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2016•齐齐哈尔)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滴水成冰 C.美酒飘香 D.水果榨汁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美酒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水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2016•梅州)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棉线织布 C.冶炼金属 D.烧制陶瓷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棉线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2016•常德)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黄瓜榨成汁 B.葡萄酿成酒 C.小麦磨成粉 D.棉线织成布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黄瓜榨成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葡萄酿成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小麦磨成粉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棉线织成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4.(2016•泸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湿法炼铜 B.黑火药爆炸 C.玉石雕琢成玉器 D.粮食酿酒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黑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玉石雕琢成玉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5.(2016•贺州)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上浇油 B.滴水成冰 C.玉石俱焚 D.百炼成钢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玉石俱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6.(2016•盐城)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火药爆炸 C.汽油挥发 D.湿法炼铜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湿法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7.(2016•连云港)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燃料燃烧 C.橙汁榨汁 D.品红扩散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橙汁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8.(2016•聊城)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变化本质,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C.给水通直流电,产生气泡 D.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产生白雾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过程中有新物质氨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条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给水通直流电,产生气泡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产生白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9.(2016•玉林)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 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清洗糯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把肉切成小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粽叶包粽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火煮粽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0.(2016•威海)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电灯通电发光 ②煤制成焦炭③塑料老化④干冰升华⑤石油分馏⑥海水制镁⑦石块粉碎成石子⑧粮食酿酒. A.②③⑥⑧ B.②⑤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④⑥⑦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②煤制成焦炭③塑料老化⑥海水制镁⑧粮食酿酒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①电灯通电发光④干冰升华⑤石油分馏⑦石块粉碎成石子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1.(2016•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没有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家庭自酿葡萄酒 B.冰块给水产品保鲜 C.卤水点制豆腐 D.84消毒液漂白织物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家庭自酿葡萄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块给水产品保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卤水点制豆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84消毒液漂白织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12.(2016•黑龙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海水晒盐 C.铁钉生锈 D.干冰升华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3.(2016•宜昌)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湿衣晾干 C.冰雪融化 D.纸张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4.(2016•无锡)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夹取木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炭发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5.(2016•泰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6.(2016•巴中)下列生活中的变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制得甲烷 C.二氧化碳气体经降温、加压制得干冰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制得甲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气体经降温、加压制得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7.(2016•荆州)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硫粉燃烧 C.水通电分解 D.钢铁生锈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硫粉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8.(2016•桂林)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人工降雨 B.植物光合作用 C.木材燃烧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区别进行分析解答,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材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9.(2016•宜宾)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煮熟鸡蛋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燃放鞭炮 D.用小苏打发酵面粉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煮熟鸡蛋的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燃放鞭炮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小苏打发酵面粉的过程中小苏打与酸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0.(2016•郴州)下列成语中,涉及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火烧连营 C.大海捞针 D.刻舟求剑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火烧连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大海捞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1.(2016•黄石)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碘升华 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 C.风能发电 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碘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是由于Al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氧化铝的原因,此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铝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风能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2.(2016•重庆)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汗水的挥发 B.蛋白质的水解 C.葡萄糖的氧化 D.油脂的消化吸收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汗水的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蛋白质的水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氨基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糖的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油脂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有新物质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3.(2016•湖北)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烧碱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盐酸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试管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4.(2016•湘西州)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辣椒打成粉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甲烷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辣椒打成粉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甲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5.(2016•荆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 B.汽油挥发 C.水变成水蒸气 D.酒精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6.(2016•烟台)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 水果榨汁 C. 分离液态空气D. 葡萄酿酒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分离液态空气,只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将液态氮和液态氧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7.(2016•菏泽)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品红扩散 B.碳氨分解 C.纤维织布 D.积雪融化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解答. 【解答】解: A、品红扩散只是分子的运动,间隔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碳氨分解生成氨气等新物质,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纤维织布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D、积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答案:B 28.(2016•武汉)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盐酸除锈 C.冰雪融化 D.蜡烛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盐酸除锈程中有新物质氯化铁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9.(2016•青岛)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30.(2016•孝感)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应城石膏的雕刻 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 C.孝感米酒的酿造 D.