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含解析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共筑泉城蓝”,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焚烧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形成雾霾天气主要原因 C.为尽情欢度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私家车剧增,也是导致PM2.5增加的重要原因 ‎2.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称量固体质量 D.‎ 稀释浓硫酸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含有害物质的涂改液修改错别字 B.使用煤炉前,先疏通烟道以防煤气中毒 C.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蒜苔保鲜防腐 D.吸烟有害健康,但吸二手烟对身体危害不大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 B.氯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 C.当 X=8时,该微粒是阴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电子 ‎5.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C.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图示中x的数值为3‎ ‎7.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滤液M中可能存在Fe2+‎ B.滤液M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渣N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8.现有一瓶无色液体X,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无色液体X是(  )‎ 加入物质 碳酸钾溶液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氯化钠溶液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有明显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铜粉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B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 NaCl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H2气体 HCl 通过盛足量NaOH固体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10.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 B. C. D.‎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常用的一种方法.按要求从氧化镁、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非金属氧化物______; (2)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 ‎1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主要与植物花瓣中的显色物质﹣﹣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有关.花青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它的存在使得水果、蔬菜、花卉等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露天烧烤不仅污染环境、导致周边空气中PM2.5指数严重超标,在烧烤的肉类食物中还含有强致癌物质一一苯并 (a) 芘(化学式为C20H1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苯并 (a) 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填最筒整数比).‎ ‎(2)花青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 ‎13.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用石英制备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1)二氧化硅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或“有机物”中一种).‎ ‎(2)与碱反应时,SiO2和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因为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进而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的缘故.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属于______反应类型(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 ‎14.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aCO3、NaNO3、BaCl2、FeCl3、CuSO4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 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 应后,过滤,得混合沉淀B和无色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Cl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滤液E和气体F.‎ III.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 色沉淀F和滤液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2)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______(填“饱和”还 是“不饱和”),溶液质量是______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_.‎ ‎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6.(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______.‎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如下探究实验.试根据题目要求回列问题:‎ ‎(1)第一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 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目的是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欲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B1→E→D→B2→C.试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过程中氧化铁全部参加反应;仪器B1、B2吸收气体完全.)‎ ‎①仪器D中的现象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B2的质量变化,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如果不连接仪器B1,则这样计算出的氧化铁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③实验结束后,若测得仪器B1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与仪器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那么仪器B1与仪器B2中溶液增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 ‎④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对化学实验的结果及安全等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组同学所做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 ‎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aCl2+Na2SO4═BaSO4↓+2NaCl)‎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 ‎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共筑泉城蓝”,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焚烧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形成雾霾天气主要原因 C.为尽情欢度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私家车剧增,也是导致PM2.5增加的重要原因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处理,禁止焚烧垃圾,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进行分析.‎ B、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进行分析;‎ C、根据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进行分析;‎ D、根据私家车尾气排放是导致PM2.5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焚烧,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故说法正确;‎ C、为尽情欢度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空气污染,加重雾霾天气,故说法错误.‎ D、大量增加的私家车,也会导致雾霾加重,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较环境污染以及治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 ‎ ‎2.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称量固体质量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在试管口正上方垂悬滴加,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接触试管内壁,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含有害物质的涂改液修改错别字 B.使用煤炉前,先疏通烟道以防煤气中毒 C.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蒜苔保鲜防腐 D.吸烟有害健康,但吸二手烟对身体危害不大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一氧化碳的毒性;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分析】A、根据含有害物质的涂改液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 B、根据防止煤气中毒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醛的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含有害物质的涂改液修改错别字,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选项说法错误;‎ B、使用煤炉取暖前,先疏通烟道,煤可以充分燃烧,可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D、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数百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对身体危害也很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 ‎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 B.氯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 C.当 X=8时,该微粒是阴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解答】解: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氯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X=8时,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7=2+8+x,x=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5.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元素的概念.‎ ‎【分析】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水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决定元素种类的核内质子数,据此结合常见粒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稀盐酸除铁锈.