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地理 世界的居民和发展差异复习知识梳理典例精炼
第三单元 世界的居民和发展差异 知识梳理 世界的居民和发展差异 疑难点津 1.世界人口分布及成因 人口分布 分布成因 特点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世界 人口 分布 不均 匀 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早,历史悠久;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南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沙漠地区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极端干旱 雨林地区 气候湿热 极地地区 终年严寒 高山高原 空气稀薄 (1)人口稠密区的分布规律: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主要位于沿海地区;从地形看,主要位于平原地区。 (2)人口稀疏区的分布规律:干旱的荒漠,如撒哈拉沙漠;气候湿热的雨林,如亚马孙热带雨林;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如南极地区;还有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如青藏高原。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区别与联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密度 含义 反映某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反映某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 公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该地总面积 单位 %或‰ 人/平方千米 相互关系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一定高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地形平坦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是形成人口稠密地区的自然基础。反之,则为人口稀疏区。 (2)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展的基础、城市、交通条件、政治因素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3.人口、聚落的分布与自然条件 人口与聚落的分布 平原多 热带平原少 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沿海多 恶劣的气候区少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多 崎岖的高原山地地区少 4.聚落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区 传统民居图片 民居建筑特点 当地的气候特点 两者的相互关系 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风区 双层木楼或竹 楼 炎热、多雨、比较潮湿 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可以避免潮湿 北极地区 冰块构筑,墙 体厚 严寒 冰雪广布,易于取材,墙体厚,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热带沙漠地区 墙厚、窗小 炎热、干燥、多风沙 墙厚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室内的热量,窗小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进入室内 我国的黄土高原 窑洞 干燥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高频考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的特点:公元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公元1800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现在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和亚洲,欧洲、北美和大洋洲人口增长慢,其中欧洲人口增长最慢。 (3)人口问题: 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问题——水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等;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②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4)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人种 体质特征 白色人种 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黑色人种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3.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国、巴西、印度 注:①三大人种在世界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②白色人种是人口最多的人种。 4.世界的语言及分布 世界上有2 000多种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6种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数有13亿多,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等地。 (2)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使用英语的人有4亿多,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英国、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澳大利亚)及亚洲(印度)等地。 (3)俄语:俄罗斯人使用的语言。俄语在东欧各国也具有广泛影响。 (4)西班牙语:主要分布于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5)法语: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语言,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国家。 (6)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也是国际上重要的语言。 5.世界的宗教及分布 名称 教徒 源地 主要分布区 标志性建筑 基督教 约20亿 巴勒斯坦地区 欧洲、美洲、大洋洲 教堂 伊斯 兰教 约15亿 沙特阿拉伯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 佛教 3亿多 古印度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寺庙、佛塔 注:①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②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③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多信奉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奉喇嘛教(藏传佛教)。 6.正确对待传统聚落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标准,即确定哪些是值得我们保护的传统聚落,不能把所有的旧建筑都看成是传统民居。 其次,要在保护中注重开发,否则就失去了对传统聚落保护的意义。 最后,要加强保护传统聚落的教育,使保护传统聚落的观念深入人心。 典例解析 例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这两大因素共同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促使其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聚落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是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地中a地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耕地连片,地形开阔,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答案】(1)A (2)D 方法归纳 1.运用地理统计图学习世界人口 地理统计图是依据地理数据绘制而成的,它能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数据的含义和价值。 地理统计图有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等几种。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1)绘制横坐标和纵坐标。(2)横坐标一般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状况,纵坐标一般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变化。横、纵坐标必须要有数量单位和时间单位。(3)柱的宽度相等。(4)每根柱所反映的地理数量必须准确。 绘制曲线图、折线图与柱状图的方法是一样的,也要有横、纵坐标,所不同的是曲线图、折线图以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如下图展示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2.分析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来实现的。 ①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一般来说,除大陆内部的干旱区以及高山区以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所以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 ②海拔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就世界范围而言,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米以下地区。据估算,世界人口的90%居住在海拔400米 以下的平原地区,热带地区例外。如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国,人口密集地区不是平原,而是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原盆地。