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文言文教育的理性思考
文言文教育的理性思考 钱吕明 一、文言文,非学不可的依据在哪里?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呢?专家学者们各有各的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学生将来从事古代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医学等研究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②可以促进现代文写作能力的提高,③对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璀璨的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④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上四点理由,最关键的是第二点。将来从事与古代文献有关专业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为了这“极少数”而赔上“大多数”,是有欠明智的。至于继承文化遗产、培养爱国情操等等,也不一定非读“之乎者也”不可。而第二点就不一样了。语文教育的学科宗旨是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运用”的重点是写作,学习文言文能促进现代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可惜,支撑这一理由的依据是苍白的。说来说去,无非是鲁迅、郭沫若、老舍、叶圣陶等老一辈作家,从小学的就是文言文,但他们都用现代汉语写出了光彩夺目垂范后昆的篇章。殊不知正是鲁迅,主张“要少看--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叶圣陶提出了中学里不教文言文的设想,吕叔湘先生曾经对不学文言文就写不好白话文的说法提出批评,张志公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长期坚持‘文言’,使人们对文言产生了错觉,甚至产生了迷信,似乎学了文言就一定能够提高语文能力,不学文言就不可能提高语文能力。……然而,依靠文言来全面的有效的提高现代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并且越来越不可能。一代一代离开文言越来越远,决不是越来越近。”(《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笔者无意于判定孰是孰非,只是指出一个基本事实,意见相左的双方都没有提出非如此不可的证据,他们的理论或流于思辨,或陷于直观,缺少大量的经验要素特别是大量通过受控实验而获得的经验要素作基础。文白相争80年,文言文在语文教育中到底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否要教,该教多少,教到什么程度,依然是一个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语文教育的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并不缺少争论,缺少的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实验。二、文言教材到底该如何编制?如果文言文非学不可,就必然涉及到教材如何编制的问题。对此,叶老曾有“要相对地集中”的设想,但到底怎样“相对地集中”,叶老并未拿出具体的方案。解放以前的国文教科书,在编排体制上虽有不同,但多以文言选文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文言文的能力。解放之后,文言文教学退到次要地位,教材编排或以时代先后为序,或按文体组织单元兼顾文字的深浅,有的辅之以文学史知识的介绍,有的穿插一些古汉语的知识短文,各有特点,学科宗旨更易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指导思想的明确并不表明教材编制的科学。不管是以时间为序,以文字深浅为序还是以文体为序,都有一个选教哪些文章的问题。如何编排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怎样的编排最能低耗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才是问题的关键。要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至少要学习哪些选文?至少要掌握哪些实词和虚词?至少要掌握哪些特殊的语法规律?这些实词、虚词以及特殊的语法现象在选文中至少要出现多少次才有助于学生形成文言语感?……没有哪一种教材的编制者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也没有哪一种教材的编制者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研究这些问题的专家似乎还没有出现。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落实在一个“多”字上,这一法宝无疑是合乎熟能生巧规律的;但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现代语文教育,图“多”\n已不可能,科学的教材体系又无从建立,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在黑暗中兜圈子。三、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培养阅读能力吗?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全体中学语文教师都能脱口而出,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明白白写着呢。这一教学目标并非大纲拟定者的天才创造,它脱胎于解放以前的有关国文课程纲要。1922年的初、高级中学阅读课程纲要、1936年修正公布的初、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都有学生须养成文言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规定,解放以后的大纲只是在此基础上减去了写作的要求,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而已,至今未见科学的论证。这一本身未必科学也未必必要的规定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有关专著论文立论的前提,不过是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写进了大纲,取得了政策的地位而已。