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 C.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2.(2分)在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阳光照射下高楼大厦产生的影子 ‎ B.襄阳护城河河面上倒映着古城墙的影像 ‎ C.池里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侧面看,筷子变弯了 ‎3.(2分)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  )‎ A.滴水成冰 ‎ B.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 C.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 ‎ D.冰雪消融 ‎4.(2分)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定滑轮 B.筷子 C.钳子 D.钓鱼竿 ‎5.(2分)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 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 C.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D.刀口磨的很锋利 ‎6.(2分)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手按开关 ‎ B.在带有绝缘层的通电导线上晾晒衣物 ‎ C.在高压输电线下钓鱼 ‎ D.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要接地 ‎7.(2分)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 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8.(2分)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9.(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乘积变大 ‎10.(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灯L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B.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C.可能是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D.可能是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2分)襄阳的清晨,大街小巷都飘散着浓郁的牛肉面香味,这属于   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通常采用搓手的方法来暖手,这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12.(2分)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   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   (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13.(2分)初秋季节小明搭乘出租车去学校,途中他感觉骑自行车的同学小刚正在向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下车时,他发现化纤质地的校服紧紧地吸附在秋衣上,这是   现象。‎ ‎14.(2分)小奕看见他爸爸的手机锂电池上面标明电压为3.7V,容量为3000mAh,则它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J该手机的待机电流为15mA,则该手机最长待机时间为   h ‎15.(2分)倔强系数为12N/cm(弹簧每受到12N的力,长度就要变化lcm)的一根弹簧自然悬挂时的长度为6cm,在它下面再悬挂一个48N的重物,由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放手,在下落过程中,当弹簧的长度在   (填某一范围)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同时转化为弹性势能。物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往复运动后最终停止下来,则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弹性势能和   能。(上述过程没超出该弹簧的弹性限度)‎ ‎16.(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应断开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   。‎ ‎17.(2分)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10cm,漂浮于足够高的盛有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20%体积露出水面。若物块漂浮时与未投入物块时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160Pa,则容器的底面积为   m2;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40:39,则未投入物块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   m.(g取10Nkg,下同)‎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每图1分,每空1分,共18分)‎ ‎18.(1分)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19.(1分)请画出正方体木块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20.(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时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在加热到第8mn时小明将酒精灯撤走,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仍为98℃,但沸腾却停止了,上述现象说明   。‎ ‎21.(3分)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实验,高兴地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而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老师肯定了他的实验,又带他做了一次实验,小明同学便恍然大悟。你认为:‎ ‎(1)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老师的实验操作是:   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 ‎(3)结合五次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   。‎ ‎22.(4分)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   成正比,表达式为:s=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23.(5分)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所用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 ‎(1)甲图是小明同学连接的错误电路,在应改动的一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小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 ‎(3)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逐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表示数,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最后小明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了灯泡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 ‎(4)他又找来了3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小灯泡,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不变,为了完成实验,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   Ω。‎ ‎24.(2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围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 ‎(1)当他在通电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摆放多枚小磁针,最后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2)当他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后,发现周围每个小磁针转动   度角后重新静止下来。‎ 四、应用与创新(第25题3分,第26题5分,共8分)‎ ‎25.(3分)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2m,做了1500J的功。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当他用400N的拉力匀速提升其它货物时,额外功占总功的15%,求提升货物的重。‎ ‎26.(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2W”字样,当S1和S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此时R1消耗的功率为0.4W.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2)R1的阻值。‎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 C.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解答】解: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 ‎2.(2分)在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阳光照射下高楼大厦产生的影子 ‎ B.襄阳护城河河面上倒映着古城墙的影像 ‎ C.