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遵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2020年遵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B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能源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来源:学。科。网Z。X。X。K] A.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酸雨、雾霾、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B.提高能量转化利用中的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 C.超导体材料不能应用在电饭锅等电器上 D.铜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 3.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后,壶嘴冒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xkb1.com 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 4.某品牌滚筒洗衣机,筒门处有开关,筒门关闭时S1闭合,筒门打开时S1断开,筒门开关S1和控制开关S2必须同时闭合时,洗衣机才能工作,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模型是( D ) 5.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B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6.2016年4月20日下午,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塑胶运动场上突然刮起龙卷风,将一名小学生卷起,如图所示。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A ) 第 5 页 共 5 页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7.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有关物理现象或说明有关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图①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B.图②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C.图③说明电动机原理 D.图④说明发电机原理 8.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A ) A.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为1.8 W B.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5.4 W C.定值电阻电功率的最小值为1.35 W D.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为4.05 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长木板、玻璃板及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匀速__直线运动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粗糙程度__有关。 10.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明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他把蜡烛放在位置A时,光屏应向M点的__左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象。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象是倒立、__缩小__(选填“ 第 5 页 共 5 页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象。[来源:学。科。网Z。X。X。K] 11.我国最新研发63-A型水陆两栖坦克的质量为22 t,坦克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8 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2.75×104__Pa__;若坦克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__2.2×105__N__。 12.王波同学帮父母搬家,现有30捆书籍。每捆书籍的质量都为5 kg。王波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 m高处的新家。如图是王波可以提供的用于搬运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为了尽可能快地将这批书籍搬上新家,他每次应搬__3__捆。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总时间为__450__s。(g取10 N/kg)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 V保持不变,小灯泡标有“6 V 3 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4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那么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要保护电路各元件安全,R2的最小阻值是__6__Ω。分析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的各种变化情况,得出整个电路工作时消耗的最小功率是__2.25__W。 三、作图与实验题(共20分) 14.(4分)(1)入射光线AB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图(1)) ,图(2)) (2)如图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作用下保持平衡,请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15.(4分)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__在同一平面内(或共面)__。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增大__,且折射角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0__度。 16.(6分)为了探究某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和它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第 5 页 共 5 页 并借用水的密度ρ水求出该合金块的密度ρx,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丁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读数分别为F1、F2、F3、F4)。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乙甲丁丙(丁乙甲丙、乙丁甲丙也算对)__。 (2)实验表明,(合金块所受浮力)__F2-F1__=__F3-F4__(合金块排开水的重力)(用F1、F2、F3、F4表示)。 (3)则ρx=__·ρ水__(用ρ水、F2、F3、F4表示)。xkb1.com 17.(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25 Ω、20 Ω、15 Ω、10 Ω、5 Ω,实验中控制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2.5 V不变。 (1)实验中变阻器滑片的作用除保护电路外,另一个作用是:__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__。 (2)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35__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将甲图中的电阻R换成标有“2.5 V”的小灯泡,用此电路也可以测量灯泡的功率。图乙是使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表的示数,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0.75__W。 四、综合应用题(共26分) 18.(9分)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3 000 J;若借助滑轮组把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60%,求: (1)F2做的功; (2)F1与F2的比值; (3)若B为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铁块,则丙图中铁块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 N/kg,铁的密度为7.9×103 kg/m3) 解:(1)W2===5 000 J。 (2)∵W1=F1 h=3 000 J,W2=F23h=5 000 J,∴F1h∶F23h=3 000∶5 000,即F1∶F2=9∶5。 (3)p====ρ铁gh铁=7.9×103 kg/m3×10 N/kg×0.2 m=1.58×104 Pa。 第 5 页 共 5 页 19.(8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装满水的一溢水杯,水深为20 cm。弹簧测力计挂着重为10 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为0.4 kg。(g取10 N/kg)求:[来源:学.科.网Z.X.X.K]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物体的密度。 解:(1)物体受到浮力:F浮=G排=m排g=0.4 kg×10 N/kg=4 N,弹簧测力计读数F=G-F浮=10 N-4 N=6 N。 (2)F浮=G排=ρ水gV排=ρ水gV物可得:物体的体积V=V排===4×10-4 m3,物块的质量:m===1 kg,物块的密度:ρ===2.5×103 kg/m3。 答:(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6 N;(2)物块的密度为2.5×103 kg/m3。 20.(9分)图甲是智能怀旧灯,与灯串联的调光旋钮实质是滑动变阻器,图乙是简化的电路原理图。灯L标有“6 V 1.2 W”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时,灯正常发光,AB两端电压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问: (1)灯丝的电阻和AB两端的电压U是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10 Ω时,灯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当滑片P位于中点b和最右端c点时,灯两端电压之比是5∶4,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解:(1)由P=UI得,I额===0.2 A,RL===30 Ω。∵滑片P在a点时,灯L正常发光,∴U=U额=6 V。 (2)∵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R总=RL+R1=30 Ω+10 Ω=40 Ω,I===0.15 A,P实=I2RL=(0.15 A)2×30 Ω=0.675 W。 (3)滑片P在b点时灯两端电压Ub=RL,滑片P在c点时灯两端电压Uc=RL,依题意:Rb=Rc,=,即=,解得Rc=20 Ω。 第 5 页 共 5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