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突破一A4打印完美解析版
(一)寒夜生花 迟子建 ①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摄氏三十七八度之间。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过年。 ②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③是霜花! ④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摄氏十七八度,所以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 ⑤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⑥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⑦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也是最黑暗的时节。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⑧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就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⑨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如梦似幻。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⑩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11)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 (12)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 (13)我凑近霜花,仔细地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说,你还能闻出香味来?是啊,霜花不是尘世的花朵,没有凡俗的香味。可它那股逼人的清新之气,涤荡肺腑,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吗?我把这话说与身后发问的人,回首处,却看不见人影,只有门楣处的红灯笼,在寒夜里一闪一闪的,像是在跟我搭话。 (选自《文汇报》2012年2月11日,有删改) 1. 作者描写了霜花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述(3分) 2. 第⑥段有什么作用?(4分)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4. 理解第(12)段画直线句子的含义(4分) 5. 请采用第9段的描写顺序,描述一个你记忆里最美的画面(文中出现的画面除外,字数不超过所给字格)(7分) (二)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 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 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 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1.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2.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冬日北国鸟 ①冬日里,北方的麻雀是值得我们把它当作鹰来看待的。 ②数九寒天,麻雀用一抹褐色,氤氲着不屈的情怀,在枝头曼妙地摇曳,温暖着我们的心情。它们是寒风中光秃秃的枝梢上印象派的花朵,用小小的身姿,俯仰间点缀着清冷的时光。 ③麻雀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鸟儿,它形不惊人,声不迷人,平凡得像坊间的小狗小猫和一大片叫狗蛋的孩子。 ④但麻雀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冬日麻雀最值得称颂的是它的坚守,与生它养它的土地不离不弃。麻雀孤独的舞者,在北方冬日的天幕下,跳着并不优美但还算是灵动的舞。 ⑤麻雀的聒噪,源于它们严寒中坚守的孤独。此时,鸟儿们都在冬日里噤了声,除了麻雀,谁还会来活跃冬日的气氛? ⑥忘记说一句,麻雀也叫北国鸟。 ⑦不管首肯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麻雀是城乡冬日里最活跃的意象,夸张一点说,麻雀几乎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 ⑧ 冬日,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切,麻雀们如何寻找果腹的东西呢?冬日的麻雀是素食主义者,只能以草籽果腹。这个时候,人,趁虚而入,在雪地里,支上一只箩筐,下面撒上点谷粒,就等着麻雀上钩。那些不幸落入人手中的麻雀,任你威逼利诱,不吃不喝,目不斜视,视死如归。 ⑨有人说:麻雀是动物界中最后的烈女。此话不假,麻雀不媚人,特立独行,是公认的惟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 ⑩今天上午,我正在书房里写字,听到阳台上麻雀们欢快的叫声。抬头,隔了窗上的玻璃,就见十几只麻雀拥拥挤挤地站在窗台上,你挤我挨,像一串跃动的音符。间或,有几只自得地梳理着羽毛,还会忙中偷闲地跟伙伴们整理妆容。 (11)饭后外出,走在路上,就有一群麻雀落在我的身前,我往前走,它们就往后退,等到我前进的速度足以大过它们跳跃着后退的速度时,它们便旋风般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再次在前面迎候着我。 (12)想起去法国巴黎旅游时,在广场上,那几只站在我手上的麻雀,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13)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 (14)鸟类学家亨德森说;“如果没有鸟类的作用,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15)仿佛是突然间,我心理打一冷战:某一天,没有麻雀陪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有些惶恐。 (选文有删减) 1. 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4分) 2. 说说第(12)段中画线句的深刻含义。(4分) 3. 赏析第⑩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4. 为什么作者直到第⑥段才交代麻雀也叫北国鸟?(3分) 5. 结合本文和下面一则或多则材料,对“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这一问题,作出你的回答。 材料一:大连有60多种温地鸟类享誉中外。近年来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一些列保护湿地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材料二:至2009年,大连市共完成植树8068万株,造林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材料三:长期以来,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欲,完全不把鸟类当成地球生态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直至目前,猎杀鸟类的恶性案件仍然时常在国内许多地方发生。 (四)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从维熙。有删改)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2.