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目 录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2……完成质量:A、B、C 第二章 地图…………4………………完成质量:A、B、C 第三章 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6……完成质量:A、B、C 第四章 居民和国家…………7………完成质量:A、B、C 第五章 天气与气候…………9………完成质量:A、B、C 第六章 认识大洲 …………11………完成质量:A、B、C 第七章 了解地区 …………15………完成质量:A、B、C 第八章 走近国家 …………17………完成质量:A、B、C 第九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22…完成质量:A、B、C 第十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5……完成质量:A、B、C 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4…完成质量:A、B、C 第十二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36……完成质量:A、B、C 第十三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39…完成质量:A、B、C 第十四章 我国的几个主要区域 北京…………44………………完成质量:A、B、C 台湾…………45………………完成质量:A、B、C 香港和澳门…………46………完成质量:A、B、C 新疆…………47………………完成质量:A、B、C 东北地区…………48…………完成质量:A、B、C 珠三角和长三角………49……完成质量:A、B、C 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50…完成质量:A、B、C 长株潭地区…………52………完成质量:A、B、C 第十五章 湖南乡土地理部分…55…完成质量:A、B、C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辨认世界东西半球地图 1、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表面 积 5.1 亿平方千米。 2、纬线: 两个英语单词:南-South、北-North。 纬线的形状是圆圈,可以用来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0°、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划分低、中、高纬的纬线:南北纬 30°和南北纬 60° 划分五带的四条特殊纬线:北回归线-23.5°N、 北极圈-66.5°N、南回归线-23.5°S;南极圈-66.5°S。 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赤道,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欧洲和北美 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是亚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 3、经线: 两个英语单词:东-East、西-West。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可以用来指示南北方向。 特殊经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经 度的最大值 180°。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20°W 和 160°E。主要位于东半球 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位于西半球的是北美洲 和南美洲。 株洲的经纬度:27°50′N,113°8′E。 4、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一天(约 24h)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区差异。 时区换算: 几个世界主要城市所在的时区: 北京:东八区(+8)、伦敦:零时区(中时区)、纽约:西五区 (-5)、悉尼:东十区(+10)、洛杉矶:西八区(-8) 某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时区差(东加西减) 5、地球的公转: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一年(365D)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6、四季变化的形成原因: 地球是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形成 63.5°的夹角,(而不是 90°) 导致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回归线 和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A:夏至日: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 归线,北半球昼最长 夜最短,中午太阳高度 角最大,得到太阳能量 最多,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B:秋分日:9 月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 分。 ★C:冬至日: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 最短夜最长,中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得到太阳能量最多,北极 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春分日:3 月 21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 分。 7、北半球四季划分:春季-3、4、5 月; 夏季-6、7、8 月; 秋季-9、10、11 月; 冬季-12、1、2 月。 8、五带的划分: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南、北回 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 四季变化明显。 南、北寒带:南、北极 圈以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第二章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一个分子式,分子为 1,分母越大,比例 尺越小, 一般画一个小地方,应该使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内容 比较详细。反之亦然。 3、方向 地平面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指南针、北极星、手表和太 阳、年轮 等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①经纬线判断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②指向标判断法: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方; ③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常用图例 5、等高线:等高线越密集,地面坡度越大。 6、五种山区地貌: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其中山谷处有可能形成河流。 7、陆地上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 8、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南美洲) 世界海拔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亚洲) 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 9、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等。 第三章 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 1、海陆分布:海洋占 71%,陆地占 29%。 2、世界之最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其次是非洲大陆,最小大陆-澳 大利亚大陆,最大岛屿-格陵兰岛,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大群岛-马来群岛 最大洲是亚洲,其次是非洲,再次是北美洲,最小洲是大洋 洲。 最大洋是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最小洋是北冰洋。 3、世界著名边缘海和海峡、运河 4、大洲之间的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 运河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6、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人:魏格纳 主要依据: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陆地轮廓吻合,南 极大陆发现了煤矿。 7、板块构造学说: ①全球地壳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 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 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印度洋板块) ②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山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例证: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阿 尔卑斯山的隆起和地中海面积的缩小都是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 板块挤压形成,科迪勒拉山系是由于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红海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 块张裂的结果) ③板块边缘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世界两大地震火山 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 带) 第四章 居民和国家 1、2011 年 10 月,世界人口总数达到 70 亿,其中人口最多的大洲 是亚洲,其次是非洲,再次是欧洲,最少的是大洋洲。 2、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和亚洲, 增长最慢的大洲是欧洲。 3、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4、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区域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 西部和北美的东部。 5、 世界人口最稀疏的地区包括:寒冷的两极地区, 干燥的沙漠地区、空气稀薄交通不便的高原山地和过份 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 5、人口增长太快太来的问题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噪声污 染、资源不足、经济发展缓慢、犯罪率上升等,解决措施 是有计划地生育。 人口增长太慢或负增长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 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 协调。 6、白种人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北部,亚洲的 西部、南部、中部和北部等地。 黑种人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此外,美洲的土著居民 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都属于黄色人种。 7、联合国使用的六门工作语言是英语、汉语、法语、俄语、 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但使用人 数最多的却是汉语。 