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4

粤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学设计【单元目标】本单元教学目标包括两部分:(1)思想内容:通过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创痛文化底蕴奠定基础。(2)语文知识:通过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3)背诵目标:背诵《劝学》、《师说》、《寡人之于国也》【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精选了古代议论文七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时代的古代贤者,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对认知的思考和宣传。基本阅读四篇:《孔孟两章》——《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孟子》中《寡人之于国也》;荀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师说》;扩展阅读两篇:刘向的《晏子治东阿》、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知识短文:《文言实词(2)》和《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文言实词主要指出古今汉语的词和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掌握词义发展的变化部分。“宾语前置”主要讲解三种形式:用“之”和“是”字使宾语前置,成为标志;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律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需要指出的有两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律前置,强调的是没有例外;而否定句中一般前置说明有不前置的例外现象存在。【单元课时】18课时【教学内容】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课前训练】一、依照课文内容填空。1、孔子名丘,字_____________,是春秋末期_______国人,_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2、《论语》是一本_____________体的散文集,是孔门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到传说写下来的,全书共______篇,是有关____________思想到最重要的经典著作。3、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他认为“夫颛臾,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以伐为?”4、孔子为了说明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引用了周任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要有才者才当居其位,又用了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作为辅助者、管理者应对自己的职责负有一定的责任。5、在孔子看来,“有国有家者”治国安邦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而对作为孔子弟子的冉有、季路而言,他们“相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已经违背了孔子的治国安邦的原则。7、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季氏将伐颛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三、解释下列加点字。\n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_______________。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____________。何以伐为?何以……为,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的一种句式。陈力就列陈: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列:___________。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危:______________;颠:_______________。必为之辞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从《季氏将伐颛臾》中产生或引伸出来的成语()A分崩离析B祸起萧墙C井底之蛙D开柙出虎E季孙之忧【教学内容】一、文学文化常识1、《论语》:先秦儒家典籍,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编纂,语录体。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有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也有弟子间相互谈论他们所听到的孔子的言论。《论语》共二十篇,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2、孔子(前551——前478),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十大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尊称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孔子是指令教育的第一人,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其中子路、冉有、公西华、颜回、曾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基本概念是强调尊卑长幼、贵贱亲疏有等差的爱。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对普及和发展古代文化有重大影响。孔子在人格上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力“善己身”,“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万世之师表”。二、阅读与欣赏1、文章中孔子和两位学生的谈话围绕什么事件展开?明确——“该不该讨伐颛臾”。2、孔子为什么反对征伐颛臾,理由是什么?明确:——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不当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能伐。3、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坚持原则、推崇理治,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三、重难点透视(1)重点实词释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止——则将焉用彼相矣:相——且尔言过矣:过——无乃尔是过与:过——君子疾夫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安无倾:倾——(2)词类活用则修文德以来之:来——既来之,则安之:来——安——(3)文言句式翻译何以伐为——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4)成语理解祸起萧墙——不患寡而患不均——既来之,则安之——\n分崩离析——【参考答案】(1)1、止:不去,不任职;2、相:辅助,辅助者;3、过:错,错误;4、疾:厌恶、憎恶5、倾:倾覆(2)来:使动用法,使……来;来:使动用法,使……来;使动用法,使……安定;(3)1、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2、恐怕这应该责备你吧!(恐怕这是你的过错吧!)3、这是国家的重臣啊。(4)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国家)不害怕贫穷,而害怕不平均。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使他们来了,就得是他们安心。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四、词语句释疑(1)【陈力就列】——“列”的本义是分裂,通“裂”,引申为行列、位次。古代上朝,群臣各有其位,位又是官阶的表示,故得再引申为职位。就列,提任职务之义。(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如果改为“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君子之疾也”,就比较好懂了。