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3. “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分) 4. 从文中画横线、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5. 文中的“漓江情韵”让我们向往,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旅游经历呢?请加以叙述描绘。 (文中出现的画面除外,字数不超过所给字格)(7分) (五)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1)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2)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3)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4)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5)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 精致。 (6)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7)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8)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9)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10)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11)还 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12)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13)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14)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15)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16)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17)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18)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19)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20)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21)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22)再后来,她睡了。 (23)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24)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25)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26)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27)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1. 第10段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分) 2. 赏析第20段中“淡淡地笑”的表达效果 (4分) 3.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24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4. 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4分) 5. 尘埃深处是繁花,读过这篇文章,你一定深有感触,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字数不超过所给字格)(7分) (六)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高&考%资(源#网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 【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 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3.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4.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4分) (七)怪人 [乌拉圭]比亚纳① 这是给牲口烙印的日子。早晨的阳光倾泻下来,照得人们头昏眼花。 在用横木和立柱造的宽大畜栏里,一群小牛犊踢打着蹄子,眼里冒着火光,在弥漫的尘烟中急得团团打转。从那激怒的神色看,这样被囚禁在里头,它们再也不能忍受了。 畜栏外面,准备套牲口前蹄的人排成两行,中间留一条通道。他们手握绳索,睁大眼睛,等待小牛出栏。 在畜栏的门旁,巨大的火堆熊熊燃烧,火焰冲天。 突然,套牲口的人拖出一头小牛来。当它走到场地上的时候,加乌乔②们发出一阵吼叫,吓得它发疯似的埋头奔跑起来。十几条套索在空中发着咝咝声,凶猛的小牛咆哮了一声,扑通倒在地上。勇士们一拥而上,把它捆缚起来,按在了地上。 “烙!”一个人叫道。 打烙印的人从火堆那儿跑了过来。 火红的烙铁烙得小牛毛皮发着吱吱的声响,冒出一股白烟,发出一股臭味。然后,小牛被解下绳索,身上流着血,疼痛而悲哀地跑开了。加乌乔们却又说又笑地走向火堆,去享受他们套捉牲口的奖赏——畅饮那杯美酒去了。 这种粗野而危险的活计,是加乌乔们最大的乐趣,他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但是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只有马乌罗与众不同。他身体高大、粗壮,有点驼背,脑袋硕大,头发蓬乱,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个大鼻子:鼻梁高高地突起,在浓密的头发村托下,就像是乱糟糟的黑色胡椒树丛中间的一座小石山。别人交谈的时候,他嘟哝;别人大笑的时候,他吼叫。 “烙!这回该你了!”伙伴们着急地冲马乌罗喊道。 他气呼呼地回答:“来了,哼!我又不是火车!” 转回来的时候,他嘟嘟囔囔,推搡着人群往前走,或给狗一脚,或给一个男童头上一掌,什么借口他都找得到的。“这帮懒鬼!你们不知道给人让路吗?” “你们给这个怪物让路!”有人这样应答。马乌罗头也不回,粗言恶语地骂他一句,全是难听的字眼儿。 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榅桲一样苦酸。所以,人们都管他叫“怪人”。他那毛茸茸的狮子般的大头,他那被头发遮掩着的可憎的面孔,他那目光凶狠的小眼睛,他那嘶哑的嗓音和他那把总是插在腰问的长刀子,令人不禁感到几分敬畏。 他是从何处来的呢?没人知道。可能是从地狱里来的,也可能是从某个狮子洞里来的。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但是大家都猜想:他准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他经常冲着大家抱怨,而不对着某个人。 场地上忽然响起一阵可怕的叫喊。只见一头肢体伤残、秉性暴烈的四岁大公牛从地上爬起来,怒气冲冲地用蹄刨了刨地,接着痛苦而狂怒地向众人发起了攻击。加乌乔们大惊失色,恐惧地四处奔逃。那公牛三蹦两跳地蹿到火堆边。马乌罗还来得及躲开,他噌地一下爬到了畜栏的围墙上。 