毋庸讳言,文言已经严重脱离今日社会的口语,古汉语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也不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古汉语的良好习惯,那么,为什么要培养阅读古汉语的能力呢?“这里头仿佛含有这么个意思:你们要接受古来的遗产吗?好,你们学习古代语文吧,学通了古代语文然后自己想办法去了解那些古东西吧。”(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5、9、第1版、)殊不知大多数中学毕业生在往后的工作中、进修中根本用不着文言文,更不会去阅读那些文字古董,千方百计培养他们这方面的阅读能力不是在做无用功吗?以这一“政策”为指导,中学文言文教学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误区。由于选文只是“例子”,教学的目的只是通过“例子”培养阅读“能力”,而不是掌握“例子”本身,因而大量的时间便用在启发引导学生如何读懂“例子”的方法上,诸如字的通假规律,词的活用规律,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多种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语序句的辨别等等,加上结构的分析、章法的研究、语言的欣赏、观点的评价,一问一答加偶尔出现的争辩充斥课堂,琅琅书声被挤到九霄云外,偶有一点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的点缀。结果,几十篇文言文学下来,不仅锦心绣口无觅处,就是能偶尔掉掉书袋说出几句的也寥寥无几。即使教科书上明确要求背诵的少数篇章,真正能够熟背记牢的也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的仅仅是注定要萎缩的阅读“能力”。高考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选材的平庸化、命题的迷宫化已经成为高考文言阅读试题的超稳定特色。对高考的这一导向,学生的理解总是一针见血。就是学什么不考什么,课文掌握与否并不重要,因而文言文教学效益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文革除外)。现在,新大纲规定了背诵篇目,但如果中高考导向依然如故,学生是不会“傻乎乎”地去花死功夫的。四、文言文教育向何处去?我不是一个文言教育取消论者。虽然西方有将古代经典翻译成现代语文的成功经验,但我以为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大可不必照搬西方的做法。如果我们现今的中学毕业生,提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中华民族的通用密码都要借助翻译文字,那是大煞风景、不可想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培养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实用的角度看,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必须培养并应大力培养;文言文则完全是另一码事。再说阅读能力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有限的选文培养出阅读的能力,只能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厢情愿。虽说“浅易”二字大大降低了难度,但对这两个字从来就没有明晰的界定。我理解的“浅易”是《三国演义》和林觉民的《与妻书》,教材编者理解的浅易是庄子的《逍遥游》,高考命题者理解的“浅易”是二十四史人物传记中那些连高三语文教师也未必能完全读懂的片段。在文言教育的培养方向上,可能性和必要性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n我认为,文言文教育的目的应定位在“管用”二字上,了解汉民族文化,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进语言的表现力,应该定为文言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操作的层面来说,帮助学生理解、熟记具体的文言课文,应是文言文教育的第一要务。文言教材要汲取几千年语文教材的编制成果,要精选最能代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诗篇美文,大体上按照先韵后散、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让学生吞下去,达到言若出于吾之口,意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口头发言,能脱口而出,下笔作文,能旁征博引。小学、初中、高中应统筹安排,浅白优美的诗篇应下放到小学背诵,初中阶段应该完成相应数量诗文的背诵任务,高中阶段除继续背诵部分诗文精品外,侧重在运用上做文章。中考、高考必须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学什么,考什么,学什么样的教材,考什么样的教材,决不以教材之外的庸涩文字为难学生。这样,学生在文化素养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或许倒会给人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惊喜,真正形成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切还只是我的初步设想,还属于直观思辨的产物,文言文教育要进入科学的轨道,当务之急是尽快组织切实有效的教育实验。全国有成千上万已经或正在等待结题的教研课题,真正具有实验色彩的课题占多少,很令人怀疑。现在,即使以文言文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人们,也纷纷地去研究如何借助文言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去了;对一个根本不会游泳的人,却设法大力培养他水上花样舞蹈的能力,我不知道这是基础教育的革命还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哀。我们的教育体制从不鼓励真正的教育实验,没有哪所中学敢于进行不教文言文的尝试,没有哪位教师胆敢只教文言文。语文单独设科百年,在文言文教育领域,我们是顶着巨大的困惑和空白跨进21世纪。现在的教育体制必须进一步改革,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各级教研部门尤其是中央和省级的教研部门,必须冲破一切有形无形的禁区,根据已有的设想,广泛征求意见,协同作战,组织切实有效的教育实验,用科学的数据拨开弥漫在文言文教育上空久久不散的迷雾,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切实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