8、世界上使用英语的国家主要有英、美、加、澳、新西兰、 印度等。 9、基督教诞生于西亚,信仰的地区包括欧洲、美洲、大洋洲 及亚洲部分地区。 10、伊斯兰教诞生于西亚,信仰的地区包括西亚、北非、中亚 和南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 11、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信仰。 12、世界共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是 俄、加、中、美、巴、澳,人口最多的五个国家是中国、印 度、美国、印尼、巴西。 1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发展中 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4、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目前全球的经济正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当前人类社会 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15、目前最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全球的经济贸 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设在日内瓦。 第五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是陆地,蓝色是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常用天气符号: 2、气候的两大因子:气温和降水。 3、气温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4 点,最低气温 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 在 7 月,最冷月是 1 月。南半球刚好相反。最冷月和最暖月的气 温差叫年较差。年较差大的气候叫做大陆性,年较差小叫作海 洋性。 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因素) ②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比陆地上凉爽,冬季海洋上比陆地 温暖。(海陆因素) 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增加 100 米, 气温下降 0.6℃)(地势因素) 5、降水 可以分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等类型。 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多雨,两极地区少雨。(纬度因素)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雨,大陆西岸少雨。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少雨。(海陆因素) ③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地形地势因素) 7、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 素等。 8、世界的气候类型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世 界三大雨林是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最多 的大洲是非洲,其次是南美洲。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分旱雨两季。只分布在亚洲的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地区,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只分布在 我国的南方地区(亚洲东部)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欧洲最多。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 我国的北方地区(亚洲东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平均,分 布以欧洲西部最广最典型。 第六章 认识大洲 地理表述的方法 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等。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方面 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交通运输、城市等 ★亚洲 1、亚洲的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地形区之最:“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上最低处 死海。 2、亚洲的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仅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 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各地气候差异大。 3)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和南部有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热带 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亚洲的河湖特征 1)大江大河众多,呈放射状。 2)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广,多内流河(湖)。 3)世界最大湖泊里海,世界最深和储存淡水最多湖水湖泊贝 加尔湖;亚洲第一大河长江。 4、亚洲的人文环境 亚洲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西伯利亚)六部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最稠密的 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 印尼.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欧洲 1、欧洲的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最低 2)主要地形区有: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等 2、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 1)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 2)气候温和,受大西洋的影响很大 3、欧洲的河流湖泊 1)水网密布,航运发达(原因是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2)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多瑙河;以水运繁忙而著称的河流--莱茵河 4、欧洲的人文环境:是世界上经济水平最高、人口最稠密、 人口增长最缓慢的大洲。 ★非洲 1、非洲的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2)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3)主要地形区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 原(“非洲屋脊”)、刚果盆地 等。 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5)东部有世界最大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2、非洲气候特征 1)大部分属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2)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最广。(干旱面积最广) 3)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3、河流湖泊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水量不大的原因是因为流经热带 沙漠气候区;世界第二大河--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 候区。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 4、非洲的人文环境 1)是世界上经济水平最落后、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人口增长 过快产生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2)大多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加工业落后。 3)非洲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主要包括野生动物、 贵重木材、石油、金刚石、铜等矿产、热带经济作物。 ★北美洲 1、北美洲的地形特征--三大纵裂带 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包括落基山等) 中部是宽广的大平原 东部是低缓的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地 2、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 候最多。 2)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很大,落基山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 中海气候呈狭长的带状分布。 3、北美洲的河湖特征 1)北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最大的是苏必利 尔湖。 2)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4、北美地区(只指美国和加拿大及格陵兰岛地区)的人文环 境:大都使用英语,经济高度发达 ★南美洲 1、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1)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 2)东部地区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如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等 2、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最多,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3、南美洲的河流 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和第二长河 4、拉丁美洲的人文环境 1)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经济上都属于发展中国 家,除巴西外,大多使用西班牙语。 2)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混血种人占很高比例。 3)大部分国家以出口热带经作物、石油、木材等初级产 品为主。(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 3)巴西相对最为发达。此外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阿 根廷的小麦和牛肉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第七章 了解地区 ★东南亚 1、范围: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2、位置:“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 岛之间。 3、地形: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向排列。 马来群岛上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4、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5、河流: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在中国西藏、云南 境内叫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 注入南海。 