但是,当他回头看时,发现下面有一个男童,一个六岁的男童,一只手提着一只吐绶鸡,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南瓜,吓得脸色铁青,呆若木鸡。马乌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伸手把他抓住,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公牛的犄角。. 在场的二十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恐怖的叫喊,冒着红色火焰的木柴四处飞溅,烟雾弥漫,尘土飞扬,眼前的一切顿时变得模糊不清。 当公牛被两条绳索套着犄角从烟雾中拖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看清这幅惨景,都惊呆了。那男童站在被公牛冲毁的火堆旁,面色如土,但是安然无恙。有着不幸经历的怪人马乌罗却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的头枕着灰烬,结实的胸膛已经被公牛的凶恶犄角挑开。 (朱景冬译,有删改) [注]①比亚纳(1868~1925):著名作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加乌乔的口头传说。②加乌乔:南美潘帕斯草原牧民的统称,意思是“孤儿”、“流浪者”,性格强悍而狂放。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由于即将被拖出去烙印,那群囚禁在用横木和立柱建造的畜栏里的小牛神色愤怒,眼冒火光,无法忍受。 B.加乌乔们打心眼儿里喜爱烙牛,是因为这项粗野危险的活计既紧张又刺激,事后他们还能畅饮美酒。 C.马乌罗的强盗经历、丑陋容貌和暴戾性格,使他受到加乌乔们的歧视,他被看成一个冷酷无情、心灵干枯和心似铁石的人。 D.作者一面同情被烙的小牛,一面也以欣赏的笔触描写了加乌乔们在烙牛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悍、狂放品格。 E.大公牛狂怒地向人群进攻,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作者通过这段传奇,热情讴歌了主人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2. “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3分) 3. 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4分) 4. 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4分) (八)冰山之父 王族 ①终于可以去看“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了。车子开过去,刚下车,便被一股寒风裹住,感觉有几把冰冷的利刃刺在了脸上。抬头张望慕士塔格峰,才发觉慕士塔格峰几乎是一座从下到上由冰裹起来的山,稍不注意,便以为它就是一座由冰结成的山。 ②当晚,天降大雪,我走出帐篷赏雪。落雪使帕米尔一片寂静,抬头看慕士塔格峰,它一片漆黑。人们都知道它是“冰山之父”,但谁也不知道它是怎样长成的,当暗夜和大雪一同到来,月光再次把它照亮,我们就感到了它在不为人知的沉缓世界里生长。它的生命是黯淡的,但它就在这种黯淡中孕育出了高贵与威严。 ③一扭头,看见一群羊正伫立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上,它们紧紧挨在一起,像蛰伏的战士。落雪已经使它们全部变白,稍不留意,就以为是山体的一部分。过了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风也吹了起来,让人冷得忍不住发抖,我不得不返回住处,在进门的一瞬,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羊会不会在大风雪中站上一夜。 ④早晨一出门,我惊叫一声,那群羊果然一动不动地仍站在那里,整个山野一片银白,而它们已变得像山脉凸起的几块骨头。它们整整一夜间都一动不动,就那么顽强地站在落雪中。它们给帕米尔增添了一道厚重的风景。 ⑤房东是一位六十开外的塔吉克族老太太,她起得很早,在给我烧奶茶时,发现灶膛里的火快灭了,她赶紧到屋外去掰柴火。那柴火很脆,她很快就掰下一根。掰第二根时,她的手被划破了,而她惦记着灶膛里的火快要灭了,于是便抱着柴火急急进来加了进去。她手上的血已经流了很多,但她只是快速把柴火加进去,让火燃了起来。少顷,她才擦了手上的血。我有些难为情,觉得她是为了给我烧奶茶而使手受伤的,于是便用歉意的话安慰着她。但她却不以为然,一再强调烧奶茶是小事,但火不能灭。她说着这些的时候,扭头看了一眼慕士塔格峰,当时的太阳正好把慕士塔格峰照彻得通体泛光,她的神情顿时肃然起来。 ⑥我在一旁看到了这个过程。这个明亮的早晨,经由她手上流出的血突然变得深刻起来。还有她对火的维护,她看慕士塔格峰时的神情等等,不光让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不被苦难逼退的坚持和执着,同时也看到了她的信仰,她的内心得到抚慰的过程。 ⑦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事没事与她闲聊。慕士塔格峰在我们背后的大雪中若隐若现,我们就这样说笑着,似乎人生的那些欢乐与痛苦都转瞬即逝。偶尔我们了发出大笑,我甚至还发现老太太有那么一点点嘲笑的意思,好像那些极度的简陋穷苦,生活的艰辛与忍耐都不值一提,她天性中就有高傲,她在内心将信念隐藏起来,时间愈久,便愈不可撼动。 ⑧离开时,我没有回头去看冰山之父。我不能回头,我知道回过头去我看到的仍是平静。我只能离开。感动并滋养了我的,是在无言中耸立的冰山之父。是塔吉克人的高贵以及由高贵转化的一种十分难得的平静。 (选文有改动) 1. 慕士塔格峰之行,作者经历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 请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3. 如何理解文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4分) 4. 作者在一个“明亮的早晨”,对房东老太太的“坚持和执着”的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你的身边,应该也有那样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使你对这种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请记录下来。(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九)地铁客的风格 毕淑敏 ①挤车可见风格。陌生人与陌生人亲密接触,好像丰收的一颗葡萄与另一颗葡萄,彼此挤得有些变形。也似从一个民族刺出的一滴血,可验出一个民族的习惯。 ②那一年刚到日本,出行某地,正是清晨,地铁站里无声地拥挤着。大和民族有一种喑哑的习惯,嘴巴钳得紧紧,绝不轻易流露哀喜。地铁开过来了,从窗户看过去,厢内全是黄皮肤,如等待化成纸浆的芦苇垛,僵立着,纹丝不动。我们因集体行动,怕大家无法同入一节车厢,走散了添麻烦,显出难色。巴望着下列车会松些,等了一辆又一辆。翻译急了,告知日本地铁就是这种挤法,再等下去,必全体迟到。大伙说就算我们想上,也上不去啊。翻译说,一定上得去的,只要你想上。有专门的“推手” ,会负责把人群压入车门。于是在他的率领下,破釜沉舟地挤车。嘿,真叫翻译说着了,当我们像一个肿瘤,凸鼓在车厢门口之时,突觉后背有强大的助力拥来,猛地把我们抵入门内。真想回过头去看看这些职业推手如何操作,并致敬意。可惜人头相撞,颈子根本打不了弯。 ③肉躯是很有弹性的,看似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车厢,呼啦啦一下又顶进若干人。地铁中灯光明亮,在如此近的距离内,观察周围的脸庞,让我有一种惊骇之感。日本人如同干旱了整个夏秋的土地,板结着,默不作声。躯体被夹得扁扁,神色依然平静,对极端的拥挤毫无抱怨神色,艰忍着。我终于对他们享誉世界的团队精神,有了更贴近的了解。那是在强大的外力之下,凝固成铁板一块。个体消失了,只剩下凌驾其上的森冷意志。 ④真正的苦难才开始。一路直着脖子仰着脸,以便把喘出的热气流尽量吹向天花板,别喷入旁人鼻孔。