溶于水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推理错误;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也生成盐和水,推理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概念的识记及理解,以便灵活应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请用微粒观、结构观或转化观来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核内质子数不同 . (2)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最外层电子数 . 【考点】元素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分析】(1)根据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2)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的一般易得到电子,少于4个的一般易失去电子而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故答案为:(1)核内质子数不同;(2)最外层电子数.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置换反应等,基础性强,要牢固掌握. 1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请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 纯氧中氧气浓度高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 (2)图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可燃物燃烧时的不同现象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进行分析; (2)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 【解答】解:(1)可燃物燃烧时的不同现象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可燃物的性质 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的原因是氧气浓度大,空气中氧气浓度小.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是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纯氧中氧气浓度高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2)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可燃物燃烧时的不同现象的有关因素,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同时应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5.如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X . (2)t℃时,饱和Z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1:2 .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降低温度后加入溶质,或降低温度后蒸发溶剂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的情况; 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X; (2)t℃时,Z的溶解度是50g,饱和Z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 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降低温度后加入溶质,或降低温度后蒸发溶剂. 故填:X;1:2;降低温度后加入溶质,或降低温度后蒸发溶剂.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6.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向洗涤后的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一定不含 Fe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故答为:Ag;Fe. 【点评】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17.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 CO2+H2O=H2CO3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答出2条即可).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 根据提供的信息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问题. 【解答】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根据提供的信息:装置C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答案: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的灭火性、与水的反应、密度等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类题目,较好做. 18.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厨房用品使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2)人类有多种从自然界中提取金属的方法.其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湿法冶金提取铜的国家,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 +Cu .并求算出这种方法制取铜,11.67t含杂质4%的生铁完全反应,在理论上可以换取 12.8 t铜. (3)金属钠性质很活泼,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其中氯化钠就是一种常见且很重要的含钠化合物.氯化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电解溶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金属钠(也就是在通电条件下使融化的氯化钠分解),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熔融)2Na+Cl2↑ .(注: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态物质).工业生产还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与此同时生产氢气和氯气可以合成其它重要的化工产品.请运用“化学语言”描述工业上用氯化钠制取烧碱的过程. 2NaCl+2H2O2NaOH+Cl2↑+H2↑ .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有关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即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铜属于金属材料,故填:B;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Fe+CuSO4 =FeSO4+Cu 56 64 11.67t×(1﹣4%) x x≈12.8t 故填:Fe+CuSO4=FeSO4 +Cu,12.8; (3)氯化钠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金属钠和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能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故填:2NaCl(熔融)2Na+Cl2↑,2NaCl+2H2O2NaOH+Cl2↑+H2↑.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以及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2分.) 19.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1)用酒精作燃料 C2H5OH+3O22CO2+3H2O . (2)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 (3)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aO+H2O=Ca(OH)2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答案为:(1)C2H5OH+3O22CO2+3H2O; (2)Zn+H2SO4=ZnSO4+H2↑; (3)CaO+H2O=Ca(O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20.明明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气球内气体Z为单质(气球质量忽略不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实验过程中没有产生有毒气体.请回答: (1)写出制取Z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2)写出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H2O+CO2↑ .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说明产生的气体的密度大于气球内气体的密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气球内的气体是单质,且X和Y产生的气体后气球浮起,说明产生的气体的密度大于气球内气体的密度,故Z可以是氧气,产生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故X是稀盐酸,Y是碳酸钙,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故填:2H2O22H2O+O2↑; (2)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2HCl+CaCO3═CaCl2+H2O+CO2↑. 【点评】本题为实验性简答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结合题干叙述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21.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2)炒菜时油锅着火.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铺盖,利用了即可以隔绝空气,又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2)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 故答案为:(1)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使其隔绝空气,并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2)盖上锅盖,使其隔绝空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氧化物,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CO2+C2CO .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CuOCu+CO2 . (3)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依据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则可知D是金属铜,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氧化物,则可知这两种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结合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即可判断各物质的情况; 【解答】解: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则可知D是金属铜,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氧化物,则可知这两种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结合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即可判断各物质的情况,即: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D是铜;则((1)C转化为A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和碳反应完成,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2)A与B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 (3)D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基本类型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 故答案为:(1)CO2+C2CO;(2)CO+CuO Cu+CO2;(3)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直接得出结论,然后顺藤摸瓜,利用顺推或逆推或从两边向中间推断,逐步得出其他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郑州市部分市民已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康康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得知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康康利用丹江水进行了下列系列实验: (1)康康先用臭氧对丹江水消毒,再用活性炭对水进行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2)康康对上述处理过的水进行了蒸馏,蒸馏后的水属于 软水 (填“硬水”或“软水”),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检验方法. (3)为研究水的组成,康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检验c端气体的方法是 打开活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4)康康欲配制80g 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75.2g .现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上述配得的6%的氯化钠溶液 25 g. (5)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可以发生反应,若生成14.35gAgCl沉淀,需消耗3%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蒸馏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根据电解 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根据溶液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用活性炭对水进行处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蒸馏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属于软水,检验是否是软水,可以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故填:软水;向蒸馏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3)c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方法是:打开活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打开活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水是由氢、氧元素两种组成的化合物; (4)配制80g 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80g﹣80g×6%=75.2g;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6%x=50g×3%,x=25g,故填:75.2g,25; (5)设消耗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g :x=5.85g 需消耗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95g. 答:要消耗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95g.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以及电解水和根据溶液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