“舍曰‘欲之’,”就是不说自己想要得到什么,这时指冉有隐瞒了季氏夺取土地,扩大势力范围的野心,“而必为之辞”,意思是却一定要找一个借口(粉饰季氏),这样的行为是君子所憎恶的。(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远人”,远方之人,边鄙之人,古时常用来指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或附庸国的人,颛臾距鲁国国都不远,系鲁之附庸,亦当在“远人”之列。“文德”,指仁义礼乐的教化。“来”,招致,这里引申为归附,使动用法,可以理解为“使……臣服”。这句话可以译为:远方的人不臣服,就应施行文教和德政来招引他们。(4)【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借驳冉有说的“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揭露季氏的真实意图,并指出这样做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具体说就是,颛臾尽管“固而近于费”,但它的力量远不如季氏,对季氏不可能构成威胁,而鲁君毕竟是诸侯中的一员,如果跟鲁君的矛盾因此而加深,这样的后果倒值得忧虑。后来,鲁哀公果然想借助越国的力量来除掉季氏,只是没有成功。五、中心和结构通过记载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次谈话,孔子谴责季氏讨伐颛臾的做法,表达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倾”的政治思想,以及用“仁义”教化来使“远人”归服的主张。全文共三段。1、交代了谈话的背景:季氏将伐颛臾。2、孔子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3、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六、写作特色(1)、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例如孔子平时称呼学生,一般是直呼其名,如回也,求也,冉也、赐也,在名字后面加语气词“也”,语调显得舒缓而亲切。本文中对冉有的称呼却省去了这个“也”字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把孔子当时那种深恶痛绝的神态全都传达出来。(2)、文章还善于使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再现当时声色俱厉的严峻场面。从“列乃尔是过与”到“是谁之过与”,连用了四个反诘句,犹如疾风暴雨,劈头盖顶而来,使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寡人之于国也【课前练习】一、给下列字注意:1、王好()战2、弃甲曳()兵而走3、谷不可胜()食也4、数罟()不入洿()池5、养生丧()死无憾6、鸡豚()狗彘()之畜()7、然而不王()者8、涂有饿莩()二、解释下列加方框的实词1、邻国之民不加()少2、弃甲曳兵()而走\n3、直()不百步也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5、非我也,岁()也。6、谨()庠序之教三、解释下列的虚词于:1、寡人之于国也。()2、移其粟与河内。()3、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以:1、王好战,请以战喻。()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3、斧斤以时入山林。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1、寡人之于国也。()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3、寡人之民不加多()4、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也()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四、解释下列加方框的词语词类活用形式和意义。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名词作动词)()2、五十者可以衣帛也。(名词用作动词)()3、谨庠序之教(形容词用作动词)()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用作动词)()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用作动词)()五、文言文句式翻译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非我也,并也。4、弃甲曳兵:5、五十步笑百步:【参考答案】\n一:1、好(hào)2、曳(yè)3、胜(shēng)4、数罟(cùgǔ)5、洿(wū)6、丧(sàng)死6、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7、王(wàng)者8、饿莩(piǎo)二:加:更、更加;兵:兵器;直:只是、不过;检:约束;岁:年成;三:于:1、介词,对于;2、介词,到;3、介词,在;4、介词,与……相比;以:1、介词,用;2、介词,凭、因;3、介词,按照;4、介词,把;之:1、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2、指示代词,这样、这么;3、助词,的;4、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5、代词,他;四、1、击鼓;2、穿;3、认真地从事;4、统一天下,称王;5、归咎、归罪;五、1、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只是不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一种逃跑啊。3、不是我啊,是兵器啊。4、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形容打败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5、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点,却毫无自知之明去讥笑别人。【课堂学习】一、文化常识: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儒学大师和思想家,他的“性善论”、“民贵君轻”、“忧乐以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影响了中国几年的历史和无数仁人志士,他因此被和孔子一起,并称“孔孟”(至圣和亚圣)。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回忆孟子名言:舍生取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二、课文赏析分角色朗读课文——问题1、孟子和梁惠王的问答式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明确:治国之政。问题2:梁惠王认为自己做得怎样?她的自我评价如何?明确:尽心;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民不加多;问题3:孟子又是如何评价的?孟子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来引入自己的话语思路?明确——五十步笑百步,是亦走也,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问题4:在驳斥了梁惠王后,孟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名曲而)王道问题5:什么是孟子提倡的王道?怎能才能达到王道?明确: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实现王道之法)问题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n明确:(1)梁惠王提出自己为民尽心而民不加多的疑问。(2)-(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行小惠,与邻国不恤民相比,虽有程度差别,而实质却是相同,都不能行王道以养民。(5)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指出发展农林和鱼类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行王道的开端。(6)提出具体的行王道、施仁政的具体措施,指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其最高境界。(7)能够自我反省,指出:王无罪岁,能够自反修正,天下百姓就都来归顺了。问题7: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明确: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问题8: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问题9:“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明确: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问题10、指出下文句中的通假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②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花白。