下车时没有了职业推手的协助,抽身无望。车厢内层层叠叠如同页岩,嵌顿着,只能从人们的肩头掠过。众人分散在几站才全下了车,拢在一起。从此我一想到东京的地铁,汗就立即从全身透出。 ⑤美国芝加哥的地铁,有一种重浊冰凉的味道,到处延展着赤裸裸的钢铁,没有丝毫柔情和装饰,仿佛生怕人忘了这是早期工业时代的产物。 ⑥又是上班时间。一辆地铁开过来了,看窗口,先是很乐观,厢内相当空旷,甚至可以说疏可走马,必能松松快快地上车了。可是,且慢,厢门口怎么那样挤?仿佛秘结了一个星期的大肠。想来这些人是要在此站下车的,怕出入不方便,所以早早聚在出口吧。待车停稳,才发现那些人根本没有下车的打算,个个如金发秦叔宝,扼守门口,绝不闪让。车下的人也都心领神会地退避着,乖乖缩在一旁,并不硬闯。我拉着美国翻译就想窜入,她说再等一辆吧。眼看着能上去的车,就这样懒散地开走了,真让人于心不忍。我说,上吧。翻译说,你硬挤,就干涉了他人的空间。正说着,一位硕大身膀的黑人妇女,冲决门口的阻挠挺了上去,侧身一扛就撞到中部敞亮地域,朝窗外等车者肆意微笑,甚是欢快。我说,你看你看,人家这般就上去了。翻译说,你看你看,多少人在侧目而视。我这才注意到,周围的人们,无论车上的和车下的,都是满脸的不屑,好似在说,请看这个女人,多么没有教养啊! ⑦我不解,明明挤一挤就可以上去的,为何如此?翻译说,美国的习俗就是这样。对于势力范围格外看重,我的就是我的,神圣不可侵犯。来的早,站在门口,这就是我的辖地。我愿意让出来,是我的自由;我不愿让,你就没有权力穿越…… ⑧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似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我们没有职业的“推手”(但愿以后也不会有,如果太挤了,政府就应修建更多的交通设施,想更人性化的主意,而不是把人压榨成渣滓),是不幸也是幸事。 ⑨会不会挤车,是北京人地道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单单挤得上去,不是本事。上去了,要能给后面的人也闪出空隙,与人为善才是正宗。只有民工才大包小包地挤在门口处。他们是胆怯和谦和的,守门不是什么领地占有欲,而是初来乍到,心中无底,怕自己下不去车。他们毫无怨言地任凭人流的撞击,顽强地为自己保有一点安全感。在城里待久了,他们就老练起来,一上车就机灵地往里走,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着:劳驾借光…… 车厢内膛相对松快,真是利人利己。北京的地铁客在拥挤中,被人挤了撞了,都当作寻常事,自认倒霉,并不剑拔弩张。比如脚被人踩了,上等的反应是幽默一把,说一句:“对不起,我硌着您的脚了。”中等的也许说:“倒是当心点啊,我这脚是肉长的,您以为是不锈钢的吧?”即便是下等的反响,也不过是嘟囔一句:“坐没坐过车啊,悠着点,我这踝子骨没准折了,你就得陪我上医院CT去!”之后一瘸一拐地独自下车了。 ⑩人与人的界限这个东西,不可太清,水至清则无鱼,到了冷漠的边缘;当然也不可太近,没有了界限也就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独立。适当的“度”,是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 (11)还是喜欢中庸平和之道。将来有了环球地铁,该推行的可能正是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1. 请分别概括东京地铁客和芝加哥地铁客的风格。(3分) 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横线句子。(4分) 3. 简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4. 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地铁没有职业推手“是不幸也是幸事”?(4分) 5. 作者推崇的“北京这种东方式的弹性距离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实质?你赞成这种精神实质吗?请联系现实说说你的理由。(字数不超过所给字格)(7分) (十)缝山针 非鱼 ①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②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③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④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⑤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⑥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⑦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⑧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主任说早也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⑨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又拉走,换成了钱。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⑩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个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11)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12)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 (13)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14) 暮秋时节,风很劲,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15)停,快停下。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16)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17)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18)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他匆忙赶了回去。 (19)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彼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20)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21)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交代了“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为后文他画出获奖作品《听槐》和设计出巨型雕塑“缝山针”做了铺垫。 B.“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呼应了上文“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这种对美景和自我成就的陶醉让年又春下决心采掘煤矿。 C.风景秀丽的高阳山热闹起来了,村民靠煤矿挣钱,盖房娶妻,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是年又春一手打造的政绩工程,他也因此得以晋升。 D.美丽的高阳村变得满目疮痍,村民以毁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脱贫致富,这留给读者沉重的思考,也显示出作者的忧患意识。 E.高小根带有身孕的媳妇被突然坍塌的废煤矿夺去生命,但他处于对年又春带领高阳村脱贫致富的感恩之情,不肯承认媳妇和孩子的死是年局长的错。