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n父在母先亡父在/母先亡父/在母先亡\n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断句步骤\n例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凿壁偷光)\n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规律一:重要名词(或代词)断句法。\n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例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n【译文】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n规律二:虚词断句法⑴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⑵句末语气词:“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n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n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n例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n规律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n例6、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n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n规律四:修辞断句法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n⑴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n例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n⑵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n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能)……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规律五:固定结构断句法\n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1、重要名词断句2、虚词断句3、对话标志断句4、修辞断句5、固定结构断句\n文言断句练习\n“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是对天下事物的美称。文章这类东西,和其他事物相比,更要加倍地求异创新。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n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何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n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n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n作业:p9512.13.14\n5、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雍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n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n(曹操)小的时候聪敏机警,有谋略懂权术,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为人放荡不羁,他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雍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天下将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