池里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侧面看,筷子变弯了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阳光照射下高楼大厦产生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襄阳护城河河面上倒映着古城墙的影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池底反射的光线射向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2分)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  )‎ A.滴水成冰 ‎ B.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 C.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 ‎ D.冰雪消融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A、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4.(2分)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定滑轮 B.筷子 C.钳子 D.钓鱼竿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A错误;‎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错误;‎ 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正确;‎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杠杆根据其省力情况可以分为三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5.(2分)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 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 C.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D.刀口磨的很锋利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解答】解:A、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増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雪橇做的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刀口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类题举出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平时接触过的,上课时老师有讲过,或是平时练习时有做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 ‎6.(2分)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手按开关 ‎ B.在带有绝缘层的通电导线上晾晒衣物 ‎ C.在高压输电线下钓鱼 ‎ D.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要接地 ‎【分析】(1)不纯净的水是导体,用湿手插电源插头、按开关,容易在手和火线之间由水连通,容易触电;在电线上晾衣服也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 ‎【解答】解:A、由于水是导体,所以在电线上晾衣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 C、高压线的电压很高,人不要靠近,不能在在高压输电线下钓鱼,容易触电,故C错误;‎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即防止因外壳带电而使得人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触电包括直接触电或间接触电,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7.(2分)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 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分析】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木块处于静止受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属于平衡力,故A错误;‎ B、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和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垂直的,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平衡力认识和理解,要熟练掌握平衡力的条件,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8.(2分)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分析】先分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只需分析当把容器倒置过来后,h有何变化,就可以得出压强如何变化。‎ 分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我们就需要用公式F=pS进行分析。而直接用这个公式还不能分析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因为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h变大了),而容器底面积却变小了,所以压强与容器底面积的乘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我们就无法判断出来。所以我们还需要寻找一个量,通过这个量把第一次和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联系起来,从而进行比较。‎ 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理由: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这部分液柱比容器中的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理由: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这部分液柱比容器中的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由此就可得出第一次和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了。‎ ‎【解答】解:设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的底面积为S小,‎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倒置过来后水的高度增大了,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 ‎(1)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大,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如图:‎ ‎(2)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小=ρgh′S小,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如图:‎ 对比前后两次情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会变小,且倒置后,液面升高,据p=ρgh,h变大,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变大;‎ 且倒置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重力不变故压力不变,而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故压强增大。‎ 故选:A。‎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的重力关系是不同的。‎ 圆柱形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窄下宽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侧壁,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侧壁会对水有一个相对容器底斜向下方向的压力,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上宽下窄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侧壁,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侧壁会对水有一个相对容器底斜向上方向的压力,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9.(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乘积变大 ‎【分析】分析电路图,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R1两端(电源电压)电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A1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上的电流;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判定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分析电路图,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R1两端(电源电压)电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A1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上的电流;‎ A、R1为定值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各支路互不影响,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R1的电流不变,故A错误;‎ B、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压或电源电压,故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 C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R2阻值增大,由I=可知,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1示数减小;又因为电流表A2测量干路上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A2示数变小,则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电压表B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乘积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难点是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哪一部分的电流和电压。