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第三段叙述年又春和高阳村的渊源,交待了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扶贫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积极热情地开展扶贫工作作了铺垫。 B.年又春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又设法开发煤矿,表现了饱不辞辛劳、真诚助民的品格。 C.《听槐》画作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既表现了年又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推动情节发展,让他再次来到高阳村,目睹高阳山的现状。 D.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暴露的问题也给扶贫工作敲响了警钟。 3. 小说中的年又春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 4.《听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5.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为什么以“缝山针”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淡你的看法。(5分) 7. 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缝山针”被运到高阳村,“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分) (十一)荒漠一夜 付浩勇 ①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已在大漠的荒滩里跋涉了整整一夜。 ②他蠕动着苦涩僵硬的舌头,舔了舔嘴唇上叠透的干血泡,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梁,不由回望一眼身后伴随的追敌--晨雾里闪着两点绿光的饥饿的野狼,心里又掠过一阵恐惧和绝望。 ③他是昨天下晌为了拍摄到沙漠上的绿洲,他离开了驼队,深入到荒滩深处。当黄昏降临的时候,沙梁上传来一声凄凉血性的狼嚎声,他回首寻望,蓦然发现了暮色里浮动着两点闪亮的寒光,倏地,疲惫夹带饥饿一同向他袭来…… ④整整一夜,他别无选择,慌惶地在大漠里奋力向前进。途中,他为补充体力,备带的干粮吃完了,水壶里面水喝干了,肩上压着沉沉的摄影机和行囊背包。但他不忍心将拍到的海市蜃楼般的别致风景一掷了之,那可是他艺术生命的价值所在。然 而,野狼显然盯上他了,将他视成大漠里惟一的补充营养的佳肴,他只好拼力地在沙漠里走着。他心里明白,在荒漠里,缺水是最大的灾难,野狼同他较量的是毅力 和意志,自己若是稍有松懈,在沙梁上倒下,野狼就会冲上前,挥舞双爪,将他撕成碎条,充饥解渴,而他拍摄的荒漠上的别致风景将化为乌有。 ⑤ 他回望野狼时,明显发现野狼的浑身抽搐,脊梁的骨节更加突起,干瘪的肚皮贴在沙土上。喘气声越来越粗重,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长……渐渐地,野狼举步维艰,停下来了。他心里不由掠过一阵狂喜,野狼终于撵不上自己了。少顷,又见到野狼嚎叫一声,转头调向,灰溜溜地往回逃窜,他不由挺直身躯,英雄般地傲立在沙梁上,似乎嘲笑野狼意志的崩溃瓦解。 ⑥当野狼的背影逃遁远去,他又一下子瘫倒在沙梁上,他该往哪里走?何方才能寻到驼铃队?哪里才有水源?严重的缺水,他已鼻孔出血,七窍冒烟,四肢乏力。忽而, 他转念回想,猝然想到,野狼的转向莫非预告着前方是一条通向大漠腹地的死亡之路,于是,他意识到只有重新振作,尾随野狼,或许才有可能离开大漠,找到驼队,使别致风景焕发艺术之光。 ⑦他复而挺起疲惫的身躯,沿着野狼逃遁的方向赶去。为了避免同野狼的孤注一掷,他既不能尾随太近,那样会惊扰它;当然又不能太远,如果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跋涉的方向。 ⑧芨芨草是大漠里跋涉者的救命圣草,沙梁坎下,野狼过处,芨芨草已被啃尽;他随踪而来,只好刨出草茎,细嚼取湿。野狼困乏了,停下来回头对峙地盯着他;他也停 靠下身,机警地准备应付对野狼的反扑。有多少回,狼跑他奔,狼歇他停。有几阵子,狼的双腿摇摆踉跄,迷迷茫茫地迈步,他就像虚脱一般神情恍惚,晕晕蒙蒙地 跟着…… ⑨狼撵人整整一夜,人追狼足足一天,又是日头西斜的时分,终于,沙梁坎下出现了一片罕见的沙洲--那是内陆河被沙漠侵袭仅有的一汪清水。 ⑩野狼仿佛忘却了疲惫,奋着四蹄奔过去。 (11)他喜出望外,狠狠地咬了一下血唇,忽而,一阵熟悉的驼铃声响过,昨天同行的地质勘探队出现在前方。他顿感泪水漾出眼眶,朦胧中,他看见两名地质队员正端枪向着吸水的野狼瞄准,他声嘶力竭的喊:别打它,没有它,我走不出荒漠,是它救了我的命…… (12)声落枪响,野狼猝然倒在甘泉一般的水边,枯瘦的四肢也懒得一动。 (13)他一个踉跄,向前一个滚翻,昏了过去。 (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1. 小说中的“他”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2.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3. 小说中反复强调“拍摄”“别致风景”的事情,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中句子进行具体说明。(4分) 1. 小说中叙写了一个人与一匹狼的故事。有人说,狼是凶残的掠食者,是人类的敌人;有人说,狼不自觉地帮助主人公走出了沙漠,是一个拯救者;有人说,小说在赞颂人的意志品质;也有人说,小说在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谈谈。(4分) 2. 请根据文意,扩写“人追狼足足一天” (字数不超过所给字格)(7分) (十二)鸳鸯劫 梁晓声 ①冯先生是我的一位画家朋友,擅画鸳鸯,在工笔画家中颇有名气。近三五年,他的画作与拍卖市场结合得很好,于是他十分阔绰地在京郊置了一幢别墅,还建造了一座庭院。那庭院里蓄了一塘水,塘中养着野鸭、鸳鸯什么的,还有一对天鹅。 ②冯先生搬到别墅后不久,有次亲自驾车带我去,让我分享他的快乐。我俩坐在庭院里的葡萄架下,吸着烟,品着茶,一边观赏塘中水鸟们优哉游哉地游动,一边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我问:“天鹅与鸳鸯,你更喜欢哪一种?”答曰: “都喜欢。天鹅有贵族气;鸳鸯,则似小家碧玉,各有其美。”又说:“有人亲自登门购画。倘若成功人士,多要求为他们画天鹅;但也有普通人前来购画,对他们来说,能购到一幅鸳鸯戏荷图,就心满意足了。普通人的目光大抵习惯于被色彩吸引,你看那对雄鸳鸯的羽毛多么鲜丽,那正是他们所喜好的嘛!” ③三个月后,已是炎夏。某日,我正睡午觉,突然被电话铃扰醒,抓起一听,是冯先生。他说: “惊心动魄呀,我刚刚目睹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这会儿我的心还在怦怦乱跳呢,不说出来,我受的那种刺激肯定无法平息!我的庭院里,刚刚发生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于是,冯先生语气激动地讲述起来。 ④冯先生中午也是要休息的,但他有一个习惯,睡前总是要坐在他那大别墅二层的落地窗前,俯视庭院里的花花草草,静静地吸一锅烟。那天,他磕尽烟灰正要站起身来的时候,忽见一道暗影自天而降,斜坠向庭院里的水塘。他定睛细看,竟是一只苍鹰,企图从水塘里捕捉一只水鸟。水鸟们受此惊吓,四散而逃。两只天鹅猝临险况,反应迅疾,扇着翅膀跃到了岸上。苍鹰一袭未成,不肯善罢甘休,旋身飞上天空,第二次俯冲下来,目标盯准的是那只雌鸳鸯。而水塘里除了几株荷,再没什么可供水鸟们藏身的地方。冯先生隔窗看呆了。 ⑤正在那雌鸳鸯命悬一线之际,雄鸳鸯不逃窜了。它一下子游到雌鸳鸯前面,张开双翅,勇敢地扇打俯冲下来的苍鹰。结果苍鹰的第二次袭击也没成功。 那苍鹰似乎饿急了,他飞上空中,又开始第三次进攻。而雄鸳鸯也又一次飞离水面,用显然弱小的双翅扇打苍鹰的利爪,拼死保护它的雌鸳鸯。力量悬殊的战斗,就这样展开了。 ⑥令冯先生更加惊讶的是,塘岸上的一对天鹅,一齐伸展开双翅,扑入塘中,同时加入了保卫战。在它们的带动之下,那些野鸭呀,鹭鸶呀,都不再恐惧,先后参战。