安陆水泥的烧制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应城石膏的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孝感米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安陆水泥的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2016•枣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矿石冶炼成铁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 C.粮食酿成白酒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成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的过程中,只是吸附异味和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2.(2016•滨州)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 C.海水提镁 D.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提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3.(2016•哈尔滨)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制作叶脉书签,是荷叶的成分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B、铁钉放在蒸馏水中,露在外面的部分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黄铜与纯铜互相刻划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成红色,是因为酚酞和氨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4.(2016•河北)如图所示过程中国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B.氖管发光 C.电炉丝通电后发红 D.将喷洒石蕊溶液的纸花放入CO2中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氖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电炉丝通电后发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喷洒石蕊溶液的纸花放入CO2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5.(2016•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玻璃破碎 C.动物呼吸 D.石蜡熔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动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6.(2016•扬州)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钢铁生锈 C.食物变质 D.葡萄酿酒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7.(2016•泰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白酒挥发 C.森林失火 D.树枝折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白酒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森林失火包含着树木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树枝折断只是将其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8.(2016•乐山)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刚石刀切割玻璃 B.用粮食发酵酿酒 C.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 D.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粮食发酵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 9.(2016•岳阳)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 B.铁制品锈蚀 C.浓盐酸挥发 D.蜡烛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制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浓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0.(2016•临沂)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胆矾研碎 C.粮食酿酒 D.苹果榨汁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苹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1.(2016•成都)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食物腐烂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材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 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2.(2016•十堰)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树根“变”根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玉石“变”印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果“变”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葡萄“变”美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3.(2016•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纸张燃烧 C.铜丝折弯 D.酒精挥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铜丝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14.(2016•株洲)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锅 B.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 D.水的蒸发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水铸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5.(2016•达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海水制“碱” C.海水制镁 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制“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6.(2016•安顺)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爆竹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烈火焚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17.(2016•永州)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车胎爆炸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车胎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8.(2016•广东)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酿制甜酒 B.煤炭燃烧 C.瓷器破碎 D.钢铁生锈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酿制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煤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器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9.(2016•怀化)下列变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水变成水蒸气 C.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D.铁生锈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潮湿的衣服被晒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0.(2016•兰州)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木已成舟 D.蜡炬成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海市蜃楼是倒影的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木已成舟是木柴制成舟,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1.(2016•宿迁)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食物腐败 C.滴水成冰 D.干冰升华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2.(2016•淄博)“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3.(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只是将其切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有酒精等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4.(2016•湖北黄冈)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 B.瓷碗破碎 C.钢铁生锈 D.积雪融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水铸成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积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5.(2016•重庆)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冶炼 B.高粱酿酒 C.雕刻印章 D.烧制陶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属冶炼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雕刻印章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制陶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6.(2016•苏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甘薯酿酒 B.石蜡熔化 C.烟花爆炸 D.食物腐败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甘薯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烟花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7.(2016•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面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面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药应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8.(2016•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纸张燃烧 D.海水晒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水铸锅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9.(2016•雅安)下列变化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干冰升华 C.粮食酿酒 D.蜡烛熔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0.(2016•淮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石蜡熔化 C.矿山粉碎 D.酒精燃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2016•娄底)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2.(2016•湘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干冰升华 C.品红扩散 D.蜡烛燃烧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胆矾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品红扩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2016•衡阳)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河水结冰 B.汽油挥发 C.葡萄酿酒 D.干冰升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葡萄酿酒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4.(2016•长沙)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5.(2016•南充)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雪糕融化 B.汽油挥发 C.高粱酿酒 D.矿石粉碎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雪糕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6.(2016•绍兴)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2016•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硫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硫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2016•呼和浩特)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 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属于氮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2016•扬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解答】解: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 B、氢气做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能够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A 10.