‎ ‎10.(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灯L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B.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C.可能是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D.可能是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分析】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灯泡熄灭,说明电路发生了断路或短路,具体的故障可以将每个选项代入题干,根据相应的现象一一排除,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解答】解:A、如果灯L断路,整个电路断路,所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减小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电阻R短路,灯泡是通路,能够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灯L短路,灯不亮,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同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电路故障问题,是电学实验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物理试题考查的热点、难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采用“排除法”,在不能直接确定答案时,将每个选项依次代入题干,一一排除,最终确定正确选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2分)襄阳的清晨,大街小巷都飘散着浓郁的牛肉面香味,这属于 扩散 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通常采用搓手的方法来暖手,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该过程是能量的转化;其二是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该过程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襄阳的清晨,大街小巷都飘散着浓郁的牛肉面香味,这属于扩散现象;‎ 搓手时,两手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该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扩散;做功。‎ ‎【点评】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利用这两种方式解释现实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2分)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 向后缩 (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分析】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解答】解: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进入进入镜头,需要增大物距,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减小像距。所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向后缩一点。‎ 故答案为:缩小;向后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13.(2分)初秋季节小明搭乘出租车去学校,途中他感觉骑自行车的同学小刚正在向后退,他是以 自己(小明) 为参照物的;下车时,他发现化纤质地的校服紧紧地吸附在秋衣上,这是 静电 现象。‎ ‎【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2)化纤衣服和空气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 ‎【解答】解:(1)出租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小明搭乘出租车去学校,骑自行车的同学相对于小明同学位置不断后退,所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他自己(小明)。‎ ‎(2)化纤质地的校服紧紧地吸附在秋衣上,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故答案为:自己(小明);静电。‎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和参照物的选择,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题目中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研究对象;参照物;运动状态。题目中一般是告诉研究对象,再就是参照物和运动状态这两个量中的一个,确定另一个量。‎ ‎14.(2分)小奕看见他爸爸的手机锂电池上面标明电压为3.7V,容量为3000mAh,则它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39960 J该手机的待机电流为15mA,则该手机最长待机时间为 200 h ‎【分析】知道电池的容量,根据I=求出电池储存的电荷量,根据W=UIt=UQ求出电流做的功即为储存的电能。根据电池容量求出待机的时间。‎ ‎【解答】解:充电电流所做的功即储存的电能为:‎ W=UIt=3.7V×3000×10﹣3A×3600s=39960J。‎ 该手机最长待机时间为:‎ t′===200h。‎ 故答案为:39960;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手机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电能的计算等,关键是明白手机电池容量的含义。‎ ‎15.(2分)倔强系数为12N/cm(弹簧每受到12N的力,长度就要变化lcm)的一根弹簧自然悬挂时的长度为6cm,在它下面再悬挂一个48N的重物,由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放手,在下落过程中,当弹簧的长度在 10cm~14cm (填某一范围)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同时转化为弹性势能。物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往复运动后最终停止下来,则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弹性势能和 内 能。(上述过程没超出该弹簧的弹性限度)‎ ‎【分析】(1)物体在平衡位置到最低点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知道弹簧的倔强系数和弹簧受到的力,可以求出弹簧的伸长量,知道弹簧的原长,就可以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 再根据物体在最高点只具有重力势能,物体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根据能量守恒求出弹簧伸长量,求出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的伸长量,求出弹簧的长度。‎ ‎(2)物体下降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少,重力势能减小。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物体上下运动过程中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重力势能还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弹簧自然悬挂时的长度为L0=6cm,倔强系数为12N/cm,‎ 在它下面再悬挂一个48N的重物,由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放手,在下落过程中,‎ 当弹力(向上的拉力)等于物重时,即F=k△L=G,则弹簧的伸长量△L===4cm,‎ 所以物体在平衡位置b时(即二力相等的位置),弹簧的长度为:L=L0+△L=6cm+4cm=10cm,‎ 物体从最高点a运动到平衡位置b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弹簧的形变程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即该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物体从平衡位置b点运动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减小,弹簧的形变程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即该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设物体在最低点c时为零势能点(c点也是物体动能为0的位置),物体在a点放手时只具有重力势能,则整个过程中,物体在最高点a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所以由上面分析可得:mgh=k△L'2﹣﹣﹣﹣﹣﹣﹣﹣﹣﹣①‎ 因为物体下降的高度等于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所以h=△L'﹣﹣﹣﹣﹣﹣﹣﹣﹣②‎ ‎②代入①化简可得:mg=k△L',‎ 即:48N=×12N/cm×△L'‎ 所以,△L'=8cm,‎ 则弹簧在c点的长度为 L'=L0+△L'=6cm+8cm=14cm,‎ 由此可知,在下落过程中,当弹簧的长度在10cm~14cm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同时转化为弹性势能。‎ ‎(2)物体上下运动过程中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所以重力势能还会转化为内能,即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内能。