水塘里一时间情况大乱……待冯先生缓过神冲出别墅时,战斗已经结束。苍鹰一无所获,不知去向。水面上,羽毛零落,有鹰的,也有那些水鸟的……我听的困意全消,忍不住关心地问: “那只雄鸳鸯怎么样了?”他说: “惨!几乎是遍体鳞伤,两只眼睛也瞎了。”他说他请到了一位宠物医生,为那只雄鸳鸯处理伤口。他将一对鸳鸯暂时养在别墅里了。 ⑦到了秋季,我带着几位朋友到冯先生那里去玩儿,发现他的水塘里增添了一道“风景”——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搭在雄鸳鸯的身上,在塘中缓缓地游来游去,不禁使人联想到一对臂挽着臂在散步的恋人。 ⑧而那只雄鸳鸯已不再有往日的美丽,它的背上,翅膀上,有几处地方呈现出裸着褐色疮疤的皮。那几处地方,是永远也不会再长出鲜丽的羽毛了……更令人动容的是,塘中的其他水鸟,只要和那对鸳鸯相遇,都会自觉地给它们让路。尤其是那一对气质高贵的天鹅,当它们让路时,每每曲颈,将它们的头低低俯下,一副恭敬的姿态。我心中自然清楚那是为什么,我悄悄对冯先生说: “在我看来,它们每一只都是高贵的。”冯先生默默地点了一下头,表示完全同意我的看法。 ⑨是日,大家被冯先生留住,在庭院中聚餐。然塘中鸳鸯,隐荷叶一侧,不睬岸上之人,依然相偎小憩…… 1. “鸳鸯劫”是怎样的一场遭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2. 文章第②段写“我”与冯先生的闲聊,有什么作用?(4分) 3.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4. 理解文章第⑧段画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5.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联系上文内容,展开联想想象,将文中结尾省略处补写完整,描绘出“雌雄鸳鸯相偎小憩”的画面。(不超过所给字格)(7分) 参考答案: (一)寒夜生花: 1. 有生命力;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很懂主人的心思;脱俗清纯(答对3点即可) 2.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烟花般灿烂”、“祥云缭绕”承接上文对窗花姿态万千的描写,(2分)/“孤独的脚印”、“离人的眼泪”引起下文窗花的消融,(3分)/营造出伤怀的氛围(感情基调),为下文作者怀念离去的亲人做铺垫(4分) 3. 拟人,(1分)/用“悄然潜入”、“做起浪漫的事情”、“用月光星光做笔”、“点燃”赋予“寒流”人的情态,(2分)/想象奇特,生动形象,(3分)/将自然形成的霜花写得唯美浪漫(4分) 4. 姿态万千的霜花成为“我”对已逝亲人的寄托,(1分)/霜花赠予我的礼物是它们对“我”思念亲人的慰藉,(2分)/当你用心灵去欣赏窗花时,就是领受了一份脱俗清纯的生命的礼赞,(3分)/表达了作者对霜花的美丽蓬勃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4分) 5. 略(内容4分,语言3分) (二)窗子以外: 1.B(3分) 2.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1分)/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2分)/有的人坐在窗子里面,有的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一扇窗子隔绝出来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4分)/窗外的人固然不了解窗里的人,窗里的人,也永远不能了解窗外的人。(5分) 3. 你、我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视角,观看自己生活的视角和观看他人生活的视角。窗外是劳作、奔波、挣扎、穷苦,窗内是奢侈、悠闲、烦闷、无聊。这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蕴含着作者的态度:窗里窗外是两个世界,窗外的人无法理解窗内,窗内的人也无法走进窗外,我们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待世界,不要以为自己真正的解了什么而私下满足,“天知道那是罪过”。空子内外有永远不能消除的隔阂,如你与我的距离。窗外有那么多的事物,充满了生趣,那么多的颜色,所有的一切是那么令人向往。可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坐在窗子里只能呆呆的看着的旁观者。窗外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也不能体会到辛酸,痛苦,这多彩的窗外世界并不属于“我”,因为“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意对即可,6分) (三)冬日北国鸟: 1.(1)严寒中它仍坚守在生它养它的土地上;(2)它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3)它是惟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4)麻雀愿意亲近同伴和人类(每点1分,共4分) 2.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不和谐关系的失望和遗憾,(2分)/也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望和向往。(4分) 3.本段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1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拥拥挤挤的麻雀”比喻成“一串音符”,又赋予麻雀以人的神态、动作,如“自得”“整理妆容”等。(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麻雀的活泼可爱以及它们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3分)/表达了“我”对麻雀的喜爱和敬重之情。(4分) 4.前文介绍了麻雀虽然是平凡的,但它们是北国冬天惟一的坚守者。(1分)/这正是它们被称为北国鸟的原因。(2分)/有了这样的铺垫,第⑥段的交待就显得自然,易于被读者接受。 5. 略(内容4分,语言3分) (四)漓江情韵: 1. 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3分,共4分) 2.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一点2分,共4分) 3. 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1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2分)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3分) (意思对即可。共3分) 4. A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朦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B示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对比喻内容的分析l分,效果3分,共4分) 5. 略(内容4分,语言3分) (五)尘埃深处是繁花: 1. “尴尬”的本义是神情态度不自然(1分)/在这里是指我无意中发现了乔的隐私(右膝盖之下是空的或者是发现了假肢),感觉自己对乔的自尊造成伤害后内心的不自然,(2分)/表现了我对乔的歉意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心理。(3分) 2.“淡淡地笑”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写出了乔面对生活的困境和磨难的轻松平静心理(2分),/同时表现了乔的坚强性格(3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分) 3. 