(2016•河南)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2016•上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判断物质的性质. 【解答】解: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12.(2016•邵阳)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铅笔芯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墨用于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质软、有深灰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与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是利用了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2016•东营)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用作吸附剂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氧气用作助燃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用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木炭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氧气用作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2016•泰州)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易生锈 B.能导电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在氧气中燃烧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铁会生锈都属于化学性质. 【解答】解: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能与稀硫酸反应、铁易生锈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B 15.(2016•福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选C 16.(2016•菏泽)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生石灰作干燥剂 D.活性炭作吸附剂 【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答】解: A、碘酒作消毒剂,可以杀死病菌,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了稀盐酸和铁锈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7.(2016•雅安)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CO用作燃料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O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CO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利用了铁粉与氧气即水分发生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2016•广安)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 C.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9.(2016•咸宁)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酒精用作燃料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C 20.(2016•南宁)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延展性 C.酸碱性 D.氧化性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A、可燃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B、延展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C、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D、氧化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B 21.(2016•黑龙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金属用作导线 D.用煤做燃料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金属用作导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用煤做燃料是利用煤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22.(2016•淮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铝用于制造铝箔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稀盐酸用于除锈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铝用于制造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支持燃烧的性质,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A 23.(2016•广州)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 C、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二.简答题 24.(2016•黑龙江)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说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答三点)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说明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用于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说明强度大,硬度大. 答案: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弹性好、强度大、硬度大.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选择题 1.(2016•滨州)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选D 二.简答题 2.(2016•威海)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法. 【分析】注意对“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解答】解:(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观察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推理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推理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演绎法. 答案:(1)观察.推理. (2)归纳.演绎.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选择题 1.(2016•泰州)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加热烧杯中液体 B. 放置洗净的试管 C.锌粒放入试管 D. 嗅闻气体气味 【分析】A、根据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B、洗净的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C、根据向试管中加入块状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A、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要垫上石棉网,可使烧杯均匀受热,故正确;B、洗净的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正确;C、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会打破试管底部,故错误;D、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进行扇闻,故正确;故答案为:C 2.(2016•兰州)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锥形瓶 D.试管 【分析】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做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烧杯不可直接加热;量筒和集气瓶不能加热. 【解答】解:A、烧杯可以作反应容器,但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 B、集气瓶不能加热,故B错误; C、锥形瓶不能加热,能作反应容器,故C错误; D、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又可以做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故D正确;. 故选D 3.(2016•河北)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B. C. D. 【分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 【解答】解:A、烧杯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A错误; B、锥性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B错误; C、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故C正确; D、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不能加热,故D错误; 故选C 4.(2016•桂林)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A.量筒 B.试管 C.烧杯 D.集气瓶 【分析】可以加热的常用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和坩埚等. 直接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漏斗、集气瓶等. 能加热的仪器又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解答】解:A、量筒不能加热,故错误; 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正确; B.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 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D错误. 故选B 5.(2016•杭州)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检验甲烷燃烧有CO2生成 B.读液体体积 C.将带有残留夜的滴管倒持 D.吹灭酒精灯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基本操作的正确操作方法回答本题. 【解答】解:A、检验甲烷燃烧有CO2生成,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C、将带有残留液的滴管倒持,会使残留液倒流,腐蚀胶头.故错误; D、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故错误; 故选A 6.(2016•宜宾)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药品的气味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7.(2016•邵阳)在2016年邵阳市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甲同学抽到了试题四:用量筒量取了15.6mL的蒸馏水,则甲同学选用的量筒体积最适宜的是( )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解答】解:量取液体应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故量取15.6mL 蒸馏水所以要选20mL量筒.故选B 8.(2016•黑龙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液体的倾倒 C. 液体的加热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运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B、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桌面,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故正确; 故选D 9.(2016•烟台)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 A.量取9.5mL液体 B. 测定溶液的pH C. 闻气体气味 D. 点燃酒精灯 【分析】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 B、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解答】解:A、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 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10.(2016•广安)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取用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B、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考虑;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 【解答】解:A、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A错; B、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先连接装置,将导管浸入水中,用两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 C、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先提起胶头,再排空气伸入滴瓶内,故C错; 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 故选B 11.