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教师小结】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亮点探究】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n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探究学习】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探究学习】\n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探究学习】《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 & & & & &  & & & & & &  &  &  &  &  &                     《劝学》                          荀子【课前预习】一、根据课文注释给下列方框中的字注意音虽有(  )槁(  )暴(  )  砺(  )跂(  ) 舆(   )蛟(   )  跬(   )  骐骥(      ) 驽(    )锲 (   )镂(    ) 鳝(   )  生非异也(    )  须臾(  )穴 (   )二、一词多义积累解释(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以为妙诀。(      )《口技》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而绝江河。(     )《劝学》(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前出塞》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赏赐百千强(        )《木兰辞》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n善假于物也。(       )《劝学》乃吾前狼假寐(      )《狼》(4)望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七月既望(        )《赤壁赋》(5)闻而闻者彰(      )《劝学》博闻强识(      )《屈原列传》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闻琵琶已叹息(      )《琵琶行》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6)、而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以大王之威而先割十五城于赵,立奉璧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劝学》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7)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劝学》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室西连于中闺。(     )《项脊轩志》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8)者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劝学》三、特殊句式及翻译1、判断句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译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2、省略句式輮以为轮。\n1、倒装句式(1)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找出下列中的通假字。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导语设计】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一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荀子简介】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理解题意】《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整体把握课文】1、朗读课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读。\n学/不可以已輮/使之然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蚓/无爪牙之利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看课下注释。划出重点词语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划出标志性句子。【明确】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标志性语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功在不舍。用心一也。4、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5、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明确】"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根据这些比喻,说明: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6、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明确】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7、“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明确】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至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借助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这一段的比喻重在说明“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之所以成为君子的原因在于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条件。8、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明确】根据内容可分为三层。\n第一层论述学习需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四、总结提升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进行说理。【明确】(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背诵结构梳理: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提高自己(两喻)第二段:学习的意义:(五喻)  改变自己(三喻)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五喻)       弥补不足(五喻)积累(四喻)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喻)坚持(四喻)正反对比专心(两喻)【最后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因为学习的意义重大,可以提高自己,可以改变自己,所以不能停止;因为学习的作用重大,可以弥补不足,所以不可以停止。又因为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所以就是不能停止。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山不辞细土,方能成其大;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在《劝学》全文中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环境能够影响人的道理。他的这种观点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作用。我们大家要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善恶,选择环境,以利于自身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有超越荀子的想法和胆量,也就是通过学习,还要改变环境。