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下注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文言文课下注释答案

三、文言文课下注释(一)《曹刿论战》1、齐师伐我军队2、又何间焉参与3、肉食者鄙位高厚禄的人目光短浅4、何以战凭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6、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7、弗敢加也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8、小惠未徧同“遍”,遍及9、必以信言语真实10、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11、神弗福也赐福,保佑12、小大之狱案件13、虽不能察弄清楚14、必以情实情15、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6、公将鼓之击鼓17、齐师败绩溃败18、可以一战可以凭借19、公将驰之驱车追赶,代词,指齐军20、遂逐齐师于是追击21、既克已经战胜22、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3、一鼓作气振作24、公问其故原因25、难测也推测26、再而衰第二次27故克之因此28、望其旗靡倒下29、惧有伏焉埋伏1、齐师伐我: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2、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这种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会跟随您的。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如实禀告神。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会保佑您的。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做到一一了解清楚,但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9、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10、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n11、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12、遂逐齐师: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13、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15、惧有伏焉:害怕(他们)在那里有埋伏(二)《生于忧患》1.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3、管夷吾举于士在狱官4、百里奚举于市市场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责任6、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7、行拂乱其所为违背8、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9、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10、人恒过常常犯过失11、生于忧患在1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同“弼”,辅弼1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14、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意愿)15、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这里指不顺奋起,有所作为1、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2、行拂乱其所为: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3、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能够了解他。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才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三)《鱼我所欲也》1、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2、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6、贤者能勿丧耳丧失\n7、蹴尔而与之践踏8、乞人不屑也不愿意接受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丰厚的俸禄如果同“辨”辨别10、万钟于我何加焉什么益处11、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原先1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13、是不可以已乎停止14、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有什么手段不用呢?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此可见,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4、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5、蹴尔而与之:用脚践踏着给他吃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8、乡为身死而不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四)《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修八尺身高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3、朝服衣冠早上穿戴4、窥镜照镜子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6、旦日第二天7、孰视之同“熟”,仔细指徐公8、吾妻之美我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认为…美9、私我也偏爱10、皆以美于徐公认为.11、王之蔽甚矣受蒙蔽12、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13、今齐地方千里方圆14、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15、时时而间进不时间或,偶尔16、期年之后满一年17、能谤讥于市朝指责别人的过错讽刺公共场合1、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3、孰视之:(邹忌)仔细地看他。\n4、又弗如远甚:又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6、皆以美于徐公:(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7、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8、王之蔽甚矣: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9、能谤议于市朝: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10、皆朝于齐: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1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战胜了别国。(五)《扁鹊见蔡桓公》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更加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同“旋”,回转 小步快跑3、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意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达到  5、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寻找6、桓侯遂死  于是,就7、立有间一会儿8、居十日停,过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在主谓之间,取独喜欢10、不治将恐深 恐怕、担心11、是以无请也相当于“以是”,因此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臣是以无请也: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4、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这是司命神所管辖的事,我没有办法了。(六)《出师表》1、危急存亡之秋也时2、盖追先帝之殊遇大概是3、开张圣听扩大4、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5、恢弘志士之气发扬6、引喻失义称引譬喻7、陟罚臧否善恶,这里做动词,评论人物的好坏8、不宜异同异,指不同\n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治理1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拨给予11、悉以咨之都询问12、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13、痛恨于桓、灵痛心遗憾14、由是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或感动激奋)15、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1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1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18、后值倾覆兵败19、深入不毛荒凉的地方21、攘除奸凶排除,铲除20、庶竭驽钝希望弩:劣马,钝:刀刃不锋利,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2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23、彰其咎表明24、察纳雅言正确的言论25、讨贼兴复之效任务1、盖追先帝之殊遇: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待遇。2、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5、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6、使内外异法:使内宫外府刑赏之法不同。7、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8、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9、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10、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忠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12、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1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14、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1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n1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因此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18、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19、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20、斟酌损益: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恰当的措施。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22、以彰其咎:来揭示他们的过失。23、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24、临表涕零:面对奏章眼泪滴落。