此外,不同的地形部位对人口分布也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和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相对集中。 ③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基本上都沿河沿海分布。 ④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类土壤的肥力和适宜耕作程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来实现的。 ⑤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地位日益重要,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 ①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在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和采掘业的从业人口日趋减少,城市制造业和各种服务行业日益兴旺,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愈加向城市集中,各国工商业中心往往也是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②生产发展与布局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单位面积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较多,故人口稠密;农耕技术落后的地区,人们利用土地的天然肥力粗放经营,产量较低,可供养的人口较少,故人口稀疏。 ③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如重大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变动、战争、灾荒、疫病、传统观念等,均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时会产生巨大影响,短时间内便会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例如,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平衡生产力布局和支援内地及边疆建设,国家有计划地从东部沿海地区调动工人、退伍军人、技术人员等向内地和边疆迁移。 3.运用地理景观图获取地理信息 学会观察地理景观图,从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如何阅读地理景观图呢?(1)认真观察,读出景观特征,如房屋的外观和屋顶的形状、树木的疏密程度、植被类型、动物类型、人的外貌和服饰特征等;(2)根据景观特征判断区域环境特征,如屋顶坡度大则该地降水较多、森林茂密并有大象出没则多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等;(3)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综合分析景观特征与环境特征之间的联系,如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4)得出结论。 地理景观图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地理能力。 自主检测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分×9=27分) 1.(2016·济南)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以下属于人口分布稀疏区的是( ) A.亚马孙热带雨林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欧洲西部 D.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 【答案】A 【解析】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亚马孙热带雨林属于世界人口稀疏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 2.(2016·济南)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赚的钱多,使富国更富 C.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大量出口矿产、农畜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 D.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南合作” 【答案】B 【解析】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这种国际贸易模式中该地出口的主要属于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加工制造业发达,从发展中国家购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购进价格较高的工业品和技术等,发达国家从中获取高额利润,从而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大,使富国更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回答3~4题。 3.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4.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答案】C 【解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的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仅沿河流扩展的说法太绝对。 李老师出国考察,在图示阴影区某地拍摄了一张传统民居照片。据此回答5~6题。 5.图示阴影区位于(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答案】B 【解析】结合阴影区的位置,可判断此地位于亚洲。 6.根据该地传统民居的形态特点,推知当地居民可能信奉(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答案】B 【解析】结合图可知,这种传统民居呈圆顶,符合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 (2016·青岛)下图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第7题。 7.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聚落分布在山谷地带且沿公路线延伸,所以说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交通。 下图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8~9题。 8.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9.四个国家中,可能位于欧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二、综合题(33分) 10.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B、D、H(填字母)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①纬度位置方面:它们都处于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②海陆位置方面:多为沿海(或临海)地带,降水较多;③地形方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2)其余字母代表的地区则人口稀少,其中G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G为寒冷的极地地区(或纬度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不适于人类居住。 (3)2004年12月26日,在图中甲处发生里氏9.3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15.6万人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本次地震为有记录以来史上第二强震,仅次于1960年智利的9.5级大地震。甲处及其附近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它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4)图中A、B两地,以白色人种为主的是B(填字母)地。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甲 乙 丙 (1)甲图所示为城市聚落,乙图所示为乡村聚落。 (2)根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地势较低,比较平坦。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理由是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合理即可)。 (4)家住A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到B村,再向北就到C村了。”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丙图右上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 【答案】标注略。 (5)A、B、C三地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下,①②③④中为山脊的是②。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联合国的出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侵略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时,人们呼唤和平,反对侵略,渴望能找到一个有所作为,能保障战后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安全体系。 材料二 1945年6月,51个国家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材料三 联合国机构。 (1)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市。 (2)联合国六大机构中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 (3)你认为联合国目前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和平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 (4)联合国是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请任意写出三个国际组织名称: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