总之,我们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n&   &    &    &   &   &   &    &    &    过秦论                    贾谊【课前预习】一、给下列字注音腴(   )  轸(   )  镞(    )  笞(    )  恬(    )藩(   )  瓮(   )  牖(    ) 孝公既没(   ) 召(   )滑俯首系(    )颈 践华(  )为池  不及中(   )人    墨翟(   )蹑足行(   )伍  将(   )数百之众  度(   )长絜(   )大万乘(   )之国  朝(   )同列  劲(   )弩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约从离衡(      )   2、合从缔交(        )3、制其弊(       )    4、陈利兵而谁何?(      )5、赢粮而影从(     )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活用类型①名词作状语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下面的前三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2)天下云集响应(          )(3)赢粮而景从(           )(4)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②、名词活用做动词活用规律——名词或用作动词。第1句和第3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2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作动词。(1)序八州而朝同列 (    )(2)履至尊而制六合 (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2、动词的活用①名词用作动词活用规律——一个动词用在名词的后面,充当宾语时,活用为名词。追亡逐北(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活用规律——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的用法。(1)却匈奴七百余里(        )(2)约从离衡(        )(3)序八州而朝同列(           )\n(4)外连横而斗诸侯(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形容词活用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活用规律——形容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充当谓语,必须活用为动词。且非天下非小弱也(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用的意义。(1)会盟而谋弱秦(              )(2)以弱天下之民(             )(3)以愚黔首(            )四、一词多义释义(1)制①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         )《后汉书 张衡传》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过秦论》⑤王廖……赵奢之朋制其兵(      )《过秦论》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2)亡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过秦论》③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3)固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③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4)利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②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⑤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n⑥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谋攻》⑧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1)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④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度①宁信度,自信也。()《郑人买履》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③内力法度,务耕织()《过秦论》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⑤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⑧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五、文言句式翻译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2、一夫作难而百庙隳。(被动句)3、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1、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状语后置)五、课文理解1、文章为什么要突出陈设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2、文章为什么要将陈涉与九国做比较?【教学过程】【作者介绍】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3岁时郁郁而死。【写作意图】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n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全文结构】&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内容鉴赏】问题一:概括第一段的内容?【明确】1、秦的地理优势;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问题二、第二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败”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③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问题三:本文题目是“过秦”,前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明确】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作用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问题四、诵读第3段,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明确】愚民、弱民、以民为敌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何问他是谁”的意思。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⑤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问题五:诵读第4段,概括本段大意。【明确】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n结合课文,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问题六、诵读第5段。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总结全文】1.归纳全文中心。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试从前面的引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①以史实为论据。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仁义不施。)板书:用史实作论据。②对比论证。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n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板书:对比论证。3.语言特色。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归纳:骈散结合,读起来声调铿锵,而又不觉呆板。