(七)《桃花源记》1、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2、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3、欲穷其林尽,走到……的尽头4、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5、土地平旷空阔,宽阔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7、便要还家同“邀”,邀请8、寻病终不久9、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0、无论魏晋更不必说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遂与外人间隔隔绝13、延至其家邀请14、此中人语云告诉15、不足为外人道也向16、诣太守拜见17、欣然规往打算18、未果没有实现19、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问津:探访20、便扶向路沿着21、黄发垂髫老人小孩1、欲穷其林: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2、林尽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的地方没有了。3、豁然开朗:一下子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敞亮了。4、才通人:只能容一个人通过。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6、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桃花源外面的人隔绝了。\n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一一对(桃花源里的人)详细诉说他所知道的事。8、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9、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八)《三峡》1、良多趣味的确2、略无阙处完全,略无:完全没有同“缺”,空缺3、空谷传响回声4、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驰的快马不如7、自三峡七百里中在6、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里不是确数,指“几”8、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9、春冬之时季节10、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11、不见曦月太阳12、林寒涧肃寂静13、属引凄异属:连续,引,延长;属引:连续不断14、至于夏水襄陵 到了漫上山陵15、飞漱其间  冲荡16、或王命急宣 有  传达17、绝多生怪柏极18、素湍绿潭急流的水深水19、晴初霜旦早晨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重叠叠的岩石山峰像直立的屏障一样,遮住了蓝天和太阳。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见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见不到月亮。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5、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叫声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7、沿溯阻绝: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九)《记承天寺夜游》1、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2、怀民亦未寝睡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恋光景的人罢了\n4、月色入户门5、念无与乐者想到……的人6、相与步于中庭散步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十)《陋室铭》1、有仙则名出名2、有龙则灵灵验3、斯是陋室这4、惟吾德馨这里指品德高尚5、阅金经指佛经6、无案牍之劳形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十一)《送东阳马生序》1、余幼时即嗜学特别爱好2、无从致书以观买3、走送之跑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才学渊博的老师5、援疑质理提出询问6、尝趋百里外曾经奔向7、执经叩问叩,问求教8、礼愈至周到9、不敢出一言以复辩解10、俟其欣悦等待11、四支僵劲同“肢”12、持汤沃灌热水浇水洗13、寓逆旅旅店14、日再食提供伙食15、皆被绮绣同“披”,穿着16、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17、缊袍敝衣旧絮破18、烨然若神人光彩耀眼的样子19、弗之怠不懈怠20、门人弟子填其室拥挤21、略无慕艳意慕同艳:羡慕22、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23、假借借24、或遇其叱咄训斥25、假诸人而后见也之于26、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承接,相当于\n“而”27、以衾拥覆用28、以中有足乐者因为1、无从致书以观:没有办法买书来看。2、弗之怠:不放松抄写。3、余因得遍观群书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5、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说得柔和些,把脸色放温和些。6、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提出问题,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7、卒或有所闻:终于还能有所收获。8、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住在旅馆里,店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袍生活在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心。1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2、概余之勤且坚若此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十二)《小石潭记》1、隔篁竹成林的竹子2、水尤清冽清澈3、青树翠蔓翠绿的茎蔓4、明灭可见或现或隐5、俶尔远逝忽然6、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7、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向蛇爬行那样弯曲8、悄怆幽邃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深9、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10、从小丘西行向西11、犬牙齿互像狗的牙齿那样1、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3、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鱼大约有一百来条。4、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n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7、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8、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9、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十三)《醉翁亭记》1、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的人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3、饮少辄醉就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5、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6、野芳发而幽香香花7、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8、伛偻提携驼背9、杂然而前陈者摆放,陈列10、宴酣之乐尽兴的喝酒11、弈者胜下棋12、觥筹交错酒杯、酒筹13、苍颜白发脸色苍老14、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15、树林阴翳遮盖1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17、太守谓谁为,是18、名之者谁命名19、日出而林霏开雾气20、云归而岩穴暝聚拢2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22、山水之乐乐趣23、休于树在树下休息24、山肴野蔌野味野菜25、伛偻提携老老小小的行人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2、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5、云归而岩穴暝:(傍晚)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显得昏暗了。6、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的景色。7、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8、佳木秀而繁阴: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9、风霜高洁: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n10、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交错。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13、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十四)《岳阳楼记》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及,到3、百废具兴同"俱",全,皆4、增其旧制旧时的规模5、属予作文同”嘱",嘱托6、唐贤今人诗赋一种文体7、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8、浩浩汤汤水流大而急9、横无际涯边10、朝晖夕阴日光11、前人之述备矣完全,详尽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13、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14、迁客降职远调的人15、骚人诗人16、南极潇湘最远到达17、霪雨霏霏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8、连月不开放晴19、浊浪排空冲向天空21、薄暮冥冥迫近22、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23、春和景明日光24、沙鸥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25、而或长烟一空全26、此乐何极穷尽27、宠辱偕忘一起28、或异二者之为两种心情29、微斯人如果没有3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品德高尚的人31、居庙堂之高朝廷32、吾谁与归归依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34、把酒临风持,执35、一碧万顷一片36、洞庭一湖一个37、郁郁青青香气很浓1、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浩浩荡荡,宽阔无边。\n2、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变化。3、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6、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7、樯倾楫摧:桅杆倒了、船桨折断。8、薄暮冥冥:傍晚时分天色昏暗。9、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10、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1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12、长烟一空: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1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象沉下的玉璧。