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5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初中物理竞赛练习5第一部分1.关于常数g=9.8牛顿/千克,正确的理解是(A)1千克质量等于9.8牛顿;(B)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1牛顿;(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顿;(D)9.8牛顿的力可以化为1千克。2.关于平衡力,正确的说法是(A)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它们就是平衡力;(B)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就是平衡力;(C)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3.科学史上最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A)帕斯卡;(B)托利拆里;(C)伽利略;(D)牛顿。4.重力为O.6牛顿的物体可能是图1(A)一枚砂子;(B)一只鸭蛋;(C)一只大公鸡;(D)一头羊。5.某密闭容器内盛有一部分水,如图1所示放置时,水对底部压强为p1,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2,当把容器倒置放在桌面上时:(A)p1值、p2值都不变;(B)p1值、p2值都增大;(C)p1值、p2值都减小;(D)p1值、p2值中一个增大,一个减小。6.某种矿砂质量为m,倒入量筒中,使矿砂上表面水平,刻度显示的读数为V1,再将体积为V2的水倒入盛有矿砂的量筒内,充分搅拌后,水面显示读数为V3,则矿砂密度为7.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相同,把它们投入同一种液体中,结果,甲物体漂浮在液面,乙物体悬浮在液体中,这说明(A)甲物体所受浮力比乙物体所受浮力大;(B)液体密度比甲、乙两物体密度都大;(C)甲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比乙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大;(D)甲物体密度比乙物体密度小。图28.在图2中,凸透镜不动,一个物体由a向b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始终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像,而且像不断变大,由此可以判断(A)透镜焦点在a点左面;(B)透镜焦点在a、b之间;(C)透镜焦点在b、O之间,而且bO>f>bO/2;(D)透镜焦点在b、O之间,而且bO>f>0。图39.足够大的平面镜前有—个直线状的物体,该物体与平面镜既不平行,又不垂直,如图3所示。我们在平面镜前任一位置观察该物体的像,不可能看到的形状是(A)一个点;(B)一条比物体短的直线段;(C)一条与物体等长的直线段;(D)一条比物体长的直线段。\n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图41.墙基地面上有一盏灯S,墙面前3米的地面上有一个平面镜,如图4所示。为使地面灯光能照到墙面上离平面镜入射点O距离为6米的地方,平面镜与地面夹角应是(A)20°;(B)3O°;(C)45°;(D)6O°。2.如图5所示的双金属片,上面是铜,下面是铁,ab段平直,bc段向上弯曲,a端固定,现对双金属片均匀加热,可能产生的形状是图6中的图5图6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密闭金属容器内盛有一定的20℃的水,现在对容器加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为真空,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B)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是1标准大气压的空气,水的沸点一定等于100℃;(C)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是2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则水的沸点一定高于100℃;(D)以上三种说法中,有二种说法是错误的。5.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6.氧分子的体积大约是(A)10-30米3;(B)10-20米3;(C)10-10米3;(D)10-40米3。7.绝缘体和导体的导电能力相差很大,最本质的原因是(A)绝缘体中原子周围的电子较少;(B)导体中自由电子较多;(C)绝缘体内自由电荷很少;(D)导体电阻较小。8.正常工作的电子手表中,电流强度大约是(A)几个微微安;(B)几个微安;(C)几个毫安;(D)几个毫微安。图79.图7中电阻R1与R2串联,Uac=25伏,Uab=5伏,R2=40欧,R1的阻值是(A)5欧;(B)10欧;(C)15欧;(D)8欧。10.与图8所示实验线路相符合的电路图是图9中的\n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图8图92.一个标有“12V,O.2A”字样的小灯泡,为了使它在24伏电压的电路上正常工作,必须(A)设法再找一个同样的灯泡,并联起来使用;(B)串联一个2.4欧的电阻;(C)并联一个60欧的电阻;(D)串联一个60欧的电阻。3.某人百米赛跑成绩是14秒,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进14米,平均速度是7米/秒;第二阶段用时9秒,平均速度8米/秒。第三阶段的平均速度约是(A)6米/秒;(B)5.5米/秒;(C)4.7米/秒;(D)3.2米/秒。4.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和在某金属管道内传播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为t,且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声音在该金属管道内的传播速度是图105.图10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上置有铁块而保持平衡。把木块用一轻而短的细线与铁块相连,并将铁块投入水中,(A)铁块与木块将一起沉入水底;(B)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上升;(C)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但水面高度略有下降;(D)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面高度不变。6.大气压强为p0,球形马德堡半球的半径是R,球体表面积S=4πR2,要把这个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拉开,拉力至少是(A)4πR2p0;(B)2πR2p0;(C)πR2p0;(D)πR2p0/2。7.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V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8.冬天冷风从正北方向吹来,一位学生骑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他会感到(A)风从左前方吹来;(B)风从右前方吹来;(C)风从左后方吹来;(D)风从右后方吹来。9.图11中所示是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正确的光路图是图1110.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光屏上能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判断(A)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21厘米处,一定能得到放大的实像;\n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A)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10厘米处,一定能得到缩小的像;(B)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10厘米处,一定能得到放大的虚像;(C)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19厘米处,一定能得到缩小的实像。2.一个身高为h(可看成是眼睛到地面的高度)的人面对竖直墙站立,身后有一棵高为H的树,人到墙和人到树的距离相等,在墙面上挂一面镜子,为了使人能从镜子中看到树的最高点,则平面镜的最高点离地面的最小高度是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2,吸收热量之比是2:5,吸收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温度变化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体比热之比是(A)16:4.5;(B)1:5;(C)2O:9;(D)4:5。4.有一把在0℃准确的钢直尺,用它在20℃环境中测量甲铜棒的长度得l1=1米,在-20℃环境中测量乙铜棒长度得l2=1米,设0℃时甲乙两棒的长度分别为l、l,则正确的判断是图12(A)l<1米,l<1米;(B)l>1米,l<1米;(C)l<1米,l>1米;(D)l>1米,l>1米。5.图12中液体温度计内液体上方为真空,当温度上升时,正确的结论是(A)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也减小;(B)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增大;(C)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不变;(D)液体密度和液体对玻璃泡压力都不变。6.冷水质量为m,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由t1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放出同样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则该热水原来温度是7.甲、乙两种材料不同的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等,同时投入沸水中充分加热,先把甲金属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Δt取出甲金属块(不计水的质量变化),再把乙金属块由沸水投入该杯水中,热平衡后又使水温升高了Δt,则两金属块的比热关系是(A)c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