‎ ‎【解答】解: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均为10,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水的组成、常见粒子的构成、常见中和反应的定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C.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图示中x的数值为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结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元素的化合价、并计算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解: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水,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得: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x的数值为3,故方程式为:CH4+H2OCO+3H2;‎ 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6:28=4:7,故B错误;‎ C、由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前化合物中的氢元素变成了单质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成0价,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产生氢气分子的个数是3,因此x=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 ‎ ‎7.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滤液M中可能存在Fe2+‎ B.滤液M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渣N的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和氢气但不能置换出镁,根据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利用反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A、铁一定会参加反应产生亚铁离子,故说法错误;‎ B、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没反应的镁离子,可能含有硫酸铜,应该至少含有两种阳离子,故说法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不能反应,因此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正确;‎ D、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CuSO4=FeSO4+Cu,反应的铁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可知:该反应发生时,铁置换出铜时反应的铁小于生成的铜,但铁还有部分和硫酸反应,因此铁反应的质量可能会大于铜,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 ‎ ‎8.现有一瓶无色液体X,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无色液体X是(  )‎ 加入物质 碳酸钾溶液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氯化钠溶液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现有一瓶无色液体X,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硫酸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据此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硫酸钠溶液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B、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钾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有明显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铜粉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B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 NaCl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H2气体 HCl 通过盛足量NaOH固体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uO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SO4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2不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0.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 B. C. D.‎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溶液变成中性溶液,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发生变化.‎ ‎【解答】解:A、由于是稀硫酸变成了硫酸锌溶液,溶液由酸性变成中性,故A错误;‎ B、由于是每向溶液中加入65份质量的锌粒只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扩散出来,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由于硫酸本来就有质量,所以开始的质量不是零,所以是起点错误,不应该在原点;故B不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氢气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增加,故C正确;‎ D、硫酸锌的质量不会一直增加,而应该出现一段水平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金属和酸反应时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过程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常用的一种方法.按要求从氧化镁、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CO2 ; (2)一种难溶性的碱 Cu(OH)2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题目提供的物质中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2)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题目提供的物质中氢氧化铜属于碱,难溶于水,其化学式为:Cu(OH)2.故填:Cu(OH)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1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主要与植物花瓣中的显色物质﹣﹣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有关.花青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它的存在使得水果、蔬菜、花卉等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露天烧烤不仅污染环境、导致周边空气中PM2.5指数严重超标,在烧烤的肉类食物中还含有强致癌物质一一苯并 (a) 芘(化学式为C20H1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苯并 (a) 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3:5 (填最筒整数比).‎ ‎(2)花青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H .(写元素符号)‎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1)由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可知,在苯并(a)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20=3:5;‎ 故填:3:5;‎ ‎(2)花青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1):(16×6)=180:11:96,所以花青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氢.‎ 故填: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3.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用石英制备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1)二氧化硅属于 氧化物 (填“酸”、“碱”、“盐”、“氧化物”或“有机物”中一种).‎ ‎(2)与碱反应时,SiO2和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因为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进而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的缘故.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SiO2═Na2SiO3+H2O .‎ ‎(3)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属于 置换 反应类型(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掌握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为氧元素;‎ ‎(2)了解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根据方程式的写法考虑;‎ ‎(3)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符合“单换单”,为置换反应.‎ ‎【解答】解:(1)二氧化硅由硅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2)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所以不能用玻璃塞,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生成物是Na2SiO3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 ‎(3)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二氧化硅属于化合物,碳是单质,生成物中硅是单质,一氧化碳是化合物,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氧化物;‎ ‎(2)2NaOH+SiO2═Na2SiO3+H2O;‎ ‎(3)置换.‎ ‎【点评】掌握氧化物的概念、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知道使用碱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 ‎ ‎ ‎14.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aCO3、NaNO3、BaCl2、FeCl3、CuSO4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 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 应后,过滤,得混合沉淀B和无色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Cl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滤液E和气体F.‎ III.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 色沉淀F和滤液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FeCl3、BaCl2 ‎ ‎(2)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AgCl↓+NaNO3 .‎ ‎(3)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NaNO3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据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所以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铁,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B是氢氧化铁,C中含有氯化钠;‎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D是硫酸钡沉淀,E是盐酸,‎ Ⅲ、将所得溶液C和溶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F是氯化银,G中含有硝酸和硝酸钠,所以:‎ ‎(1)通过推导可知,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FeCl3、BaCl2;‎ ‎(2)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3)通过推导可知,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CaCO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钠.‎ 故答案为:(1)FeCl3、BaCl2;‎ ‎(2)NaCl+AgNO3=AgCl↓+NaNO3;‎ ‎(3)NaNO3.