(2016•河南)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称固体质量 C.读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 C、根据量筒读数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应为“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瓶口直接闻,这样易吸入过多气体,可能会使人中毒,故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图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12.(2016•厦门)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塞进橡皮塞 D.量筒读数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试管口塞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13.(2016•荆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液体药品 C.闻药品的气味 D.称量氯化钠 【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药品的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左物右码”,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放在玻璃器皿中或纸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4.(2016•荆州)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为避免浪费,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直接用手拿 【分析】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 B、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C、实验室做实验剩余的药品,也要“三不”:不拿出实验室,不拿随意丢弃,不能放回原瓶; 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故A不正确; B、酒精在实验桌上着火,可以用湿抹布扑灭,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B正确; 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故C不正确;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不能用用手直接取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5.(2016•聊城)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读出液体的体积 D.取用大理石块 【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块状固体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16.(2016•南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 C.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块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A实验操作正确. B、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要用镊子夹取,故B实验操作正确; C、把药品直接放到托盘上称量会使托盘受到腐蚀,因此使用天平称取药品时应在两端放等质量的纸或放到玻璃容器中,而不能直接放到托盘上进行称量,故C实验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C 17.(2016•资阳)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 B、运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根据氢氧化钠有腐蚀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B操作不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防止腐蚀托盘,故错误; 故选C 18.(2016•长沙)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滴管使用时要悬空竖直,不能伸入试管内;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操作正确. 故选A 19.(2016•郴州)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块状固体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加入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 【解答】解: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20.(2016•陕西)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大理石 B.取烧碱 C.称粗盐的质量 D.量水的体积 【分析】A、取用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用镊子夹取.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 B、根据固体药品取用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进行分析;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用镊子夹取.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错误; B、固体药品取用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故选D 21.(2016•无锡)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蚀瓶内的药品,②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洒落;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防止沾的污物腐蚀瓶内的药品,②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药品洒落,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22.(2016•上海)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装入粉末状固体 D.装入块状固体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数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23.(2016•十堰)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造成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24.(2016•乐山)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量筒读数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量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 E、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C、浓硫酸的稀释,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图中操作正确; D、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C 25.(2016•孝感)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标签受损 B.试剂污染 C.液滴飞溅 D.读数偏小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图中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滴管接触试管内壁,会污染药品,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6.(2016•德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之前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取用固体药品 C.量取一定体积溶液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瓶塞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27.(2016•沈阳)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搅拌液体 D.取用液体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搅拌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搅拌液体不能用手搅拌,要用玻璃棒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1.(2016•南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振荡试管 C.贮存氧气 D.倾倒液体 【分析】A、根据闻气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贮存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应该在集气瓶中,而不是广口瓶,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2.(2016•巴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的气味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取用液体药品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因许多药品有毒或有强烈的刺激性,在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3.(2016•江西)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振荡试管 C. 贮存气体 D. 倾倒液体 【分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 B、根据洗涤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C、根据实验室收集和贮存气体的是集气瓶分析; D、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操作错误,故错误.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故错误;C、实验室收集和贮存气体的是集气瓶,故错误; 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正确;故选D 4.(2016•天津)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2016•长春)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H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应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 D、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应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故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D、取下的瓶塞要倒放,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操作错误; 故选B 6.(2016•淄博)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分析】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避免液体沸腾而喷出伤人.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污染试剂; 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 【解答】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会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使滴管沾有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能污染试剂,故B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 D、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 故选C 29.(2016•金华)科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如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单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从图3中选取 (填字母)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 (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使d较易插入b中的措施是 . 【分析】(1)控制反应速度,需要控制住反应物的接触速度,也就是说控制住液体的流速,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连接导管和橡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控制反应速度,需要控制住反应物的接触速度,也就是说控制住液体的流速,图3中B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即连接导管和橡皮管时,使d较易插入b中可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水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答案:(1)B;(2)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三.实验探究题 30.(2016•邵阳)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分析】(1)根据取用液体药品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1)向着手心;倒放;(2)A;(3);预热;(4)洗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