‎ 故答案为:10cm~14cm;内。‎ ‎【点评】对于弹簧伸长量的计算,初中没有涉及到,此题是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计算,属于给定新的知识点,然后进行计算,对于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 ‎16.(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 S1、S2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应断开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 4:1 。‎ ‎【分析】(1)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2)R2、R3并联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R1、R2串联时,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得出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之比。‎ ‎【解答】解:如图所示,要使电阻R2、R3并联,则电阻R2、R3中必须有电流通过,‎ 所以应闭合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5Ω,‎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1==;‎ 断开开关S1、S2时,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I2===,‎ 所以,I1:I2=:=4:1。‎ 故答案为:S1、S2; 4:1。‎ ‎【点评】本题考查了开关闭合、断开时对电路连接方式的影响和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17.(2分)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10cm,漂浮于足够高的盛有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20%体积露出水面。若物块漂浮时与未投入物块时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160Pa,则容器的底面积为 0.05 m2;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40:39,则未投入物块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 0.14 m.(g取10Nkg,下同)‎ ‎【分析】(1)已知正方体的边长算出体积,利用F浮=ρ液gV排计算出20%体积露出水面所受浮力;‎ ‎(2)由于容器为圆柱形容器,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原来压力加上木块的重力;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原来压力加上排开水的重力;‎ ‎(3)根据题意列出两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的等式,求出F0,再根据题意求出底面积S0,根据p=求出未投入物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根据p=ρgh求出未投入物块时容器中水的深度。‎ ‎【解答】解:‎ ‎(1)正方体的体积:V=L3=(0.1m)3=0.001m3;‎ ‎20%体积露出水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20%)×0.001m3=8N;‎ ‎(2)由于容器为圆柱形容器,木块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重力,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F0+G=F0+8N;‎ 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2=F0+ρ水gV=F0+1×103kg/m3×0.001m3×10N/kg=F0+10N;‎ 物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3)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 解得F0=70N,‎ 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未投入物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 根据题意可知,p1﹣p2=﹣=﹣=160Pa,‎ 解得S0=0.05m2,‎ 未投入物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1400Pa,‎ 由p=ρgh得:‎ 未投入物块时容器中水的深度:‎ h===0.14m。‎ 故答案为:0.05;0.14。‎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本题难点在第四问:找不到突破口,根据题意得出相应的关系式是关键。‎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每图1分,每空1分,共18分)‎ ‎18.(1分)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19.(1分)请画出正方体木块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0.(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时的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在加热到第8mn时小明将酒精灯撤走,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仍为98℃,但沸腾却停止了,上述现象说明 水沸腾需要吸热 。‎ ‎【分析】要掌握沸点的概念,知道液体沸腾时温度叫做沸点;‎ 掌握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掌握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水沸腾的条件:一是到达沸点,而是继续吸热。‎ ‎【解答】解: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98℃。‎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所以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撤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杯中的水不能吸收到热量,因此不再沸腾,而温度计的示数并没有下降,即到达水的沸点,但水沸腾的条件:一是到达沸点,而是继续吸热。故这个现象说明水沸腾需要吸热。‎ 故答案为:小于;水沸腾需要吸热。‎ ‎【点评】本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沸点的概念、液化的概念以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这些都是该实验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21.(3分)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实验,高兴地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而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老师肯定了他的实验,又带他做了一次实验,小明同学便恍然大悟。你认为:‎ ‎(1)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 ‎(2)老师的实验操作是: 把物体浸没入液体中,改变深度 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 ‎(3)结合五次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 ‎【分析】(1)(2)根据称重法F浮=G﹣F可测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据此确定选择的实验序号,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结合实验中测力计示数相同得出结论;‎ ‎(3)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解:(1)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小明分析ABCD四个步骤,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而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2)为了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把物体浸没入液体中,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改变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3)结合五次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故答案为:(1)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2)把物体浸没入液体中,改变深度;(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难度适中。‎ ‎22.(4分)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 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0.3m/s2×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将斜面倾角变大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可求关系式。‎ ‎(2)据结论中的关系式求出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根据路程表达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解:(3)表格中数据时间是1s的时候,路程是0.3m;时间是2s的时候,路程是1.2m;时间是3s的时候,路程是2.7m;时间是4s的时候,路程是4.8m;‎ 所以时间增大为原来的2倍,路程增大为原来的4倍,时间增大为原来的3倍,路程增大为原来的9倍…,即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可以得到s=kt2,将表格的1s和0.3m代入得:k===0.3m/s2,‎ 所以s=0.3m/s2×t2;‎ ‎(2)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0.3m/s2×(5s)2=7.5m,‎ ‎(3)根据s=0.3m/s2×t2知,物体做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该系数反映了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即要增大这个系数,应让物体下滑得更快一些,可以斜面倾角变大或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 故答案为:(1)时间的平方;0.3m/s2×t2;(2)7.5m;(3)将斜面倾角变大。