14、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15、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荣耀与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16、予尝求古人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1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8、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19、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十五)《读孟尝君传》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终于想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首领3、擅齐之强拥有4、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5、岂足以言得士哪里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而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的秦国逃脱出来。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n3、南面而制秦:面南称霸而制服秦国。(十六)《伯牙善鼓琴》1.伯牙善鼓琴善于,擅长2.伯牙善鼓琴弹3.志在流水志趣,心意4.峨峨兮若泰山高耸的样子5.钟子期必得之领会,听得出6.洋洋兮若江河宽广的样子7.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在山的北面8.卒逢暴雨通“猝”,突然9.止于岩下停10.乃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11.初为霖雨之操连绵大雨琴曲1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停止13.吾于何逃声哉隐藏,躲开1.志在登高山:内心向往着登临高山。2.峨峨兮若泰山:巍峨雄壮如同泰山耸立。3.洋洋兮若江河:汪洋恣肆如同江河奔流。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只要)伯牙心中所念,钟子期必定能够领会。5.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起初(弹奏的声调)如同哀怨的大雨,接着更是奏出了山崩地裂一般的声音。6.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每奏一支乐曲,钟子期都能立刻领会其中的旨趣。(十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的优势人心归向,上下团结2.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3.七里之郭外城4.池非不深也护城河5.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6.委而去之放弃离开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疆界,边境8.寡助之至极点9.亲戚畔之通“叛”,背叛10.故君子有不战或者1.委而去之:弃城而逃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3.亲戚畔之:连亲戚都背叛他。\n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5.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内城。(十八)《陈涉世家》1、辍耕之垄上去、往2、怅恨久之失望3、苟富贵倘使4、太息长叹5、若为佣耕你6、適戍渔阳同“谪”,发配7、屯大泽乡停驻8、皆次当行编次9、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10、度已失期误期11、等死同样12、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13、今亡亦死逃亡14、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15、天下苦秦久已苦于秦(的统治)16、楚人怜之爱怜17、为天下唱同“倡”,倡导18、宜多应者应当19、卜者知其指意意图20、念鬼考虑,思索21、先威众耳威服众人2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用丹砂写为王23、所罾鱼腹中用网捕24、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认为……很奇怪25、夜篝火用笼子罩26、旦日第二天27、卒中往往语到处谈论28、皆指目陈胜用手指并用眼睛注视着29、忿恚尉使……恼怒30、尉果笞广用竹板打31、剑挺拔剑出鞘32、并杀两尉一道,共同33、借第令毋斩即使仅使34、为坛而盟盟誓35、蕲下攻下,攻克36、比至陈等到37、社稷国家38、将军身被坚执锐同“披”穿着铁甲武器39、刑其长吏惩罚4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暗中指使1、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2、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往田埂上(休息)。\n3、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5、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7、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队伍9、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10、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11、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12、固以怪之矣:本来已经认为这事怪异了。1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有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寺庙中。14、多为用者:为(他)所用的人很多。15、忿恚尉:使将尉恼怒。16、令辱之:使(尉)责辱他。17、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18、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19、借第令毋斩:即使仅能免于斩刑。2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21、从民欲:依从人民的愿望。22、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23、与皆来会计事:一起来集会议事。24、皆刑其长吏: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十九)《活板》1、板印板,同“版”用雕版印刷2、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件事指“板印书籍”3、已后:同“以”4、布衣毕昇:平民5、和纸灰之类冒之:混合蒙盖6、持就火炀之:烤7、则以一铁范铁板上:框子8、第二已具:准备好9、更互:交替、轮流10、以手拂之:擦拭,掸去11、瞬息可就:完成12、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n13、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正常的字14、旋刻之:立即、马上15、以纸帖之:用用标签标出16、每韵为一帖:韵部17、文理:纹理,质地18、兼与药相粘:又19、用讫再火令药熔:终了,完毕用火烤20、为余群从所得:被21、燔土:烧火烧过的粘土22、殊不沾污:一点也不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2、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3、不可取:拿不下来。4、持就火炀之:把它拿到火上烤。5、字平如砥: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6、以纸帖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二十)《核舟记》1、明有奇巧人特殊的技艺2、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3、为宫室做,这里指雕刻4、细若蚊足__像___5、罔不因势象形无,没有依据模拟,仿照6、尝贻余核舟一赠送7、长约八分有奇零数8、高可二黍许大约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起10、峨冠而多髯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11、各微侧略微策斜12、其两膝相比者靠近13、矫首昂视举14、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15、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16、横卧一楫船桨17、居右者椎髻仰面梳着锤形发髻18、倚一衡木通“横”19、其人视端容寂正20、船背稍夷平21、钩画了了清清楚楚22、右手执卷端拿23、通计一舟,为人五刻24、曾不盈寸尚,还满2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长而窄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n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2、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3、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4、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5、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6、石青糁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7、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8、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9、各隐卷底衣褶中: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10、矫首昂视:抬头仰望。11、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12.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13.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14.其船背稍夷:那船的北面稍平。15、曾不盈寸:还不满一寸。16、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是灵巧其妙呀!(二十一)《祖逖》1.蹴琨觉踢睡醒2.因起舞于是3.及渡江等到4.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让做5.遂使戎狄乘隙于是6.大王诚能命将出师确实,果真将领7.睿素无北伐之志向来8.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把任命为9.不给铠仗供给兵器10.遂屯淮阴于是11.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带领船桨1.纠合骁健:聚集起勇猛健壮的壮士。2.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现在沦陷区人民已经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起反抗。3.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供给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募集。\n4.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太平,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样一去不回头。5.起冶铸兵: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