‎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 ‎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 饱和 (填“饱和”还 是“不饱和”),溶液质量是 60 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6.7% ;‎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B>A>C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1)根据t1℃时A的溶解度为20g,进行分析解答.‎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AB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为发生改变;C的溶解度减小,有C物质析出,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其涵义是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只能溶解10g,‎ 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形成溶液质量是10g+50g=6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6.7%.‎ ‎(2)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t1℃时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AB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为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有C物质析出,但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1℃时A的溶解度,故t2℃时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t1℃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三种溶液的溶质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B>A>C.‎ 故答案为:(1)饱和;60;16.7%;(2)B>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6.(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 47.5mL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CBDEA (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配制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根据溶液配制的步骤解答,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减小或是溶剂增多的缘故,据此解答.‎ ‎【解答】解:(1)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故水的体积为: =47.5mL,故填:47.5mL;‎ ‎(2)配制溶液时,首先从试剂瓶内取食盐固体,然后放在天平上称量,再放进烧杯中,然后将量取好的水倒入烧杯中,最后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故填:CBDEA;‎ ‎(3)①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食盐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药品端食盐的质量加上纸片的质量等于砝码端的质量,食盐的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水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填:①②③.‎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配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液配制的步骤以及导致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因素进行.‎ ‎ ‎ ‎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如下探究实验.试根据题目要求回列问题:‎ ‎(1)第一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 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AEF (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③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目的是 排净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 ‎(2)第二组的同学欲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B1→E→D→B2→C.试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过程中氧化铁全部参加反应;仪器B1、B2吸收气体完全.)‎ ‎①仪器D中的现象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②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B2的质量变化,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如果不连接仪器B1,则这样计算出的氧化铁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将 偏大 (“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③实验结束后,若测得仪器B1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与仪器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那么仪器B1与仪器B2中溶液增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4:11 .‎ ‎④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对化学实验的结果及安全等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组同学所做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的原因是 点燃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备氧气时,不需要加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排气法可以收集干燥的气体;‎ ‎(2)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的,铁粉是黑色的;‎ ‎②根据B洗气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用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洗气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如果不连接仪器B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会进入B2,B2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大解答;‎ ‎③根据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减少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解答;‎ ‎④一氧化碳有毒,不反应的一氧化碳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大气.‎ ‎【解答】解:(1)①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E、F,通过A装置,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通过E装置中的浓硫酸干燥氧气,再通过F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 ‎②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便于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 ‎(2)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的,铁粉是黑色的,故D中看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为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②B洗气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用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洗气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如果不连接仪器B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会进入B2,B2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大,则这样计算出的氧化铁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将偏大;‎ ‎③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减少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B2装置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故该装置增加的质量即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就是仪器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若仪器B1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与仪器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那么仪器B1中溶液增加质量与仪器B2中溶液增加质量之比为:16:44=4:11;‎ ‎④一氧化碳有毒,不反应的一氧化碳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大气,先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的原因是防止先通入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 ‎(1)①A E F; ②2H2O22H2O+O2↑;③排净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2)①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Fe2O3+3CO2Fe+3CO2;②偏大;③4:11;④点燃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aCl2+Na2SO4═BaSO4↓+2NaCl)‎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 23.3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向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氯化钡会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1)从图中可明显看出沉淀的质量.‎ ‎(2)写出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再根据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求出硫酸钠溶液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质是氯化钠,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氯化钡的质量,再用混合物的质量﹣氯化钡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根据沉淀的质量可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所加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解答】解:(1)从图中可明显看出生成23.3g沉淀后质量不再增加,故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为23.3g;‎ 故答案为:23.3‎ 设BaCl2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的质量为z BaCl2+Na2SO4═BaSO4↓+2NaCl ‎208 142 233 117‎ ‎ x z 23.3g y ‎=‎ x=20.8g y=11.7g z=14.2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为:14.2g÷10%=142g 故答案为:142‎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1.7g+(32.5g﹣20.8g)=23.4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9.3%‎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3%‎ ‎【点评】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的方法一般是用所加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