‎ ‎【点评】本题以“测量物块的平均速度”实验为情景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与创新,具有一定的难度,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23.(5分)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所用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 ‎(1)甲图是小明同学连接的错误电路,在应改动的一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小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断开开关,换用同规格的灯泡,将滑片移到最左端 。‎ ‎(3)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逐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表示数,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最后小明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了灯泡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0.5W 。‎ ‎(4)他又找来了3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 的定值电阻替换小灯泡,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不变,为了完成实验,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 40 Ω。‎ ‎【分析】(1)原电路中,灯与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灯应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与灯并联;‎ ‎(2)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小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大,将灯烧坏了,据此回答;‎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根据图中电压表小量程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确滑片移动的方向;‎ 由测绘制了灯泡的I﹣U图象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根据P=UI得出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接入25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解答】解:(1)原电路中,灯与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灯应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2)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小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大,将灯烧坏了,他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换用同规格的灯泡,将滑片移到最左端;‎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图中电压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2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了灯泡的I﹣U图象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A,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P=UI=2.5V×0.2A=0.5W;‎ ‎(4)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2V=4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滑=2×20Ω=40Ω,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40Ω的滑动变阻器。‎ 故答案为:(1)如上;(2)断开开关,换用同规格的灯泡,将滑片移到最左端;(3)右;0.5;(4)40。‎ ‎【点评】本题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考查电路连接、注意事项、操作过程、电流表读数、功率计算,也考查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和控制变量法及对器材的要求。‎ ‎24.(2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围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 ‎(1)当他在通电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摆放多枚小磁针,最后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条形 磁体的磁场相似。‎ ‎(2)当他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后,发现周围每个小磁针转动 180 度角后重新静止下来。‎ ‎【分析】(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法有关。‎ ‎【解答】解:(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都是具有两个磁性较强的磁极;‎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所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会转动180°后重新静止下来,南北极所指方向正好与原来相反;‎ 故答案为:条形;180。‎ ‎【点评】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特点,并能利用安培定则对螺线管的极性等进行判断,是解答的关键。‎ 四、应用与创新(第25题3分,第26题5分,共8分)‎ ‎25.(3分)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2m,做了1500J的功。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当他用400N的拉力匀速提升其它货物时,额外功占总功的15%,求提升货物的重。‎ ‎【分析】(1)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2)当他用400N的拉力匀速提升其它货物时,额外功占总功的15%,可求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图知,n=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据此求提升的物重。‎ ‎【解答】解:‎ ‎(1)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00N×2m=1200J,‎ 由题知,工人做了1500J的功,即W总=15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0%;‎ ‎(2)当他用400N的拉力匀速提升其它货物时,额外功占总功的15%,则有用功占总功的为85%,即η′=85%,‎ 由图知,n=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所以,此时提升的物重:‎ G′=3η′F′=3×85%×400N=1020N。‎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当他用400N的拉力匀速提升其它货物时,额外功占总功的15%,提升货物的重为1020N。‎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关系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6.(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2W”字样,当S1和S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此时R1消耗的功率为0.4W.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2)R1的阻值。‎ ‎【分析】(1)根据P=求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当S1和S2同时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当只闭合S1时,R1和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然后求解。‎ ‎【解答】解:(1)由P=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RL===18Ω;‎ ‎(2)当S1和S2同时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I==0.5A﹣﹣﹣﹣﹣﹣﹣﹣﹣①,‎ 当只闭合S1时,R1和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此时R1消耗的功率:P1=I′2R1=()2R1==0.4W﹣﹣﹣﹣﹣﹣﹣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R1=3.6Ω或R1=10Ω。‎ 当R1=3.6Ω时,电源电压U=IR1=0.5A×3.6Ω=1.8V<3V,不合题意,所以R1=3.6Ω应舍去,即R1的阻值为10Ω。‎ 答:(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为18Ω;‎ ‎(2)R1的阻值为10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电路结构是关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7/20 22:47:06;用户:初中物理;邮箱:DFUUJY00034.26958621;学号:2774229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