6、农业:粮食以水稻为主,能大量出口的国家有泰国、越南、 缅甸。 7、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油棕、椰子产地,主要 的出口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 8、马来和印尼的锡矿。印尼、文莱等国的石油为最著名。 9、居民:人口稠密,黄色人种,中南半岛上的居民大多信仰佛 教,马来和印尼信仰伊斯兰教,莫律宾信仰天主教。 10、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地区,以马来、新加坡等 国为是最多,华侨大多祖籍祖国广东、福建等省。 ★南亚 1、地形:北部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 河平原、南部是古老的德干高原。 2、气候: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凉、热、雨三季, 雨季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凉季(旱季)吹来自内陆的东北季 风。西南风不稳定,导致南亚的水旱灾害频繁。 3、河流:恒河(印度教的“圣河”)、印度河(主要位于巴基斯坦 境内,中下游地区干旱多沙漠) 4、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黄麻和 棉花。 5、经济:印度的电脑软件业已经居世界先进国家水平。 6、人口与宗教:印度人口超过 10 亿,古代印度是印度教和佛教 的发源地,现印度、尼泊尔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信 仰伊斯兰教,斯里兰卡等少数国家信奉佛教。 ★西亚和北非 1、“五海三洲两洋之地”: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 和里海(湖)。 重要海峡和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直布罗 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等 2、农牧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传统上以游牧业为主。 主要灌溉水源有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俗称“两河流 域”),尤以以色列的节水农业著名。 3、“世界石油宝库”: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的 主油国有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伊朗等, 所生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东亚(中国和日本、韩 国)。 4、阿拉伯世界:除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外,大多属于阿拉伯 民族,使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5、“阿以冲突”:以色列控制耶路撒冷并占有巴勒斯坦的部分 领土,部分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 城”,沙特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欧洲西部 1、大多是发达国家,主要的工业国有德国、法国、英国、意 大利等,“欧盟”(EU)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2、繁荣的旅游业:三大旅游国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如 挪威的峡湾风光与午夜的太阳、瑞士的钟表与阿尔卑斯山滑雪、 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节、荷兰的风车和郁金香、德国的慕尼黑啤 酒节、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罗马大斗兽场、西班牙斗牛节、希腊 巴特农神庙、英国伦敦大本钟和塔桥等等。 ★两极地区 1、气候特征:酷寒、干燥、烈风 2、资源丰富:淡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北极的代表是北极 熊,南极的代表是企鹅 3、科考宝地: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 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建有黄河站。 第八章 走近国家 ★日本 1、领土组成:东亚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 大岛。 2、自然环境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富士山最高,关东平原最大 气候: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具有较强的海洋性。 其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现象。 3、经济----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国土狭小,资源缺乏 有利条件:海运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工业区:主要集中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 主要出口和海外投资地:美国、西欧、中国和东南亚 4、主要城市:东京、横滨、大阪、京都、筑波(科技城) 等 5、文化特色:东西兼容。大和民族,以樱花为国花。 ★埃及 1、领土:主要位于非洲东北部,包括亚洲部分的西奈半岛。 2、“尼罗河的赠礼”:耕地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河 口三角洲。 3、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经济:长绒棉是传统出口物资,现今“四大经济支柱”是指 石油、运河、旅游和侨汇。 5、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古城、 阿斯旺大坝、尼罗河风光等。 6、首都开罗,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 ★俄罗斯 1、自然条件 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东部是高原、山地,西部是西西伯 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又以乌拉尔山为界)。 气候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河湖:“母亲河”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世界最深湖泊--贝加 尔湖 2、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天然气产量世界第一。 3、工业:发展中国家,重工业发达,轻工业相对落后。人口和 工业区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4、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 桥”。 5、主要城市:首都莫斯科、第二城市和最大海港圣彼得堡(临 波罗的海)、唯一不冻港库尔曼斯克(临北冰洋)、远东大港-- 海参崴(临太平洋) ★法国 1、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气候与农业:北部巴黎盆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盛产小麦; 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适合种植葡萄。 3、经济:工农业都高度发达。汽车、飞机制造、核电、葡萄 酒、时装、香水闻名于世。 4、城市:首都巴黎(“时尚之都”和“艺术之都”),最大海港-- 马赛 5、主要旅游景点:艾菲尔铁塔、罗浮宫、凡尔赛宫、凯旋 门、圣母院、塞纳河、阿尔卑斯山区等等。 ★美国 1、国土组成:“本土”48 州,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和夏 威夷,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 2、自然条件 地形:中部平原占一半以上,(耕地世界最多)。西部是落基 山等山区,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 河湖:东北部与加拿大边界上有著名的“北美五大湖”,其中 最大的苏必利尔湖,全部属于美国的是密歇根湖。密西西比 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是世界第四长河。 3、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有利条件:平原辽阔、水热条件好、生产技术水平高 主要出口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乳肉 农业特点:专门化和机械化 4、主要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等 5、工业----世界上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的国家 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 主(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被称为“夕阳工业”。 南部和西部沿海是“新兴工业”区,主要有石油化学、电 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产业。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区“硅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 6、美国也是世界上进口石油、汽车、纺织品和热带农产品最 多国。 7、主要旅游资源 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尼亚加拉大瀑布、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夏威夷、纽约时代广场、拉斯维加 斯、旧金山渔人码头等等 8、主要城市: 纽约--最大城市和海港,曼哈顿区和华尔街闻名于世 洛杉矶--第二大城,好莱坞、迪斯尼所在地 芝加哥--铁路枢纽 旧金山--唐人街、“硅谷” 休斯敦--宇航工业 西雅图--飞机城 波士顿--大学城 底特律--汽车城 匹兹堡--钢铁城 华盛顿--首都 ★巴西 1、自然条件 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 候。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原因①地处平原地形, 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②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 丰沛。 2、经济 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蔗糖、香蕉、剑麻产地。 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 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金砖五国”之一。 可再生能源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如利用蔗糖工业废液酿造 酒精作为汽车燃料,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电站位于巴拉那 河上。 3、人口和城市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①纬度相对较高,气 候温和;②地处沿海,对外交通方便;③开发较早。 主要城市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 首都:巴西利亚,迁都内地的原因:①地处巴西高原上,海拔 较高,气候温和;②有利于开发内地,发展内地经济。 居民主要使用葡萄牙语。白种人为主,其次是混血种人。 4、保护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的作用:提供木材、涵养水源、提供新鲜空气、 调节全球气候、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 破坏的原因:①外国伐木公司大量砍伐木材;②当地土 著居民(印第安人)原始的迁移农业,大量烧荒种地;② 巴西政府毁林种草发展养牛业。 ★澳大利亚 1、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世界唯一独占 一个大陆的国家。 