比喻(1分),/把乔比作天边的一颗星星,(2分)/她给像我一样身处困境中的人带来光亮、希望,(3分)/表达了我对乔的感激、赞美之情。(4分) 4.照应文章标题(1分)/总结全文(2分)/升华主题,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要迷茫绝望,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战胜自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4分) 5. 略(内容4分,语言3分) (六)血的故事: 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A项彭先生的爱情故事是悲喜剧,不是生动曲折,张医师让彭先生讲故事是为了劝大家验血型。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外省人彭先生与台湾小姐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对话风趣而又细腻。B、“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错,秀鸾说过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的话,但没有这样做,也没有牺牲亲情 2、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1点1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的作用,应考虑细节本身的内容,细节与上下文的关系,细节与主题的关系。 3、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1点1分,共3分)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4、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评分标准:1点1分,语言表述1分,共4分) (七)怪人: (信息1)只有马乌罗与众不同。他身体高大、粗壮,有点驼背,脑袋硕大,头发蓬乱,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个大鼻子:鼻梁高高地突起,在浓密的头发村托下,就像是乱糟糟的黑色胡椒树丛中间的一座小石山。别人交谈的时候,他嘟哝;别人大笑的时候,他吼叫。 (信息2)他气呼呼地回答:“来了,哼!我又不是火车!” 转回来的时候,他嘟嘟囔囔,推搡着人群往前走,或给狗一脚,或给一个男童头上一掌,什么借口他都找得到的。“这帮懒鬼!你们不知道给人让路吗?” “你们给这个怪物让路!”有人这样应答。马乌罗头也不回,粗言恶语地骂他一句,全是难听的字眼儿。 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榅桲一样苦酸。所以,人们都管他叫“怪人”。他那毛茸茸的狮子般的大头,他那被头发遮掩着的可憎的面孔,他那目光凶狠的小眼睛,他那嘶哑的嗓音和他那把总是插在腰问的长刀子,令人不禁感到几分敬畏。 他是从何处来的呢?没人知道。可能是从地狱里来的,也可能是从某个狮子洞里来的。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但是大家都猜想:他准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他经常冲着大家抱怨,而不对着某个人。 (信息3)马乌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伸手把他抓住,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公牛的犄角。. 1. 答案: D、B(E)(评分标准:选D得2分,选B得2分,选E得1分,选A、C不得分) 答案解析: 从红体字可以看出小牛愤怒是因为被关了很久而不是因为要被烙印,被关起来的小牛不知道自己要去烙印,故A选项错误。从橙体字可以看出马乌罗的强盗经历是大家的猜测,并不肯定,所以C选项错。本文主题是讴歌人性之美,舍己救人只是内涵之一,故E选项不准确。 2.题目分析: 题型属于“抓”题,找出所有马乌罗的描写,然后分条概括。 解题思路: 找出所有与马乌罗有关的语言(见背景为灰色的字),信息1可概括为形象上,他高大粗壮,有点驼背,发乱面丑,脑袋、鼻子硕大,目光凶狠,嗓音嘶哑;信息2可概括为性情上,他暴躁,冷淡,粗鲁,不太合群;信息3可概括为品行上,危急关头,别人四处奔逃,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注意,信息1最前面的“与众不同”四个字是很明显的答题信息提示,不要丢掉。 标准答案: 1、形象上,他高大粗壮,有点驼背,发乱面丑,脑袋、鼻子硕大,目光凶狠,嗓音嘶哑;2、性情上,他暴躁,冷淡,粗鲁,不太合群;3、品行上,危急关头,别人四处奔逃,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每个方面1分,每个方面少1点扣0.5分,扣完为止,共计3分) 3. 题目分析: 问“为什么”,答原因,但此题不是“抓”题,因为问的是“为什么对……不着一字”很显然文章当中没有直观的提示信息。此题偏向“夸”,夸作者的结构设计为什么好,通读全文总结原因,没有公式可套。 解题思路: 其实这道题可以由浅入深来“挖”。最表面的原因,是因为前边已经写了,不用重复。再往深一步:塑造马乌罗形象的中心是后文“救童”一段,其“烙牛”仅是铺垫,应该略写。答案中还有一点“可腾出笔墨来写平日的马乌罗,与前后文的紧张叙述形成对比,舒缓了节奏,使行文张弛有序。”此点属于拔高,考生很难答出,但前两点不难作答。 标准答案: 1、前文已经对如何“烙牛”作了详尽细致的描写,此处不必重复;/(1分)2、塑造马乌罗形象的中心是后文“救童”一段,其“烙牛”仅是铺垫,应该略写;/(2分)3、可腾出笔墨来写平日的马乌罗,与前后文的紧张叙述形成对比,/(3分)舒缓了节奏,使行文张弛有序。(4分) 4. 题目分析: 典型的“发”题,选择哪种观点都可以,注意一定要先表明观点,然后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标准答案(示例): 观点一:加乌乔“烙牛”的片段更精彩。1、展示了加乌乔们的生活风情,凸显了其强悍、乐天的性格,强化了作品的地域文化内涵;2、构成了理解主人公马乌罗的性情和英雄壮举的氛围和基础;3、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烘托手法等,逼真呈现了烙牛过程,感染力极强。 观点二:马乌罗“救童”的片段更精彩。1、展示了马乌罗勇于牺牲的英雄壮举,完成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2、作为小说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品讴歌人性之美的主题;3、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一步步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观点三:两个片段同样精彩。1、都是小说的华彩段落,前者是铺垫,后者是高潮,共同完成了主人公的塑造;2、二者相辅相成,通过“烙牛”的加乌乔们和“救童”的马乌罗形象的相互衬托,丰富并深化了主题;3、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和烘托等多种手法,精细传神,画面感极强,一头一尾,交相辉映。 【评分标准:每点1分,语言表述1分,满分4分】 (八)冰山之父: 1. (1)看到矗立在黑暗与冰雪中的“冰山之父”。(2)发现一群羊顽强地在风雪中伫立了一夜。(3)目睹房东老人不顾手伤维护火的过程。(4)与房东老人闲聊,体会到她得精神和信仰。(每点1分,共计4分) 2. 写出了我对“冰山之父”的向往之情,/(1分)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及冰山被冰裹的特点,/(2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分)为下文对冰山的描写作铺垫。(4分) 3. 神态描写,写出了房东老人看到冰山之父时庄重恭敬的样子,/(1分)表现了老人对冰山的敬仰/(2分)以及冰山的高贵与威严已成为老人的精神滋养。(3分) 4. 