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到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3、忽啼求之4、父异焉5、借旁近与之6、即书诗四句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8、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9、其文理皆有可观者10、邑人奇之11、稍稍宾客其父12、或以钱币乞之13、父利其然也1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5、不使学16、曰“泯然众人矣17、仲永之通悟18、受之天也19、贤于材人远矣20、卒之为众人21、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22、且为众人23、固众人24、得为众人而已耶\n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请方仲永题诗。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n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让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7、“泯然众人矣。”“他才能完全消失,与普通人一样了。”8、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9、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方仲永)最终成为平常人,那是因为他后天所接受的教育没有跟上。10、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能的人,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11、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够吧。\n1、木兰当户织2、惟闻女叹息3、问女何所思(想)4、问女何所忆5、可汗大点兵(大规模地征兵)6、愿为市鞍马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8、旦辞黄河去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万里赴戎机11、关山度若飞12、朔气传金柝13、策勋十二转14、赏赐百千强15、木兰不用尚书郎16、出郭相扶将17、著我旧时裳18、对镜帖花黄19、出门看火伴20、雄兔脚扑朔21、雌兔眼迷离22、双兔傍地走23、安能辨我是雄雌\n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市场上买来马和马具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中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盔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历经百战,征战多年,有的战死了,有的凯旋而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贴上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n1、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5、但当涉猎6、见往事耳7、孰若孤?孤常读书8、自以为大有所益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4、肃遂拜蒙母“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难道想让你研究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n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能力来看,你再也不是以前吴下的那个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应当以新的眼光看待。“之”的用法1、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3、邑人奇之4、或以钱币乞之5、于舅家见之6、不能称前时之闻7、仲永之通悟8、卒之为众人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n“以”的用法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或以钱币乞之3、蒙辞以军中多务4、自以为大有所益“于”的用法1、于舅家见之2、贤于才人远矣3、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假字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对镜帖花黄3、出门看火伴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n《童年》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2、《童年》和《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3、《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4、人物形象分析1)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2)两个舅舅:粗野、自私,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3)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n4)小茨冈:乐观纯朴5)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6)阿廖沙:能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5、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