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实验
实 验 1.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性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试回答: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同学用C瓶收集满一瓶由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后,往瓶中倒入水,迅速用事先绑好一个小气球的胶塞塞紧,振荡,可以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膨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请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①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②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3.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开始了炼铁。请写出用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2)据有关资料报导,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20% ~ 40%。金属M长 期露置于空气中,表面已被锈蚀。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外,还含有C、H、 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使金属M锈蚀的物质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有 。 (3)小芳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你认为其 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说明:所用蒸馏水经煮沸迅速冷却;固体干燥剂只吸水且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4.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方案二 方案一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 是 。 5. 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过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原因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和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 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主要成分。 [观察与问题]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除了生成水以外,另外两种生成物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 ①宋新同学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 ②张红同学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 。 [实验与事实] 依据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验证猜想的①方案 有气泡生成 木条火焰熄灭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 中 [解释与结论] 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请写出验证猜想①的化学方程式: 。 6.实验室有一瓶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已被腐蚀的无色液体(如右图)。将二者混合会产生无色气体。为了确定它们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探究。 【假设猜想1】 甲同学认为无色气体是氧气,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乙同学认为单从产生无色气体不能确定一定是氧气,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假设猜想2】乙同学认为无色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可能是 ,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乙同学按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无色液体,当反应结束后,发现试管底部仍有黑色粉末。则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粉末可能的是 。为确定此成分,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将试管中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 2取过滤、干燥的黑色粉末, 实验方案设计练习 1.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甲 乙 丙 丁 黄铜片 铜片 浓氨水 酚 酞 溶 液 二氧化碳 水 澄清的 石灰水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2.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硫酸铜 溶液 铁粉 红热 玻璃管 白磷 碳酸钠 A B C 盐酸 (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2)B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质量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某同学想用铁与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经查阅资料后得知,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下列装置中,他可选择用于实验的有_____________。 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 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 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 装置。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 装置。 5.学习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发现和研究更多的金属。 (1)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实验A中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 。 ②实验B中可观察到铁片的表面 现象,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③实验C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 处。(填“a”或“b”或“c”) (2)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Na Cu Al Fe 熔点(℃)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 883 2595 2200 3000 根据上表中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为了比较银白色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猜想 (选填“正确”或“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