2、自然环境 西部是宽广的高原,中部是平原(大自流盆地),东部是大 分水岭。东部临海有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 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多雨地区只分布在东部沿 海。 最大河流墨累河。 3、古老的野生动物 袋鼠、考拉(树袋熊)、鸭嘴兽、鸸鹋等 原因:①很早以前就与世界其它大陆分离;②自然环境 较单一,缺少大型肉食动物,生物进化缓慢。 4、经济----高度发达 出口农产品有羊毛、小麦,“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出口矿产品有煤、铁矿石,“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居民使用英语。地广人稀,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是:①东南部纬度相对较高,气候温和湿润;②地处 沿海,对外交通方便;③开发较早。 6、主要城市: 悉尼---最大城市和海港, 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堪培拉--首都 第九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3)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北温带,无寒带。 2、我国的领土四端: (1)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领土四端: 最北:漠河(53°N) 最南:曾母暗沙(4°N); 最东:乌苏里江口(135°E)最西:帕米尔高原(73°E)。 3、我国南北跨越纬度近 50 度,产生季节差异(冬春季更明显); 东西跨越经度 60 多度,跨东五区至东九区(相差 4 小时),产生 时区差异(或晨昏差异),。 4、我国的邻国和临海: (1)陆上国界线长达 2 万多千米,邻国 14 个:朝鲜、俄罗斯、 蒙古、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内陆国)、吉尔吉斯、塔吉克、 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 越南,其中有不连续的国界的是俄罗斯和印度。 (2)大陆海岸线长 1.8 万千米,临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有六个隔海相望的 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我 国领海的宽度是从海岸线向海上延伸 12 海里,两大“内海”是渤 海和琼州海峡。 5、我国的行政区划: (1)分为省、县(市)、乡(镇)三级 (2)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 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东 北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华 南 沿 海 地 区 福建省 闽 福州 吉林省 吉 长春 台湾省 台 台北 辽宁省 辽 沈阳 广东省 粤 广州 华 北 地 区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区 桂 南宁 河南省 豫 郑州 海南省 琼 海口 山东省 鲁 济南 香港地区 港 山西省 晋 太原 澳门地区 澳 北京市 京 西 南 地 区 四川省 蜀 成都 天津市 津 云南省 滇 昆明 内蒙古区 呼和浩特 贵州省 黔 贵阳 长 江 中 下 游 地 区 湖北省 鄂 武汉 西藏区 藏 拉萨 湖南省 湘 长沙 重庆市 渝 江西省 赣 南昌 西 北 地 区 新疆区 新 乌鲁木齐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江苏省 苏 南京 甘肃省 陇 兰州 浙江省 浙 杭州 宁夏区 宁 银川 上海市 沪 陕西省 秦 西安 (3)我国的省区之最: 纬度最高、见到日出最早、位置最东、最北省——黑龙江省 全位于热带、纬度最低、跨纬度最广、位置最南——海南省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 广西、 广东、 台湾 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少、面积最小——澳门 跨经度最广、邻省最多—内蒙古 人口密度最小--西藏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新疆 少数民族最多--云南 (4)比较难记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 6、我国的人口: (1)2010 年达到 13.7 亿,占世界人口 1/5 以上; (2)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 (4)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7、我国的民族: (1)构成:共有 56 个民族,汉族占 92%,55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 最多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 (2)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 最广,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 和东北。 (3)民族风情: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 赛龙舟。 第十章 我国的自然环境 ★★我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阶梯分界线: 第一、二阶梯: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第二、三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各阶梯特点: 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海拔 4000 米以上,包括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 1000—2000 米,包括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 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 500 米以下,包括东北 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 陵、辽东丘陵。 (4)我国地势的优越性:①有利于来自于太平洋的湿润气流 深入内陆,为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②使 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③阶梯 交界处落差集中,水能丰富。 2、我国地形的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 北列:A 天山 -B 阴山 中列:C 昆仑山-D 秦岭 南列:E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F 大兴安岭-G 太行山--H 巫山--I 雪峰山, 中列:J 长白山--K 武夷山; 东列:M 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Q 横断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N 阿尔泰山、O 祁连山 (5)弧形山脉:P 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 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4、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世界屋脊”,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多“坝子”。 (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四川盆地——纬度最低、气候湿润、人口稠密的“紫色盆 地”,其中西北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最大、有肥沃的黑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 平原等。 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其中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 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被称为“鱼米之乡”。 (4)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5、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是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部分 省区的分界线。 6、山区多发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等 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等 农业多种经营。 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①不利于发展种植业;②地形崎岖、交 通不便;③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我国的气候 1、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南温北寒,南北温差悬殊。(纬度和冬季风)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3)1 月 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 (4)夏季最凉:青藏高原(地势因素); 冬季最冷:漠河(纬度因素)。 (5)温度带(作物熟制)——分布地区 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 中温带(一年一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暖温带(两年三孰或)—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亚热带(一年两到三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南方地区) 热带(一年三熟)—西双版纳.雷州半岛.台湾南部.海南岛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 2、降水分布特点: (1)空间(地区)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最多雨的是台湾的火烧寮(地形雨),吐鲁番盆地最 少雨。 (5)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南方地区——森林 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青藏东南部—草原 干旱地区—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荒漠 4、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秦岭淮 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A,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 气候 B,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 青藏地区为高原高山气候 C。) (2)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①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 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③受夏季风的进退规律的影响,我国东部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雨季长,河流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 短,河流汛期较短; ④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 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使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夏季风强的年份——南旱北涝;夏季风弱 ——南涝北旱 (3)大陆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降水的季节差异 和年际变化大):与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更 冷,夏季更热。 