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1/07/09/18/59/67302f9b526607bb903fc17a546c9fbd/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1/07/09/18/59/67302f9b526607bb903fc17a546c9fbd/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1/07/09/18/59/67302f9b526607bb903fc17a546c9fbd/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王勃作文文言文
王勃作文文言文篇一:《王勃传》翻译《王勃传》(练习册22课)原文: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翻译:当年,王勃路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排筵席,提前让他的女婿写一篇序文用来在宾客面前夸耀,于是,拿出纸和笔逐一请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敢承当的。轮到王勃,他也不辞让。都督感到愤怒,起身上厕所,派官吏等候他写好文章就报告(自己)。一次两次地报告,语言越来越精奇,于是左右惊顾地说:“天才啊!”请他(指王勃)完成序文,都督非常欢喜。王勃写文章,开始不会很精细的思考,先磨几升墨水,就酣畅淋漓地饮酒,拉起被子盖住面躺下睡觉,到了睡醒,拿起笔完成篇章,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说王勃是打了腹稿(即提前想好文章)。篇二:高中课本作文素材!文言文素材·\n一课一得高中文言文一课一得课本作文素材《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①几十载饱受冷落,大半生怀才不遇。②机制善变。秦军军营中,他说的头头是道,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表现了他机制善变的外交才能;③深明大义,爱国精神。烛之武临危受命,以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不避艰险,臵身说服秦军,解除国难,突显出烛之武的深明大义,爱国精神。④老有所用,大器晚成;⑤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等待。?佚之狐:①知人善任;(杨得意,鲍叔牙为齐桓公推荐重用管仲,太监缪贤举荐蔺相如。埋没人才:杨国忠、李林甫嫉贤妒能,毛延寿丑化王昭君。)②遇事冷静。国家面临危难,佚之狐与子犯的态度迥然不同。佚之狐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子犯则请求晋侯下令进攻秦军。佚之狐显然是冷静的代表,他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慧眼识英雄地举荐了烛之武。?郑伯:①知错能改。能够顾全大局,及时的挽回自己的失误;②礼贤下士;③善于听取良言。《荆轲刺秦王》?荆轲: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体现了荆轲的悲壮和坚决;②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令人钦佩。③\n对国家忠诚,对誓言忠贞。?太子丹:有责任心,仁人之心,礼贤下士,但是急功近利?樊於期:为大局着想,知恩图报,义勇刚烈,侠肝义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话题一:不以成败论英雄。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光芒却彪炳史册,光耀千秋。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却鼓舞了后人反抗暴政的斗志,观之荆轲一生,对成功与失败的定义不能太狭窄。★话题二:舍生忘死、反抗强暴。荆轲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明知“一去不复返”,仍然一往无前。行刺不成,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荆轲为制止强秦侵略六国的壮举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为正义献身的精神,却鼓舞折后是许多披肝沥胆、为国捐躯的志士,这正是其壮举应该肯定的一面。★话题三:知音难寻\n荆轲到燕国之后,跟那里一位屠狗者和一位善于击筑的高渐离很投缘。荆轲喜欢喝酒,每天都和屠狗的人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兴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随着筑曲在街市上唱歌,以此为乐。过后又相对哭泣,旁若无人。遂高渐离和荆轲成为知己。就连在易水诀别也同样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复为慷慨羽声。可见知音难寻,知己难求。《鸿门宴》①不要忽略了对手的存在;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不能过于傲慢、自负。(项羽自负,轻视敌人)②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对待不同的意见自己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项羽刚愎自用,没有主见;刘邦善纳忠言)③做事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果决才是做事应有的态度。④英雄惜英雄,真正的英雄总是能够宽以待人。(项羽对樊哙的英雄气概生出惺惺相惜之情,对樊哙的无礼行为不加怪罪,反而赐酒肉、赐座。)★话题一:做事要果断,不可犹豫不决。刘邦能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够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送情报的曹无伤,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视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这是他政治判断的失误,政治眼光短浅。★话题二:轻信敌人就等于失败。鸿门宴上,刘邦隐藏了自己欲关中王的真实政治意图,却推脱为是小人的“细说”\n而致使刘、项不合,樊哙闯入军帐,将谎话说得义正词严。项羽对刘邦君臣二人的言论没有认真辨析,致使自己受到了蒙蔽。这告诉我们,不可轻易相信敌人,对待敌人的言论要细加辨析,以免收到蒙蔽。★话题三:坦诚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坦诚相待只能被敌人利用。鸿门宴上,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便非常坦率地说出告密者是刘邦手下的曹无伤,致使曹无伤被刘邦诛杀,也不再有给自己传报军情的人。这是项羽的政治幼稚病。搞政治,是要城府和心机的,能保守秘密,保护投诚者,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敢投靠自己。《兰亭集序》①引发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的事。②珍惜时间;乐观豁达;率性而为。★精彩运用:人生是短暂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眼前美景,带着希望、抱负在不懈努力中充实自己,找到人生的乐趣,体现生命的价值。有所观察、有所品味、有所感悟的生活,就足可充实我们的人生!《孔雀东南飞》★精彩运用:当刘兰芝被蛮横无情的焦母驱遣出门时,她从容地打扮,礼貌地辞别婆婆对不公平的命运,对爱的执著从来没有如此强烈。为爱情,为自由,她倔强地反抗夫妻间真挚的爱情,焦母虽然拆散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但也是为了焦仲卿,所以焦母的母爱也是值得肯定。★话题一:忠贞不渝,守护爱情。\n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是两个热在多年共同生活中产生的,是两个鲜活的、独具个性的生命在人世间的相知、相融、相敬、相恋。这种真挚美好的感情,属于两个人所独有,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无法用他人的感情代替。只要焦仲卿。刘兰芝不放弃他们的婚姻爱情,他们就会向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做反抗,在无法找到其他有效的反抗方式的情境下,他们为守护自己的美好爱情只有选择一死。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中,选择死是他们唯一有效的抗争和永远的守护。★话题二:自由与人生价值。兰芝、仲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守护两个人的爱情,有价值吗?即使活着,即使各自再嫁再娶,生命也是没有自由的、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这样的人生,失去了精神。灵魂,没有情感守持,没有生活自由,便是生命处于被奴役、被禁锢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价值又何在呢?“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美国人在独立战争前夕高喊:“不自由、毋宁死。”誓死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奴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自由的认识和追求,足以说明焦仲卿、刘兰芝为婚姻爱情自由而死的本质意义及其价值。篇三:高考作文素材——常用古诗文高考作文素材——常用古诗文古诗名句分类一:善于写作1.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不随大流,有创新)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n(自然、真情。翻译;天上奏出的箫声由自己演奏出来,这种乐趣真是太让人愉快了。一首好的诗要贴近人物,写出真情实感)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本真。此为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本真、天然)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古今皆学。不论今人、古人,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杜甫的文学主张是,不能一味推崇古人,一概否定今人。对今人不应妄加菲薄,对古人也要有所继承)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推敲,严谨)7.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推敲,勤奋)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分享,研讨。翻译:共同欣赏奇文,一起剖析疑难文义的理趣)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阅读指导写作)1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锤炼,磨砺。翻译: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n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讽刺了上行下效而造成的迫求时髦的不良社会风气)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5.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世界时刻发展变化,不可扭转。翻译: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6.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万物兴败自由规律)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1.自不量力;2.即使挑战巨大,依然有勇气尝试)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把握重点)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身居高位,更应谨慎)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n(世事变迁,物是人非)11.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可作为年轻人自我鼓励之语。翻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13.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创新)1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1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奉献精神;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16.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本文来自:WWw.bDFQy.com千叶帆文摘:王勃作文文言文),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翻译: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17.