本文作者以大部分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再以秦的速王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予以衬托、对比,得出了“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义施暴政,劝诫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这也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证论特色,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叠的艺术效果。&&&&&&&&&&&&&&&师说韩愈【课前练习】一、给下列加框的字注音。句读()或否()焉经传()从()师老聃()李蟠()苌()弘近谀()冉()有无长()无少须臾()二、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1、学者:古义——今义——2、句读:古义——今义——3、小学:古义——今义——4、众人:古义——今义——1、所以:古义——今义——6、不必:古义——今义——三、重点实词和虚词汇总1、师:课文中出现26次,请划出来。其中用法有五种,其中做名词两种用法,作动词三种用法。(1)老师、名词——古之学者必有师例句:(2)专门技艺人、名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例句:\n(3)学习、效法;动词——吾师道也;不耻相师。例句:(4)从师、动词——或师焉,或否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例句:(5)以……为师、名词的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她的用法归纳如下——(1)作代词,有两种情况:①指代人和事——择师而教之;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这类”——郯子之徒;巫医乐师北工之人;(2)作助词用①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古之学者;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④音节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①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了17次,用法如下——(1)做代词有四种请况①在主谓短语中做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那些)②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③做兼语,既当宾语又当主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④做句中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2)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①表示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①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者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为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表示一种主观上的意愿和看法。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宾+名、形(动)+宾例如——1、吾从而师之——师:名词,以……为师;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以……为奇异;3、不耻相师——耻:动词,以……为耻;【课文学习】\n【作者介绍】《师说》是韩愈的名家名篇。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因为做过吏部侍郎,所以又被称作“韩吏部”。幼时贫穷,刻苦自学,25岁时考中进士。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过重大影响: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和当时流行骈文相对立,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及秦汉文体的散文)运动(是一场在复古的旗号下进行的既继续传统又有所革新、有所创造的文学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合一”),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韩文中的名篇。是他35岁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所写。得到了柳宗元的大力肯定。是针对当时的时弊“今之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在文中韩愈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使人耳目一新,所以文章一问世,就引起轩然大波,在今天,这些观点仍有借鉴作用,发人深思。【题目解读】许多文言文从标题中的某一个词就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如《小石潭记》中的“记”、《出师表》中的“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本文的“说”。“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议论文体。“师说”——即“说师”,动宾倒置的现象多见于书籍、文章标题,如《实践论》、《黄生借书说》。解释为“说说(议论)有关老师的问题”。“师说”意思是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文章着重阐明从师学道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选择教师应以掌握仁义之道为根本条件。“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师生关系中,他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这比《学记》中“教学相长”的观点更进了一步。【教学流程】一、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段:1、重点词语:“学者”——此处不是泛指“求学的人”,而是特指“成年以后求学的人”“师”——指“成人之师”、“士大夫之师”。“道”——指儒家的道理。因为韩愈信奉儒家学说,空子是他心目中的圣人。文中的“道”也是特指后文提到的儒家的“六艺经传”。“传道受业解惑”就是传六艺之道,授六艺之业,解学习六艺之惑。“惑”是疑难问题。2、语句理解(1)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观点?开头两句说明了什么?【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了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开头两句,作者对老师的职能、作用作了概括。这种概括是正确的,影响深远。这个观点,发前人之所未发,即使今天看来,仍然正确。当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对“道”“业”“惑”的理解各不相同。(2)既然求学必须有老师,那如何择师?文中关于择师的主张,作者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明确】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耻下问,能者为师;小结:写什么——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怎么写——开门见山,提出中心。\n第二段1. 重点词句:耻学于师——以……为耻(形容词意动)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圣明,愚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士大夫——封建时代指官僚阶层和地主阶级文人。今之众人:众人——指今之“君子”、“士大夫之族”,当时社会的上层人物。彼童子之师……解其惑者也——“师说”的“师”指成人之师,非童子之师。2、 第二部分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不从师的原因: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纵比其子择师与其身耻学于师比——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比——横比通过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言行,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这是对当时盛行的门第观念的有力批判、公开挑战。