4、我国的特殊天气: (1)寒潮:发生在冬半年。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 南下,引起强降温、霜冻、大风、雨雪、沙尘暴 (2)梅雨:发生在夏初季节(6 月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3)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带来狂风和特大暴 雨,但能缓和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4)沙尘暴:发生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比较干燥的春季,引 起沙尘暴的自然原因是降水少,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和滥垦草原 等,治理措施是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等。 (5)洪涝: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生于夏秋季 节,东部平原较多。 (6)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 的气候灾害,伏旱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的河流与湖泊: 1、主要河流: 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印度洋——怒江和雅鲁藏布江; 太平洋——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澜沧江等, 2、内流河的分布及水文特征: (1)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2)其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 (3)汛期:内流河夏季的水量最大,是因为温度高,冰雪融 水多。冬季往往断流,属于季节性河流。 (4)最长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水源来自天山、昆仑山的冰雪 融水。 3、外流河的分布及水文特征: (1)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其河水主要来自于降水,汛期是在夏秋季,冬春季为枯水 期 (3)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长江 珠江等)流经湿润地区,水 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少 ,冬季不结冰 。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较 小,汛期较短 ,冬季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华北地区 的海河、黄河含沙量大,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松花江含沙量较 小。 (5)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含沙量最大的是黄河。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流量与降水 量有关;汛期与雨季长短有关;含沙量与植被好坏有关;结冰 期与温度带有关) 4、我国的湖泊: (1)内流湖—青藏高原湖区—多咸水湖(最大:青海湖) (2)外流湖—东部平原湖区—多淡水湖(最大:鄱阳湖) 5、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沟通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6、长江: (1)发源地:青藏高原的 a 唐古拉山;全长 6300 千米;注入 b 东海。 (2)河段划分:上中下游以 c 湖北宜昌和 d 江西湖口为界 (3)上游: 流经地形区:A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B 云贵高原、C 四 川盆地 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 接纳支流:⑥雅砻江、⑤岷江、④嘉陵江、⑦乌江 (4)中下游: 流经地形区:D 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省区:(中游)鄂、湘、赣 (下游)皖、苏、沪。 接纳支流:沅江和②湘江、①汉江、③赣江 (4)开发和利用: 上游侧重水能开发。蕴藏量占全国的 1/3,尤其是宜宾以上 的金沙江,被称为“水能宝库”。(E 三峡、F 葛洲坝,三峡 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 中下游干流和主要支流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5)洪涝及治理(中游荆江河段最严重): 原因:①上游汛期来水量大,②荆江河段弯曲、③中上 游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严重、④围湖造田运动导致湖泊 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等。 措施:①加固大堤,②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③荆江河段 裁弯取直,④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6、黄河: (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a 巴颜喀拉山,注入 b 渤海,我国第二 长河。 (2)河流分段: 上、中、下游以 m 内蒙古河口镇、n 河南省桃花峪为界。 (3)上游: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 A、内蒙古高原 B、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接纳支流:洮河、③湟水 开发与治理:水力发电(g 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 和引黄灌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 f 宁夏平原和 e 河套平原) (4)中游: 流经地形区:C 黄土高原 流经省区:山西和陕西 接纳支流:②汾河、①渭河 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猛增 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 开发与治理:植树造林种草,打坝淤地,兴修水库。 小浪底水库:防洪、防凌、减淤 (5)下游: 流经地形区:D 华北平原 流经省区:河南、山东 河段特征:“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原因: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迫使人们不 断加高河堤。 后果:经常决口和洪水泛滥 治理措施:继续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6)黄河流域其它生态环境问题:草场退化、断流、凌汛 (7)治黄的根本: 关键是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植树种草)。 7、长江与黄河的共同点: 上游都水能资源丰富;都流经了青海和四川;都发源于青 藏高原。 第十一章 我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不 足 2、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我国煤、铁、石油北方多 ,有色金属矿南方多。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我国风能最丰富的是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及东部沿 海。 ★★我国的土地资源 1、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 2、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3、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1)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 (2)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土地后备资源(宜 垦荒地)不足。 4、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1)耕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 川盆地等,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 的横断山区及东南丘陵的一些山地(人工林为主); (3)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内蒙古高原的东中部及青 藏高原东部和南部、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区。 5、我国土地资源质量差别很大: (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北方平原 多,耕地足,但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较少,但降 水充足,以水田为主。 (2)西北内陆土地辽阔,光照充足,夏季热量丰富,但水源 缺乏,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 6、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草地:过度放牧。办法:实施轮流放牧,合理放牧; (2)林地:滥砍乱伐。办法:植树造林、采育结合。 (3)耕地:建设用地乱占耕地。办法: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7、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 保护耕地。 ★★我国的水资源: 1、基本国情是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2、分布及解决措施: (1)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最缺水的是华北和西 北地区。 (2)时间(季节)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有: ①兴修水库,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②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4、南水北调: (1)西线方案是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解决西北的缺水问 题; (2)中线是由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调往北京、天津; (3)东线沿京杭大运河输水抵达天津 5、水能的分布与开发: (1)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2)主要集中在长江、雅鲁藏布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等水系的上游。 ★★我国的海洋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1)有利条件:南北海域跨纬度大(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最大渔场:浙江的舟山渔场,位于东海。 2、海洋矿产资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 3、海洋化学资源: (1)最大盐场 :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场。 (2)布袋盐场(台湾岛西侧)、莺歌海盐场(海南岛西侧) 4、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度捕捞严重,近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 (2)海洋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来自沿海地区的生活污水直接 排放,海水富营养化,赤潮发生越来越频繁。 