给我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是在不为人知的沉缓世界里生长并蕴育出高贵与威严的冰山之父,/(2分)是塔吉克人不被苦难逼退的信仰,/(3分)以及他们面对极度艰辛生活都不在乎的平静心态(对生活的苦难的嘲讽)。(4分) 5. 略(内容4分,语言3分) (九)地铁客的风格: 1. 东京地铁客:对拥挤的态度:默不作声,毫无怨言/(1分);有坚忍的森冷意志的团队精神(2分)/ 芝加哥:格外看重自己的势力范围,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3分) 2. 外貌、动作、神态描写,(1分)/如:“硕大肩膀”、“挺”、“扛”、“撞”、“肆意微笑”,(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健硕的黑人妇女挤地铁时粗鲁没教养、自鸣得意的样子(4分) 3. 总领全文:挤车可见风格,(1分)/以小见大,从挤车看民族习惯,(2分)/为下文写东京地铁客和芝加哥地铁客和北京地铁客的风格与日、美、中三国的民族习惯做铺垫(4分) 4. “不幸”是因为我们国人没有坚忍的森冷的团队精神的文化基因(1分)/弘扬了东京地铁客的风格;(2分)/“幸运”是因为政府可以通过修建设施(3分)/来为我们提供更人性化的距离,让我们享受距离之美(4分) (十)缝山针: 1.(5分)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B项中“下决心采掘煤矿”错;C项中“一手打造的政绩工程,他也因此得以升迁”,无中生有;E项中“不肯承认媳妇的死是年局长的错”错。) 2. D(3分) 3.(4分)①热爱自然。出去写生时,为高阳村的美景所陶醉,画了两幅《听槐》,后来主动请求去高阳村扶贫;②不辞辛劳,热心帮百姓致富。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在没钱的情况下,招外地的人来开发煤矿,带领村民致富;③富有反思精神,敢于正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得知高小根媳妇的死因时,在看到满目疮痍的高阳山时,年又春下跪认错,并掏钱制作巨型雕塑“缝山针”,市里也下发了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 4. (6分)①人物形象塑造上,年又春陶醉于高阳村的美景,创作了《听槐》,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②内容结构上,《听槐》勾起了年又春对高阳村的回忆,因此,他才会再次回到高阳村,亲眼目睹高阳山的累累伤痕,推动了情节发展;③主题表现上,《听槐》是高阳村美景的缩影,与后文满目疮痍的高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年又春反思自己的做法,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5.(6分)①突出高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年又春想去扶贫形成顺应,也与后文受到破坏的情景形成对比。 ②高阳山美丽的秋景,象征扶贫工作的成功.衬托年又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③暗示高阳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围。(每点2分) 6.(5分)①“缝山针”是主要人物年又春反思的产物,体现了他勇于反思、敢于直面自己错误的精神。(2分) ②由开发高阳山到“用针缝山”,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1分) ③“缝山针”预示经济发展力式的转变,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凸显了小说主题。(2分) 7. (7分)“缝山针”及其光芒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能引发读者对文本深入思考,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1分)①“缝山针”是年又春反思的产物,他意识到过去以毁坏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利益是错误的,希望借此补救。(2分)②“缝山针”也是警示,警示人们记住以往的沉痛教训,抛弃不科学的发展方式(2分)。③“缝山针”的光芒又是希望,预示着政府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给高阳村带来美好的明天,昭示着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的美好前景。(2分) (十一)荒漠一夜: 1. (1)坚毅顽强:面对外在的磨难和内心的恐怖,能够勇敢地去战胜与克服;(2)机智敏捷:能够敏锐地发现狼调向回窜的原因;(3)热爱艺术:面对困境,却自始至终不肯放弃所拍到的“别致风景”;(4)沉着冷静,善于思考:能意识到狼既是困难的制造者,也是摆脱困境的拯救者(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对狼的感恩之情)(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2. 神态、语言描写(1分)/通过“眼泪漾出”、“声嘶力竭地喊”等词句(2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追随狼踪的喜出望外,(3分)/对狼充满感激之情的情形(4分) 3.拍摄别致风景是“他”独自行动的契机,为遇狼的情节做铺垫(1分);/“他”不忍抛下摄影机和行囊背包,是“他”被狼逼近的主要原因,推动情节发展(2分);/“使别致风景焕发艺术之光”是“他”在野狼逃遁时及时醒悟的内在动力,(3分)/从而促使小说情节的转折点:人追狼的形成(4分) 4. 以上答案是要考虑的关键点,具体答案视所选择的角度而定,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满分4分 (1)在沙漠荒滩的恶劣环境中,狼的存在对人的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2)主人公之所以能走出困境,狼也间接起到了作用:狼的突然转向提醒主人公及时掉头;狼成了主人公最好的向导;狼的存在激发了主人公的潜能,使他“振作”“警醒”,直至获救。 (3)主人公之所以能走出困境,首先在于他富有毅力和意志,能够战胜疲惫和饥饿,能够战胜面对野狼的恐惧和绝望。 (4)人类不能排他性地独自存在自然界中,只有与其他动物在对立、竞争中共同生存,人类才有出路。 (十二)鸳鸯劫: 1. 一天中午在冯先生家庭院里,一只苍鹰突然从天而降,企图捕捉水塘中的雌鸳鸯,在雌鸳鸯命悬一线之际,雄鸳鸯连续两次不顾危险,挺身而出,与苍鹰展开力量悬殊的搏斗,并带动其他水鸟加入战斗,最终虽遍体鳞伤却保护了雌鸳鸯。(酌情给分) 1. “我”与冯先生闲聊关于喜欢天鹅还是鸳鸯的话题(1分)/流露出人们对鸳鸯的普遍认知:不够高贵,只是被它的色彩吸引。(2分)/欲扬先抑,与下文雌雄鸳鸯在大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勇敢和不离不弃的高贵品质做对比,(3分)/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熊雌鸳鸯的发自内心的崇敬。(4分) 2. 动作描写,“飞离”“扇打”“拼死保卫”等词语,(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雄鸳鸯与苍鹰殊死搏斗的状态,(2分)/写出了雄鸳鸯的勇敢和保护雌鸳鸯的决心(3分) 3. 经历了这次“鸳鸯劫”,让作者重新认识了鸳鸯:(1分)/雄鸳鸯勇敢保护自己的同伴是高贵的,雌鸳鸯悉心照顾受伤的雄鸳鸯是高贵的(2分)/天鹅在鸳鸯面前表现了深深的崇敬也是高贵的(3分)/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生命发自内心的礼赞。(4分) 4. (内容4分,语言3分) 示例:安静的池塘中,那一对鸳鸯紧紧相偎着,夕阳酡红下,它们两头相靠,耳鬓厮磨,仿佛一对历经了生死患难的夫妻在共同回味生命的过往。那雌鸳鸯的一只翅膀,仍搭在雄鸳鸯的背上,隐约中,仿佛雄鸳鸯身上的美丽羽毛又重生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