小结:写什么——批“耻学于师”、症“学必有师”怎么写——对比论证,是非鲜明第三段:1.重点词句意动用法解说——师——以……为师;特点:表示意动的词多数为形容词;少数为名词;意动用法的翻译模式:动+宾——以+宾+为+动2、第三段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如何?【明确】这一段是正面论述,用历史实例论证第一自然段中的论点。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进行论证。第三层:得出结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者的论据精当,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子的言行都证明“学必有师”、“有道即师”,这就把论敌置于无法争辩的地步。青出于蓝是教育史上的普遍规律。“学必有师”,超师必须从师、求师、尊师。超师,也是尊师的一种的表现。3、典型议论文论证模式——提出分论点:第一句列举事实论据:二、三句(举例论证)列举道理论据:第四句(道理论证)得出结论:最后一句小结:写什么——论“圣人无常师”,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怎么写——精选论据,有言有行第四段:1. 重点词语古文——指先秦及秦汉散文六艺——儒家的六种经书(诗、书、礼、乐易、春秋)\n“作《师说》以贻之”——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这表明本文是一篇“赠序”2、重点解读问题: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明确】本段说明文章的写作缘由,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实际上是再一次的强调从师的必要,再一次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丑陋风气。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了时弊,有通过赞扬李蟠来倡导从师。小结:写什么——谈写作缘由,再批“耻学于师”怎么写——叙中有议,前后照应。作者写作本文,是为了阐明自己的师道观,批判“耻学于师”的风气,点明写作目的。二、疑难辨析1. 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一句该怎样理解?【明确】这几句按照一般的造句习惯,应当是:“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作者这样安排,在语言风格上就显得富于变化,奇崛而不平凡。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可按通常的造句习惯,对原来的顺序稍作调整。译为:“不懂得句读,有的去请教老师;在‘道’方面有疑难问题,有的反而不去请教老师。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这种说法对不对?【明确】作者在文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这反映了他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是不对的。这是韩愈所在的阶级和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所致。我们在学习本文时,应将这种封建糟粕予以剔除。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带有批判的眼光,要有鉴别真伪美丑的本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受益。三、特殊语序:所谓所谓特殊语序,就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地方,由于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位置,所以就形成了倒装句式。常见的有四种情况: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1. 宾语前置:A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要符合两个条件:必须是否定句;其宾语一定是代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苏轼《石钟山记》)“彼不我恩”——彼不恩我。(《童区寄传》)B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也要符合两个条件:意识句子必须是疑问句;二是其宾语一定是疑问代词。如:“沛公安在”——沛公在安?(《鸿门宴》)“何以战”——以何战?(《曹刿论战》)“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鸿门宴》)C“之”“是”“之为”作提宾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里虽有否定词“不”,但不属前述第一种情况,因为这里的两个宾语“句读”“惑”都不是代词。它们之所以能前置,是借助了提宾标志词“之”,“之”在这里成了宾语前置的标志。“唯利是图”——唯图利;句中宾语“利”借助提宾标志词“是”而提前。“唯弈秋之为听”——唯听弈秋;句中的宾语“弈秋”是通过提宾标志词“之为”提前的;2.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通常放在谓语前起修饰限制作用,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介宾短语放在谓语的后面(即现在补语的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不是补语的作用。主要通过介词“于”+名词宾语构成。\n“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于弟子贤;(译:老师不一定(比弟子)有才能。“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3. 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定语通常在中心词之前,即“定语+中心语(主语或宾语)形式;但文言里有些句子中的定语却在中心词之后。具体可分三种情况:A、名词、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一般有助词“者”煞尾作标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烧溺死人马甚重;B、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多数有助词“之”放在形容词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蚓无利爪牙,强筋骨;C、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大多直接把数量词放在中心词后面,一般不用标志。“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尝贻余一核舟&:也有用“之”连缀,用“者”煞尾。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4. 主谓倒置文言中有主谓位置颠倒的,但这种情况较少。主谓倒置的作用是能对谓语部分起调整突出的作用。如“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后对“甚矣”起强调作用。四、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晏子治东阿刘向【课前预习】1、检查重点实词的掌握: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臣请死之()属托不行,货赂不至()以利贫民()再拜便辟2、检查虚词“而”的掌握: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景公迎而贺之()3、重点句子的翻译:寡人将加大诛于子。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东阿者,子之东阿也。4、对下列四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景公召而数之曰。数:屡次B.而君反以罪臣。罪:责怪。C.他库少内。内:交纳D.便事左右便:随机应变地,随意地。\n5、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臣请死之今子治而乱景公许之景公迎而贺之曰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6、.“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这句话的准确意思是()A我虽愚蠢,不能再治理东阿了,但愿献出生命,给圣贤开辟道路。B我虽愚蠢,不能再治理东阿了,但愿献出生命,给有才能的人让路。C我很愚蠢,不能再治理东阿了,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圣贤开辟道路。