第十二章 我国的主要产业 ★★农业 1、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狭义的农业)、畜牧业、林业、 渔业。 3、农作物的分布: (1)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水稻——南方地区 小麦——北方地区(东北:春小麦;华北:冬小麦) (2)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纤维作物--棉花(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新疆) 油料作物——花生(北方:山东、河南) 油菜(南方: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甜菜(北方: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甘蔗(南方:华南和四川盆地。广西最多) 饮料作物——茶(南方丘陵山区) 4、四大牧区和优良畜种: (1)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 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 (2)我国东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四川、湖南 和河南生猪生产最多。 5、主要商品粮基地是: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流 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成都平原。(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 源充足、农业历史久。)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重工业基地;问题:资源濒临枯竭,环境 污染严重 京津唐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优势:煤铁 石油资源丰富;不足:水资源较缺乏。 沪宁杭地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优势:技术先进, 市场广阔;不足:矿产资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优势: 毗临港澳,便于吸引外资。 2、能源工业: (1)煤炭是第一能源。煤产量最多的省是(山西)。 (2)石油是第二能源。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大庆油田);新 疆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新宠”,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龙头。(克 拉玛依油田)。 (3)电力工业包括水电和火电。北方以火电为主,原因是北方 多煤炭;南方水电比重较高,原因是南方煤炭较缺乏而水能资源 丰富。 3、钢铁工业: (1)发展钢铁工业条件: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交 通便利。 (2)上海钢铁工业基地的发展的条件:靠近消费市场;临海,交 通便利;有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武汉、鞍山、本溪钢铁工 业基地发展的条件:靠近煤铁矿产地;交通便利。 4、纺织工业: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分布原理:靠近棉花 产地;靠近人口密集的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5、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北京的中关村。 ★★交通运输业 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南北向的铁路线: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九线(北京—香港九龙); 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京广线(北京—广州);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 3、东西向的铁路线: 京包线-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线—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上海—杭州—株洲 株洲—贵阳—昆明,又称沪昆铁路)。 4、铁路枢纽: 北京(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 株洲(京广线、湘黔线、浙赣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兰州(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 第十三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秦岭——淮河线: 1、秦岭山脉东西走向,位于甘肃、陕西两省的南部,是黄河水 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淮河发源于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 河南、安徽和江苏。 2、秦淮线的地理意义: (1)是一月份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是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6)是我国河流冬季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7)是耕地类型中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8)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9)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3、四大地理区域: 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A、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 4、四大地理区域界线: ①秦岭—淮河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的分界线;主导因素 是:气候 ②400mm 等降水量线: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 的分界线;主导因素 是:降水或夏季风。 ③青藏高原边缘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也是第 一、 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就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一线。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北方地区: 1、位置与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 土高原。 3、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就温度带而言,华北属于暖温带,东北属于中温带,年降水 量在 400-800 毫米之间,大多属于半湿润地区, 4、农业: (1)耕地类型:旱地。 (2)主要的农业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渭河平原 ①东北平原是黑土地,一年一熟;种植春小麦、大豆、 甜菜等。 ②华北平原是黄土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种植冬小 麦.棉花.花生等。 (3)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4)温带水果有苹果、梨等。 (5)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5、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山西是出产 煤炭最多的省份。最大的油田是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其次是山 东省的胜利油田。 6、工业: (1)有利条件:煤、 铁、 石油资源丰富,便利的铁路和 海运交通。 (2)东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7、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8、北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1)华北平原水资源缺乏,解决办法是跨流域调水,节约用 水 (2)东北平原过度开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夏 季多暴雨。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治理措施是植树造林 种草,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南方地区: 1、位置与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沿海地区、西 南地区 2、地形:较复杂,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东南丘陵。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 温少雨 4、农业: (1)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2)耕地:水田。 (3)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4)主要农业区: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5)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甘蔗、茶叶、柑橘等。 (6)商品粮基地: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江西鄱阳 湖平原。 (7)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 5、资源: (1)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之乡” (2)丰富的水能:以四川、云南、贵州为最丰富 6、主要工业区:沪宁杭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青藏地区: 1、位置与范围: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 山以西,包括西藏、 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2、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3、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4、气候:高山高原气候。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5、河流: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是指青海省 南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6、高寒牧业: (1)主要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2)珍稀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7、河谷农业: (1)主要分布在青海的湟水谷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2)代表农作物是青稞。 8、资源优势主要有: ①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该盆地被称为“聚 宝盆”,有丰富的钾盐、石油、天然气等。 9、交通: (1)以公路为主,主要入藏公路是青藏公路(西宁--拉萨)、 川藏公路(成都---拉萨)、滇藏公路(下关---芒康)、新 藏公路(叶城---拉萨)、中尼公路(拉萨—-加德满都); (2)铁路:青藏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西到拉萨,是世界海拔 最高、穿越冻土最长的高原铁路,被称为“天路”。 ①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 ②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改善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 境,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结束 了西藏没有一寸铁路的历史。 10、居民:以藏族为主,大多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布达 拉宫是宗教圣地,居民喜食糌粑和酥油茶。 ★★西北地区: 1、位置与范围:位于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大兴安岭以西。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西部和宁夏北部。 2、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和准噶尔盆地等。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少。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于 400 毫米, 4、河湖:较少,主要是内流河,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5、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 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6、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山 脉的重重阻挡。 7、农牧业: (1)以牧业为主,牧场有内蒙古大草原、天山牧场等。 (2)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3)制约因素:缺水。 (4)主要农业区:内蒙古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水源 来自黄河)、甘肃省河西走廊(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新疆 天山山麓的众多绿洲。 (5)主要农产品:长绒棉、甜菜、特色瓜果,新疆的瓜果特 别甜是因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 8、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 9、资源优势:煤、石油、天然气丰富,其中新疆的天然气和石油 资源特别丰富。 10、西气东输: (1)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到上海, (2)西气东输对东部的意义是缓解东部的能源紧张,改善能 源结构,更好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对西部的意义是增加 西部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第十四章 几个主要的区域 一、“祖国的心脏”-北京 1、自然环境: (1)位置:大致位于 40°N,116°E,位于太行山、燕山交汇 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 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 7、8 月份)。 (4)河流:永定河、潮白河等,都属于海河水系,流向是自 西北向东南,密云水库目前是北京的主要水源。 2、人文环境: (1)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教育科研.对外交 往中心。 (2)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 遗址、颐和园、天坛等。 (3)经济: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3、环境问题: (1)自然方面:沙尘暴、水资源缺乏 (2)人文方面: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大气污染严重。 4、北京冬春多沙尘暴的原因:①冬春的北京盛行来自北方的冬季 风;②北京北临内蒙古,由于过度放牧和滥垦草原而土地沙化 严重;③冬春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 5、北京成为“霾都”的原因:①北京城市规模过大,拥有汽车 数量过多,兼之交通拥挤和堵塞严重,汽车尾气排放过多。 大气污染严重。②北京周边的河北、山西、内蒙古大量使用 煤炭进行火力发电和工业燃料,排放大量的粉尘加剧大气污染。 二、祖国宝岛”—台湾 1、范围: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 2、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 线穿过南部。 3、地形:东部为山地(台湾山脉),西部为平原,地势东高西 低。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 4、气候: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台风 5、河流:短小流急。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 6、台湾的美称和物产:“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水果之乡”——种类丰富,以香蕉、波萝最著名; “东南盐库”——西海岸盛产海盐(布袋盐场);“森林宝库”— —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亚洲天然植物园”——树种丰富 (台湾山脉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海上米仓——盛产大米。 7、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属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 济 8、旅游业为重要经济支柱,主要景点有日月潭、阿里山、野 柳、士林、垦丁、澎湖湾、赤嵌楼等 9、居民:以汉族(祖籍多为福建)为主,少数民族为高山族。 人口和农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原因:西部是平原地形, 开发历史久。 10、城市 台北:最大的城市,基隆是台北的外港,距离大陆的福建省 福州市最近。 高雄:台湾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距离大陆的 福建省厦门市最近。 新竹:台湾的“硅谷”。 三、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1、地理概况: 2、人多地狭:“上天”—建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3、经济: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发达,澳门经济支柱产业是博彩旅 游业;对外贸易是香港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发达,被称为“购 物者的天堂”。 4、香港与内地优势互补:香港为内地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 人才和管理经验。内地为香港提供丰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 源、厂房。 5、香港最大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香港著名海港:维多利 亚港。香港与内地的铁路:京九线(北京至九龙),广九铁路(广 州至九龙)。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位置与范围: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 行政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 2.地形: 被称为“三山夹两盆”,“三山”是指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 山,“两盆”是指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3.气候: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沙漠戈壁广布。多风蚀雅丹地 貌(如“魔鬼城”)。 4.河流与湖泊 大部分属于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伊 犁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内流河。位于北疆北部的额尓齐斯河是 新疆唯一的外流河,也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湖泊众多, 但多为咸水湖。 5.新疆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是我国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最多的省区。耕地和居民区呈点状 和带状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和沿河绿洲地区;草地主要分布 在天山和阿尔泰山等山区。两大盆地内部主要属于荒漠和戈壁。 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2)矿产资源 种类丰富,开发潜力大,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最多。 3)气候资源 太阳能资源:夏季气温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 风能资源:最丰富,如我国最大的风电场达坂城风电场。 4)水资源 缺乏。为了减少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吐鲁番等 当地居民发明了一种特殊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 6.新疆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建设重点 1)绿洲农业: 重点发展棉花、甜菜、特色瓜果(如葡萄、哈密瓜、香梨、 骏枣、苹果)等种植业。 2)旅游和商贸流通业: 拥有边境口岸最多的省区,以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为最著 名。2010 年,国家批准喀什市设立经济特区,主要针对中亚国 家发展边境贸易。 主要的旅游地点有天山天池、喀纳斯、伊犁、喀什、吐 鲁番等等。 7.生态环境 新疆干旱区广大,生态脆弱,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湖泊干涸,耕 地和草场退化等方面。 五、东北地区 1、自然环境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 地形:主要是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 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河流:有松花江、辽河及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 2、人口和城市: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 哈大铁路和滨洲线、滨绥线等铁路沿线地区。 3、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1)有利条件: ①有辽阔的平原和肥沃的“黑土地”;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 2)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三大农产品:玉米、甜菜、大豆 4、以重工业为主的我国老工业基地 大庆、辽河石油工业 哈尔滨的机电制造工业 长春的汽车工业 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 大连的造船工业 沈阳的重型机械制造工业 5、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1)许多工矿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2)工业污染严重,环境治理难度大。 3)传统工业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差。 