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n.释文向《过苕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高瞻远瞩,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20.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磨砺,付出与收获)2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实践出真知)2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创造便利的条件)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思亲;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世事难完满)24.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死水”无浪之静是暂时的,关键是有春风吹拂之动。指处于困境中的人,也会有得意的时候。)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n(比喻任何理想都要经过波折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2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做事情竭力而为,做得出色)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相知和沟通必须是双向的)2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除旧创新。原意是佛、道两教不加以堵塞,儒教就不能得到推行,今多指不破除旧的,新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2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时光飞逝,珍惜时间、珍惜当下)3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比喻只有通过规则与礼法的约束,才能使人品行方正,谨守礼法。)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由己推人,由今推古)3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班固《汉书》(细节决定成败)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n《卜居》(各有长短,彼此都有可取之处)3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雪梅》(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3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舍恶从善,需强大信念。翻译: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果断处事)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客观看待事物)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孟子》(坚守道义)3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坚守道义)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前期准备是后期成功的基础)4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可以相互转换)4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广泛听取他人意见)4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弥补错误时刻不晚)44.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见义应勇为)4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卖柑者言》(外表与内在)4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n(帮助别人也有原则、分善恶。翻译: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4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心形于色,内心坦荡、不为外物所奴役才能自在生活。翻译: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48.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安贫乐道)4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真正的友谊当是不含任何功利意图,方不会以利而聚必将以利而散。)5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带来发展、生机与活力)5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康的《运命论》(观点1:过于出众反易遭致非议和打压,应低调不张扬;观点2:如果你是一个有才有德之人,你张扬你的个性,将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对朋友无害,对社会无害,甚至对国家有利,那么木秀于林也应值得提倡。)5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5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晋书》(汲取经验教训)5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n《战国策》)(汲取经验教训)55.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56.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5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人才培养)5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为人处世的哲学;生活处处是学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6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宽容,减少对他人的苛责)6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6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比喻人做好事无需张扬,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深得人心)6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世间万物运转自有规律)6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n《尚书》(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6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用来形容时代发展繁荣昌盛)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翻译: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感恩回报;互利共赢)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立志高远)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距离的远近并不能影响知己间的深情厚谊。)5.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6.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与有文有德之人同行)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同病相怜;知音难得)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n(思念)9.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思念)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思念)1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相思之苦,相知之深,下句现已不限于专指爱情)1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世事变迁,物是人非)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奉献精神)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1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1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n.白居易《长恨歌》(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1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古诗名句分类四:学问成才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原指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后比喻共同商讨,互相砥砺)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杜牧《留诲曹师等诗》(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只顾形式上热热闹闹,还探寻问题的本质。)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勤奋。“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做学问当竭尽全力)5.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惊落第诗》(深阅读)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n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7.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1.惜时;2.心态影响对外物的感受与看法)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惜时努力)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惜时努力)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惜时努力)11.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戴复古《寄兴二首》(借喻一个人不能十全十美,不宜求全责备)1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13.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世上不缺人才,而是缺能识别人才的人)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对人才的渴求)1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可用来形容伟大作家的伟大成就)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n《礼记》(为学的几个几个递进的阶段)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喻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亦用来说明实践的重要。)19.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读书的方法指导)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画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贵学重行)古诗名句分类五:思情离情离别: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n王维《渭城曲》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11.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1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1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