D我很愚蠢,不能再治理东阿了,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7、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8、下列对文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爱到景公赞扬,后改道易行,却爱到景公责怪。晏子对景公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B、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受到景公的责怪,后改道易行,却受到景公赞扬。C、晏子对景公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受到景公赞扬。晏子愿为景公终身效力。D、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却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受到景公赞扬。晏子愿为景公终身效力。9、就你的了解,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阿的情况?设想这个人是晏子的朋友,或者是晏子的政敌,故事结局将会怎样?(请任选其中一种,为这篇短文续写一个结局)【教学内容】我们常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不过也需要智慧来辅佐。今天我们要见一位老熟人——晏子,先请大家说说对晏子的印象。我们见识过晏子在外交中的出色表现,体会过他的机智和勇气。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晏子,见识一下他做为一位政治家在国内的表现。【整体感知】作者介绍: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治《春秋谷梁传》。刘向曾领较秘书,对古籍的整理和保存,起了重要作用。在较阅皇家藏书时,撰成《别录》。课文解读:文章讲述了春秋时齐国政治家晏子治理东阿的小故事,晏子开始采用发展生产、有利百姓、秉公办事的做法,于是遭到朝廷权贵的反对,景公因此对晏子严厉斥责。第二年晏子采用了开后门拉关系的办法,对权贵有利、让百姓遭殃的做法,却大受欢迎,权贵们肯定没少在景公面前说晏子的好话。景公对晏子大家赞赏。这是晏子却提出辞职,逼迫景公离开坐席来向晏子道歉,答应以后不再干涉东阿的事情。分析感悟:问题1、晏子和景公之间出了什么问题?【明确】景公对待晏子的态度是变化的,景公之所以不能正确评价晏子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他身边的一群权贵为了自己私利,不能讲真话。\n引导:数(责备)——迎而贺(赞赏)——下席谢(道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妄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问题2、晏子遭遇了信任危机,他是如何化解了这场危机的?【明确】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引导国君自己去思考。问题3、对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策略,景公是如何评价的?【明确】第一次晏子注意了百姓的利益,对那些景公身边的权臣不理不睬,于是这些人在景公身边纷纷说晏子的坏话,结果景公很生气,要治晏子的罪;后来晏子采取相反的做法,结果这些权贵们房纷纷在景公面前说晏子的好话,于是晏子就受到迎接和祝贺了。问题4、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阿的情况?设想这个人是晏子的朋友,或者是晏子的政敌,故事的结局怎么样?【明确】景公只能靠身边的人了解东阿的情况,他们的话直接影响到景公对晏子的评价。这个人如果是晏子的朋友,也为百姓着想,可能晏子就不会被冤枉;这个人如果是晏子的政敌,必然要利用奉命调查的机会,狠狠地说晏子一通坏话。所以景公身边的人对晏子的评价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前预习】一、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求木之长()浚()源塞()源载()舟壅()蔽谬()赏二、掌握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写在自己的课本上1.臣闻求木之长者求:追求,想要。之:取消独立性。2.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根,今指事物的本质。3.欲流之远者流:泉流,名词。4.必积其德义其:他们。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却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固:稳固7.臣虽下愚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9.不念居安思危念:考虑。10.戒奢以俭以:用,实行,厉行。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亦:也。以:而,却。12.塞源而欲流长也流:水流,名词。13.凡百元首元首:指帝王。1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繁:多。盖:大概。15.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取:攻取。守:保卫。16.盖在殷优,必竭诚以待下盖:因为。以:来。17、既得志既:已经。得志:实现愿望。18、则纵情以傲物以:而,表并列。物:别人。19、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骨肉:至亲之人。行路:名词。20、虽董之以严刑虽:即使。之:代人民。以:用。21、振之以威怒振:同“震”,威吓。22、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而:然而。\n23、诚能见可欲诚:(如果)真的。24、则思知止以安人思:想到。安:使动用法。25、念高危高危:(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26、惧满溢惧:担心。27、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动词居于……之下。28、乐盘游乐:意动用法,以……为乐。29、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以(之)为。度:限度。30、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动用法,使……谦虚。31、惧谗邪谗:动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邪: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32、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用法,使……端正。33、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同毋,不要。3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宏:使动用法,使……光大。35、简能而任之简:选拔。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36、择善而从之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37、则智者尽其谋尽:形作动,用尽。38、信者效其忠效:献出。【导入新课】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千古君臣【作者简介】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题目解读】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与奏、议、疏、表、对策类同,统称奏议)《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整体感知】基础知识检查复习1.下列加点方框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浚其泉源(jùn)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ōng)C.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D.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buō)2.下列加方框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n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方框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以怒而滥刑B.