六、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1、“珠三角”地区是指广东省珠江口附近地区,大部分是平原, 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其最显著的地理位置优势在于毗邻香港和澳 门,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最早的的“先行区”,被 称为祖国的“南大门”,目前已经形成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城 市为中心,包括惠州、东莞、佛山、江门、中山、番禺、 顺德等城市,辐射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 四川等九省(即“泛珠三角区域),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最密 集的区域。 2.“长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人口和城镇密集,工 商业发达。是历史上著名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3.“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与沿长江工业 地带的结合部,拥有密集的河运、海运、铁路、高速公路、高速 铁路和航空运输网,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4.“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世 界最大的海港。上世纪 90S 以来,大举开发浦东新区,建设洋山 深水港,从而显著的提高了上海的总体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对长 三角地区,乃至长江流域和全国的发展,都起了带动作用。 5.江苏南部有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昆山、 扬州、南通等大城市,组成长三角地区的“北翼”,浙江北部的 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大城市组成长三角地区的 “南翼”。 七、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治理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达乌鞘岭(祁连山东麓),南到 秦岭,北抵长城脚下。行政上包括山西、陕西两省的大部分和 宁夏的南部与甘肃省的东部。面积约 5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 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黄土堆积区。 2、传统的生活与黄土文化 1)曾长期处到半农半牧状态,人们生活简单,种植小米(谷子), 居住窑洞。山西人喜食醋。 2、陕北的信天游音乐、安塞腰鼓、剪纸和 ,是黄土文 化的典型代表。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原因: ①黄土高原土质结构疏松; ②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但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有塬、峁和梁三种) ④历史上长期的开垦和不合理的农牧方式,导至地表植 被稀少,黄土裸露。 后果: ①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广种薄收。 ②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巨大,在下游地区形成“地 上河”,极容易泛滥决口和改道,形成“害河”。 4、黄土高原的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工作 1)广泛的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 2)小流域治理模式: (如右图所示) ①在沟谷建挡土墙, 防治崩塌。 ②在陡坡地上种植 生态林或者苹果.枣. 杮等果木以增加农民收入。 ③把缓坡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梯田,以保证粮食生产。 3)对于生态极度恶劣的地区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安置。 4)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5、贵州石漠化地区的形成原因 1)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地形崎岖,以山地沟谷为主, 耕地很少,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2)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相当 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很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 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表层土壤流失后基岩裸露而 出现“石漠化”。 3)人口增长→粮食和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 恶性循环 6、贵州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 1、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修建蓄水池和梯田, 解决石漠化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 2、通过退耕还林,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提高石漠化地区 的的植被覆盖率。 3、对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异地安置,并通过就 业培训,向城市和沿海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7、贵州省治理开发石漠化地区的成功经验 1、合理开发六盘水等地的煤炭资源和乌江、红水河(珠江上 游)的水能资源。 2、建设“公园之省”,大力发展旅游业。 ①喀斯特地貌多秀水清山奇石美洞。如黄果树瀑布、梵净 山、荔波等。 ②境内有苗族、侗族、布依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民俗 风情丰富多彩。 ③贵阳是我国著名夏季避暑胜地。 八、长株潭城市群 1、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1)长株潭城市群是指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 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自南向北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 心城区,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国家规划重点建 设的全国十大城市群之一。 2)长沙市包括芙蓉区、岳麓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 区五个城区及宁乡、望城、长沙县、浏阳四县(市)。湘潭市包括雨 湖区、岳塘区两个城区和湘潭县、湘乡、韶山三县(市)。株洲市包 括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四个城区和株洲县、醴陵、 攸县、茶陵、炎陵五县(市)。 2、长株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长沙的优势:①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 输便利,拥有大型黄花国际机场。②教育、科技、文化较较发 达,高等学府多。③计算机、杂交水稻、 新材料、工程 机械等行业居全国领先水平。④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岳 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景点。 湘潭的优势: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和农产品加工。 所辖的韶山是伟人故里。 株洲的优势:①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有京广线、沪昆 线等铁路交汇。②是我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 基地。③有覆盖中南地区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3、“两型社会”建设 2007 年,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俗称“两型社会”。 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制订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批资源 耗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 的产业。 ②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整治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治理污 染,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 ③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在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 积的生态绿地。 ④共同打造湘江沿江风光带,提高城市绿化率。 ⑤加强环境教育,鼓励节约,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 活。 …… 第十五章 湖南乡土地方文化常识 1、位置: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大部分位于 25°N 到 30°N 之间,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北邻湖北、东临江西(以罗霄山为界)、南临 广东和广西(以南岭为界)、西临贵州和重庆。 2、范围:面积约 21 万平方千米,行政上包括岳阳、长沙、益 阳、株洲、湘潭、娄底、衡阳、郴州、永州、邵阳、怀 化、张家界、常德 13 个地级市和一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驻吉首),下辖 100 多个县区。 3、自然环境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主要山脉有罗霄 山、南岭、雪峰山和武陵山等。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 面低,类似一马蹄形盆地。 气候: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5-6 月为梅雨季节,经常 引发洪涝和滑坡崩塌等山区地质灾害,7-8 月为伏旱,高温闷 热,9、10 月多秋旱,冬春季多寒潮入侵,给农业造成冻害。 河湖:“四水”是指湘江、资水、沅江、澧水,都注入洞庭 湖,属于长江水系。最大水库是湘江支流耒水上游的东江水库, 最大水电站是沅江上的五强溪水电站。 4、农业 主要农业区:洞庭湖平原、湘江流域 主要农产品:水稻、棉花、油菜子、茶油、茶叶、生猪 5、交通运输 铁路:呈“田”字型,包括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 焦柳线、洛湛线、石长线等 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G4)、沪昆高速(G20)等 6、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之乡”,娄底锡矿山的锑、衡阳水口山的铅 锌、郴州杮竹园的钨等等 7、主要旅游资源 岳阳:岳阳楼、东洞庭湿地 长沙:岳麓山、湘潭:伟 人故里 株洲:炎帝陵 衡阳:南岳衡山 邵阳:新宁崀山 张家界:武陵园 湘西:凤凰古城、猛洞河 郴州:东江湖 常德:桃花源…… 8、洞庭湖问题及其治理:面积锐减,污染严重、 原因是:①“四水”和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入湖泥沙增多, 造成严重淤积。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 后果:①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越来 越频繁,而且往往是小洪水大灾害。②洞庭湖湿地面积减少, 导致野生动物失去家园。 治理措施:①适当退田还湖;②河流上中游地区保持水土, 实施好“长防林工程”;③合理捕捞,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鸟类和珍稀鱼类,关爱大自然。 第十六章 中国区域地理常用地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