人君当神器之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参考答案】:【D】【D】【A】一、归纳文言常识1、通假字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同“毋”2、古今异义词语古义今义凡百元首帝王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路人走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3、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必固其根本固: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稳固则思知止以安人安: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定则思正身以黜恶正,形容词用作使动,使……正宏兹九德宏,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宏大何必劳神苦思劳、苦,都是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劳累,使……辛苦【形容词活用】欲流之远者远: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达到远方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大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重权、大位不念居安思危安、危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惧谗邪谗邪,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人邪恶小人择善而从之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建议克终者盖寡终: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乐盘游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名词活用】则思江海下百川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n4、一词多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v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怎么adv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pron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v信:信者效其忠诚实adj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v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n忌不自信相信v求:求木之长者追求v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v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v不求闻达于诸侯追求v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v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v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v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连接动词及状语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表原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句末语气词,表感叹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助词,防在动词其那面,组成名词性短语山峦为晴雪所洗助词,为……所,表被动语气1、积累与课文有关成语居安思危载舟覆舟垂拱而治文武并用知足常乐恃才傲物择善而从【整体把握课文】1、分析第一段问题1:大家觉得标题中,作者最要突出强调的是哪个字?【明确】思问题2:我们一起来看看魏征这个“诤臣”到底要皇帝老儿“思”些什么?【明确】十思问题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语言特点是多用典,多用排比句,请找出排比句。【明确】\n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面德不厚而思国之安,问题4:前三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前三句用来说明什么?后三句呢?【明确】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强调不可,简洁有力。问题5:作者用这些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最后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国君只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才能治理好国家。板书: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2、分析第二段问题1:第一段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向我们提出了人君当“居安思危”的见解,那么,为什么必须“居安思危”呢?【明确】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强调创业艰难,守成不易,人心向背关系到政权是否巩固。这大量的历史史实是极好的反面教材,容易使对方接受。问题2: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明确】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问题3:列举“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4:最后两句内容具体说明了什么?【明确】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问题5: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作什么的关系?【明确】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问题6: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板书)3、分析第三段问题1、第三自然段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获取民心,使百姓和大臣衷心拥护的呢?【明确】要在十个反方面采取具体措施。问题2、是唐代名臣,他心中治国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明确】文武并用,人尽其能,垂拱而治.问题3:要实现\"“垂拱而治”就必须\"文武并用\",那么魏征认为什么样才是\"文武并用\"?【明确】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问题4:君王要怎样做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明确】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问题5:若要“简而能任,择善而从”君王就必须怎样?\n【明确】要“十思”、宏“九德”。问题6:“十思”的内容是什么?可分为哪几戒?【明确:】思知足思知止思谦冲思江海思三驱思慎始思虚心思正身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以怒而滥刑分为: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戒纵欲(第5、6条)戒轻人言(第7、8条)戒赏罚不公(第9、10条)问题7:这“十思”虽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建议,但我们从当时的社会来看,具有怎样的社会现实意义?【明确】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在文章最后,作者表示,做到了这“十思五戒”,国君就可以垂拱而治,用不着“劳神苦思,代百思之职役”,江山永固。至此,作者提出的居安思危就有了一个完满的解决方案。(板书:解决问题)【全文总结】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板书设计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分析问题思些什么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解决问题迁移拓展:请你谈谈,魏征说的“十思”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作文训练】请以“读书与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